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訝道:「何事迫切至此?」
龍鷹遂說出郭元振對付突厥入侵的大計,因必須通過王昱去讓上官婉兒曉得事情的嚴重。結語道:「看似天南地北的兩起事,卻密切關連,如不能同時化解,極可能使大唐由盛轉衰。內憂已不可免,可是,至少在應付外患上,我們可以盡一點力。」
王昱道:「表妹告訴我,遇上重大決定,皇上不時會問表妹意見。嘿!不是問她的意見,而是問表妹關於聖神皇帝以前慣用的手段,特別在國防上。所以宗楚客那奸賊數次要將郭大帥調返京師,皇上均不予批準,否則恐怕北疆早崩掉。」
龍鷹怒道:「竟有此事!豈有此理。」
王昱試探道:「鷹爺當不坐視,對嗎?」
龍鷹道:「多年兄弟,你老哥該曉得我是怎麽樣的人,很多事心照不宣。」
王昱默然片刻,道:「有一事想求鷹爺。」
龍鷹奇道:「大家兄弟,何用這般客氣,隻要辦得到,絕不教你老哥失望。」
王昱道:「我想請鷹爺不論在何等情況下,都保著婉兒表妹。」
龍鷹一怔道:「對你表妹,王大人是否過度的悲觀?」
王昱嘆道:「懇請鷹爺應承。」
龍鷹肯定的道:「你老哥可以放心,我龍鷹有一口氣在,定保著她。」
王昱道:「我現在立即回去見表妹,看怎樣安排。鷹爺最好留在館內。」
龍鷹送客。
門外有車馬兵衛候駕,連串事件後,大官重臣出入,保安上一絲不苟。
王昱笑道:「真沒想過,範爺到西京來,大做合香的生意,聽說你的『七色彩夢』,未開賣已紅遍西京。」
龍鷹笑道:「有興趣嗎?有便先送你一盒,讓王大人品評。」
王昱哈哈一笑,登車去也。
第五章 還須一見
龍鷹返臥室,坐在一角,思潮起伏。
世事沒可能一成不變,任李顯如何昏庸、不理國事,讓韋後擺布,但始終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對事情有所思有所感。
從符太的《實錄》羅列關於李顯的事項,在對他母皇和己身的利益上,李顯有自己的主張,獨立於韋後的影響力外。
因著內心的愧疚、崇敬,有關母皇的事,他撇開韋後去徵詢皇弟、皇妹的意見,是曉得韋後對他母皇充滿仇恨。女帝亦有先見之明,在軍國大事上遺下指令,於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李顯重用上官婉兒,事事徵詢,皆因在他眼裏,上官婉兒等若母皇的化身,上官婉兒的認同,就是女帝的認同。李顯雖然厭惡張柬之等五人,可是不論韋後、武三思如何唆擺誣告,仍不肯下辣手,很大可能是上官婉兒在暗裏為張柬之等說項求情。才女最清楚,如李顯公然將張柬之等的五王誅家滅族,肯定生變。
上官婉兒的特殊位置,本最招忌,不過她屬武三思陣營的人,又深諳逢迎韋後之道,故此如魚得水,遊走於各大政治勢力之間。
這些理解,在目前的情況下,非常重要,決定龍鷹該如何說服上官婉兒,由她向李顯進言。
李顯糊塗,但膽子小、畏怯的人關心的是己身的榮辱,一旦觸及切身利益,可從漫無主見變得一意孤行,在立皇太子一事上,盡現他這方麵的性情。
於李顯來說,湯公公、醜神醫,不但是心腹近臣,且為他切身利益的支持者;而湯公公、醜神醫,更與皇後、公主和武三思等大臣有根本上的分別,就是兩人從來沒有特別的要求,從李顯身上得益。
所以,當湯公公向李顯說出他的「死諫」,李顯連武三思也不放在心上,想到的隻是為他起草詔令的上官婉兒,更沒打算找韋後商量。
遷都後,當以為醜神醫確犯了「地忌」,立準符太遷往興慶宮,對韋後的反對置若罔聞。凡此種種,均顯示當今皇上,仍是個在某方麵有自己主張的人,非全為被扯線的傀儡。
既然如此,今次政治上的較勁角力,會否令李顯多少有點覺悟?這是不可忽略的可能性。於李顯的位置看,他就是大唐,大唐就是他,從上官婉兒香唇說出來的忠告,就是他母皇對他的忠告,同時關係到切身的利益和敬畏的女帝,不可能沒感覺。
這個可能出現的變化,會帶來怎麽樣的後果?
上官婉兒亦會被牽累。
他奶奶的,自己愈來愈懂玩政治了。
假設自己以為隻要是正確的事,又用心良苦,上官婉兒為了大唐的利益,對龍鷹言聽計從,會是大錯特錯。
宮內有權勢的女人,沒一個是正常的。
從上官婉兒為韋後籌謀定計,以鞏固韋後的地位看,她絕不願開罪韋後,或讓韋後曉得她對李顯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如果沒有武三思不願讓武攸宜代郭元振的因素,那任龍鷹舌粲蓮花,仍難說服上官婉兒。
我的娘!
掏出〈西京篇〉,揭卷閱讀。
符太坐在後院的亭子裏,什麽都不想做。自今早起來後,懶洋洋的,似乎世上沒任何事可令他提起勁兒,也沒吃早點的胃口,更不用說「萬水千山」的到尚藥局辦公。
小敏兒捧茶來伺候,半強逼的著他喝了幾口,坐到他旁,道:「大人有心事?」
符太嘆了一口氣,道:「我想著一個人!」
小敏兒的表情變得僵硬,垂下頭去。
龍鷹遂說出郭元振對付突厥入侵的大計,因必須通過王昱去讓上官婉兒曉得事情的嚴重。結語道:「看似天南地北的兩起事,卻密切關連,如不能同時化解,極可能使大唐由盛轉衰。內憂已不可免,可是,至少在應付外患上,我們可以盡一點力。」
王昱道:「表妹告訴我,遇上重大決定,皇上不時會問表妹意見。嘿!不是問她的意見,而是問表妹關於聖神皇帝以前慣用的手段,特別在國防上。所以宗楚客那奸賊數次要將郭大帥調返京師,皇上均不予批準,否則恐怕北疆早崩掉。」
龍鷹怒道:「竟有此事!豈有此理。」
王昱試探道:「鷹爺當不坐視,對嗎?」
龍鷹道:「多年兄弟,你老哥該曉得我是怎麽樣的人,很多事心照不宣。」
王昱默然片刻,道:「有一事想求鷹爺。」
龍鷹奇道:「大家兄弟,何用這般客氣,隻要辦得到,絕不教你老哥失望。」
王昱道:「我想請鷹爺不論在何等情況下,都保著婉兒表妹。」
龍鷹一怔道:「對你表妹,王大人是否過度的悲觀?」
王昱嘆道:「懇請鷹爺應承。」
龍鷹肯定的道:「你老哥可以放心,我龍鷹有一口氣在,定保著她。」
王昱道:「我現在立即回去見表妹,看怎樣安排。鷹爺最好留在館內。」
龍鷹送客。
門外有車馬兵衛候駕,連串事件後,大官重臣出入,保安上一絲不苟。
王昱笑道:「真沒想過,範爺到西京來,大做合香的生意,聽說你的『七色彩夢』,未開賣已紅遍西京。」
龍鷹笑道:「有興趣嗎?有便先送你一盒,讓王大人品評。」
王昱哈哈一笑,登車去也。
第五章 還須一見
龍鷹返臥室,坐在一角,思潮起伏。
世事沒可能一成不變,任李顯如何昏庸、不理國事,讓韋後擺布,但始終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對事情有所思有所感。
從符太的《實錄》羅列關於李顯的事項,在對他母皇和己身的利益上,李顯有自己的主張,獨立於韋後的影響力外。
因著內心的愧疚、崇敬,有關母皇的事,他撇開韋後去徵詢皇弟、皇妹的意見,是曉得韋後對他母皇充滿仇恨。女帝亦有先見之明,在軍國大事上遺下指令,於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李顯重用上官婉兒,事事徵詢,皆因在他眼裏,上官婉兒等若母皇的化身,上官婉兒的認同,就是女帝的認同。李顯雖然厭惡張柬之等五人,可是不論韋後、武三思如何唆擺誣告,仍不肯下辣手,很大可能是上官婉兒在暗裏為張柬之等說項求情。才女最清楚,如李顯公然將張柬之等的五王誅家滅族,肯定生變。
上官婉兒的特殊位置,本最招忌,不過她屬武三思陣營的人,又深諳逢迎韋後之道,故此如魚得水,遊走於各大政治勢力之間。
這些理解,在目前的情況下,非常重要,決定龍鷹該如何說服上官婉兒,由她向李顯進言。
李顯糊塗,但膽子小、畏怯的人關心的是己身的榮辱,一旦觸及切身利益,可從漫無主見變得一意孤行,在立皇太子一事上,盡現他這方麵的性情。
於李顯來說,湯公公、醜神醫,不但是心腹近臣,且為他切身利益的支持者;而湯公公、醜神醫,更與皇後、公主和武三思等大臣有根本上的分別,就是兩人從來沒有特別的要求,從李顯身上得益。
所以,當湯公公向李顯說出他的「死諫」,李顯連武三思也不放在心上,想到的隻是為他起草詔令的上官婉兒,更沒打算找韋後商量。
遷都後,當以為醜神醫確犯了「地忌」,立準符太遷往興慶宮,對韋後的反對置若罔聞。凡此種種,均顯示當今皇上,仍是個在某方麵有自己主張的人,非全為被扯線的傀儡。
既然如此,今次政治上的較勁角力,會否令李顯多少有點覺悟?這是不可忽略的可能性。於李顯的位置看,他就是大唐,大唐就是他,從上官婉兒香唇說出來的忠告,就是他母皇對他的忠告,同時關係到切身的利益和敬畏的女帝,不可能沒感覺。
這個可能出現的變化,會帶來怎麽樣的後果?
上官婉兒亦會被牽累。
他奶奶的,自己愈來愈懂玩政治了。
假設自己以為隻要是正確的事,又用心良苦,上官婉兒為了大唐的利益,對龍鷹言聽計從,會是大錯特錯。
宮內有權勢的女人,沒一個是正常的。
從上官婉兒為韋後籌謀定計,以鞏固韋後的地位看,她絕不願開罪韋後,或讓韋後曉得她對李顯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如果沒有武三思不願讓武攸宜代郭元振的因素,那任龍鷹舌粲蓮花,仍難說服上官婉兒。
我的娘!
掏出〈西京篇〉,揭卷閱讀。
符太坐在後院的亭子裏,什麽都不想做。自今早起來後,懶洋洋的,似乎世上沒任何事可令他提起勁兒,也沒吃早點的胃口,更不用說「萬水千山」的到尚藥局辦公。
小敏兒捧茶來伺候,半強逼的著他喝了幾口,坐到他旁,道:「大人有心事?」
符太嘆了一口氣,道:「我想著一個人!」
小敏兒的表情變得僵硬,垂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