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煜說:“你先說吧。”
阿璃清了清喉嚨,正色道:“你下次再上戰場,能不能把我也帶上?我寧可在沙場上廝殺,也不要坐在這裏心急火燎地幹等!”
慕容煜垂眸一瞬,繼而目光熠熠地望著阿璃,“我明白。可你若真上了戰場,隻能讓我分心。”
阿璃動了動嘴唇,可又轉念想起身上的蠱蟲,隻得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蹙眉不語。
慕容煜打量著她的神色,以為她是在為自己的拒絕而氣惱,於是出言安慰道:“你先別急。”
兩人已走到城樓中央,麵對著淩亂狼藉的戰場。陳國的騎兵勒馬在遠處徘徊,踏起滾滾煙塵,似是想上前取回散落的巨盾、接應重傷的士兵,但又忌憚著城樓上的燕國弓弩手,遲疑著不敢上前。
慕容煜指向戰場,說道:“陳國的巨盾陣被破,鬥誌衰竭,我猜想,郝畢不會立即再發動攻勢。但他若要再次強攻,就隻能依靠普通步兵來完成。到時候,”他微笑著看著阿璃,眼神清朗、亮若星子,“我們就全仗你指揮弓弩手來禦敵!”
攻城的戰術遠比他說的複雜,但眼下為了勸服阿璃安心留在城樓,慕容煜故意把她的職責誇大了幾倍……
阿璃抿了抿嘴角,思索片刻,又問道:“適才你們怎麽不趁勝追擊,直接沖入陳軍主陣,一箭取了郝畢的性命?就這麽退了回來,好像有些可惜。”
她畢竟是殺手出身,思來想去,總覺得逮住主帥、一刀結果,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
慕容煜遠眺城外,神色變得凝重起來,“陳軍的主帥雖然是大將軍郝畢,但真正坐鎮帷幄的卻是相國風延羲……”頓了頓,繼續道:“眼下畢竟敵我兵力相差懸殊,我能擊退他們一次的進攻、打壓住他們的士氣,卻終究消耗不起人力。隻有等月氏的援軍趕到,才能真正有實力跟陳軍全麵開戰。”
×××
陳軍大營。
魏顯倫一身玄鐵鎧甲,合拳說道:“相國大人,大將軍,末將以為,以我軍的兵力,完全可以強攻!燕國國君就在宛城之中,隻要拚力拿下了宛城,就如同滅了燕國!”
郝畢瞄了眼居中而坐的相國大人,見他神色淡淡,看不出喜怒,手裏捏著一枚燕軍倒鉤箭的箭鏃,在指間輕輕翻轉著。
郝畢揣摩著開口道:“燕軍的連弩著實厲害。如若此時強攻,恐怕,隻會令大軍士氣更加萎靡。”
延羲緩緩揚起眼簾,目光如淬玉般清寒冷冽,光華懾人。
他笑了笑,說:“連弩確實厲害,卻也未必無法可破。”
眾將聞言,麵麵相覷。
失去了巨盾的掩護,再想強攻,隻能靠普通的皮盾做保護。而燕軍的連弩和倒鉤箭威力非同尋常,想單憑窄小的皮盾就護住士兵們的血肉之軀,並不容易。
難道……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起華陽關的那場毒霧……
延羲仿佛看透了眾人的心思,勾了勾嘴角,“世人皆言,我行事不擇手段。”
帳中站著的這些人,除了幾個官職較低的將領,大多都與延羲相識了十幾年。
從最初扶風侯府不被重視的庶出公子,到如今權傾朝野的一國之相,他一步步登上了權勢和財富的頂峰。就連素來性情剛愎自負的陳王,也淪為了他手中的傀儡,終日沉醉於深宮美色,將所有的權力拱手相讓。
年初的時候,陳王極為寵愛的一個妃子,不知做了什麽開罪相國大人的事,被陳王親自綁送去了扶風侯府,說是要任由相國極刑懲處。
雖說最後相國大人並沒有把那個妃子怎麽樣,但陳王的這個舉動,無疑更進一步地證實了風延羲萬人之上的地位……
郝畢等朝中老臣,可以說是看著延羲長大,卻沒有一個人敢擅自揣測他的心思,也無從揣測他的心思。
他們隻知道,他即使不倚靠風氏祖傳的女媧神石,亦能富甲天下,私募出一支兵力強大、足以與燕國抗衡的軍隊。但誰也說不清楚,他手中巨大的財富,倒底從何而來?
隻要他願意,隨時可以讓陳王禪位,自己稱王稱帝。可誰也猜不透,他還在等待著什麽?
時至今日,他依舊如十二歲那年初到宛城時一樣,充滿了神秘。
唯一不同的是,縱然如今大家知曉了他生母的身份,也隻能敬畏恭順的小心沉默著……
延羲研究著手裏的箭鏃,神情雲淡風輕,“眾位將軍以為,逼慕容煜向自己人放箭,相比起困死城中,哪一種,會讓他更痛苦?”
眾人愣住,一時間,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郝傑畢竟年輕伶俐,腦子也轉得快,思索片刻,抱拳試探問道:“相國大人的意思是……用華陽關俘虜的燕兵,來抵擋宛城城樓上的連弩攻勢?”
陳軍攻破華陽關大營後,發現裏麵的燕國士兵全部中毒倒下,根本沒有力量還擊。此外,還有死守箭樓的一兩名將領,包括慕容煜的從表兄弟吳予誠,也重傷被俘。當日郝傑為了攪亂阿璃心緒,故意誇大了傷亡程度。事實上,約有十四萬的燕軍,至今仍被關押在華陽關。
按照風延羲的意思,如果在攻城的時候,以這些俘虜為盾,燕國的弓弩手未必狠得下心朝自家弟兄放箭,就算真能恨得下心,對陳軍也沒有損失,反倒讓燕軍平白折損不少羽箭……
大家從郝傑口中聽懂了延羲的意思,恍然的同時,又有些懵然。
慕容煜被困宛城,必然會有大規模的援軍趕來救駕,如果陳軍不能及時攻破宛城,待燕國的援兵趕到,說不定會陷入劣勢。如果冒死強攻,對方的主帥是當世戰神,足智多謀、驍勇善戰,陳軍不作出巨大犧牲,恐怕是拿不下宛城。就算強拿下了,未必能捉住慕容煜,且再無實力麵對接下來的戰役。
相國說的這個法子,雖然有些過於狠辣,倒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計策。
隻不過,聽相國的口氣,怎麽好像是跟慕容煜有不共戴天的私仇似的,不但要讓人家輸,還非要讓人家痛苦……
在場的大部分人都是武將出身,原就沒什麽揣摩人心、巧舌如簧的本事,更何況對象是神秘莫測的風延羲?於是眾人皆暗自交換著眼色,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的問題。
郝畢是一軍統帥,分析起局勢來,還是比下屬更懂高瞻遠矚。
他捋須沉吟,說道:“若是能二選其一,依末將所見,當是後者勝過前者。但凡是沙場血性男兒,都圖個痛快了斷。慕容煜亦是領兵多年的將領,若要他在絕望中等待死亡的慢慢降臨,必然痛苦異常。再者,以人為盾,終究過於殘忍,且不說將來史書萬世、留下惡名,相國大人,恐怕也會被有心之人攥住了話柄。”
郝畢心知,以延羲今時今日的權勢,來日必將得登極位,因而應答之間,竟已有了臣對君的諫言之意。
延羲緩緩抬起眼,眸光銳利,笑意卻甚是溫和,“既是如此,便依大將軍所言。”
阿璃清了清喉嚨,正色道:“你下次再上戰場,能不能把我也帶上?我寧可在沙場上廝殺,也不要坐在這裏心急火燎地幹等!”
慕容煜垂眸一瞬,繼而目光熠熠地望著阿璃,“我明白。可你若真上了戰場,隻能讓我分心。”
阿璃動了動嘴唇,可又轉念想起身上的蠱蟲,隻得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蹙眉不語。
慕容煜打量著她的神色,以為她是在為自己的拒絕而氣惱,於是出言安慰道:“你先別急。”
兩人已走到城樓中央,麵對著淩亂狼藉的戰場。陳國的騎兵勒馬在遠處徘徊,踏起滾滾煙塵,似是想上前取回散落的巨盾、接應重傷的士兵,但又忌憚著城樓上的燕國弓弩手,遲疑著不敢上前。
慕容煜指向戰場,說道:“陳國的巨盾陣被破,鬥誌衰竭,我猜想,郝畢不會立即再發動攻勢。但他若要再次強攻,就隻能依靠普通步兵來完成。到時候,”他微笑著看著阿璃,眼神清朗、亮若星子,“我們就全仗你指揮弓弩手來禦敵!”
攻城的戰術遠比他說的複雜,但眼下為了勸服阿璃安心留在城樓,慕容煜故意把她的職責誇大了幾倍……
阿璃抿了抿嘴角,思索片刻,又問道:“適才你們怎麽不趁勝追擊,直接沖入陳軍主陣,一箭取了郝畢的性命?就這麽退了回來,好像有些可惜。”
她畢竟是殺手出身,思來想去,總覺得逮住主帥、一刀結果,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
慕容煜遠眺城外,神色變得凝重起來,“陳軍的主帥雖然是大將軍郝畢,但真正坐鎮帷幄的卻是相國風延羲……”頓了頓,繼續道:“眼下畢竟敵我兵力相差懸殊,我能擊退他們一次的進攻、打壓住他們的士氣,卻終究消耗不起人力。隻有等月氏的援軍趕到,才能真正有實力跟陳軍全麵開戰。”
×××
陳軍大營。
魏顯倫一身玄鐵鎧甲,合拳說道:“相國大人,大將軍,末將以為,以我軍的兵力,完全可以強攻!燕國國君就在宛城之中,隻要拚力拿下了宛城,就如同滅了燕國!”
郝畢瞄了眼居中而坐的相國大人,見他神色淡淡,看不出喜怒,手裏捏著一枚燕軍倒鉤箭的箭鏃,在指間輕輕翻轉著。
郝畢揣摩著開口道:“燕軍的連弩著實厲害。如若此時強攻,恐怕,隻會令大軍士氣更加萎靡。”
延羲緩緩揚起眼簾,目光如淬玉般清寒冷冽,光華懾人。
他笑了笑,說:“連弩確實厲害,卻也未必無法可破。”
眾將聞言,麵麵相覷。
失去了巨盾的掩護,再想強攻,隻能靠普通的皮盾做保護。而燕軍的連弩和倒鉤箭威力非同尋常,想單憑窄小的皮盾就護住士兵們的血肉之軀,並不容易。
難道……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起華陽關的那場毒霧……
延羲仿佛看透了眾人的心思,勾了勾嘴角,“世人皆言,我行事不擇手段。”
帳中站著的這些人,除了幾個官職較低的將領,大多都與延羲相識了十幾年。
從最初扶風侯府不被重視的庶出公子,到如今權傾朝野的一國之相,他一步步登上了權勢和財富的頂峰。就連素來性情剛愎自負的陳王,也淪為了他手中的傀儡,終日沉醉於深宮美色,將所有的權力拱手相讓。
年初的時候,陳王極為寵愛的一個妃子,不知做了什麽開罪相國大人的事,被陳王親自綁送去了扶風侯府,說是要任由相國極刑懲處。
雖說最後相國大人並沒有把那個妃子怎麽樣,但陳王的這個舉動,無疑更進一步地證實了風延羲萬人之上的地位……
郝畢等朝中老臣,可以說是看著延羲長大,卻沒有一個人敢擅自揣測他的心思,也無從揣測他的心思。
他們隻知道,他即使不倚靠風氏祖傳的女媧神石,亦能富甲天下,私募出一支兵力強大、足以與燕國抗衡的軍隊。但誰也說不清楚,他手中巨大的財富,倒底從何而來?
隻要他願意,隨時可以讓陳王禪位,自己稱王稱帝。可誰也猜不透,他還在等待著什麽?
時至今日,他依舊如十二歲那年初到宛城時一樣,充滿了神秘。
唯一不同的是,縱然如今大家知曉了他生母的身份,也隻能敬畏恭順的小心沉默著……
延羲研究著手裏的箭鏃,神情雲淡風輕,“眾位將軍以為,逼慕容煜向自己人放箭,相比起困死城中,哪一種,會讓他更痛苦?”
眾人愣住,一時間,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郝傑畢竟年輕伶俐,腦子也轉得快,思索片刻,抱拳試探問道:“相國大人的意思是……用華陽關俘虜的燕兵,來抵擋宛城城樓上的連弩攻勢?”
陳軍攻破華陽關大營後,發現裏麵的燕國士兵全部中毒倒下,根本沒有力量還擊。此外,還有死守箭樓的一兩名將領,包括慕容煜的從表兄弟吳予誠,也重傷被俘。當日郝傑為了攪亂阿璃心緒,故意誇大了傷亡程度。事實上,約有十四萬的燕軍,至今仍被關押在華陽關。
按照風延羲的意思,如果在攻城的時候,以這些俘虜為盾,燕國的弓弩手未必狠得下心朝自家弟兄放箭,就算真能恨得下心,對陳軍也沒有損失,反倒讓燕軍平白折損不少羽箭……
大家從郝傑口中聽懂了延羲的意思,恍然的同時,又有些懵然。
慕容煜被困宛城,必然會有大規模的援軍趕來救駕,如果陳軍不能及時攻破宛城,待燕國的援兵趕到,說不定會陷入劣勢。如果冒死強攻,對方的主帥是當世戰神,足智多謀、驍勇善戰,陳軍不作出巨大犧牲,恐怕是拿不下宛城。就算強拿下了,未必能捉住慕容煜,且再無實力麵對接下來的戰役。
相國說的這個法子,雖然有些過於狠辣,倒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計策。
隻不過,聽相國的口氣,怎麽好像是跟慕容煜有不共戴天的私仇似的,不但要讓人家輸,還非要讓人家痛苦……
在場的大部分人都是武將出身,原就沒什麽揣摩人心、巧舌如簧的本事,更何況對象是神秘莫測的風延羲?於是眾人皆暗自交換著眼色,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的問題。
郝畢是一軍統帥,分析起局勢來,還是比下屬更懂高瞻遠矚。
他捋須沉吟,說道:“若是能二選其一,依末將所見,當是後者勝過前者。但凡是沙場血性男兒,都圖個痛快了斷。慕容煜亦是領兵多年的將領,若要他在絕望中等待死亡的慢慢降臨,必然痛苦異常。再者,以人為盾,終究過於殘忍,且不說將來史書萬世、留下惡名,相國大人,恐怕也會被有心之人攥住了話柄。”
郝畢心知,以延羲今時今日的權勢,來日必將得登極位,因而應答之間,竟已有了臣對君的諫言之意。
延羲緩緩抬起眼,眸光銳利,笑意卻甚是溫和,“既是如此,便依大將軍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