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她告訴我,每天都在害怕天明的來臨,代表著現實又回來了,相比起內在境界的奇異和美麗,現實是如此不堪。從來沒人能明白她,包括她的師尊。然後,她又告訴我,當她第一眼看到我,雖然我咄咄逼人,可是,她竟感到若有人能了解她,那個人便是我符太,故此我的行為雖然可厭可恨,她沒法生出反感。那時她尚未認識到對老子生出愛意,直至我向她道出離言,那時她的腦袋一片空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龍鷹嘆道:「這就是互訴衷情。」


    符太不理會他,續下去道:「她說出此番心聲時,既不特別歡喜,也沒半絲傷情,似超脫了情感的迷惘,述說著與己無關的事般。她並不要我接受她的看法,隻是忠於她芳心內的感覺。當她說這番話時,在我心內惹起的情感激浪,是無法言傳的。明白嗎?她是如此地聰明智慧,善體人意。」


    龍鷹百思不解的道:「一般的兩情相悅,再不足以形容你們的情況,是兩個各自孤立天地的融合,既然如此,你怎可能在天明前離開?」


    符太道:「因為我說出了心願和請求。」


    龍鷹一呆道:「求她嫁你?」


    符太破口罵道:「幸好老子以後再不用靠你獻計,否則遲早給你弄砸。他奶奶的,怎說都沒法明白,任何臻達或接近完美的事,總含著破碎易毀的本質,是所有美好事物遊移的本性,過與不及,都是對完美的損害。由此刻開始,以後不許你問及有關我和她之間的事。」


    龍鷹抗議道:「這算什麽兄弟?」


    符太軟化道:「我告訴她,某一夜,我將回去,沒有明天地和她抵死纏綿,天明後,便如我們的人生,當是一場春夢。」


    龍鷹愕然道:「那須多大的決斷和自製力?」


    符太道:「既是有限,也是永恆。夜哩!該回家睡覺。」


    第五章 虛空之法


    龍鷹返花落小築,洗澡更衣,荒穀小屋的生活,似忽然回來了,蟲鳴的聲音從窗外傳入來,層次豐富,注意時,仿如被聲海淹沒;不留神時,則似萬籟俱寂,感覺奇妙,若如聽覺的海市蜃樓,隨時消失。


    ※※※


    燃亮了床頭旁小幾的油燈,龍鷹取來《實錄》置於胸口,心神卻飛往符太和柔夫人的情事去。


    緣分至,根本無路可逃。


    可是,他們的「一夜風流」,是否情緣的終結,恐怕惟老天爺曉得。


    兩人間的互相吸引,於符太說出他的離別感言,攀上一個巔峰,然後從波激浪湧,化作細水長流,卻從沒停止過,直至奔進另一個仿如無回峽般的水道。


    一切自然而然,再非人力能控製。


    符太可以告訴他的,肯定是殘缺不全的部分,其中妙況,豈是言語可以囊括?看符太描述時的音容神態,想像到他感受之深。


    龍鷹為他們高興。


    如斯福分情緣,早超越了敵我之防、人世間的恩怨情仇。


    倏有所覺。


    納《實錄》入懷,大喜坐起來,笑道:「方閻皇別來無恙?」


    眼前一花,作閻皇打扮的「僧王」法明立在榻旁。欣然道:「說好不好,說壞不壞,算是過得去。我們如何並不打緊,最重要是康老怪你活得風光,長命百歲,否則將天下拱手讓予本閻皇,仍得不償失。」


    說畢,就那麽坐到榻緣去。


    龍鷹訝道:「閻皇老兄仍像過去能呼風喚雨的年代般,神通廣大,潛入京師而不為人所知所覺,屬老兄的小玩意;可是,竟曉得到這裏來尋本老怪榻旁談心,實出人意表,怎可能辦得到?」


    以法明之能,又懂化身千萬,偷入西京,且有大慈恩寺的地下秘室作落腳之所,瞞人耳目,易似探囊。可是,要探知龍鷹的「範輕舟」居於興慶宮內,精準無誤的摸到花落小築,就非關武功高低,而是情報。


    法明從容答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未死?不過,本閻皇說的不是自己,而是我們的『天師』,西京乃老席的舊地盤,隨便找個徒子徒孫收聽消息,易如反掌。」


    龍鷹喜上加喜,道:「天師大駕臨京,現時藏身哪座道山?」


    法明道:「天師不想化身康老怪奪你風采,隻好躲起來不見人。他有個方便,就是以天為被,憑地為席,無處非家,而有他在處,自成道山。」


    龍鷹啞然失笑,法明陪他笑了一陣子,雙方充盈久別重逢的喜悅、聖門兄弟的情義。


    龍鷹道:「小弟正想找你們,隻苦於沒分身之術。」


    法明道:「你怕我們不懂找你嗎?天師周遊列國回來,到洛陽找我,你道我們還有何事好幹的,當然是來瞧你的生活過得如何?有好消息嗎?」


    龍鷹道:「是天大的好消息,來自端木菱,她指出一個可能性。」


    法明喜出望外,頓然變得寶相莊嚴,道:「康老怪指點。」


    龍鷹道:「先打兩句啞謎,看老哥的領悟力能否比小弟好些兒。」


    法明一副洗耳恭聆的模樣。


    天下間,惟有關「仙門」者,始可令他心動。


    龍鷹道:「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法明一震道:「你奶奶的!此正為『至陰無極』的法訣,沒可能說得更清楚。日為陽,月為陰,水中月似實還虛,虛實相生,統攝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明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易並收藏天地明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