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帝辛的心思
洪荒,從道門首徒開始 作者:大夢千秋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洪荒諸多地域之中,也不複劫氣萌生之時的混亂,
曾經,劫氣剛生肆虐洪荒,洪荒諸地異象叢生,混亂不堪。
如今卻是一片祥和寧靜,呈現出久違的勃勃生機,仿佛是回到了道祖鴻鈞於紫霄宮開講大道時的那段歲月。
當然這般景象也隻是表現在表麵上,洪荒真正的本質可是殘酷的叢林法則主導,平靜之下暗流湧動。
歌舞升平,河清海晏之象,也不過存在於人族等寥寥幾族罷了。
畢竟也隻有如人族這般有著充足的底氣和背景,才能快速恢複平靜,
隻不過說接下來人族這般平靜的時光,也不會持續太久。
......
就這樣悠悠數年時間過去,大劫劫氣已然遍布洪荒天地,在一眾洪荒生靈沒有察覺之時封神大劫悄然開啟。
此時的人族在經曆了三皇五帝的時代後,又經曆了數個朝代的人皇,來到了商朝統治的時刻。
與周遊前世發展不同,此世因為有著周遊的庇護,如今的洪荒本源非但沒有絲毫損耗,且還在日複一日的增長,
所以,如今的人族也不再是孱弱不堪,不再與周遊前世一般空有起名而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現在的人族乃是實至名歸的洪荒天地主角,
本身在周遊的庇護下,人族就一直在穩步發展,再加上與龍族氣運相合,如今的人族不僅有著聖境層次的氣運真龍,準聖層次更是不勝枚舉,
可以說即便是巔峰時期的巫妖兩族合力都比不過此刻單純的人族,
隻不過人族大部分戰力都聚集在人族祖廟之中,而非人族興亡之時人族祖廟不會插手人族事務罷了。
雖說人族祖廟隻作為人族底蘊,不參與人族管理事務,
但有如此底氣,人族各朝代自然也不似周遊前世一般短小,寥寥數百年就走向衰落,如今的人族朝代皆是以萬年為論,動輒數十萬年。
就如此刻的有商一朝,自商湯建立商朝始,至今已有十八萬年之久,
經曆如此漫長時間的統治,有商一朝也達到了鼎盛之時,可說是一片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景。
而達到頂峰的商朝可不知道接下來會麵臨什麽!
就在大劫之氣布滿整座洪荒天地之時,也到了商朝每萬年一次的大祭之時,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而這每萬年一次的大祭,便是人皇祭祀洪荒天地,祭拜聖祖,祈禱人族永興的大事,
對於商朝來說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了,所以上至當世人皇帝辛,下至尋常商朝子民皆是翹首以盼。
而作為人皇的帝辛還存在一份心思,那便是準備借著這次大祭,收攏四方諸侯的權力,做到更加嚴格的中央集權。
要知道此刻的人族四方諸侯雖是接受商朝統治,但各自都有著不俗的兵力,在各自的屬國之中也都是說一不二。
帝辛自覺功績不俗,再加上商朝如今烈火烹油之象,自然是無法忍受各個諸侯國中之國的現狀,
便想趁著此次大祭來削弱各個諸侯的權力,集權於自身,
想要重現三皇五帝時,令既出,四方動之象。
而尋常時刻各個諸侯很少聚集於都城之中,哪怕是歲末也是這樣,所以帝辛即便是有心受權,卻也沒有一個極好的時機,但萬年大祭之時可就不一樣了。
時值萬年大祭,無論各個諸侯身處何方,亦或者有何重要之事,隻要認為自己是商朝一員,就必須要參與此次大祭,
作為統治億萬臣民的一方之主,若是沒有大祭中沒有出現,不但會被人皇所厭棄,甚至所統治的億萬臣民都會自發抵觸。
無論何地之人族,首先是人族一員,其次是商朝之民,最後才是各地所屬,所以萬年大祭,每一位諸侯都不會缺席。
如此時機,帝辛自然是不會錯過,
當然帝辛的想法也非常簡單,肯定是不會有什麽狡兔死,走狗烹之類的想法,
因為四方諸侯皆是對商朝有功之人,最次也是承襲祖上之功,這些都是無法抹殺的。
對於各個諸侯的功勞帝辛自然是認可的,再加上如今的人族雖已經成就洪荒天地主角至尊,卻仍舊在不斷擴張之中,
且洪荒天地也並非是人族一家獨大,還有諸多實力不俗的種族存在,
更別說還有幾位天道聖人,帝辛自然不會自斷臂膀,
他還需要一眾諸侯為商朝擴張繼續發光發熱,為商朝,為整個人族建立更大的功勳。
要知道一眾諸侯手下的精銳之師,可是人族向外拓展的堅實力量,
若是沒有正當理由便對一眾諸侯下手,那無異於自毀長城,甚至會動搖自己人皇之位,
畢竟帝辛可不是三皇五帝,並沒有對整個人族做出什麽重大貢獻。
至於說如何收權,帝辛的想法也非常簡單,那便是讓一眾諸侯選出子嗣送往都城,
名義上是對各諸侯子嗣進行精心培養,實際上一方麵是質子之法,另一方麵是把各諸侯質子培養成自己的心腹,然後承襲各諸侯之位。
這乃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即便一眾諸侯有所不滿,也不敢有絲毫異議,
因為在整個人族之中,除了人族祖廟外,商都的條件肯定是最好的,
且帝辛作為人族之主,當世人皇,手中掌握著絕對的權力和資源,其背後所代表的乃是整個正統的人族統治秩序,
若是公然反對,那便是與整個商朝正統秩序為敵,與商朝天下臣民為敵。
要是連人皇之令都不遵從,那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連一點回還之地都沒有,
這樣的話,不僅自己的領地會陷入戰火,家族的榮耀也將毀於一旦,更會被整個人族所唾棄。
所以,帝辛清楚自己將這一陽謀擺在明麵上,諸侯們隻能無奈接受,乖乖聽從安排,不敢有絲毫的越界之舉。
當然這些是帝辛自己的想法,想法雖然很好,但是最終能否真的實現,那便未可知了,
這自然不是說帝辛有什麽其他心思,而是人族作為此次大劫的應劫之地,必然會收到劫氣影響。
帝辛固然英明神武,有著人皇之氣護佑,卻也沒有辦法抵抗洪荒大勢。
......
曾經,劫氣剛生肆虐洪荒,洪荒諸地異象叢生,混亂不堪。
如今卻是一片祥和寧靜,呈現出久違的勃勃生機,仿佛是回到了道祖鴻鈞於紫霄宮開講大道時的那段歲月。
當然這般景象也隻是表現在表麵上,洪荒真正的本質可是殘酷的叢林法則主導,平靜之下暗流湧動。
歌舞升平,河清海晏之象,也不過存在於人族等寥寥幾族罷了。
畢竟也隻有如人族這般有著充足的底氣和背景,才能快速恢複平靜,
隻不過說接下來人族這般平靜的時光,也不會持續太久。
......
就這樣悠悠數年時間過去,大劫劫氣已然遍布洪荒天地,在一眾洪荒生靈沒有察覺之時封神大劫悄然開啟。
此時的人族在經曆了三皇五帝的時代後,又經曆了數個朝代的人皇,來到了商朝統治的時刻。
與周遊前世發展不同,此世因為有著周遊的庇護,如今的洪荒本源非但沒有絲毫損耗,且還在日複一日的增長,
所以,如今的人族也不再是孱弱不堪,不再與周遊前世一般空有起名而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現在的人族乃是實至名歸的洪荒天地主角,
本身在周遊的庇護下,人族就一直在穩步發展,再加上與龍族氣運相合,如今的人族不僅有著聖境層次的氣運真龍,準聖層次更是不勝枚舉,
可以說即便是巔峰時期的巫妖兩族合力都比不過此刻單純的人族,
隻不過人族大部分戰力都聚集在人族祖廟之中,而非人族興亡之時人族祖廟不會插手人族事務罷了。
雖說人族祖廟隻作為人族底蘊,不參與人族管理事務,
但有如此底氣,人族各朝代自然也不似周遊前世一般短小,寥寥數百年就走向衰落,如今的人族朝代皆是以萬年為論,動輒數十萬年。
就如此刻的有商一朝,自商湯建立商朝始,至今已有十八萬年之久,
經曆如此漫長時間的統治,有商一朝也達到了鼎盛之時,可說是一片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景。
而達到頂峰的商朝可不知道接下來會麵臨什麽!
就在大劫之氣布滿整座洪荒天地之時,也到了商朝每萬年一次的大祭之時,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而這每萬年一次的大祭,便是人皇祭祀洪荒天地,祭拜聖祖,祈禱人族永興的大事,
對於商朝來說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了,所以上至當世人皇帝辛,下至尋常商朝子民皆是翹首以盼。
而作為人皇的帝辛還存在一份心思,那便是準備借著這次大祭,收攏四方諸侯的權力,做到更加嚴格的中央集權。
要知道此刻的人族四方諸侯雖是接受商朝統治,但各自都有著不俗的兵力,在各自的屬國之中也都是說一不二。
帝辛自覺功績不俗,再加上商朝如今烈火烹油之象,自然是無法忍受各個諸侯國中之國的現狀,
便想趁著此次大祭來削弱各個諸侯的權力,集權於自身,
想要重現三皇五帝時,令既出,四方動之象。
而尋常時刻各個諸侯很少聚集於都城之中,哪怕是歲末也是這樣,所以帝辛即便是有心受權,卻也沒有一個極好的時機,但萬年大祭之時可就不一樣了。
時值萬年大祭,無論各個諸侯身處何方,亦或者有何重要之事,隻要認為自己是商朝一員,就必須要參與此次大祭,
作為統治億萬臣民的一方之主,若是沒有大祭中沒有出現,不但會被人皇所厭棄,甚至所統治的億萬臣民都會自發抵觸。
無論何地之人族,首先是人族一員,其次是商朝之民,最後才是各地所屬,所以萬年大祭,每一位諸侯都不會缺席。
如此時機,帝辛自然是不會錯過,
當然帝辛的想法也非常簡單,肯定是不會有什麽狡兔死,走狗烹之類的想法,
因為四方諸侯皆是對商朝有功之人,最次也是承襲祖上之功,這些都是無法抹殺的。
對於各個諸侯的功勞帝辛自然是認可的,再加上如今的人族雖已經成就洪荒天地主角至尊,卻仍舊在不斷擴張之中,
且洪荒天地也並非是人族一家獨大,還有諸多實力不俗的種族存在,
更別說還有幾位天道聖人,帝辛自然不會自斷臂膀,
他還需要一眾諸侯為商朝擴張繼續發光發熱,為商朝,為整個人族建立更大的功勳。
要知道一眾諸侯手下的精銳之師,可是人族向外拓展的堅實力量,
若是沒有正當理由便對一眾諸侯下手,那無異於自毀長城,甚至會動搖自己人皇之位,
畢竟帝辛可不是三皇五帝,並沒有對整個人族做出什麽重大貢獻。
至於說如何收權,帝辛的想法也非常簡單,那便是讓一眾諸侯選出子嗣送往都城,
名義上是對各諸侯子嗣進行精心培養,實際上一方麵是質子之法,另一方麵是把各諸侯質子培養成自己的心腹,然後承襲各諸侯之位。
這乃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即便一眾諸侯有所不滿,也不敢有絲毫異議,
因為在整個人族之中,除了人族祖廟外,商都的條件肯定是最好的,
且帝辛作為人族之主,當世人皇,手中掌握著絕對的權力和資源,其背後所代表的乃是整個正統的人族統治秩序,
若是公然反對,那便是與整個商朝正統秩序為敵,與商朝天下臣民為敵。
要是連人皇之令都不遵從,那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連一點回還之地都沒有,
這樣的話,不僅自己的領地會陷入戰火,家族的榮耀也將毀於一旦,更會被整個人族所唾棄。
所以,帝辛清楚自己將這一陽謀擺在明麵上,諸侯們隻能無奈接受,乖乖聽從安排,不敢有絲毫的越界之舉。
當然這些是帝辛自己的想法,想法雖然很好,但是最終能否真的實現,那便未可知了,
這自然不是說帝辛有什麽其他心思,而是人族作為此次大劫的應劫之地,必然會收到劫氣影響。
帝辛固然英明神武,有著人皇之氣護佑,卻也沒有辦法抵抗洪荒大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