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個人影從黑暗中走出,沒有發出半點聲響。
“廠公,有何吩咐?”
魏忠賢安排道:
“帶人沿著京城到河南方向探查,發現不對勁的地方,立馬來報,記住,不得有任何動作!”
黑衣人古井無波的回答:
“是!”
接著便悄無聲息的隱沒在黑暗之中。。。
這是魏忠賢多年來培養的死侍,人數不多,都是他秘密收集的流民孤兒,從小精心培養長大,再經過殘忍的相互廝殺,最終活下來之後,優中選優,被選中的人會被割去命根,成為沒得感情的工具人。
他們沒有名字,沒有組織,隱於黑暗,隻聽命於魏忠賢一人。這麽多年來,一共隻培養了九個人,是魏忠賢保命的底牌。
…
京城,一處不知名的宅院…
此時的東林魁首張溥已經悄悄來到京城,正悠閑的坐在庭院中釣魚,一旁的侍者在一邊安靜的煮茶,茶壺中正在悠悠冒著熱氣…
庭院旁邊是一家高檔酒肆,此時,一行人正從高檔酒肆後院的一處暗門中走出。很快來到庭院之中。
“魁首…人都到了”
一旁的侍者小聲對張溥說道。聞言,顧憲成不為所動,繼續釣著他的魚,等到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才悠悠的說道:
“這北方到底不如南方啊,九月的天都有些冷了…怎麽樣?計劃進行的如何了?”
周登道適時說道:
“魁首,新皇即位至今,一直沒有什麽動靜,平日上朝也是寡言少語,對於群臣議事,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每每都是經由內閣做出決定,目前計劃還沒有機會完全展開。”
一旁的劉宗周分析道:
“這也不奇怪,信王雖然是我等鼎力扶持起來的,但是如今即位時日尚淺,此時估計還在積蓄力量。”
張溥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又問道:
“嗯…怎麽樣,那個李邦華還是油鹽不進嗎?”
提到這個人,劉懋有些氣憤的說道:
“魁首,這個李邦華當真不識好歹,忘恩負義,他也不想想,沒有我們複社的支持與打點,他哪裏會有機會入京為官。幾番接觸,這個李邦華就是不肯配合我們,當真可惡…”
張溥聞言皺起眉頭,冷冷的說道:
“此人我知道,有些本事,也有些固執,不過打上了我東林的標簽,想摘掉哪有那麽容易!唉…罷了!好歹是我東林一脈的人,不壞事就好了,日後再慢慢攻略。那個範景文呢?”
周登道搖搖頭說道:
“情況一樣,對我東林一脈始終若即若離,態度不明…”
張溥嗤笑一聲說道:
“嗬…老狐狸,也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啊。”
眼看話題陷入僵局,韓爌這時在旁邊說道:
“魁首,這段時間,我等已經安排了部分人手補缺成功。隻是,皇帝即位以後,對朝中格局並未進行大的變動,我等很多後手都無法施展…”
張溥這時候放下魚竿,轉過身品了口茶說道:
“嗯,不慌,局麵尚在掌控之中。當初我等派人當了信王的老師,這些年洗腦的工作做的很完美,陛下早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思想,如今,棋局已成,隻待落子…我等謀劃日久,如今也該是見成效的時候了。”
劉懋點點頭,有點興奮的說道:
“魁首言之有理,如今陛下連下三道聖旨,起複我派的侯恂,聽說陛下召侯恂回京之後對其尤其看重,不但將其留在身邊,還加授了太保,如此看來,我等大事可期啊!”
眾人聞言神色振奮,紛紛讚同。張溥也是點點頭說道:
“確實!下一步,找機會向陛下施壓,閹黨這塊絆腳石必須要徹底鏟除,還天下朗朗乾坤,這樣,我東林一脈才能真正實現眾正盈朝…”
眾人聞言,紛紛說道:
“謹遵魁首之言!”
這時周登道又說道:
“魁首,如今陛下不知去向,朝中已然亂作一團了…”
張溥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
“無妨!你等隻需聯合朝臣,屆時一同向閹狗施壓即可。廠衛無孔不入,隻要陛下在大明,就不怕他們找不到。再者,就算有什麽意外,問題也不大,這天下誰坐不是坐呢?”
眾人聞言神色一凜,後麵這話隻當是沒聽到。韓爌接著說道:
“魁首,話雖如此,隻是這陛下消失不見,很多我等事先準備好的計劃無法施展啊。”
隻見張溥搖搖頭,說道:
“莫慌,局麵尚且可控!陛下是不是真的消失不見還未可知呢。不過,小皇帝不在有小皇帝不在的好處。此次恰逢機會,你們回去之後各自抓緊聯係浙黨,昆黨等派係,務必利用這段時間達成協議,結成統一戰線,共同對付閹黨。”
“是,魁首。”
看幾人紛紛點頭記下,張溥繼續說道:
“待到計劃完全,我等隻需一個導火索,便可掀起朝爭,一舉鏟除閹黨!屆時眾正盈朝,大明便可再現盛世光景!”
幾人神色激動,有一種理想即將實現的那種感覺。
“是,魁首!我等必盡心竭力,全力鏟除閹黨!”
眾人的態度讓張溥非常滿意,得意了一會兒,然後對著一旁的侍者說道:
“該派人聯係駱養性了,嗬嗬…養了他駱家那麽多年,也到了他們該出力的時候了。”
侍者低頭說道:
“是,大人…”
之後張溥又對幾人說道:
“各位,一切按計劃進行,等小皇帝回來,咱們要給他送上一份大禮…”
“是!”
…
隨後幾人又商量了一番,一個圍繞著針對閹黨,鏟除閹黨的計劃逐漸被商定下來…
……
夜,京城,成國公府
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英國公張之極,保國公朱國弼,鎮遠侯顧肇跡,西寧侯宋裕,永康侯徐熙胤,陽武侯薛翰,恭順侯吳惟賢,齊聚一堂。朱純臣以宴請之名召集眾武勳齊聚。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純臣揮退下人。舉杯說道:
“今日借宴請之名,我大明武勳齊聚一堂,實屬幸事。來,大家共飲此杯!”
說著將杯中酒一口悶。
“謝成國公!共飲此杯!”
其餘眾人有樣學樣,紛紛配合著喝完。隻有張之極,徐允禎淺嚐輒止,兩人心念直動,不知道值此陛下失蹤之際,這朱純臣憋著什麽樣的心思。
吳惟賢率先開口說道:
“不知成國公今日召集我等來此,所為何事?不會是單單請我等飲酒這麽簡單吧。”
隨著吳惟賢開口,眾人紛紛停止手中動作,將目光看向朱純臣。
朱純臣微微一笑說道:
“吳兄當真好眼光啊,今日請諸位來實是有事相商。”
宋裕接話道:
“不知成國公有何事要說,我等洗耳恭聽!”
朱純臣接過話,眼中貪婪之色一閃而過,說道:
“那在下就直言不諱了。眾所周知,我等武勳執掌五軍都督府已是慣例,吾成國公府曆來掌控京師九門,添為九門提督。今日,大家夥都在,馬上要接近年關了,本國公想著,明年這京營的份額是不是要動一動了?”
眾人一聽,原來如此,這朱純臣是不滿足於九門提督這一畝三分地了,想要來京營分一杯羹啊。
京營看似十萬兵,實際各家都在裏麵享有份額,喝兵血,吃空餉。如今大多數的京營兵額都是各家的奴仆充任,平時掛個職,既不參加點卯,也不參與出操訓練,發餉的時候也是各家派人來直接領走。真正的京營士兵十不存一,而且過的如叫花子一般,坊間有言,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由此而來…
“廠公,有何吩咐?”
魏忠賢安排道:
“帶人沿著京城到河南方向探查,發現不對勁的地方,立馬來報,記住,不得有任何動作!”
黑衣人古井無波的回答:
“是!”
接著便悄無聲息的隱沒在黑暗之中。。。
這是魏忠賢多年來培養的死侍,人數不多,都是他秘密收集的流民孤兒,從小精心培養長大,再經過殘忍的相互廝殺,最終活下來之後,優中選優,被選中的人會被割去命根,成為沒得感情的工具人。
他們沒有名字,沒有組織,隱於黑暗,隻聽命於魏忠賢一人。這麽多年來,一共隻培養了九個人,是魏忠賢保命的底牌。
…
京城,一處不知名的宅院…
此時的東林魁首張溥已經悄悄來到京城,正悠閑的坐在庭院中釣魚,一旁的侍者在一邊安靜的煮茶,茶壺中正在悠悠冒著熱氣…
庭院旁邊是一家高檔酒肆,此時,一行人正從高檔酒肆後院的一處暗門中走出。很快來到庭院之中。
“魁首…人都到了”
一旁的侍者小聲對張溥說道。聞言,顧憲成不為所動,繼續釣著他的魚,等到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才悠悠的說道:
“這北方到底不如南方啊,九月的天都有些冷了…怎麽樣?計劃進行的如何了?”
周登道適時說道:
“魁首,新皇即位至今,一直沒有什麽動靜,平日上朝也是寡言少語,對於群臣議事,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每每都是經由內閣做出決定,目前計劃還沒有機會完全展開。”
一旁的劉宗周分析道:
“這也不奇怪,信王雖然是我等鼎力扶持起來的,但是如今即位時日尚淺,此時估計還在積蓄力量。”
張溥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又問道:
“嗯…怎麽樣,那個李邦華還是油鹽不進嗎?”
提到這個人,劉懋有些氣憤的說道:
“魁首,這個李邦華當真不識好歹,忘恩負義,他也不想想,沒有我們複社的支持與打點,他哪裏會有機會入京為官。幾番接觸,這個李邦華就是不肯配合我們,當真可惡…”
張溥聞言皺起眉頭,冷冷的說道:
“此人我知道,有些本事,也有些固執,不過打上了我東林的標簽,想摘掉哪有那麽容易!唉…罷了!好歹是我東林一脈的人,不壞事就好了,日後再慢慢攻略。那個範景文呢?”
周登道搖搖頭說道:
“情況一樣,對我東林一脈始終若即若離,態度不明…”
張溥嗤笑一聲說道:
“嗬…老狐狸,也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啊。”
眼看話題陷入僵局,韓爌這時在旁邊說道:
“魁首,這段時間,我等已經安排了部分人手補缺成功。隻是,皇帝即位以後,對朝中格局並未進行大的變動,我等很多後手都無法施展…”
張溥這時候放下魚竿,轉過身品了口茶說道:
“嗯,不慌,局麵尚在掌控之中。當初我等派人當了信王的老師,這些年洗腦的工作做的很完美,陛下早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思想,如今,棋局已成,隻待落子…我等謀劃日久,如今也該是見成效的時候了。”
劉懋點點頭,有點興奮的說道:
“魁首言之有理,如今陛下連下三道聖旨,起複我派的侯恂,聽說陛下召侯恂回京之後對其尤其看重,不但將其留在身邊,還加授了太保,如此看來,我等大事可期啊!”
眾人聞言神色振奮,紛紛讚同。張溥也是點點頭說道:
“確實!下一步,找機會向陛下施壓,閹黨這塊絆腳石必須要徹底鏟除,還天下朗朗乾坤,這樣,我東林一脈才能真正實現眾正盈朝…”
眾人聞言,紛紛說道:
“謹遵魁首之言!”
這時周登道又說道:
“魁首,如今陛下不知去向,朝中已然亂作一團了…”
張溥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
“無妨!你等隻需聯合朝臣,屆時一同向閹狗施壓即可。廠衛無孔不入,隻要陛下在大明,就不怕他們找不到。再者,就算有什麽意外,問題也不大,這天下誰坐不是坐呢?”
眾人聞言神色一凜,後麵這話隻當是沒聽到。韓爌接著說道:
“魁首,話雖如此,隻是這陛下消失不見,很多我等事先準備好的計劃無法施展啊。”
隻見張溥搖搖頭,說道:
“莫慌,局麵尚且可控!陛下是不是真的消失不見還未可知呢。不過,小皇帝不在有小皇帝不在的好處。此次恰逢機會,你們回去之後各自抓緊聯係浙黨,昆黨等派係,務必利用這段時間達成協議,結成統一戰線,共同對付閹黨。”
“是,魁首。”
看幾人紛紛點頭記下,張溥繼續說道:
“待到計劃完全,我等隻需一個導火索,便可掀起朝爭,一舉鏟除閹黨!屆時眾正盈朝,大明便可再現盛世光景!”
幾人神色激動,有一種理想即將實現的那種感覺。
“是,魁首!我等必盡心竭力,全力鏟除閹黨!”
眾人的態度讓張溥非常滿意,得意了一會兒,然後對著一旁的侍者說道:
“該派人聯係駱養性了,嗬嗬…養了他駱家那麽多年,也到了他們該出力的時候了。”
侍者低頭說道:
“是,大人…”
之後張溥又對幾人說道:
“各位,一切按計劃進行,等小皇帝回來,咱們要給他送上一份大禮…”
“是!”
…
隨後幾人又商量了一番,一個圍繞著針對閹黨,鏟除閹黨的計劃逐漸被商定下來…
……
夜,京城,成國公府
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英國公張之極,保國公朱國弼,鎮遠侯顧肇跡,西寧侯宋裕,永康侯徐熙胤,陽武侯薛翰,恭順侯吳惟賢,齊聚一堂。朱純臣以宴請之名召集眾武勳齊聚。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純臣揮退下人。舉杯說道:
“今日借宴請之名,我大明武勳齊聚一堂,實屬幸事。來,大家共飲此杯!”
說著將杯中酒一口悶。
“謝成國公!共飲此杯!”
其餘眾人有樣學樣,紛紛配合著喝完。隻有張之極,徐允禎淺嚐輒止,兩人心念直動,不知道值此陛下失蹤之際,這朱純臣憋著什麽樣的心思。
吳惟賢率先開口說道:
“不知成國公今日召集我等來此,所為何事?不會是單單請我等飲酒這麽簡單吧。”
隨著吳惟賢開口,眾人紛紛停止手中動作,將目光看向朱純臣。
朱純臣微微一笑說道:
“吳兄當真好眼光啊,今日請諸位來實是有事相商。”
宋裕接話道:
“不知成國公有何事要說,我等洗耳恭聽!”
朱純臣接過話,眼中貪婪之色一閃而過,說道:
“那在下就直言不諱了。眾所周知,我等武勳執掌五軍都督府已是慣例,吾成國公府曆來掌控京師九門,添為九門提督。今日,大家夥都在,馬上要接近年關了,本國公想著,明年這京營的份額是不是要動一動了?”
眾人一聽,原來如此,這朱純臣是不滿足於九門提督這一畝三分地了,想要來京營分一杯羹啊。
京營看似十萬兵,實際各家都在裏麵享有份額,喝兵血,吃空餉。如今大多數的京營兵額都是各家的奴仆充任,平時掛個職,既不參加點卯,也不參與出操訓練,發餉的時候也是各家派人來直接領走。真正的京營士兵十不存一,而且過的如叫花子一般,坊間有言,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