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右林一下子就抱住了三個孩子。
汪羨康哽咽的哭了起來,以前父親在的時候不覺得,失去了父親才明白,父親幫著他們擋風遮雨,是付出多少。
“爹爹回來了,沒事了。”
汪靜姝一件一件的跟汪右林告狀,“爹爹,那個伯娘欺負娘,還有哥哥的婚事也沒了,還有……,還有我們都好想你。”
汪右林看著女兒委屈的小臉,狠狠的親了親,道,“爹爹都知道了。”
一家子總算是團圓了。
得知前因後果的汪羨康這會兒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當初他去找趙閣老,他卻一直都在推諉,那時候他還很生氣,現在想來,隻是無奈之舉。
***
汪右林活著的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很快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就是宮裏的皇太後也知道了。
她正在努力的看奏摺,她並不想坐以待斃,什麽都依靠內閣,雖然很不喜歡,但是為了兒子將來的皇位她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她把奏摺往旁邊一放,頭疼的揉了揉眉心,道,“是真的?”
那內監道,“奴婢守在汪府門口,親眼看到了汪大人領著汪夫人出門。”
皇太後說不清心裏什麽滋味,總覺得這個汪右林出現的太巧合了……
一旁的內監說道,“娘娘,要不要奴婢……”
這個內監留下來幫著皇太後的人,自然知道當初的內幕,這會兒滿目的殺意。
皇太後冷笑,道,“你看看現在的內閣……”自從先帝駕崩之後,那個魯脩就越發露出難看的嘴臉,最是不喜她參政,有一次居然還厚臉皮說什麽……當初賢貞皇太後的時候也是幼主登基,那賢貞皇太後卻是什麽都不管,放心把朝政給內閣管理。
當初先帝費心苦心的要除掉汪右林,覺得汪右林太過霸權,殊不知人心都貪婪的,這個皇帝覺得老實的魯脩也不過是沒有合適的機會而已,一旦有了權勢也好不到哪裏去。
太後覺得倒不如汪右林,起碼汪右林能力出眾,就算是獨攬大權,好歹能把朝廷的事情管的順順噹噹的,不像是這個魯脩,除了爭權奪利的心,才能卻是太平庸了。
這麽下去,等著兒子長大親政,還不知道這個朝廷成什麽樣子,別是毀在這個人手裏了。
那內監也知道魯脩對太後不敬,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居然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傳哀家懿旨,宣汪大人入宮。”太後說道。
內監一驚,“娘娘您這是……”
太後冷笑,道,“我怕是這麽讓魯大人鬧下去,這錦繡江山就毀在我的手裏,以後那些後人隻會說我兒是個昏庸的,誰還會管一個朝臣如何無能?”
那內監勸慰的就重新咽了下去。
想著如今雞飛狗跳的內政,想著還是汪大人在的時候穩妥,總是能把其他人壓下去,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其實老實說先帝的安排倒沒什麽錯的,錯就錯在太後沒有參政過,也沒有娘家做靠山,根本就撐不起來,反倒變成魯首輔專政了。
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原本應該和魯首輔不對盤的趙閣老居然保持沉默,現在想來一直都是汪右林心腹的趙閣老恐怕正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讓汪右林重新出山,這才故意讓魯首輔一個人做大,讓太後明白汪右林的重要性。
***
汪右林的傷還需要靜養,但是不管怎麽樣,隻要人回來了就好了,汪家好像一下子就活了一樣,充滿了生機。
知道汪右林活著,許多之前的同僚都要過來拜訪,隻不過汪右林卻是一概不見,就是他那個堂兄汪右尚過來,也是吃了閉門羹。
汪右尚想著自己這半年來的所作所為惴惴不安的走了。
不過幾日,就太後就傳召汪右林入宮,怕是汪右林不舒服,還特意派了一頂軟轎,許多人都覺得這是汪右林要起復了,有高興的,同樣也有不高興的。
但是汪右林平平靜靜的入宮,又無事一般的出來,在過了半個月就聽到汪家要舉家遷移的消息。
趙閣老在門口轉悠,一直忍不住嘆氣,像是等了一個世紀那麽久,終於看到汪右林穿著一件杭綢的直裰,戴著尋常的紗帽,猶如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一般悠閑的走了過來,他笑著道,“趙大人,您坐。”
趙閣老道,“大人,您這是要真的走了?”
汪右林請趙閣老坐在涼亭邊的石椅上,接過丫鬟遞過來的茶杯,吹著熱氣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等著放下,這才說道,“以前一直都放不下,總覺得有許多事情沒有我操心,可是這半年來,我發現什麽都沒有親人重要,還剩下幾十年,我想著多陪陪孩子們。”
“可是……”
“太後娘娘雖然招了我入宮,但是可有給我任命?”
趙閣老一下子就沉默了下來,汪右林見了笑著道,“總有回來的時候,但不是現在,以後朝局就靠你們了。”
汪右林怕是不安生,特意選了一大早出城,結果還是在送人的十裏亭遇到許多人。
汪右林依依惜別,等著上馬車的時候,趙閣老笑著對汪羨康說道,“你來求老朽的時候,對你那般心狠,你不會記恨在心裏吧?”
汪羨康哽咽的哭了起來,以前父親在的時候不覺得,失去了父親才明白,父親幫著他們擋風遮雨,是付出多少。
“爹爹回來了,沒事了。”
汪靜姝一件一件的跟汪右林告狀,“爹爹,那個伯娘欺負娘,還有哥哥的婚事也沒了,還有……,還有我們都好想你。”
汪右林看著女兒委屈的小臉,狠狠的親了親,道,“爹爹都知道了。”
一家子總算是團圓了。
得知前因後果的汪羨康這會兒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當初他去找趙閣老,他卻一直都在推諉,那時候他還很生氣,現在想來,隻是無奈之舉。
***
汪右林活著的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很快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就是宮裏的皇太後也知道了。
她正在努力的看奏摺,她並不想坐以待斃,什麽都依靠內閣,雖然很不喜歡,但是為了兒子將來的皇位她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她把奏摺往旁邊一放,頭疼的揉了揉眉心,道,“是真的?”
那內監道,“奴婢守在汪府門口,親眼看到了汪大人領著汪夫人出門。”
皇太後說不清心裏什麽滋味,總覺得這個汪右林出現的太巧合了……
一旁的內監說道,“娘娘,要不要奴婢……”
這個內監留下來幫著皇太後的人,自然知道當初的內幕,這會兒滿目的殺意。
皇太後冷笑,道,“你看看現在的內閣……”自從先帝駕崩之後,那個魯脩就越發露出難看的嘴臉,最是不喜她參政,有一次居然還厚臉皮說什麽……當初賢貞皇太後的時候也是幼主登基,那賢貞皇太後卻是什麽都不管,放心把朝政給內閣管理。
當初先帝費心苦心的要除掉汪右林,覺得汪右林太過霸權,殊不知人心都貪婪的,這個皇帝覺得老實的魯脩也不過是沒有合適的機會而已,一旦有了權勢也好不到哪裏去。
太後覺得倒不如汪右林,起碼汪右林能力出眾,就算是獨攬大權,好歹能把朝廷的事情管的順順噹噹的,不像是這個魯脩,除了爭權奪利的心,才能卻是太平庸了。
這麽下去,等著兒子長大親政,還不知道這個朝廷成什麽樣子,別是毀在這個人手裏了。
那內監也知道魯脩對太後不敬,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居然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傳哀家懿旨,宣汪大人入宮。”太後說道。
內監一驚,“娘娘您這是……”
太後冷笑,道,“我怕是這麽讓魯大人鬧下去,這錦繡江山就毀在我的手裏,以後那些後人隻會說我兒是個昏庸的,誰還會管一個朝臣如何無能?”
那內監勸慰的就重新咽了下去。
想著如今雞飛狗跳的內政,想著還是汪大人在的時候穩妥,總是能把其他人壓下去,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其實老實說先帝的安排倒沒什麽錯的,錯就錯在太後沒有參政過,也沒有娘家做靠山,根本就撐不起來,反倒變成魯首輔專政了。
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原本應該和魯首輔不對盤的趙閣老居然保持沉默,現在想來一直都是汪右林心腹的趙閣老恐怕正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讓汪右林重新出山,這才故意讓魯首輔一個人做大,讓太後明白汪右林的重要性。
***
汪右林的傷還需要靜養,但是不管怎麽樣,隻要人回來了就好了,汪家好像一下子就活了一樣,充滿了生機。
知道汪右林活著,許多之前的同僚都要過來拜訪,隻不過汪右林卻是一概不見,就是他那個堂兄汪右尚過來,也是吃了閉門羹。
汪右尚想著自己這半年來的所作所為惴惴不安的走了。
不過幾日,就太後就傳召汪右林入宮,怕是汪右林不舒服,還特意派了一頂軟轎,許多人都覺得這是汪右林要起復了,有高興的,同樣也有不高興的。
但是汪右林平平靜靜的入宮,又無事一般的出來,在過了半個月就聽到汪家要舉家遷移的消息。
趙閣老在門口轉悠,一直忍不住嘆氣,像是等了一個世紀那麽久,終於看到汪右林穿著一件杭綢的直裰,戴著尋常的紗帽,猶如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一般悠閑的走了過來,他笑著道,“趙大人,您坐。”
趙閣老道,“大人,您這是要真的走了?”
汪右林請趙閣老坐在涼亭邊的石椅上,接過丫鬟遞過來的茶杯,吹著熱氣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等著放下,這才說道,“以前一直都放不下,總覺得有許多事情沒有我操心,可是這半年來,我發現什麽都沒有親人重要,還剩下幾十年,我想著多陪陪孩子們。”
“可是……”
“太後娘娘雖然招了我入宮,但是可有給我任命?”
趙閣老一下子就沉默了下來,汪右林見了笑著道,“總有回來的時候,但不是現在,以後朝局就靠你們了。”
汪右林怕是不安生,特意選了一大早出城,結果還是在送人的十裏亭遇到許多人。
汪右林依依惜別,等著上馬車的時候,趙閣老笑著對汪羨康說道,“你來求老朽的時候,對你那般心狠,你不會記恨在心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