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晉卿曾派出負責外事的官員,在八方樓大排筵席,招呼和親團其他成員。


    龍鷹透過荊蒙,知會宗晉卿樓船隻在洛陽逗留兩天,然後開赴關中。


    重返洛陽,龍鷹豈無感慨。


    回想當年自己仍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卒,不光彩地被太平押返時成稱為京師的洛陽,怎想過甫抵達,立告異芒綻射,還得女帝殊寵。成為武曌的「騰寫員」。


    其中過程,符小子形容貼切。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砰砰砰砰砰!」


    爆竹塔爆起漫天火光和爆竹衣,樓船則在轟隆聲裏,靠在官方在新潭碼頭區內最大的碼頭。


    ※※※


    八方樓。


    主堂。


    龍鷹、席遙、林壯、巴山杜、小敏兒圍著中間的大圓桌坐,聚精會神的瞧著符太,將藥液塗在天玉夜光杯的杯心。


    符太小心翼翼,動作穩定,塗得均勻,如蒙上一層薄膜。


    完成後遞給席遙過目。


    席遙瞧一眼立即眉頭大皺,道:「氣味可勉強過關,但色澤明顯有分別,既然杯子由天玉所製,不該內外不同。」


    說完遞給龍鷹看。


    符太道:「我已著意調校,盡量接近天玉的色澤,他奶奶的!不過天玉就是天玉,色澤獨特,這可是誰都沒法子多的事。」


    夜光杯送到小敏兒的眼前,她不敢接央求符太接過去。


    此藥液由符太到北市買材料,精心炮製,乃今夜洗塵宴的成敗關鍵。


    巴山杜嘆道:「怎辦好?很可能因而功虧一簣,還令對方生疑。」


    小敏兒欲言又止。


    龍鷹見狀,問道:「小敏兒有何好主意?」


    小敏兒囁嚅道:「塗上整個杯子成不成?」


    眾人拍台,拍額,齊聲讚嘆。


    席遙啞然失笑道:「老江湖竟比不上個嫩娃兒,是腦袋不懂拐彎了。」


    小敏兒既害羞又興奮。


    荊蒙回來了,向眾人打出一切妥當的手號,眾人鼓掌歡呼。


    馬車駛離八方樓。


    據荊蒙所說的,今夜的主賓為林壯大將,先鋒將巴山杜,和親團的統籌官馬陀,等於林壯、席遙和符太。主家當然是宗晉卿和周利用,此為國與國的交往,若非不是由一地最高官階的官員接待,另一方麵會認為是侮辱,故不愁宗晉卿不現身,現身變成。


    荊蒙為陪客。


    如席遙所料,宗楚客發下命令,荊蒙的護航船隊到此為止,須掉頭回航,護送的責任交於洛陽水師負責。


    龍鷹早一步離開八方館,守候車隊離開,皆以宗晉卿始終沒說在何處設洗塵宴,可以是他的總管府,也可以選取舊皇城內處所,同樣合乎外交禮節。


    隻此可見宗晉卿的謹慎,際此大變將臨的時刻,保安乃須關注的頭等大事。


    不過,天下間,不論何等嚴密的保安,恐怕仍難不倒龍鷹的魔門邪帝,嚴密如當年的東宮,他亦可在接近李顯寢宮的位置,方被有備的東宮高手劫著。


    這方麵的能耐,他隻在席遙和法明之上其他人更不用說,何況對方壓根兒不曉得有他此一大敵窺伺在旁。論森嚴,不論宗晉卿在總管府或舊皇城內設宴,仍遠比不上西京的皇宮。皇城、亦比不上京師曲江池的權貴大宅。


    整個計劃環環相扣,任何一環出岔子,直接影響成敗。


    正嘀咕馬車載林壯等人到哪裏去,才發覺踏足的街道似曾相識。顯然來過。梁王府出現在對街處,牌匾被拆掉,外院們緊閉,逕自透出一股荒涼沒落的意味。


    龍鷹心內感嘆,想起當年武三思的風流,武氏子弟的盛極一時,早被雨打風吹去,不過此時豈是撫今追昔的恰當時候,收攝心神。


    馬車隊再走過一個街口,右轉進入另一不論占地和規模,不在梁王府之下的府第去,外有門匾,上書「洛陽總管府」五個金漆大字。


    ※※※


    不到一刻鍾,龍鷹已憑靈覺摸清楚總管府裏外情況,是從府外附近院落的高處隔遠窺察。


    論防護,幾近無懈可擊,簡單,實際,有效,分內、中、外三重。


    最外是設置關卡檢查,壓根兒不讓閑人走進,比鄰總管府的街道,還有騎兵巡邏,欲攀過環繞總管府而建高達半丈的高牆,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重是八座靠牆建立的哨樓,各有一名衛兵站崗,高達三丈,俯瞰遠近,即使有高來高去的本領,要橫渡近二十多丈的距離抵達府內,休想瞞過樓上哨兵的耳目。


    第三重是府內的巡兵,領有惡犬,任何風吹草動,能瞞過人也瞞不過犬兒。巡兵穿梭於各自被院牆隔開的宅邸間,這麽看過去,大大小小超過二十座,座座燈火通明。


    如席遙所言,入得府內,仍難尋得宗晉卿在處,可以在主堂,亦可以在任何一座院落裏。


    今晚還多了個困難,是天色太好。


    離中秋還有五天,雖非滿月,仍比平時的月兒明亮,被察覺的風險大幅增加。


    唯一有利的,是正刮著清勁的秋風,吹得火炬光忽明忽暗,令人眼花繚亂。


    龍鷹的靈覺全麵展開,不錯過任何觸動心靈的訊息。


    等待的是席遙的呼叫。


    「黃天大法」,其極致正是天人合一,並非象徵或寓意,而是經過精、氣、神的修煉,能在現時做出實踐的無上功法,玄秘莫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明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易並收藏天地明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