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驚瀅正欲開口詢問他眾目睽睽之下帶領一名小太監入內,又要如何獨自一人離開時,忽然發現屋內除了他、李驚漩、杜公公外,還有兩個人。一個與李驚瀅年齡身形相仿、同為太監打扮的青年,還有一個十一、二歲的清秀少年。


    那青年將琉璃七彩匣放下,拿起托盤,弓下身,垂下頭,一時間確實難以分辯已經換了一個人。李驚瀅這才明白過來,杜公公向他告退後便帶著那人走了出去。那名清秀少年便走到門口叮囑下人們離的遠些,說是不要打擾到想要入睡的六皇子,這才退了回來。


    少年一回頭,看到李驚瀅正以審視的目光打量著他,他便回看李驚瀅,並沒有太多表情,但冷漠的眼神令李驚瀅不禁奇怪這個陌生的少年是誰。


    "你是......?"


    少年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衣櫃中拿出一套太監服,冷冷道:"宗元皇族的衣服都太過招搖了,如果不想引人注目,還是低賤的太監服比較方便,給他換上吧。"


    毫無敬語的一番話語之中,雜槍帶棍的敵意已經異常明顯。


    李驚瀅不由暗中尋思,這名少年大概就是杜公公所指的武公子。隻是不太明白,眼前這個小小的十幾歲少年,為何對初次見麵的自己有著如此明顯的敵意?


    心中困惑著,手上卻沒有停頓,李驚瀅接過太監服後便小心翼翼的為李驚漩更衣。


    李驚漩雖然身體虛弱,但離開的欲望和重見瀅哥哥的喜悅令他的精神好了幾分,雖不致生龍活虎,但也不似先前那般軟綿綿的毫無力道。他很配合的伸手穿衣,隻不過李驚瀅不擅服侍,衣服穿的有些艱難。


    李驚瀅原以為那名少年會主動上前伺候,誰知他竟無事人一般冷眼旁觀,遲遲不動。


    李驚瀅心中多少猜到這名少年並不是宮中人氏,畢竟皇宮中人不論尊卑,都對皇親國戚奉為天人,哪怕心存芥蒂、暗藏殺機,但言行舉止也會恭敬有加、維維諾諾。而這位武姓的小公子卻是這般冷言冷語,實屬罕見,李驚瀅不禁對他的身份倍感好奇起來。


    這名少年隻有十一、二歲大小,眉宇之間流露出的未知敵意太過清晰,分不清是因為他不擅隱藏心中喜厭,還是他不屑去掩飾他的不敬。


    "你叫什麽名字?"


    李驚瀅再度詢問了一遍,少年看了李驚瀅一眼,臉上揚起一絲嘲諷的深笑:"想聽聽你的兄長為我取的名字嗎?"


    李驚瀅一怔,那少年輕挑嘴角,卻沒有繼續適才的話題,而是淡淡地說出了他的名字:"我叫額爾德木圖。"


    李驚瀅聞言卻是大吃一驚:"你是蒙古人?!"


    少年張開嘴笑了,隻是笑容之中帶著幾分惡意:"很驚訝嗎?宗元皇宮內居然有一個敵國餘孽?"


    李驚瀅看著這名眼神與年齡不符的少年,忽然覺得在他周圍有一圈無形的刺,明目張膽的拒絕著別人的靠近。那份敵意,或許是來源於種族戰爭帶來的血腥吧?在滅國之仇的大前提下,這種敵意令李驚瀅敏感的崩緊了神經。


    "你是六皇兄的人?"


    李驚瀅的神情有些凝重起來,作為覆滅蒙古的宗元皇子李驚鴻的身邊卻有一個帶有敵意的蒙古少年,這在暗流湧動的爭權奪勢之中,絕不會是一個有利的存在。


    少年的眼眸中忽然閃過一絲恨意,那絲尖銳的精光一瞬間令李驚瀅本能的警惕起來。但少年馬上強壓下了眼中的凶光,轉身將枕頭塞入被下,布置成看似有人在被中熟睡的假象。


    "你可以把我當成是他的手下。"


    冰冷中帶著恨意的語調,令李驚瀅深深的明白這個少年留在六皇兄的身邊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情。也終於明白那令他不適的敵意,竟是難以掩飾的恨。這種恨意,隻有凝聚了亡國滅族的仇怨,才會令一個未及舞勺之年的孩子的清澈眸子中,覆滿陰翳。


    為什麽六皇兄要把他留在身邊?他不可能沒有察覺到這份無法掩飾的仇恨,為什麽還要讓一頭年幼的雄獅留在身邊?沒有人會比皇族中人更明白養虎為患的道理,那麽六皇兄又為何這麽做?


    少年坐到床畔,看了看半抱著李驚瀅、意識有些迷糊的李驚漩,淡淡地說道:"這五日以來,一直由我照顧他,為他讀書解悶。門外的下人們已經知道,在我讀書時就意味著他快要入睡了。所以,你們離開後短時間內不會被人發現,但若是你們命裏該絕,被人逮到的話那就另當別論。"


    李驚瀅沒有理會少年有意無意的挑釁,而是愕然的問道:"你五日前就為今日開始做準備?"


    "應該是李驚鴻五日前開始為今日做準備才對。"


    李驚瀅不由目瞪口呆,當六皇兄向我提議帶走八皇兄之前,他就已經著手準備了?若我當時拒絕的話,他又會怎麽做叫?不論我是否會接受,他都要事先安排好鋪墊嗎?隻為當我點頭時,一切安排已經無虞。


    心中不由一陣感激,六皇兄......


    少年拿起書卷翻開其中一頁,淡淡地說道:"屏風後的牆壁上有一副山水畫,暗道就在其中,你們走出暗道之後自會有人接應你們出宮。"


    李驚瀅思忖一下,最終還是說了一句:"多謝。"


    少年的嘴角好像輕輕的揚了一下,帶著幾分嘲諷,卻又好像沒有。他將目光投向了書卷,朗朗的念了起來。


    李驚瀅深深的看了少年一眼,李驚漩直勾勾地看著李驚瀅,微微皺眉,好像有點不滿意李驚瀅的視線老是落到那個人身上。李驚瀅敏感的覺察到了他的視線,微笑著回過頭來,輕輕的做了一個走吧的口形。李驚漩這才重新露出笑容,緊緊地握住李驚瀅的手。


    掌中握著八皇兄發燙的手,李驚瀅怎麽也消不去心頭的隱隱不安,他強迫自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不斷的告訴自己:快了,我一定可以和八皇兄遠走高飛,一定可以......


    第三十三章


    快馬輕裘圖案的雲母屏風後,有一副巨大的維揚夜色山水圖,圖中有一青冠男子舉杯邀月。李驚瀅用手撫了撫這副畫,後方牆壁堅實穩固,敲一敲聲音渾厚,不像暗藏密道。


    李驚瀅沉思了一下,輕輕一按畫中男子手中的酒杯,隨即感覺到一股異常沉重的微顫。輕觸在牆上的手指被震的微微發麻,聲音卻微乎其微,可見是一處設計精良的機關。暗門設置的十分厚重,不能單憑敲擊來判斷門後有無通道,而拖動時又將聲音降至最低,不易被人察覺。


    片刻後,一個剛好能容過一個身形魁梧之人的通道便出現在眼前。李驚漩有些惶恐的握緊了李驚瀅的手,李驚瀅輕輕的反握一下,安撫性的沖他一笑,帶著他走入了漆黑的密道之中。


    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了許久,拐了幾個彎,遠方才終於出現了一個光點。李驚瀅這才放鬆了崩緊的身體,長舒一口氣。身旁的李驚漩也明顯鬆了一口氣,緊攥住李驚瀅的雙手也緩緩放鬆了下來。


    眼前豁然一亮,李驚瀅閉上眼睛歇息了片刻才適應了強光,徐徐的睜開雙眼。


    隻見看上去十五、六歲大的虎頭虎腦的少年坐在青石假山上閑閑地晃著雙腿。他口中銜糙,哼著小曲,一看到李驚瀅二人走出密道,立刻蹦了下來,沖他倆歡快的揮了揮手,便三步並做兩步的奔了過來。


    "終於出來了!我等好久啊!以為你們迷路了呢!"虎頭虎腦的少年大聲的嚷嚷著。


    李驚瀅心中暗笑,密道雖東拐西拐,卻隻有一條路,怎麽可能會迷路?


    上下一打量這名少年,看似眼熟,李驚瀅思忖了一下,試探的問道:"不知道南平王喬慶山與你是......?"


    少年馬上露齒一笑,兩顆小虎牙欲隱欲現:"我是他兒子,無羈!"


    喬無羈說著微微弓身行禮,但馬上直起腰,大咧咧的說:"你就是鴻王的弟弟吧?鴻王派我來帶你出宮!"


    毫不避忌的語氣,帶著幾分孩子氣,卻意外的直慡利落,倒令李驚瀅倍感輕鬆。


    "有勞了。"


    李驚瀅微微點頭示謝,目光下意識的環視了一下四周,雖然大致可以判斷出自己仍在宮中,卻一時想不起這片假山位於宮中何處。


    正在暗中回憶,喬無羈忽然說道:"那就要勞煩瀅王了!"


    還沒等李驚瀅明白過來,喬無羈已經大笑著撲到了他的後背上!李驚瀅本能的順勢背住了喬無羈,雖然喬無羈個頭不高,但體重不輕,李驚瀅不由將他往上背了背。


    喬無羈倒是若無其事,快意地晃了晃腿,嘿嘿地笑著說:"這幾日我一直跟宮中的小太監玩騎馬的遊戲,巡查的士兵已經見怪不怪,這樣咱們就可以堂堂正正的走到宮中各個角落了!"


    李驚瀅無奈地苦笑一下:"六皇兄也算是興師動眾了。"


    "鴻王說......啊,不對不對,不算是他說的,是我爹猜的!我爹猜啊,鴻王是故意的!"


    故意?李驚瀅一怔。


    喬無羈在此,說明手握邊關重權的喬慶山,也是站在六皇兄這一邊嗎?


    喬慶山此次回京述職,帶有三千精兵等待父皇的檢閱。雖然隻有三千,但運兵如神的喬慶山親自調教出來的三千兵馬,威力自然非同小可,更何況還有邊關的幾十萬大軍?


    當李驚瀅明白這意味著什麽時,不由心頭一凜,但他馬上強迫自己壓下翻滾的思緒,不要再分析下去。


    這些都與我無關......我隻想帶走驚漩......僅此而已......


    李驚瀅回過頭,對李驚漩說道:"驚漩,你在後麵扶著他,不要開口說話,隻要跟著我們走就行了。"


    "對!你倆別說話!有事我來說!"喬無羈一臉小大人的模樣拍著胸脯說道。


    李驚漩有些木訥的點點頭,三人便明目張膽的走在大道上。遇到巡視的士兵時,早已認識喬無羈的士兵們還會跟他打趣幾句,一路有驚無險。


    三人直奔崇陽殿的方向,但越靠近崇陽殿,李驚瀅的冷汗便越多。


    "為什麽要去崇陽殿?"李驚瀅謹慎地問道。


    崇陽殿是李擎煊的寢宮,李驚瀅不得不防。


    "咱們不進崇陽殿,殿門外有輛馬車,是皇上特別恩準我的拜把兄弟把禦書房的書籍帶到宮外的,你們就藏在車內,保證你們平平安安的出城!"


    "從禦書房內借書到宮外?"


    李驚瀅一怔,這對於借書的人而言,無疑是天大的恩惠。


    "對啊,皇上很喜歡我的拜把兄弟,直誇他天文地理無所不精,還特別恩準他進出禦書房看書。不過為了幫助兩位王爺出宮,他特別懇求皇上允許他借出兩箱書帶到宮外。皇上也知道他看書速度奇快,老是跑進宮看書也多有不便,所以就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起漣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起漣漪並收藏風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