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一碗雜糧飯就更讓他厭惡了,裏麵有黑豆子,黃色的高粱,還有小紅豆,參在一起,變成了奇怪的顏色,反正按照他理解的色香味俱全的標準,實在是差的太多。
薑東舫往嘴裏塞了一口胡瓜,然後還不忘去跟弟弟搶另外一塊,正吃得起勁兒,結果發現一旁的汪羨康卻是一筷子也不動。
薑東舫咽下嘴裏的菜,道,“我聽說那富貴人家的少爺,就是吃飯也都旁人喂,你是不是不會用筷子呀?”那表情一臉的瞧不上。
“誰說不會?”汪羨康被氣到了,立時就拿了筷子,夾了一塊胡瓜入口,別說看著不怎麽樣,但是吃起來居然還很清脆。
就著那胡瓜又吃了一口飯,又意外的好吃。
“好吃吧,我姑姑做的飯菜最好吃了!”薑東舫得意道,還好心的夾了一塊到汪羨康的碗裏,“給你。”
汪羨康發現一旦起了頭就不難了,所有看著不怎麽樣的菜餚,吃起來居然還都不錯,他吃的要比兩兄弟還要慢,細緻,這是他從小的習慣,腸胃不好,就養成了細嚼慢咽的習慣,所以總是要慢一些。
隻是一眨眼的功夫,那小桌上的菜就都見底了,汪羨康舉著筷子…… 最後又放了下來,那個胡瓜真好吃呢。
好在薑秀娘又上了最後一道菜,野鴨竹筍湯,孩子們這邊一碗,那邊大桌一大碗,鴨肉都在廚房撕好的。
薑東舫還會跟汪羨康客氣幾句,覺得自己是大哥,要照顧這些弟弟,但是薑東旋可不管這些,晚了就沒了!!
往嘴裏塞了鴨肉,又塞飯,結果就一下子噎住了,拚命的捶胸口,汪羨康瞪大了眼睛,怎麽跟上官郎中一樣?吃飯還能被噎到,結果大桌上,上官重樓也拚命的捶胸口,剛才一時賽的多了噎住了。
得,兩個傻子,汪羨康心裏鄙夷的想著。
吃過了飯,汪老太爺就準備帶汪羨康回去了,得帶著孫子睡一會兒午覺,這樣才能長高一點。
隻是上官重樓卻是不肯走,他對薑秀娘的菜地很感興趣,他是學醫的,常年品草藥,嗅覺和味覺要比別人都要靈敏,他道,“我祖父說過,有一種福澤寶地,能種出上佳的藥材,我剛吃吃著那些菜,就是最普通菘菜都要比外麵的好吃。”
薑秀娘很是吃驚,這個人雖然不懂俗物,但是在醫藥上的天分,恐怕不是常人可以比擬的。
上官重樓性子很是靦腆,道,“薑小姐,你不介意我瞧瞧吧?”
“你看吧,正好我這邊種了人參,也不知道種的好不好。”薑秀娘忙不失迭的說道,她正在學藥理,正好來了這樣一個名醫,正是求教的好機會,不然等著汪羨康走了,上官重樓自然要跟著走,那時候就沒機會了。
上官重樓很是感激的朝著薑秀娘笑了笑,眉眼彎彎,因著眼眸純淨,毫無雜色,居然有種孩童一般的無暇來。
“一般人參需要種植五年以上才能下藥,山參則更長,至少需要十年…… 這是今年剛種下的嗎?但是起碼有二年的成效了。”上官重樓顯得很是興奮,“薑小姐,這家這地不簡單呀!”
薑秀娘頗有些心虛,她知道這不是什麽寶地,純粹就是靠了小樹苗的扶植而已,卻還是忍不住問道,“什麽是福澤寶地?”
“其實就是濕度,泥土的養分等原因,形成的最適合藥材種植的地方而已。”上官重樓解釋著,“不止人參,還可以種點別的,比如靈芝,當歸這種。”
“靈芝要怎麽種?”
“我可以挖一些腐木過來……”
談到最熟悉的醫藥,上官重樓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神采飛揚的,極為博學。
兩個人相談甚歡,上官重樓約定明天一早就過來,然後就準備回去繼續看書了,老太爺有不少藏書,他都沒看完呢。
那之後上官重樓每天都會來看看人參的情況,當然汪老太爺和汪羨康也會一起過來,然後汪老太爺會指使汪羨康在菜地裏抓蟲,除草,美名其曰是鍛鍊身體,其實汪羨康能做什麽?也就是在菜地裏玩了,那之後順道在薑家混一頓午飯,囧。
薑秀娘倒是不介意,她很喜歡這樣熱鬧的感覺,而且她是打心眼裏敬重汪老太爺,甚至把他當做了自己的親祖父一般,孝敬自己的祖父不是應該?
薑老太太和李氏也沒有意見,李氏看著瘦瘦小小的汪羨康,心生憐惜,道,“看著就可憐,都六歲了,就跟三四歲一般的,老太爺做的飯當然沒有咱們做的精細,小孩子進嘴的東西,可不能隨便糊弄了。”
薑老太太的說法卻是又不一樣,“這一家子都是貴人,早晚都要騰飛起來,這時候能幫襯就多幫襯一點,既是還了之前的恩情,也是結個善緣。”
薑秀娘每天都會給汪羨康做一碗蒸蛋,上麵灑了一層香油,嫩的幾乎入口即溶,這是汪羨康最喜歡吃的東西。
其實汪老太爺也是煩惱,他也不想每天來薑家蹭飯吃,無奈他做的東西,孫子不吃…… 這可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你做錯事情可以去立規矩,去懲罰,你不吃飯那還能去罰?主要是這些日子以來,為了改掉汪羨康的壞毛病,著實費了一番勁兒,在吃食上…… 他實在是捨不得孩子受苦了。
薑東舫往嘴裏塞了一口胡瓜,然後還不忘去跟弟弟搶另外一塊,正吃得起勁兒,結果發現一旁的汪羨康卻是一筷子也不動。
薑東舫咽下嘴裏的菜,道,“我聽說那富貴人家的少爺,就是吃飯也都旁人喂,你是不是不會用筷子呀?”那表情一臉的瞧不上。
“誰說不會?”汪羨康被氣到了,立時就拿了筷子,夾了一塊胡瓜入口,別說看著不怎麽樣,但是吃起來居然還很清脆。
就著那胡瓜又吃了一口飯,又意外的好吃。
“好吃吧,我姑姑做的飯菜最好吃了!”薑東舫得意道,還好心的夾了一塊到汪羨康的碗裏,“給你。”
汪羨康發現一旦起了頭就不難了,所有看著不怎麽樣的菜餚,吃起來居然還都不錯,他吃的要比兩兄弟還要慢,細緻,這是他從小的習慣,腸胃不好,就養成了細嚼慢咽的習慣,所以總是要慢一些。
隻是一眨眼的功夫,那小桌上的菜就都見底了,汪羨康舉著筷子…… 最後又放了下來,那個胡瓜真好吃呢。
好在薑秀娘又上了最後一道菜,野鴨竹筍湯,孩子們這邊一碗,那邊大桌一大碗,鴨肉都在廚房撕好的。
薑東舫還會跟汪羨康客氣幾句,覺得自己是大哥,要照顧這些弟弟,但是薑東旋可不管這些,晚了就沒了!!
往嘴裏塞了鴨肉,又塞飯,結果就一下子噎住了,拚命的捶胸口,汪羨康瞪大了眼睛,怎麽跟上官郎中一樣?吃飯還能被噎到,結果大桌上,上官重樓也拚命的捶胸口,剛才一時賽的多了噎住了。
得,兩個傻子,汪羨康心裏鄙夷的想著。
吃過了飯,汪老太爺就準備帶汪羨康回去了,得帶著孫子睡一會兒午覺,這樣才能長高一點。
隻是上官重樓卻是不肯走,他對薑秀娘的菜地很感興趣,他是學醫的,常年品草藥,嗅覺和味覺要比別人都要靈敏,他道,“我祖父說過,有一種福澤寶地,能種出上佳的藥材,我剛吃吃著那些菜,就是最普通菘菜都要比外麵的好吃。”
薑秀娘很是吃驚,這個人雖然不懂俗物,但是在醫藥上的天分,恐怕不是常人可以比擬的。
上官重樓性子很是靦腆,道,“薑小姐,你不介意我瞧瞧吧?”
“你看吧,正好我這邊種了人參,也不知道種的好不好。”薑秀娘忙不失迭的說道,她正在學藥理,正好來了這樣一個名醫,正是求教的好機會,不然等著汪羨康走了,上官重樓自然要跟著走,那時候就沒機會了。
上官重樓很是感激的朝著薑秀娘笑了笑,眉眼彎彎,因著眼眸純淨,毫無雜色,居然有種孩童一般的無暇來。
“一般人參需要種植五年以上才能下藥,山參則更長,至少需要十年…… 這是今年剛種下的嗎?但是起碼有二年的成效了。”上官重樓顯得很是興奮,“薑小姐,這家這地不簡單呀!”
薑秀娘頗有些心虛,她知道這不是什麽寶地,純粹就是靠了小樹苗的扶植而已,卻還是忍不住問道,“什麽是福澤寶地?”
“其實就是濕度,泥土的養分等原因,形成的最適合藥材種植的地方而已。”上官重樓解釋著,“不止人參,還可以種點別的,比如靈芝,當歸這種。”
“靈芝要怎麽種?”
“我可以挖一些腐木過來……”
談到最熟悉的醫藥,上官重樓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神采飛揚的,極為博學。
兩個人相談甚歡,上官重樓約定明天一早就過來,然後就準備回去繼續看書了,老太爺有不少藏書,他都沒看完呢。
那之後上官重樓每天都會來看看人參的情況,當然汪老太爺和汪羨康也會一起過來,然後汪老太爺會指使汪羨康在菜地裏抓蟲,除草,美名其曰是鍛鍊身體,其實汪羨康能做什麽?也就是在菜地裏玩了,那之後順道在薑家混一頓午飯,囧。
薑秀娘倒是不介意,她很喜歡這樣熱鬧的感覺,而且她是打心眼裏敬重汪老太爺,甚至把他當做了自己的親祖父一般,孝敬自己的祖父不是應該?
薑老太太和李氏也沒有意見,李氏看著瘦瘦小小的汪羨康,心生憐惜,道,“看著就可憐,都六歲了,就跟三四歲一般的,老太爺做的飯當然沒有咱們做的精細,小孩子進嘴的東西,可不能隨便糊弄了。”
薑老太太的說法卻是又不一樣,“這一家子都是貴人,早晚都要騰飛起來,這時候能幫襯就多幫襯一點,既是還了之前的恩情,也是結個善緣。”
薑秀娘每天都會給汪羨康做一碗蒸蛋,上麵灑了一層香油,嫩的幾乎入口即溶,這是汪羨康最喜歡吃的東西。
其實汪老太爺也是煩惱,他也不想每天來薑家蹭飯吃,無奈他做的東西,孫子不吃…… 這可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你做錯事情可以去立規矩,去懲罰,你不吃飯那還能去罰?主要是這些日子以來,為了改掉汪羨康的壞毛病,著實費了一番勁兒,在吃食上…… 他實在是捨不得孩子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