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曾經鮮衣怒馬、笑聲清朗的男子,被命運捲入了無休止的朝爭博弈之中,就連生兒育女,都不得不衡量利弊、思慮周全……
她忍不住伸手環住他,輕嘆道:“為什麽不用我操心?我說過,今後不論遇到什麽事,都要和你一同去麵對!”
兩人靜靜相擁了一會兒,阿璃撐坐起來,翻身下榻。
慕容煜正要出聲相勸,卻聽阿璃一麵低頭穿鞋,一麵說道:“如果我猜得不錯,陳國大軍不日就會拔營北上,還有許多事需要準備。”
她抬起頭,“既然說好了要一起麵對,我就會一直待在你身邊,不管是做什麽。你若當我是你妻子,就不要再勸我了!”
吳予誠說得不錯,這個時候,她理當拋下所有顧慮,一心一意地站在慕容煜這邊,以燕國的興衰為榮辱。
雖然目前看起來,風延羲不會傷仲奕的性命,也不打算拿他來要挾自己,但一日不除掉這個勁敵,自己的日子就永遠不會過得安寧,仲奕更是要一輩子活在內疚與痛苦之中。
如今徹底地撕破了臉也好,將來兩軍交鋒,也不用再顧及往日的恩怨糾葛!
慕容煜頗為疑惑,“我派出去的斥侯尚未有消息傳來,你又是如何猜到了陳軍的動向?”
阿璃起身係好裙帶,走到銅鏡前,梳理著頭髮,“以我對風延羲的了解,他知道你如今身在宛城,又做了許多收服民心的舉措,一定不會再坐視不顧。再者,陳國領軍的統帥,多半會是郝畢,此人智勇雙全,擅長急行突襲,一旦決意北上,恐怕須臾即至。”
慕容煜也站起身來,緩步踱至阿璃身後,思索著說道:“我曾與郝畢正麵交鋒過。他確是如你所說,有勇有謀,是個難得的將才。”
三年前燕軍攻破宛城之際,若不是郝畢率軍奮力抵抗,陳國的王室宗親和朝臣顯貴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退至襄南。
阿璃笑著轉過身,“怎麽,你又打算招攬人才?郝畢可是陳國王室的姻親,你想要勸服他投誠,隻怕沒那麽容易。”
慕容煜抬手把阿璃額前落下的髮絲捋到耳後,一麵笑道:“就算他不肯降我,來日陳國覆滅,他照樣要為我所用。”
阿璃撇了下嘴,睨著慕容煜,“自信過了頭,小心好事也變成壞事。有句話說得好,驕兵必敗。”
慕容煜咀嚼著最後這四個字,不經意地想起了第一次攻打東越的情景。
當初他何嚐不是信心百倍,自以為穩操勝券,結果一夜之間痛失兄長,被迫撤軍北歸。
慕容煜幽幽地嘆了口氣,攬過阿璃,“你說得不錯,是我口氣狂妄了。我自詡生平從未吃過一場敗仗,到頭來,卻連自己的親兄長也無法守護,連累他慘死在魍離手中。若是當日我多存一份小心,王兄他也不至於……”
他的手臂收緊了些,仿佛在懼怕著再度失去,“阿璃,一旦戰事興起,你也要格外小心。縱然你武功高強,但若是遇上像魍離這種擅長偷襲的殺手,不一定就有勝算。”
阿璃聽得滿心苦澀,想起昨夜風延羲的那番話,不覺愁腸百結,剛剛放鬆了些的心情又再度焦慮起來,可表麵上也隻能順從地點了點頭,輕聲說:“嗯,我知道。”
此刻時日尚早,慕容煜原是打算去華陽關探視軍營,又拗不過阿璃的言辭殷切,最後答應了帶她一起前往。
從宛城到華陽關,來回需要一天的時間,阿璃和慕容煜雖有追雲和絕影兩匹神駒助行,卻不得不放緩了速度,好讓隨行的人馬有時間跟上。待抵達大營之外時,已是快晌午時分。
華陽關位於地勢險峻的華陽穀口,三麵臨山,連接著樊山山脈,山陰處長著密密匝匝的高大樹木,四周峰巒挺拔,自古便是宛城外圍最堅固的一座天然屏障。
燕軍大營設在了關口以北的平原上,旁邊有樊水的支流經過。營外豎著防禦用的木柵欄,繡有燕國國號的旌旗在風中舒展飛揚著,遠遠便可聽見營內兵士操練的口號聲和刀槍軍刃的鏗鏘相撞。
從汕州和關中調來的增援軍隊,眼下業已進駐大營之中,加上宛城本地的守軍,總計約二十萬人。
前來營門口迎駕的將軍名叫古鵬,是河朔駐軍的統帥。
慕容煜登基以後,將手下幾名得力的將領派遣至了南北重鎮,戍守邊境。古鵬,便是其中的一個。
阿璃依稀記起,自己當年在八方鎮買走追雲時,曾和他有過一麵之緣。
彼時古鵬也和慕容煜一樣,扮作了牛馬販子,而今日再見,卻是銀盔鎧甲、披著大紅鬥篷的一方統帥。
古鵬率領一眾將領,在馬前跪迎行禮,“恭迎陛下!”
慕容煜翻身下馬,伸手扶起古鵬,“古將軍請起。”
古鵬麵泛紅光,看上去頗為激動,“陛下親臨軍營,末將等倍感殊榮!末將原本打算後日就去宛城覲見陛下,沒想到陛下竟先來了華陽關。”
慕容煜笑道:“上一次見麵,還是一年多前、你回京述職的時候吧?”
古鵬抱拳揖道:“回陛下,正是。承蒙陛下惦念了!”
慕容煜抬手在古鵬的肩頭輕輕按了下,“將軍隨寡人征戰多年,不必過於拘禮。”
古鵬隨即又率著眾將,一一拜見過隨駕而來的王妃和長寧侯。
一行人在中軍帳稍作歇息。
阿璃和慕容煜皆不是在飲食上過於挑剔之人,隻隨意用了些茶點,一麵聆聽帳中諸將談論近日軍務。
古鵬以下,還有一位楊姓的副將,然後便是各個營帳的統領主將。
汕州和關中的援軍遷入以後,又重新按職能進行了編製,分別歸入了騎兵、步兵、長弓、前鋒諸營,斥侯、傳令官等人員則直接由楊副將調派。
阿璃雖從小跟隨名師習武,但對兵法隻能算得上略通。
一開始,她還能大概聽懂眾將領所議之題,可後來談到細節之處,便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
什麽軍陣變換,什麽木雷、犀角沖,完全是聞所未聞、不知所雲……
慕容煜卻聽得十分專注,時不時開口詢問幾句,或是給出自己的意見,與眾將領一同商討。
阿璃低頭喝著茶,一麵偷偷打量著身旁的慕容煜。
他今日穿著身簡單的玄色錦袍,外罩深藍大氅,雖非鎧甲戎裝,卻依舊顯得英氣逼人,淡去了平日在宮中謹行威嚴、略顯沉默的一麵。
阿璃尋思著,這應該還是她第一次見到他在軍帳中的模樣。
感覺上,好像跟以往記憶中的任何印象都不太相同。
倒不是因為神情中的那份專心致誌,也不是因為言談間的從容自信,而仿佛是,一種由心而發、不易覺察的喜悅……
阿璃不禁有些唏噓。
她能猜得到,慕容煜對領兵打仗的喜愛,應該是遠遠勝過了他對朝堂之上帝王心術的興趣。
可天下能真正做到隨心所欲的,又能有幾人?
☆、華陽關 (二)
她忍不住伸手環住他,輕嘆道:“為什麽不用我操心?我說過,今後不論遇到什麽事,都要和你一同去麵對!”
兩人靜靜相擁了一會兒,阿璃撐坐起來,翻身下榻。
慕容煜正要出聲相勸,卻聽阿璃一麵低頭穿鞋,一麵說道:“如果我猜得不錯,陳國大軍不日就會拔營北上,還有許多事需要準備。”
她抬起頭,“既然說好了要一起麵對,我就會一直待在你身邊,不管是做什麽。你若當我是你妻子,就不要再勸我了!”
吳予誠說得不錯,這個時候,她理當拋下所有顧慮,一心一意地站在慕容煜這邊,以燕國的興衰為榮辱。
雖然目前看起來,風延羲不會傷仲奕的性命,也不打算拿他來要挾自己,但一日不除掉這個勁敵,自己的日子就永遠不會過得安寧,仲奕更是要一輩子活在內疚與痛苦之中。
如今徹底地撕破了臉也好,將來兩軍交鋒,也不用再顧及往日的恩怨糾葛!
慕容煜頗為疑惑,“我派出去的斥侯尚未有消息傳來,你又是如何猜到了陳軍的動向?”
阿璃起身係好裙帶,走到銅鏡前,梳理著頭髮,“以我對風延羲的了解,他知道你如今身在宛城,又做了許多收服民心的舉措,一定不會再坐視不顧。再者,陳國領軍的統帥,多半會是郝畢,此人智勇雙全,擅長急行突襲,一旦決意北上,恐怕須臾即至。”
慕容煜也站起身來,緩步踱至阿璃身後,思索著說道:“我曾與郝畢正麵交鋒過。他確是如你所說,有勇有謀,是個難得的將才。”
三年前燕軍攻破宛城之際,若不是郝畢率軍奮力抵抗,陳國的王室宗親和朝臣顯貴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退至襄南。
阿璃笑著轉過身,“怎麽,你又打算招攬人才?郝畢可是陳國王室的姻親,你想要勸服他投誠,隻怕沒那麽容易。”
慕容煜抬手把阿璃額前落下的髮絲捋到耳後,一麵笑道:“就算他不肯降我,來日陳國覆滅,他照樣要為我所用。”
阿璃撇了下嘴,睨著慕容煜,“自信過了頭,小心好事也變成壞事。有句話說得好,驕兵必敗。”
慕容煜咀嚼著最後這四個字,不經意地想起了第一次攻打東越的情景。
當初他何嚐不是信心百倍,自以為穩操勝券,結果一夜之間痛失兄長,被迫撤軍北歸。
慕容煜幽幽地嘆了口氣,攬過阿璃,“你說得不錯,是我口氣狂妄了。我自詡生平從未吃過一場敗仗,到頭來,卻連自己的親兄長也無法守護,連累他慘死在魍離手中。若是當日我多存一份小心,王兄他也不至於……”
他的手臂收緊了些,仿佛在懼怕著再度失去,“阿璃,一旦戰事興起,你也要格外小心。縱然你武功高強,但若是遇上像魍離這種擅長偷襲的殺手,不一定就有勝算。”
阿璃聽得滿心苦澀,想起昨夜風延羲的那番話,不覺愁腸百結,剛剛放鬆了些的心情又再度焦慮起來,可表麵上也隻能順從地點了點頭,輕聲說:“嗯,我知道。”
此刻時日尚早,慕容煜原是打算去華陽關探視軍營,又拗不過阿璃的言辭殷切,最後答應了帶她一起前往。
從宛城到華陽關,來回需要一天的時間,阿璃和慕容煜雖有追雲和絕影兩匹神駒助行,卻不得不放緩了速度,好讓隨行的人馬有時間跟上。待抵達大營之外時,已是快晌午時分。
華陽關位於地勢險峻的華陽穀口,三麵臨山,連接著樊山山脈,山陰處長著密密匝匝的高大樹木,四周峰巒挺拔,自古便是宛城外圍最堅固的一座天然屏障。
燕軍大營設在了關口以北的平原上,旁邊有樊水的支流經過。營外豎著防禦用的木柵欄,繡有燕國國號的旌旗在風中舒展飛揚著,遠遠便可聽見營內兵士操練的口號聲和刀槍軍刃的鏗鏘相撞。
從汕州和關中調來的增援軍隊,眼下業已進駐大營之中,加上宛城本地的守軍,總計約二十萬人。
前來營門口迎駕的將軍名叫古鵬,是河朔駐軍的統帥。
慕容煜登基以後,將手下幾名得力的將領派遣至了南北重鎮,戍守邊境。古鵬,便是其中的一個。
阿璃依稀記起,自己當年在八方鎮買走追雲時,曾和他有過一麵之緣。
彼時古鵬也和慕容煜一樣,扮作了牛馬販子,而今日再見,卻是銀盔鎧甲、披著大紅鬥篷的一方統帥。
古鵬率領一眾將領,在馬前跪迎行禮,“恭迎陛下!”
慕容煜翻身下馬,伸手扶起古鵬,“古將軍請起。”
古鵬麵泛紅光,看上去頗為激動,“陛下親臨軍營,末將等倍感殊榮!末將原本打算後日就去宛城覲見陛下,沒想到陛下竟先來了華陽關。”
慕容煜笑道:“上一次見麵,還是一年多前、你回京述職的時候吧?”
古鵬抱拳揖道:“回陛下,正是。承蒙陛下惦念了!”
慕容煜抬手在古鵬的肩頭輕輕按了下,“將軍隨寡人征戰多年,不必過於拘禮。”
古鵬隨即又率著眾將,一一拜見過隨駕而來的王妃和長寧侯。
一行人在中軍帳稍作歇息。
阿璃和慕容煜皆不是在飲食上過於挑剔之人,隻隨意用了些茶點,一麵聆聽帳中諸將談論近日軍務。
古鵬以下,還有一位楊姓的副將,然後便是各個營帳的統領主將。
汕州和關中的援軍遷入以後,又重新按職能進行了編製,分別歸入了騎兵、步兵、長弓、前鋒諸營,斥侯、傳令官等人員則直接由楊副將調派。
阿璃雖從小跟隨名師習武,但對兵法隻能算得上略通。
一開始,她還能大概聽懂眾將領所議之題,可後來談到細節之處,便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
什麽軍陣變換,什麽木雷、犀角沖,完全是聞所未聞、不知所雲……
慕容煜卻聽得十分專注,時不時開口詢問幾句,或是給出自己的意見,與眾將領一同商討。
阿璃低頭喝著茶,一麵偷偷打量著身旁的慕容煜。
他今日穿著身簡單的玄色錦袍,外罩深藍大氅,雖非鎧甲戎裝,卻依舊顯得英氣逼人,淡去了平日在宮中謹行威嚴、略顯沉默的一麵。
阿璃尋思著,這應該還是她第一次見到他在軍帳中的模樣。
感覺上,好像跟以往記憶中的任何印象都不太相同。
倒不是因為神情中的那份專心致誌,也不是因為言談間的從容自信,而仿佛是,一種由心而發、不易覺察的喜悅……
阿璃不禁有些唏噓。
她能猜得到,慕容煜對領兵打仗的喜愛,應該是遠遠勝過了他對朝堂之上帝王心術的興趣。
可天下能真正做到隨心所欲的,又能有幾人?
☆、華陽關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