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垂下眸子,一手支頤,又看了看自己寫下的這首衛風小詩,然後用纖長的手指慢慢地從左至右將它卷好,一麵用絲線係好,一麵喚了聲:“小滿。”
候在殿外的小滿應聲進來。瑤光將竹簡遞過去,輕聲道:“這支竹簡,你親自幫我送到鄭國世子的驛館去。”
小滿恭謹接過,俯身應了,而後默默退下。
瑤光看著小滿離去的身影,似有些疲累,閉了閉眼。陽光在此時爬上她的眼皮,她再次睜眼時,照射過來的光線映出她眼底隱藏至深的一絲冰冷。她視線低垂,手腕輕抬,寬大的衣袖滑落,隻見雪白的皮膚正在手腕處有一些淤青的痕跡。這是昨日和薑宜爭吵的時候,薑宜給她留下的痕跡。那個時候她們互相都在用力,想必薑宜手上的淤青不會比她少。
輕輕撫摸手腕的淤青,瑤光眼神有些沉暗。姬忽用一首陳風小詩向她表達傾慕之情,而她,方才用了一首衛風小詩作為回復,接受了他的傾慕。
正如諸兒哥哥所說,她離及笄之日非遠,該早日打算。而鄭國,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既然薑宜說她的性子不饒人,又如此威脅於她,那麽,她一定會跟薑宜爭到底!
瑤光靜靜沉思了很久,直到小滿回來復命,她才回過神來。
兩人剛交談了幾句,卻聽殿外有人急步走來,待走到殿門,那人便俯身拜道:“二公主,主君有請。”
瑤光聞言,心中又驚又喜,君父終於肯召見於她了。
很快,所有一切就準備妥當。瑤光換了一襲鵝黃色衣裙,又由小滿幫著梳妝完畢,便急步出了居住的宮殿,上了早已備好的車輦。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車輦停在了齊公居住的寢殿。瑤光扶著小滿的手,儀態萬千地下了攆,這廂已有宮人上前接引。
一路在曲廊上穿行,廊簷下偶爾滴落幾滴晶瑩的水珠,落入廊下還未幹的青石,化作淺淺的積水。從遠處吹拂過來的雨後的風,似乎在隱隱綽綽間還有鈴鐺愉悅的聲響。
跟著婢女轉了個彎,行入富麗堂皇的正殿,穿過正殿,又行了片刻,才終於來到齊公修養的房間。
待婢女先行通報之後,瑤光又留了小滿候在外麵,這才輕提裙裾,神色恭謹地走了進去。
撲麵而來的是濃重的藥味,即便是點了安神香仍然遮掩不住。瑤光的心緊了緊,抬眼見屋內布置精巧,透露著莊嚴與低調的奢華。垂著金色綃紗的床榻上,身著常服的齊公臉色有些蒼白,此刻正半闔雙目地靠在軟墊上,任床旁坐著的服飾華美的貴婦伺候著湯藥。
瑤光一眼認出那是薑宜的母親青夫人,如今繼任的君夫人。她捏著衣袖的手不由緊了一下。齊公突然咳了兩聲,似乎是被湯藥嗆了喉嚨,君夫人忙拿了絹帕為他擦拭嘴角,又側首睨了瑤光一眼。
瑤光止住欲上前的腳步,提了裙裾,俯首向床上的齊公拜倒,音色清脆:“女兒瑤光,拜見君父。拜見,君夫人。”
齊公緩了一口氣。君夫人收了絹帕,又將一勺湯藥餵到他嘴邊,齊公慢慢睜開眼,雖在病中眼神卻仍是犀利透寒。“你下去罷。”他擺了擺手對君夫人說。
“喏。小童(1)一會兒再來餵主君喝藥。”君夫人低垂眼簾,不再多言,收了湯藥,便退出去了。
君夫人走後,齊公看了俯首跪在地上的瑤光半晌,語氣隱匿著一絲柔和道:“抬頭罷。”
瑤光應言,緩緩抬頭,隻見齊公不知何時已起身坐在床邊。病痛讓他清減了不少,不過精神倒還不錯,他目光迥然,如鷹般敏銳。“你如今愈發像你母親了。”
“君父……”瑤光聽出他的聲音透出一絲懷念,又見他此番清減如此,不由悲從心來,眼含淚光,“女兒途中聽聞君父病重,如今君父可曾好些?”
齊公徐徐站起身,瑤光見狀要去攙扶,而齊公卻搖了搖頭,步履有些虛浮地走到瑤光身前,垂手愛憐地撫摸她額發:“一別四年。難為你還惦記寡人。”
瑤光握住齊公的手,君父的手掌有厚厚的劍繭,那是年輕時時常舞劍而留下的。她仍記得幼時這雙手撫摸她臉頰的溫暖。她仰起臉,靠在君父的手掌上。“女兒現在回來了,以後也不要離開君父,好不好?”
“傻孩子。”齊公聞言,輕輕拍了拍她的麵頰,“公主總是要嫁出去的,寡人留不了你太久。”
瑤光麵上帶著微笑:“那就留到不能留為止,好不好?”
齊公垂眸看著她,沒有回答,隻是說:“寡人這幾年身體時好時壞,也不知道能撐到幾時。過些日子是祭月之禮(2),祭月之後,寡人會宴請關係親近的諸侯與世子,希望為你和薑宜尋一門好親事,讓寡人有生之年看著你們出嫁。”
瑤光聽他這麽說,連忙搖頭,神色悲傷道:“不,不,君父不要這麽說。君父是齊國英明神勇的主君,定然會長命百歲。”
“寡人的身體,寡人心裏有數。到底是不如當年了。”齊公嘆了一口氣,神態略顯疲累,“罷了,寡人有些乏,你先回去罷。”
“君父……”瑤光有些不舍,但還是應了,“君父一定要快些好起來。”
齊公不再答話,隻略略頷首,向她擺了擺手。
瑤光叩首,然後提裙退下。
原路返回,瑤光一言不發神情憂傷地靠在車壁上,她心中仍在回想與齊公的對話。她離開齊宮四年,其間不是沒有恨過君父,隻是如今看見君父這般模樣,她到底是心軟了。不管他如何待她,他始終還是她的君父。
她正沉浸在思緒裏,卻忽然被一股力道拉得身形一晃,她皺起眉,感覺車輦停止了前行。她沉聲問小滿道:“怎麽回事?”
小滿微挑繡簾,垂首道:“二公主,是鄭國世子。”
瑤光聞言,不由秀眉輕挑,她伸手撩開窗上玄色的簾,一雙清瑩的美目盈盈望去,果見姬忽站在車道的一旁,向她這邊注目。視線相對,姬忽笑顏更甚,星眸透亮,滿是喜意,向她拱手道:“忽多謝公主回信。”
齊宮之中,隻有本國貴族可以在宮內駕馭車輦,而他國隻有國公能在此乘攆,所以即便身為鄭國的世子,姬忽也隻能在齊宮中步行。瑤光麵上揚了揚嘴角,略略臻首,隻道:“公子客氣,瑤光亦謝公子厚愛。”
雨露未幹的青石車道上,兩方皆是塑起的高牆,整條車道冗長幽深,讓人有一種莊重的壓抑。瑤光又抬眼看了姬忽一眼,見他今日穿著十分正式,頭戴世子高冠,身著華麗對襟長袍。不由問道:“公子可是有事覲見?”
姬忽臉上微紅,瞧著瑤光莞爾道:“公主聰穎,正是家父有書信一封,讓忽帶給齊公。”
瑤光點了點頭,臻首道:“如此,便不打擾公子了。瑤光先行一步。”
姬忽仍是笑著,拱手道別:“公主慢行。”
瑤光頷首,放下簾子,車輦又開始緩行起來。
候在殿外的小滿應聲進來。瑤光將竹簡遞過去,輕聲道:“這支竹簡,你親自幫我送到鄭國世子的驛館去。”
小滿恭謹接過,俯身應了,而後默默退下。
瑤光看著小滿離去的身影,似有些疲累,閉了閉眼。陽光在此時爬上她的眼皮,她再次睜眼時,照射過來的光線映出她眼底隱藏至深的一絲冰冷。她視線低垂,手腕輕抬,寬大的衣袖滑落,隻見雪白的皮膚正在手腕處有一些淤青的痕跡。這是昨日和薑宜爭吵的時候,薑宜給她留下的痕跡。那個時候她們互相都在用力,想必薑宜手上的淤青不會比她少。
輕輕撫摸手腕的淤青,瑤光眼神有些沉暗。姬忽用一首陳風小詩向她表達傾慕之情,而她,方才用了一首衛風小詩作為回復,接受了他的傾慕。
正如諸兒哥哥所說,她離及笄之日非遠,該早日打算。而鄭國,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既然薑宜說她的性子不饒人,又如此威脅於她,那麽,她一定會跟薑宜爭到底!
瑤光靜靜沉思了很久,直到小滿回來復命,她才回過神來。
兩人剛交談了幾句,卻聽殿外有人急步走來,待走到殿門,那人便俯身拜道:“二公主,主君有請。”
瑤光聞言,心中又驚又喜,君父終於肯召見於她了。
很快,所有一切就準備妥當。瑤光換了一襲鵝黃色衣裙,又由小滿幫著梳妝完畢,便急步出了居住的宮殿,上了早已備好的車輦。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車輦停在了齊公居住的寢殿。瑤光扶著小滿的手,儀態萬千地下了攆,這廂已有宮人上前接引。
一路在曲廊上穿行,廊簷下偶爾滴落幾滴晶瑩的水珠,落入廊下還未幹的青石,化作淺淺的積水。從遠處吹拂過來的雨後的風,似乎在隱隱綽綽間還有鈴鐺愉悅的聲響。
跟著婢女轉了個彎,行入富麗堂皇的正殿,穿過正殿,又行了片刻,才終於來到齊公修養的房間。
待婢女先行通報之後,瑤光又留了小滿候在外麵,這才輕提裙裾,神色恭謹地走了進去。
撲麵而來的是濃重的藥味,即便是點了安神香仍然遮掩不住。瑤光的心緊了緊,抬眼見屋內布置精巧,透露著莊嚴與低調的奢華。垂著金色綃紗的床榻上,身著常服的齊公臉色有些蒼白,此刻正半闔雙目地靠在軟墊上,任床旁坐著的服飾華美的貴婦伺候著湯藥。
瑤光一眼認出那是薑宜的母親青夫人,如今繼任的君夫人。她捏著衣袖的手不由緊了一下。齊公突然咳了兩聲,似乎是被湯藥嗆了喉嚨,君夫人忙拿了絹帕為他擦拭嘴角,又側首睨了瑤光一眼。
瑤光止住欲上前的腳步,提了裙裾,俯首向床上的齊公拜倒,音色清脆:“女兒瑤光,拜見君父。拜見,君夫人。”
齊公緩了一口氣。君夫人收了絹帕,又將一勺湯藥餵到他嘴邊,齊公慢慢睜開眼,雖在病中眼神卻仍是犀利透寒。“你下去罷。”他擺了擺手對君夫人說。
“喏。小童(1)一會兒再來餵主君喝藥。”君夫人低垂眼簾,不再多言,收了湯藥,便退出去了。
君夫人走後,齊公看了俯首跪在地上的瑤光半晌,語氣隱匿著一絲柔和道:“抬頭罷。”
瑤光應言,緩緩抬頭,隻見齊公不知何時已起身坐在床邊。病痛讓他清減了不少,不過精神倒還不錯,他目光迥然,如鷹般敏銳。“你如今愈發像你母親了。”
“君父……”瑤光聽出他的聲音透出一絲懷念,又見他此番清減如此,不由悲從心來,眼含淚光,“女兒途中聽聞君父病重,如今君父可曾好些?”
齊公徐徐站起身,瑤光見狀要去攙扶,而齊公卻搖了搖頭,步履有些虛浮地走到瑤光身前,垂手愛憐地撫摸她額發:“一別四年。難為你還惦記寡人。”
瑤光握住齊公的手,君父的手掌有厚厚的劍繭,那是年輕時時常舞劍而留下的。她仍記得幼時這雙手撫摸她臉頰的溫暖。她仰起臉,靠在君父的手掌上。“女兒現在回來了,以後也不要離開君父,好不好?”
“傻孩子。”齊公聞言,輕輕拍了拍她的麵頰,“公主總是要嫁出去的,寡人留不了你太久。”
瑤光麵上帶著微笑:“那就留到不能留為止,好不好?”
齊公垂眸看著她,沒有回答,隻是說:“寡人這幾年身體時好時壞,也不知道能撐到幾時。過些日子是祭月之禮(2),祭月之後,寡人會宴請關係親近的諸侯與世子,希望為你和薑宜尋一門好親事,讓寡人有生之年看著你們出嫁。”
瑤光聽他這麽說,連忙搖頭,神色悲傷道:“不,不,君父不要這麽說。君父是齊國英明神勇的主君,定然會長命百歲。”
“寡人的身體,寡人心裏有數。到底是不如當年了。”齊公嘆了一口氣,神態略顯疲累,“罷了,寡人有些乏,你先回去罷。”
“君父……”瑤光有些不舍,但還是應了,“君父一定要快些好起來。”
齊公不再答話,隻略略頷首,向她擺了擺手。
瑤光叩首,然後提裙退下。
原路返回,瑤光一言不發神情憂傷地靠在車壁上,她心中仍在回想與齊公的對話。她離開齊宮四年,其間不是沒有恨過君父,隻是如今看見君父這般模樣,她到底是心軟了。不管他如何待她,他始終還是她的君父。
她正沉浸在思緒裏,卻忽然被一股力道拉得身形一晃,她皺起眉,感覺車輦停止了前行。她沉聲問小滿道:“怎麽回事?”
小滿微挑繡簾,垂首道:“二公主,是鄭國世子。”
瑤光聞言,不由秀眉輕挑,她伸手撩開窗上玄色的簾,一雙清瑩的美目盈盈望去,果見姬忽站在車道的一旁,向她這邊注目。視線相對,姬忽笑顏更甚,星眸透亮,滿是喜意,向她拱手道:“忽多謝公主回信。”
齊宮之中,隻有本國貴族可以在宮內駕馭車輦,而他國隻有國公能在此乘攆,所以即便身為鄭國的世子,姬忽也隻能在齊宮中步行。瑤光麵上揚了揚嘴角,略略臻首,隻道:“公子客氣,瑤光亦謝公子厚愛。”
雨露未幹的青石車道上,兩方皆是塑起的高牆,整條車道冗長幽深,讓人有一種莊重的壓抑。瑤光又抬眼看了姬忽一眼,見他今日穿著十分正式,頭戴世子高冠,身著華麗對襟長袍。不由問道:“公子可是有事覲見?”
姬忽臉上微紅,瞧著瑤光莞爾道:“公主聰穎,正是家父有書信一封,讓忽帶給齊公。”
瑤光點了點頭,臻首道:“如此,便不打擾公子了。瑤光先行一步。”
姬忽仍是笑著,拱手道別:“公主慢行。”
瑤光頷首,放下簾子,車輦又開始緩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