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璋公主一家子今年剛從金陵回京,原是公主和皇帝不和,皇帝把公主貶到了金陵,隻是如今皇帝年歲大了,就比往日還要寬和一些,開始想念起親情來。
恰逢公主也上書說思念皇帝,皇帝就準許回來了,還賜了公主府邸,也算是極為厚待了。
襄陽郡主是文璋公主最小的孫女,今年堪堪十八歲,在外卻是有著極不好的名聲,放浪形骸,據說在金陵,但凡是稍微長的好看的男子,都要被她染指。
但就算是這樣,身份總是在哪裏擺著,旁人哪裏敢有異議?
而且最為奇怪的是,文章公主雖然知道孫女所作所為,竟然還縱容著,可謂匪夷所思了。
皇帝見汪右林緊繃著神態,忍不住笑,道,“汪愛卿遇事向來沉穩,倒是第一次見到這般模樣。”
“莫要擔心,有人曾經對朕說過…… 這世上最苦的事情就是不能所愛在一起,朕自然不會做那亂點鴛鴦譜的事情。”皇帝似乎又想起了過去的歲月,忍不住唏噓一般的說道。
汪右林敏銳的感覺到這人恐怕也是那位皇帝說起的奇女子了。
等著從宮裏出來,汪右林冷著臉對著隨從金緯軻說道,“我記得新科狀元樓這幾日大出風頭,因著佩戴一枚雙魚玉佩,被人稱作美玉公子,既然這般出眾,不是應該和同樣出眾的襄陽郡主相識才是?”
沈輔林回京之後,徐閣老就帶著他到處引薦,試圖為他打開人脈。
金緯軻從汪右林毫無感情的目光裏看到了一層寒意,他心中一顫,忙道,“大人,小的這就去安排。”
過了幾日,就有傳聞說,剛剛新婚不久的新科狀元沈輔林和文章公主府的襄陽郡主勾搭在了一起,那新婚的娘子,一時氣急就直接回了娘家。
沈輔林大為著急,親自去徐家請人,徐家卻是不肯,要和離,沈輔林顯然沒有想到徐家會這般剛烈,無奈之下,堂堂男子居然當場跪地求饒。
成了經常茶餘飯後的笑料,這當然是後話,所謂美玉公子的別稱,也一時被人忘記,無人再提及。
對於汪右林來說這不過都是小事,轉眼就忘到了腦後,真正讓他煩惱的卻是另外一樁事。
這一天正是沐休,一大早,汪右林就見到了原本伺候兒子汪羨康的穆姨娘,還有十幾個最得力的僕從。
穆姨娘已經是平靜了下來,她再也不敢有其他的奢望了,戰戰兢兢的把來龍去脈都說了,汪右林早就得了信兒,但是看到幾年的僕從這般,還是有些感觸。
其實當他得知汪羨康竟然可以那般無賴的時候,也是頗為吃驚,孩子在他前麵一直很乖,其實他也知道因為先天體弱,身子不舒服,確實是有些脾氣,也有些任性,但是沒有想到,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道了這個地步。
處置了穆姨娘,汪右林就回了書房,裏麵放著許多信件,都是汪老太爺寄過來的,詳細的描述了汪羨康的日常。
比如今天可以自己穿衣服了,明天就又開始自己漱口了…… 一點點的改變,那種喜悅透過字體傳遞給他,讓他一邊自豪,一邊又忍不住憂心,但是每一封信裏都少不了一個人,那就是薑秀娘,一會兒說最愛吃薑秀娘做給他的蛋羹,一會兒又說喜歡薑秀娘帶他們玩。
汪右林手指點在薑秀娘三個字上,來來回回的摩挲。
真的想去看看。
***
薑秀娘做事一向認真,更何況之前有汪老太爺給啟蒙,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一下子就打開了醫藥學這個大門,讓薑秀娘一下子就打好了基礎,如今則是遇到了名醫上官重樓,更是如饑似渴的學習著。
有了上官重樓的協助,薑秀娘對於人參的種植就更加的熟練了。
上官重樓道,“沒有好的藥材,即使有再好的醫術也是徒勞,所以家裏從小就讓我們學習如何栽培藥材。”
“薑家村這個地方還是比較適合種植人參的,人參喜歡半沙地,隻是它同時也喜歡有些陰涼,寒冷的溫度,這邊雖然不如遼北冷,但是這溫度也過得去。“
”隻不過培育出來的人參也分三六九等,因為藥材的成效直接影響了藥的藥效,所以如果病患病情嚴重,我每次開方子都會標註藥材的產地。”上官重樓坐在菜園子旁邊的樹蔭下麵,拿著一杯蜂蜜水,慢慢的喝著,仔細的跟薑秀娘說藥材,“就比如人參,到底是山參,還是我們自己栽培的?又或者是幾年人參,而且還要看產地,如今養的最好的人參是是在遼北馮家的人參。”
“同樣是一種藥材,長在北邊和長在南邊是不一樣的效果,同樣就是一個地方,多施肥和少施肥的又不一樣,當然那個差別還是很細微,這就是藥效。”
“一般人家要是買不起山參,就會拿了馮家的人參頂上。”
“種藥材就是這般,要讓人知道你家的名頭,這樣才算是做出來了。”
薑秀娘坐在上官重樓的對麵,忍不住敬佩的說道,“上官先生,您懂的可真多,還肯這般費心教我,要不是我資質太愚鈍,真想認真拜你為師了。”
薑秀娘回家之後,養的越來越好了,那皮膚好像回到少女時期一般,同剝了殼的雞蛋一樣,白淨無暇。目光也更加明亮清透了,她語調又是柔柔的,不急不緩,叫人聽著就是舒服,很容易平靜下來。
恰逢公主也上書說思念皇帝,皇帝就準許回來了,還賜了公主府邸,也算是極為厚待了。
襄陽郡主是文璋公主最小的孫女,今年堪堪十八歲,在外卻是有著極不好的名聲,放浪形骸,據說在金陵,但凡是稍微長的好看的男子,都要被她染指。
但就算是這樣,身份總是在哪裏擺著,旁人哪裏敢有異議?
而且最為奇怪的是,文章公主雖然知道孫女所作所為,竟然還縱容著,可謂匪夷所思了。
皇帝見汪右林緊繃著神態,忍不住笑,道,“汪愛卿遇事向來沉穩,倒是第一次見到這般模樣。”
“莫要擔心,有人曾經對朕說過…… 這世上最苦的事情就是不能所愛在一起,朕自然不會做那亂點鴛鴦譜的事情。”皇帝似乎又想起了過去的歲月,忍不住唏噓一般的說道。
汪右林敏銳的感覺到這人恐怕也是那位皇帝說起的奇女子了。
等著從宮裏出來,汪右林冷著臉對著隨從金緯軻說道,“我記得新科狀元樓這幾日大出風頭,因著佩戴一枚雙魚玉佩,被人稱作美玉公子,既然這般出眾,不是應該和同樣出眾的襄陽郡主相識才是?”
沈輔林回京之後,徐閣老就帶著他到處引薦,試圖為他打開人脈。
金緯軻從汪右林毫無感情的目光裏看到了一層寒意,他心中一顫,忙道,“大人,小的這就去安排。”
過了幾日,就有傳聞說,剛剛新婚不久的新科狀元沈輔林和文章公主府的襄陽郡主勾搭在了一起,那新婚的娘子,一時氣急就直接回了娘家。
沈輔林大為著急,親自去徐家請人,徐家卻是不肯,要和離,沈輔林顯然沒有想到徐家會這般剛烈,無奈之下,堂堂男子居然當場跪地求饒。
成了經常茶餘飯後的笑料,這當然是後話,所謂美玉公子的別稱,也一時被人忘記,無人再提及。
對於汪右林來說這不過都是小事,轉眼就忘到了腦後,真正讓他煩惱的卻是另外一樁事。
這一天正是沐休,一大早,汪右林就見到了原本伺候兒子汪羨康的穆姨娘,還有十幾個最得力的僕從。
穆姨娘已經是平靜了下來,她再也不敢有其他的奢望了,戰戰兢兢的把來龍去脈都說了,汪右林早就得了信兒,但是看到幾年的僕從這般,還是有些感觸。
其實當他得知汪羨康竟然可以那般無賴的時候,也是頗為吃驚,孩子在他前麵一直很乖,其實他也知道因為先天體弱,身子不舒服,確實是有些脾氣,也有些任性,但是沒有想到,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道了這個地步。
處置了穆姨娘,汪右林就回了書房,裏麵放著許多信件,都是汪老太爺寄過來的,詳細的描述了汪羨康的日常。
比如今天可以自己穿衣服了,明天就又開始自己漱口了…… 一點點的改變,那種喜悅透過字體傳遞給他,讓他一邊自豪,一邊又忍不住憂心,但是每一封信裏都少不了一個人,那就是薑秀娘,一會兒說最愛吃薑秀娘做給他的蛋羹,一會兒又說喜歡薑秀娘帶他們玩。
汪右林手指點在薑秀娘三個字上,來來回回的摩挲。
真的想去看看。
***
薑秀娘做事一向認真,更何況之前有汪老太爺給啟蒙,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一下子就打開了醫藥學這個大門,讓薑秀娘一下子就打好了基礎,如今則是遇到了名醫上官重樓,更是如饑似渴的學習著。
有了上官重樓的協助,薑秀娘對於人參的種植就更加的熟練了。
上官重樓道,“沒有好的藥材,即使有再好的醫術也是徒勞,所以家裏從小就讓我們學習如何栽培藥材。”
“薑家村這個地方還是比較適合種植人參的,人參喜歡半沙地,隻是它同時也喜歡有些陰涼,寒冷的溫度,這邊雖然不如遼北冷,但是這溫度也過得去。“
”隻不過培育出來的人參也分三六九等,因為藥材的成效直接影響了藥的藥效,所以如果病患病情嚴重,我每次開方子都會標註藥材的產地。”上官重樓坐在菜園子旁邊的樹蔭下麵,拿著一杯蜂蜜水,慢慢的喝著,仔細的跟薑秀娘說藥材,“就比如人參,到底是山參,還是我們自己栽培的?又或者是幾年人參,而且還要看產地,如今養的最好的人參是是在遼北馮家的人參。”
“同樣是一種藥材,長在北邊和長在南邊是不一樣的效果,同樣就是一個地方,多施肥和少施肥的又不一樣,當然那個差別還是很細微,這就是藥效。”
“一般人家要是買不起山參,就會拿了馮家的人參頂上。”
“種藥材就是這般,要讓人知道你家的名頭,這樣才算是做出來了。”
薑秀娘坐在上官重樓的對麵,忍不住敬佩的說道,“上官先生,您懂的可真多,還肯這般費心教我,要不是我資質太愚鈍,真想認真拜你為師了。”
薑秀娘回家之後,養的越來越好了,那皮膚好像回到少女時期一般,同剝了殼的雞蛋一樣,白淨無暇。目光也更加明亮清透了,她語調又是柔柔的,不急不緩,叫人聽著就是舒服,很容易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