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接戰,號角迭起,滿洲軍士兵,一個個手執藤後,先發數箭,貝敵兵一排排倒下,便趁勢衝上去,揮刀拚搏廝殺。
明軍一開始擂鼓發炮,地動山搖。
幾顆火炮發出,滿洲軍頓時倒下一片,但滿洲軍人眾多,兵不懼死,前麵的兵馬倒下,後麵的接著衝上來。等兩軍接近,明軍的炮火已失去威力,於是短兵相接,刀光劍影,廝殺成團。
明軍將士易於分辯。
臨陣後,隻要一看盔甲樣式,坐騎好壞,就會一眼看出誰是帥,誰是副帥。
額亦都騎著黃縹馬,手執長柄鐵鉞一眼發現候世祿,便拍馬迎了上去。
候世祿是有名的「鐵錘子」。
他手執兩把各重五十斤的鐵錘,掄起來嗚嗚生風,很難朝他靠近。
他當兵多年,上陣百次,從未受過槍傷。
額亦都舉鉞朝他掄去,隻見候世祿兩錘交叉,咣當一聲,將額亦都的鐵鉞架住。接著候世祿的兩個護衛如同兩隻猛虎,拍馬舉刀,蜂擁而上。
額亦都立即拔馬相迎。
這時,候世祿趁機繞到額亦都背後,舉起雙錘朝額亦都砸下。
恰在這時,兩個滿洲軍趕到,兩人舉起馬叉將雙錘擋住。
兩人交戰了數個回合,勝敗難分。
兩方為保其帥,各自護衛越來越多。幾十個兵將扭殺在一起,互有傷亡。
日影西斜,雙方不分勝負。
努爾哈赤眼見守衛遼陽的兵將,不同往日明軍,便另派皇太極增援。
皇太極多日野外征戰,臉色曬得黝黑,方臉兩鬢的鬢髮以及漆黑的唇髭都長得老長。
近年,因當年跟隨努爾哈赤起兵征戰的費英樂,博爾晉,勞薩葉克書相繼戰死,病死。
很多領兵統帥的重擔就落在他肩上,連日來,他出營入陣,戰場拚殺,甚覺疲倦。
但由於節節勝利,眾軍士氣甚高,他依然精神抖擻,神采飛揚。
皇太極出戰候大鬍子,依然白盔白甲,騎著白馬,不過他放下虎槍,而必用雙刀,以力戰候大鬍子的雙錘。
清晨,滿洲軍與明軍擺開陣勢以後,皇太極首當其中,第一個與候世祿交鋒。
候世祿眼見皇太極單騎來到跟前,立刻拍馬上前。
他掄起雙錘,如流星趕月,嗚嗚生風,他時而掄起左錘朝皇太極天靈蓋砸去,時而又掄起右錘直奔對方的前胸。
皇太極擋右架,刀與錘相撞,濺起片片火花。
兩人交戰了數十個回合,候世祿開始有些氣喘。
這時皇太極轉守為攻,揮起雙刀,寒氣逼人,六十四路刀法施展出來,隻見刀光閃閃,如瑞雪紛紛,頓時隻見刀光不見身影,逼得候世祿隻有招架之功,無片刻還手的機會。
皇太極越殺越猛,一會兒來一招「金龍張口」,一會兒又一招「葉裏藏花」時而又是「海底撈月」再而「刀劈華山」。
最後,皇太極把候世祿逼到一處水窪子,候世祿的馬頓時陷進泥坑。
候世祿見無路可走,便陡然跳下馬去。
「嗖!嗖!」就在候世祿跳下馬的片刻,皇太極猛然彎弓搭前,射中候世祿的咽候,名噪一時的朝廷太將中箭敗陣,倒在亂泥塘。
明軍的左右衛隊,見主帥落馬,立刻蜂擁百上,幾個候世祿的親信跳進泥塘把扶起,趁候世祿尚有一口氣,便把他架上馬,撥馬回城。
車夫趕著篷車,到了太子河北岸的蘆葦叢。
忽聽背後人喊馬嘶,自覺情況不妙,就掀簾對梨花遞了個眼色,示意把皮廷相丟在蘆葦裏,改道更轍。
梨花本來就惦記著瀋陽的戰事,不願離開瀋陽,她見車夫遞眼,就順水推舟地點了點頭。
於是車夫把昏昏迷迷的皮廷相拖下車,丟在蘆葦叢裏邊忙揮起鞭子,朝太子河下遊趕去。
皮廷相醒來時,夜幕已臨,遠處的狼群嗷嗷叫著,似乎在吆喝著自己的同伴去覓食。
他從驚恐中爬起來,朝河岸走了半裏光景,來到一片墳墓地。
他狐疑地正朝前走,忽然墳堆處冒出三個大漢,未等他他弄清東南西北,就被蒙麵捆上,不一會兒涉過河,被推進滿洲兵。
這時,努爾哈亦正坐在牛皮大帳裏審問遼陽城內的一個軍士。
皮廷相被推進帳內,解下繩子。摘去蒙麵氈,對著明燭,一時愕然。
「皮總兵!」
受審的軍士望著皮廷相,身上一哆嗦,身不由己地脫口叫道。
努爾哈亦聽到叫聲,仔細地朝皮廷相盯了兩眼,隨之下座,把皮廷相讓到右邊的座位上,笑道:「久聞大名,想不到競在此相會!」
努爾哈亦的客氣,禮節,感動了皮廷相。
他屁股剛著木凳,又連忙站起牛眼珠子一瞪,慌忙施禮道:「多謝汗王賜座!」
努爾哈亦見皮廷相很隨和,就把手一揮,對侍衛道:「拿酒來!」
不一會兒,侍衛把斟滿的兩碗白酒用托盤端上,努爾哈亦端起一碗遞給皮廷相,自己端起一碗道:「為我們初次相會,幹!幹!」
皮廷相受寵若驚,紅紅的臉兒一揚,一飲而盡。
此人腦袋活,骨頭軟,他想:「既然身進夷,生路已斷、何不先發製人,絕處求生。
想到這裏,他又一次施禮道:「卑職在明營,雖身兼數職,實則混飯度日,無所事事,汗王陛下,有事若有用得著我的時候,請吩咐!」
明軍一開始擂鼓發炮,地動山搖。
幾顆火炮發出,滿洲軍頓時倒下一片,但滿洲軍人眾多,兵不懼死,前麵的兵馬倒下,後麵的接著衝上來。等兩軍接近,明軍的炮火已失去威力,於是短兵相接,刀光劍影,廝殺成團。
明軍將士易於分辯。
臨陣後,隻要一看盔甲樣式,坐騎好壞,就會一眼看出誰是帥,誰是副帥。
額亦都騎著黃縹馬,手執長柄鐵鉞一眼發現候世祿,便拍馬迎了上去。
候世祿是有名的「鐵錘子」。
他手執兩把各重五十斤的鐵錘,掄起來嗚嗚生風,很難朝他靠近。
他當兵多年,上陣百次,從未受過槍傷。
額亦都舉鉞朝他掄去,隻見候世祿兩錘交叉,咣當一聲,將額亦都的鐵鉞架住。接著候世祿的兩個護衛如同兩隻猛虎,拍馬舉刀,蜂擁而上。
額亦都立即拔馬相迎。
這時,候世祿趁機繞到額亦都背後,舉起雙錘朝額亦都砸下。
恰在這時,兩個滿洲軍趕到,兩人舉起馬叉將雙錘擋住。
兩人交戰了數個回合,勝敗難分。
兩方為保其帥,各自護衛越來越多。幾十個兵將扭殺在一起,互有傷亡。
日影西斜,雙方不分勝負。
努爾哈赤眼見守衛遼陽的兵將,不同往日明軍,便另派皇太極增援。
皇太極多日野外征戰,臉色曬得黝黑,方臉兩鬢的鬢髮以及漆黑的唇髭都長得老長。
近年,因當年跟隨努爾哈赤起兵征戰的費英樂,博爾晉,勞薩葉克書相繼戰死,病死。
很多領兵統帥的重擔就落在他肩上,連日來,他出營入陣,戰場拚殺,甚覺疲倦。
但由於節節勝利,眾軍士氣甚高,他依然精神抖擻,神采飛揚。
皇太極出戰候大鬍子,依然白盔白甲,騎著白馬,不過他放下虎槍,而必用雙刀,以力戰候大鬍子的雙錘。
清晨,滿洲軍與明軍擺開陣勢以後,皇太極首當其中,第一個與候世祿交鋒。
候世祿眼見皇太極單騎來到跟前,立刻拍馬上前。
他掄起雙錘,如流星趕月,嗚嗚生風,他時而掄起左錘朝皇太極天靈蓋砸去,時而又掄起右錘直奔對方的前胸。
皇太極擋右架,刀與錘相撞,濺起片片火花。
兩人交戰了數十個回合,候世祿開始有些氣喘。
這時皇太極轉守為攻,揮起雙刀,寒氣逼人,六十四路刀法施展出來,隻見刀光閃閃,如瑞雪紛紛,頓時隻見刀光不見身影,逼得候世祿隻有招架之功,無片刻還手的機會。
皇太極越殺越猛,一會兒來一招「金龍張口」,一會兒又一招「葉裏藏花」時而又是「海底撈月」再而「刀劈華山」。
最後,皇太極把候世祿逼到一處水窪子,候世祿的馬頓時陷進泥坑。
候世祿見無路可走,便陡然跳下馬去。
「嗖!嗖!」就在候世祿跳下馬的片刻,皇太極猛然彎弓搭前,射中候世祿的咽候,名噪一時的朝廷太將中箭敗陣,倒在亂泥塘。
明軍的左右衛隊,見主帥落馬,立刻蜂擁百上,幾個候世祿的親信跳進泥塘把扶起,趁候世祿尚有一口氣,便把他架上馬,撥馬回城。
車夫趕著篷車,到了太子河北岸的蘆葦叢。
忽聽背後人喊馬嘶,自覺情況不妙,就掀簾對梨花遞了個眼色,示意把皮廷相丟在蘆葦裏,改道更轍。
梨花本來就惦記著瀋陽的戰事,不願離開瀋陽,她見車夫遞眼,就順水推舟地點了點頭。
於是車夫把昏昏迷迷的皮廷相拖下車,丟在蘆葦叢裏邊忙揮起鞭子,朝太子河下遊趕去。
皮廷相醒來時,夜幕已臨,遠處的狼群嗷嗷叫著,似乎在吆喝著自己的同伴去覓食。
他從驚恐中爬起來,朝河岸走了半裏光景,來到一片墳墓地。
他狐疑地正朝前走,忽然墳堆處冒出三個大漢,未等他他弄清東南西北,就被蒙麵捆上,不一會兒涉過河,被推進滿洲兵。
這時,努爾哈亦正坐在牛皮大帳裏審問遼陽城內的一個軍士。
皮廷相被推進帳內,解下繩子。摘去蒙麵氈,對著明燭,一時愕然。
「皮總兵!」
受審的軍士望著皮廷相,身上一哆嗦,身不由己地脫口叫道。
努爾哈亦聽到叫聲,仔細地朝皮廷相盯了兩眼,隨之下座,把皮廷相讓到右邊的座位上,笑道:「久聞大名,想不到競在此相會!」
努爾哈亦的客氣,禮節,感動了皮廷相。
他屁股剛著木凳,又連忙站起牛眼珠子一瞪,慌忙施禮道:「多謝汗王賜座!」
努爾哈亦見皮廷相很隨和,就把手一揮,對侍衛道:「拿酒來!」
不一會兒,侍衛把斟滿的兩碗白酒用托盤端上,努爾哈亦端起一碗遞給皮廷相,自己端起一碗道:「為我們初次相會,幹!幹!」
皮廷相受寵若驚,紅紅的臉兒一揚,一飲而盡。
此人腦袋活,骨頭軟,他想:「既然身進夷,生路已斷、何不先發製人,絕處求生。
想到這裏,他又一次施禮道:「卑職在明營,雖身兼數職,實則混飯度日,無所事事,汗王陛下,有事若有用得著我的時候,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