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成了多年來的懸案,這些便是蒲風目前所掌握的所有線索。
然而這一串供詞中卻是分明出現了兩條時間上的斷帶:其一是自蕭琰打胎到浮屍河上;其二便是屍檢之後。這兩處卻恰恰是如兒死亡和屍體被盜的結點,也正是此案中應著重勘察的突破點。
鄭氏曾說當時蕭琰打了胎離開的時候,曾給如兒留下了一個郎中,可這京城之中已尋不到這家百藥堂,更休論那個不知姓甚名誰的郎中。
當時到底發生了些什麽?
蒲風揉了揉眉頭,此案中還有一處疑點,便是如兒的死因。屍檢單子上說初驗的時候,如兒還懷著七八個月的身孕,且如兒遍體鱗傷,乃是淹死的……這證明如兒在去世之前,並沒有娩出嬰胎來,而鄭氏在一旁監督著蕭琰打胎,即便是他有意手下留情,結局也是必然流產的。
也就是說,如兒被打了胎之後,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就去世了,因為仵作驗屍的時候完全沒有標註分娩之事。然而如兒雖是漂屍河上,卻真的是淹死的嗎?
且如兒到底是先被溺死而後投屍到了蓮花河裏,還是說根本就是在蓮花河裏溺死的,是否為謀殺,這些都是應該存疑的。
若是說盜走屍體是為了掩藏罪證的話,是否意味著初驗的驗屍單子其實是有問題的?然而即便他們今日找到了如兒的屍首,七年已過,昔日佳人早已化為了枯骨,他們如何能斷定這幅骨架正是如兒的,死因又為何?
蒲風列出了許多問題,心道若是將這些疑惑帶到了大理寺衙門去,隻怕這案子審得也是艱難。
且蕭琰還攥在林篆的手心裏,林那處若是發現蕭胡言泄露了什麽,手起刀落間讓他神不知鬼不覺地死在刑部大牢裏,實在是一件過於簡單的事情。
但這樣一來對景王一派實在是沒什麽好處,且蕭琰是當年誣告歸塵的主犯,就這麽判他死罪實在是輕饒了他。
所以這如兒案中蕭琰的判法,著實也是需要講些門道的。
那一夜,蒲風陪著李歸塵坐了很久,靜靜的。
兩個人各有心事。
翌日,顧衍提點著蒲風審了山東府、湖南府上呈過來的兩件疑案,折騰了大半天,算是大抵了解了些審案的流程。左右明日三法司會審蕭琰之時,主審乃是顧大人、刑部尚書黃廷如和都察院左都禦史洛溪。
而蒲風一早接手了這個案子,到了明日堂上還須向三位大人道明了案子的各中詳情。顧衍倒是不擔心蒲風明日在堂上呆若木雞,丟了大理寺的臉麵;隻是有些擔心蒲風年紀輕輕不知輕重,日後成了人家的箭靶子。
故而顧衍特意將蒲風叫到了自己的書房裏耳提麵命。大抵是說明日審蕭琰乃是由左都禦史洛大人為上首主審,長孫殿下也會從旁監理。
蒲風聽到了“長孫殿下”,輕輕舒了一口氣。
“咱們大理寺主要是負責核實血書案,翻查蕭琰此前的案底;而都察院必然會牽扯出與蕭家相勾連的勢力。這洛溪洛大人乃是去年聖上由南京的都察院調回順天府的,聽聞處事雷厲風行尤甚其父。”顧衍沉吟道。
南京上調……蒲風緩緩點了點頭,這便難怪前些時日吏部主事王況會被處決了。她原先隻道是西景王權傾朝野,實則太子鎮守南京卻也是在韜光養晦的。
這朝堂之內豈會沒有太子的人,隻不過是太子無意以權勢拉攏罷了,所以顯得極其勢弱。
都察院和錦衣衛乃是聖上監督群臣的兩套主要的班子,如今都察院已交由了洛溪,錦衣衛的都指揮使之職也是暫缺的。蒲風分明能感受到這朝中的風向變化了……然則蒲風並不知,遠在山西太原府,宣大總督已經開始著手於收編梳理西景王的親軍,奪儲之事一旦落到了軍權這個點上,便意味著暫時平衡的時局已經逼近崩毀之態了。
單單死一個蕭琰是景王一黨最想見到的,然而長孫殿下和洛禦史必然不會大事化小,這事也意味著立威。
說到底,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蕭琰之案的判決是否會牽痛西景王緊繃過度的心神,便是決定這場皇儲之爭的高-潮爆發與否的關鍵。
滿朝眾臣誰人不知景王有意於皇位,無論如何,即便是聖上不打算架空景王,這場血雨腥風終究是要來的。
太子或許會心軟放過景王,景王卻不會容忍太子和長孫的存在,即便對方成了廢太子,也會連根剷除的。
這些事情,聖上大抵很清楚,在李歸塵心中亦是分外明辨的。他現在雖是擔了一個親軍都尉的虛名遠離朝堂,然而在他那京郊的小院子裏,已然生出了一番氣象。
大謀不慮小得,其誌在心,反類庸懦罷了。
將近黃昏之時,蒲風滿麵風塵終於到了家,居然尋不到李歸塵的人影。
然而遠在漆黑死寂的刑部大牢之內,蕭琰正神誌昏潰地癱倒在牆角裏。
他聽到鐵門外忽然傳來了窸窸窣窣的鎖鏈輕撞聲,心口立馬揪痛了起來。也不知還有多久就要會審了,他想著是不是林篆又要帶了刑具來逼他。
門扇“吱”地發出了一聲悠長且尖銳的聲響,蕭琰隻覺得那光亮極其明艷,晃得他雙眼刺痛。
他躺在草堆上嘶啞著一把破鑼嗓子艱澀道:“林篆,你死了這條心罷。我蕭琰的確是個牲畜,說到底也要比你好上一些……如兒不是我殺的……”
然而這一串供詞中卻是分明出現了兩條時間上的斷帶:其一是自蕭琰打胎到浮屍河上;其二便是屍檢之後。這兩處卻恰恰是如兒死亡和屍體被盜的結點,也正是此案中應著重勘察的突破點。
鄭氏曾說當時蕭琰打了胎離開的時候,曾給如兒留下了一個郎中,可這京城之中已尋不到這家百藥堂,更休論那個不知姓甚名誰的郎中。
當時到底發生了些什麽?
蒲風揉了揉眉頭,此案中還有一處疑點,便是如兒的死因。屍檢單子上說初驗的時候,如兒還懷著七八個月的身孕,且如兒遍體鱗傷,乃是淹死的……這證明如兒在去世之前,並沒有娩出嬰胎來,而鄭氏在一旁監督著蕭琰打胎,即便是他有意手下留情,結局也是必然流產的。
也就是說,如兒被打了胎之後,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就去世了,因為仵作驗屍的時候完全沒有標註分娩之事。然而如兒雖是漂屍河上,卻真的是淹死的嗎?
且如兒到底是先被溺死而後投屍到了蓮花河裏,還是說根本就是在蓮花河裏溺死的,是否為謀殺,這些都是應該存疑的。
若是說盜走屍體是為了掩藏罪證的話,是否意味著初驗的驗屍單子其實是有問題的?然而即便他們今日找到了如兒的屍首,七年已過,昔日佳人早已化為了枯骨,他們如何能斷定這幅骨架正是如兒的,死因又為何?
蒲風列出了許多問題,心道若是將這些疑惑帶到了大理寺衙門去,隻怕這案子審得也是艱難。
且蕭琰還攥在林篆的手心裏,林那處若是發現蕭胡言泄露了什麽,手起刀落間讓他神不知鬼不覺地死在刑部大牢裏,實在是一件過於簡單的事情。
但這樣一來對景王一派實在是沒什麽好處,且蕭琰是當年誣告歸塵的主犯,就這麽判他死罪實在是輕饒了他。
所以這如兒案中蕭琰的判法,著實也是需要講些門道的。
那一夜,蒲風陪著李歸塵坐了很久,靜靜的。
兩個人各有心事。
翌日,顧衍提點著蒲風審了山東府、湖南府上呈過來的兩件疑案,折騰了大半天,算是大抵了解了些審案的流程。左右明日三法司會審蕭琰之時,主審乃是顧大人、刑部尚書黃廷如和都察院左都禦史洛溪。
而蒲風一早接手了這個案子,到了明日堂上還須向三位大人道明了案子的各中詳情。顧衍倒是不擔心蒲風明日在堂上呆若木雞,丟了大理寺的臉麵;隻是有些擔心蒲風年紀輕輕不知輕重,日後成了人家的箭靶子。
故而顧衍特意將蒲風叫到了自己的書房裏耳提麵命。大抵是說明日審蕭琰乃是由左都禦史洛大人為上首主審,長孫殿下也會從旁監理。
蒲風聽到了“長孫殿下”,輕輕舒了一口氣。
“咱們大理寺主要是負責核實血書案,翻查蕭琰此前的案底;而都察院必然會牽扯出與蕭家相勾連的勢力。這洛溪洛大人乃是去年聖上由南京的都察院調回順天府的,聽聞處事雷厲風行尤甚其父。”顧衍沉吟道。
南京上調……蒲風緩緩點了點頭,這便難怪前些時日吏部主事王況會被處決了。她原先隻道是西景王權傾朝野,實則太子鎮守南京卻也是在韜光養晦的。
這朝堂之內豈會沒有太子的人,隻不過是太子無意以權勢拉攏罷了,所以顯得極其勢弱。
都察院和錦衣衛乃是聖上監督群臣的兩套主要的班子,如今都察院已交由了洛溪,錦衣衛的都指揮使之職也是暫缺的。蒲風分明能感受到這朝中的風向變化了……然則蒲風並不知,遠在山西太原府,宣大總督已經開始著手於收編梳理西景王的親軍,奪儲之事一旦落到了軍權這個點上,便意味著暫時平衡的時局已經逼近崩毀之態了。
單單死一個蕭琰是景王一黨最想見到的,然而長孫殿下和洛禦史必然不會大事化小,這事也意味著立威。
說到底,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蕭琰之案的判決是否會牽痛西景王緊繃過度的心神,便是決定這場皇儲之爭的高-潮爆發與否的關鍵。
滿朝眾臣誰人不知景王有意於皇位,無論如何,即便是聖上不打算架空景王,這場血雨腥風終究是要來的。
太子或許會心軟放過景王,景王卻不會容忍太子和長孫的存在,即便對方成了廢太子,也會連根剷除的。
這些事情,聖上大抵很清楚,在李歸塵心中亦是分外明辨的。他現在雖是擔了一個親軍都尉的虛名遠離朝堂,然而在他那京郊的小院子裏,已然生出了一番氣象。
大謀不慮小得,其誌在心,反類庸懦罷了。
將近黃昏之時,蒲風滿麵風塵終於到了家,居然尋不到李歸塵的人影。
然而遠在漆黑死寂的刑部大牢之內,蕭琰正神誌昏潰地癱倒在牆角裏。
他聽到鐵門外忽然傳來了窸窸窣窣的鎖鏈輕撞聲,心口立馬揪痛了起來。也不知還有多久就要會審了,他想著是不是林篆又要帶了刑具來逼他。
門扇“吱”地發出了一聲悠長且尖銳的聲響,蕭琰隻覺得那光亮極其明艷,晃得他雙眼刺痛。
他躺在草堆上嘶啞著一把破鑼嗓子艱澀道:“林篆,你死了這條心罷。我蕭琰的確是個牲畜,說到底也要比你好上一些……如兒不是我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