“啊,這個好好看,你怎麽會有這個?”宮女愛不釋手地把玩著玉扣,問完話抬頭一看,發現人早就走了。不過反正她答應幫的事已經做到了,接下來怎麽樣也與她無關,幫個小忙賺個玉扣,太值了!
暗自高興的她沒注意到,那個玉扣在日頭下,隱約浮現了一個“和”字。
……
翌日,剛下了早朝的崇熙帝身後跟著幾位大臣,準備繼續商議下月就開始的科舉考試。
“皇上,科舉乃是關乎社稷的大事,怎能輕易就改變考核之製?老臣認為革新科考考核一事,過於倉促,實在不可取。”吏部尚書範大人率先站出來,勸阻道。
崇熙帝看向顧右相,想看看他會怎麽說,但是顯然,顧右相也是不贊同的:
“皇上有意革新,是一件好事,臣本應當贊同;但是正如範大人所言的,革新科考考核之製,並不是朝夕就能定下的,須得經過多方考證摸索,確定真的更利於吸納有才之人,方可推行。如今剛提出的新製,尚未可知其是否的確可用,實在不是推行的時機。”
“這麽看來,你們都覺得此事不可行,都想勸阻朕了?”崇熙帝眉頭緊擰,聲音淡淡,聽不出喜怒。
顧右相等幾位大臣聞言,互相看了看,當即跪下道:“臣懇請皇上三思!”另兩位看上去年輕些的臣子也跟著跪下,但卻並沒有跟著說。
因為革新科考一事,就是他二人提出來的。
若是岑月在,說不定就會發現,這其中的一人,是她的一位舊識,一位極為熟悉,讓她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的人——雲明佺。
“行了,都起來罷,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熙朝。此事暫且擱置,先將下月科舉的章程定下來。”對於大臣們的反對,崇熙帝並沒有不悅之意,本來此事他也就是覺得有些意思,也沒有馬上推行的意思。
然後,他又看向另外兩人,吩咐道:“顧右相還有吏部尚書的話你們也聽見了,回去再好好考慮後續該如何準備,然後另上奏摺陳明。聽明白了,就退下罷!”
“是,微臣告退。”雲明佺與和延穆齊聲行禮道,低著頭退出了正陽殿。
出了皇宮,兩人尋思著再好好琢磨一番革新科舉之事,便一道回了翰林院,準備找些史料典籍看看。
路上,雲明佺想起前些日子和家之事,遲疑了一會,還是關心地問了句:“延穆兄,你家最近情況可好些了?”
之前宮中的和選侍謀害宮妃和皇嗣,如此大罪,本會牽連家族抄家受刑的;但是因著皇上和太後仁慈,查清此事和家並不知情,隻輕罰了和侍郎閉門思過半年。不過和家的情形仍舊不大好,畢竟是這麽大的事,和延穆的娘和夫人也被和選侍這般舉動傷了心,幾乎臥床不起。
如今可以說,和家也就靠和延穆暫且勉力支撐著了。
“多謝雲賢弟掛心了。我娘最近精神好些了,再過一兩月,我爹也能回去上朝;到時狀況會更好些的。”和延穆呼了口氣道,“倒是你,明明跟雲家是宗親,怎麽來上京一年多了,也不去投奔雲家?至少朝中有人,做什麽也方便啊。”
“還是別了,我們家同上京雲家也沒什麽往來,硬湊上去多……”雲明佺臉色有一瞬的複雜,隨即笑了笑說;話還沒說完,麵前突然出現了一個僕從樣的人,打斷了他的話,將一封信塞給他,道:
“雲少爺,老爺今日才得知您來了上京,特意請您明日到雲府一趟,也好說說話,談一談最近的事。”
雖說是請,但來人語氣明顯很強硬,而且並沒有給他回絕的餘地,說完了雲府老爺的吩咐,就跑得沒了影子。
“走吧,先回了翰林院再說。”和延穆剛想打趣他說假話,可是見他臉色不太對,就改口道。
雲明佺將手中的信塞到袖子裏,點了點頭繼續往前走,低垂的眼眸透著緊張倉惶。
……
而此時的正陽殿,崇熙帝剛剛與顧右相木太傅等人將科舉所有章程定下,讓他們回去;正準備再批會奏摺,就去靈犀宮看看小宮女,忽然收到了影衛送來的消息:平王妃入京了。
將硃筆丟到一邊,他心中唯有冷笑。沒想到,她居然還敢回來。難不真的以為自己還會那麽傻?!
顏大將軍上奏請求的時候,自己礙著母後,沒有說不準;在他們眼裏,反倒成了默許的意思了,嗬,真是可笑!
想到八年前那事,崇熙帝又是惱怒不已,索性是看不下去奏摺了,還不如先去看看小宮女。這麽打算著,他就叫來福滿,讓其把奏摺帶上,然後自己先走向殿外。
他到了靈犀宮的時候,岑月正在老嬤嬤的指導下,由清芽清如扶著在靈犀宮的院子裏散步。
看見皇上來了,清芽她們忙要跪下請安,但是卻被皇上阻止了:“免禮,你們好好扶著昭妃便是。”
“皇上,您今日好像來得早了些?可是有什麽事,讓您心情不好了嗎?”岑月一眼就看出了皇上今日來的時候神色有點陰沉,盡管他很快收斂了情緒,但自己還是發現了。
“不過是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叫朕想起了以前一些不快的事。沒什麽要緊的,你不必擔憂。”雖然嘴上說著不必擔憂,但對於小宮女的敏感還有關切,崇熙帝還是相當受用的,代替宮人扶著她繼續散步,疑惑道,“為何在此處散步,不到禦花園去?擔心有什麽問題嗎?而且,朕看你走了好幾個來回了,應該先休息一會吧?”
暗自高興的她沒注意到,那個玉扣在日頭下,隱約浮現了一個“和”字。
……
翌日,剛下了早朝的崇熙帝身後跟著幾位大臣,準備繼續商議下月就開始的科舉考試。
“皇上,科舉乃是關乎社稷的大事,怎能輕易就改變考核之製?老臣認為革新科考考核一事,過於倉促,實在不可取。”吏部尚書範大人率先站出來,勸阻道。
崇熙帝看向顧右相,想看看他會怎麽說,但是顯然,顧右相也是不贊同的:
“皇上有意革新,是一件好事,臣本應當贊同;但是正如範大人所言的,革新科考考核之製,並不是朝夕就能定下的,須得經過多方考證摸索,確定真的更利於吸納有才之人,方可推行。如今剛提出的新製,尚未可知其是否的確可用,實在不是推行的時機。”
“這麽看來,你們都覺得此事不可行,都想勸阻朕了?”崇熙帝眉頭緊擰,聲音淡淡,聽不出喜怒。
顧右相等幾位大臣聞言,互相看了看,當即跪下道:“臣懇請皇上三思!”另兩位看上去年輕些的臣子也跟著跪下,但卻並沒有跟著說。
因為革新科考一事,就是他二人提出來的。
若是岑月在,說不定就會發現,這其中的一人,是她的一位舊識,一位極為熟悉,讓她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的人——雲明佺。
“行了,都起來罷,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熙朝。此事暫且擱置,先將下月科舉的章程定下來。”對於大臣們的反對,崇熙帝並沒有不悅之意,本來此事他也就是覺得有些意思,也沒有馬上推行的意思。
然後,他又看向另外兩人,吩咐道:“顧右相還有吏部尚書的話你們也聽見了,回去再好好考慮後續該如何準備,然後另上奏摺陳明。聽明白了,就退下罷!”
“是,微臣告退。”雲明佺與和延穆齊聲行禮道,低著頭退出了正陽殿。
出了皇宮,兩人尋思著再好好琢磨一番革新科舉之事,便一道回了翰林院,準備找些史料典籍看看。
路上,雲明佺想起前些日子和家之事,遲疑了一會,還是關心地問了句:“延穆兄,你家最近情況可好些了?”
之前宮中的和選侍謀害宮妃和皇嗣,如此大罪,本會牽連家族抄家受刑的;但是因著皇上和太後仁慈,查清此事和家並不知情,隻輕罰了和侍郎閉門思過半年。不過和家的情形仍舊不大好,畢竟是這麽大的事,和延穆的娘和夫人也被和選侍這般舉動傷了心,幾乎臥床不起。
如今可以說,和家也就靠和延穆暫且勉力支撐著了。
“多謝雲賢弟掛心了。我娘最近精神好些了,再過一兩月,我爹也能回去上朝;到時狀況會更好些的。”和延穆呼了口氣道,“倒是你,明明跟雲家是宗親,怎麽來上京一年多了,也不去投奔雲家?至少朝中有人,做什麽也方便啊。”
“還是別了,我們家同上京雲家也沒什麽往來,硬湊上去多……”雲明佺臉色有一瞬的複雜,隨即笑了笑說;話還沒說完,麵前突然出現了一個僕從樣的人,打斷了他的話,將一封信塞給他,道:
“雲少爺,老爺今日才得知您來了上京,特意請您明日到雲府一趟,也好說說話,談一談最近的事。”
雖說是請,但來人語氣明顯很強硬,而且並沒有給他回絕的餘地,說完了雲府老爺的吩咐,就跑得沒了影子。
“走吧,先回了翰林院再說。”和延穆剛想打趣他說假話,可是見他臉色不太對,就改口道。
雲明佺將手中的信塞到袖子裏,點了點頭繼續往前走,低垂的眼眸透著緊張倉惶。
……
而此時的正陽殿,崇熙帝剛剛與顧右相木太傅等人將科舉所有章程定下,讓他們回去;正準備再批會奏摺,就去靈犀宮看看小宮女,忽然收到了影衛送來的消息:平王妃入京了。
將硃筆丟到一邊,他心中唯有冷笑。沒想到,她居然還敢回來。難不真的以為自己還會那麽傻?!
顏大將軍上奏請求的時候,自己礙著母後,沒有說不準;在他們眼裏,反倒成了默許的意思了,嗬,真是可笑!
想到八年前那事,崇熙帝又是惱怒不已,索性是看不下去奏摺了,還不如先去看看小宮女。這麽打算著,他就叫來福滿,讓其把奏摺帶上,然後自己先走向殿外。
他到了靈犀宮的時候,岑月正在老嬤嬤的指導下,由清芽清如扶著在靈犀宮的院子裏散步。
看見皇上來了,清芽她們忙要跪下請安,但是卻被皇上阻止了:“免禮,你們好好扶著昭妃便是。”
“皇上,您今日好像來得早了些?可是有什麽事,讓您心情不好了嗎?”岑月一眼就看出了皇上今日來的時候神色有點陰沉,盡管他很快收斂了情緒,但自己還是發現了。
“不過是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叫朕想起了以前一些不快的事。沒什麽要緊的,你不必擔憂。”雖然嘴上說著不必擔憂,但對於小宮女的敏感還有關切,崇熙帝還是相當受用的,代替宮人扶著她繼續散步,疑惑道,“為何在此處散步,不到禦花園去?擔心有什麽問題嗎?而且,朕看你走了好幾個來回了,應該先休息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