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茂則尚幼,年紀小小已被放逐,非常可憐,不過肯定在閱歷、經驗、處事各方麵嚴重不足,欲籍之以抗衡韋宗集團,保住李顯的江山,真是提也休提。不論聲譽、地位,兩人均難和李旦作比較。
台勒虛雲怎會看錯人?勒虛雲道:「輕舟有否留下來聽他們的對話?」
龍鷹苦笑道:「小可汗太看得起小弟,不用李顯趕我,小弟自動告退。」
台勒虛雲沉吟片刻,道:「李隆基四個兄弟遲遲未歸,偏他及時回來,接替輕舟當上籌款大使。更出乎意外的,僅一個月的工夫,他籌得近萬兩黃金,令西京所有人莫不對他刮目相看。」
龍鷹點頭道:「安樂告訴了我。」
台勒虛雲道:「輕舟可知太平對他為安樂所做的,非常反感,認為他是李族的叛徒。既然如此,太平在李顯麵前不會有何好說話。可是,遇上這般重要的事,李顯立即找李隆基來密議,教人摸不著頭腦。」
龍鷹道:「這方麵我並不清楚。」
推個一幹二淨。
順口問道:「李顯如何傳位與皇弟?難道皇太子、皇太女之外,竟有皇太弟?」
台勒虛雲道:「李顯可委任皇弟為監國。」
龍鷹故作糊塗道:「監國是什麽級別的官職?」
台勒虛雲扼要解釋幾句後,道:「輕舟的預感非常準確,此事若成,於各方麵均出現天大的轉機,至乎可成韋宗集團致敗的因素,就看我們如何把握。」
接著問道:「輕舟和李隆基是怎樣的關係?李隆基和其他人的關係又如何?」
龍鷹答道:「我和他的關係,是由王庭經而來。他們同住在興慶宮,王庭經的小敏兒又與李隆基的婢子友好,故兩人關係不錯。李隆基因小弟乃王庭經的兄弟,對我頗友善。至於李隆基和其他人的情況,非我能知也。」
光是符太說書當夜,避過長寧和安樂的糾纏,坐李隆基的馬車離開,台勒虛雲已知李隆基與醜神醫有交情,故龍鷹不在此點上隱瞞,以增加說話的合理性,並鋪下後路,當與李隆基的交往愈趨頻密時,台勒虛雲會認為合乎情理。
從台勒虛雲這麽急於問龍鷹有關李隆基的事,固然因李隆基忽然變成能影響大局、舉足輕重的人物,亦可看出台勒虛雲對李隆基的認識和了解非常有限,看不通,摸不透。
從此角度看,李隆基返西京的作為,異常成功。
台勒虛雲道:「無論如何,我們很快知道李顯有否找錯說話的人。」
龍鷹道:「小可汗會否依照原定計劃,攻打北幫在關中的總壇?」
台勒虛雲道:「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打北幫的總壇,等於攻城,是沒辦法下的一招,後果難測之極。現在政治上既可能出現轉機,我們就等他兩、三天,希望有大喜訊傳來。」
龍鷹目的已達,有台勒虛雲在後麵策動霜蕎和都瑾,鼓動李旦赤膊上陣到前線廝殺,大事定矣。
不論霜蕎、都瑾如何聰明伶俐,對治國之事是一竅不通,當李旦陷身政治的泥淖,唯一可依賴者,就是比他英明百倍、準備十足的兒子李隆基。
若都瑾等於陶顯揚的柳宛真,李隆基便是高奇湛。台勒虛雲與李隆基目標相同,絕不會在這個時期著都瑾去破壞李旦、李隆基的關係,那將是李旦登上帝位後的事。
龍鷹告退離開。
台勒虛雲沒挽留,因急著處理此石破天驚的變化。
※※※
如台勒虛雲曾說過的,答案一直在那裏,可是因時機未成熟,沒有顯露出來。
李重俊的敗亡,韋後又不讓李重福或李重茂立即返京當太子,李旦的「龍運」驟然乍現。
龍鷹重回西京後,茫無頭緒,心內沒有任何成型或具體的計劃。
事情波浪般推著他走,到進入禦書房麵對當今的大唐天子,在李顯積鬱的麵容、悲憤無奈的情狀感染下,他生出感同身受的感覺,晉入了某種奇異的狀態,與李顯甘苦與共。
有點像陷身一個永遠醒不過來的夢魘,腦袋以特別的方式運作。
從未在他心內登場的「監國」,若從遙遠至忘掉了的古老國度,破繭而出地鑽進他的思維裏,艷陽般君臨大地,一切變得清楚分明、豁然而通。
他也從夢魘脫身。
一輛馬車在對街戛然停下來,車輪摩擦地麵發出「吱吱」的尖銳聲音。
龍鷹自然而然朝馬車瞧去。
車簾掀起一角,現出清韻的如花玉容,美人兒喜上眉梢的朝他招手。
龍鷹瞧得心中一熱。
現實的天地倒流回龍鷹的意識裏,剛才真的是失魂落魄、心神不屬,沉溺在某一奇異的情緒裏。
禮貌上也好,清韻本身對他的吸引力也好,龍鷹做不到揮手打個招呼便繼續走,橫過車馬道,來到車窗前。
微笑道:「清韻大姊好!」
清韻氣促地喘息著,胸脯急遽起伏,望著他的一雙美眸半開半閉的,似很費力方可保持睜開來。沙啞著聲音道:「範爺請登車!」
第六章 嶺南驚變
龍鷹原本的行程,是探訪無瑕香閨,與她打情罵俏好、鬥來鬥去好,最重要是得到放鬆下來的閑逸感覺。
也實在心裏念著她。
離西京前,他們間從未試過清楚分明的關係,不知不覺裏,滑進了新的模式,雖是意猶未盡,然雙方都像想透漏壓抑著的某種情緒,令龍鷹至今仍回味不已。
台勒虛雲怎會看錯人?勒虛雲道:「輕舟有否留下來聽他們的對話?」
龍鷹苦笑道:「小可汗太看得起小弟,不用李顯趕我,小弟自動告退。」
台勒虛雲沉吟片刻,道:「李隆基四個兄弟遲遲未歸,偏他及時回來,接替輕舟當上籌款大使。更出乎意外的,僅一個月的工夫,他籌得近萬兩黃金,令西京所有人莫不對他刮目相看。」
龍鷹點頭道:「安樂告訴了我。」
台勒虛雲道:「輕舟可知太平對他為安樂所做的,非常反感,認為他是李族的叛徒。既然如此,太平在李顯麵前不會有何好說話。可是,遇上這般重要的事,李顯立即找李隆基來密議,教人摸不著頭腦。」
龍鷹道:「這方麵我並不清楚。」
推個一幹二淨。
順口問道:「李顯如何傳位與皇弟?難道皇太子、皇太女之外,竟有皇太弟?」
台勒虛雲道:「李顯可委任皇弟為監國。」
龍鷹故作糊塗道:「監國是什麽級別的官職?」
台勒虛雲扼要解釋幾句後,道:「輕舟的預感非常準確,此事若成,於各方麵均出現天大的轉機,至乎可成韋宗集團致敗的因素,就看我們如何把握。」
接著問道:「輕舟和李隆基是怎樣的關係?李隆基和其他人的關係又如何?」
龍鷹答道:「我和他的關係,是由王庭經而來。他們同住在興慶宮,王庭經的小敏兒又與李隆基的婢子友好,故兩人關係不錯。李隆基因小弟乃王庭經的兄弟,對我頗友善。至於李隆基和其他人的情況,非我能知也。」
光是符太說書當夜,避過長寧和安樂的糾纏,坐李隆基的馬車離開,台勒虛雲已知李隆基與醜神醫有交情,故龍鷹不在此點上隱瞞,以增加說話的合理性,並鋪下後路,當與李隆基的交往愈趨頻密時,台勒虛雲會認為合乎情理。
從台勒虛雲這麽急於問龍鷹有關李隆基的事,固然因李隆基忽然變成能影響大局、舉足輕重的人物,亦可看出台勒虛雲對李隆基的認識和了解非常有限,看不通,摸不透。
從此角度看,李隆基返西京的作為,異常成功。
台勒虛雲道:「無論如何,我們很快知道李顯有否找錯說話的人。」
龍鷹道:「小可汗會否依照原定計劃,攻打北幫在關中的總壇?」
台勒虛雲道:「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打北幫的總壇,等於攻城,是沒辦法下的一招,後果難測之極。現在政治上既可能出現轉機,我們就等他兩、三天,希望有大喜訊傳來。」
龍鷹目的已達,有台勒虛雲在後麵策動霜蕎和都瑾,鼓動李旦赤膊上陣到前線廝殺,大事定矣。
不論霜蕎、都瑾如何聰明伶俐,對治國之事是一竅不通,當李旦陷身政治的泥淖,唯一可依賴者,就是比他英明百倍、準備十足的兒子李隆基。
若都瑾等於陶顯揚的柳宛真,李隆基便是高奇湛。台勒虛雲與李隆基目標相同,絕不會在這個時期著都瑾去破壞李旦、李隆基的關係,那將是李旦登上帝位後的事。
龍鷹告退離開。
台勒虛雲沒挽留,因急著處理此石破天驚的變化。
※※※
如台勒虛雲曾說過的,答案一直在那裏,可是因時機未成熟,沒有顯露出來。
李重俊的敗亡,韋後又不讓李重福或李重茂立即返京當太子,李旦的「龍運」驟然乍現。
龍鷹重回西京後,茫無頭緒,心內沒有任何成型或具體的計劃。
事情波浪般推著他走,到進入禦書房麵對當今的大唐天子,在李顯積鬱的麵容、悲憤無奈的情狀感染下,他生出感同身受的感覺,晉入了某種奇異的狀態,與李顯甘苦與共。
有點像陷身一個永遠醒不過來的夢魘,腦袋以特別的方式運作。
從未在他心內登場的「監國」,若從遙遠至忘掉了的古老國度,破繭而出地鑽進他的思維裏,艷陽般君臨大地,一切變得清楚分明、豁然而通。
他也從夢魘脫身。
一輛馬車在對街戛然停下來,車輪摩擦地麵發出「吱吱」的尖銳聲音。
龍鷹自然而然朝馬車瞧去。
車簾掀起一角,現出清韻的如花玉容,美人兒喜上眉梢的朝他招手。
龍鷹瞧得心中一熱。
現實的天地倒流回龍鷹的意識裏,剛才真的是失魂落魄、心神不屬,沉溺在某一奇異的情緒裏。
禮貌上也好,清韻本身對他的吸引力也好,龍鷹做不到揮手打個招呼便繼續走,橫過車馬道,來到車窗前。
微笑道:「清韻大姊好!」
清韻氣促地喘息著,胸脯急遽起伏,望著他的一雙美眸半開半閉的,似很費力方可保持睜開來。沙啞著聲音道:「範爺請登車!」
第六章 嶺南驚變
龍鷹原本的行程,是探訪無瑕香閨,與她打情罵俏好、鬥來鬥去好,最重要是得到放鬆下來的閑逸感覺。
也實在心裏念著她。
離西京前,他們間從未試過清楚分明的關係,不知不覺裏,滑進了新的模式,雖是意猶未盡,然雙方都像想透漏壓抑著的某種情緒,令龍鷹至今仍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