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芙洛覺得龍軒帝仿佛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一種奇怪的感覺,酸澀泛甜的感覺湧上心頭。
不為了種種的利益關係,隻是為了一個愛舞的人,遇上另一個愛舞的人,切磋之心也無法抑止。
何況還關係著一大筆收入。
“一個月後,設宴接天池畔,為羅蜜雅公主和愛妃慶功。”龍軒帝朗朗出生。
“羅蜜雅認為不妥。”眾人驚訝於她居然反駁龍軒帝,隻有她知道一個男人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女人(我沒有貶低芙洛的意思哦。)
“妾身以為設在京城蓮月湖畔更好。”
蓮月湖是為紀念蓮月皇後而得名,比舞設在京城,天下眾目下,龍軒帝即使想徇私也不可能了,如果在宮內,羅蜜雅認為很難保證公平。
“允了。”龍軒帝倒也大氣。
[正文:第八十七章 芙殤]
為了排練好那支舞,芙洛“閉關鎖國”了整整一月,不讓任何人打擾,隻是關在婉梨院排演,忽略一切和龍軒帝有關的事情,以為這樣就能再逃避這萬花爭艷的後宮一個月。
蓮月湖畔的夜晚總是要到來的。
臨時搭建的舞台不見絲毫粗陋,簡致闊約,精巧細膩。
湖周圍擠滿了密密匝匝的人圈,龍軒帝最寵愛的妃子,天下聞名的芙貴妃的名頭足以招來半城的人,而印加國公主,舞神羅蜜雅公主則又能招來另一半城的人。
要說今夜萬人空巷,也絕對不虛。
今夜的評委請來的是印加第一樂師巫起,印加使者代表陰磊,當代大儒王瑞老先生,炎夏號稱“雲歌夜舞”裏的夜舞小姐,穿月樓樓主封纖尋。
光是評委中的兩位絕色已經能讓人cháo沸騰。再加上聲名顯赫的當代大儒,印加印加第一樂師也是名貫海內的,今夜不可不謂是龍軒朝的一大盛事,估計日後評百年十大重要事件,今夜的“蓮月論舞”也能脫穎而出。
第一個登場的是遠來的客人,羅蜜雅公主,舞名《天月》。
栗色頭髮的美人,銀鈴繞身,如雲般飄上舞台,一襲銀色紗衣,在月色下奕奕生輝,映著天上和湖裏的明月,獨自在舞台上快速旋轉,居然也舞出了一道美輪美奐的銀月。
不過最最稱奇的還是那銀鈴配合著步伐,不僅鈴音不散,反倒串成了一曲炎夏民間最最流行的民曲“採蓮曲”。
樂聲致美,鈴聲致美,舞步致美,舞者致美,一舞落下,掌聲雷動,很難想像還有什麽樣的舞能超越這樣完美的技藝。
所以芙洛之後的舞備受期待,備受憐憫,憐憫她的不幸,遇上這樣的神之舞者。
當人報出舞名《芙殤》的時候,引起下麵一片譁然,沒有一個人願意詛咒自己的,而偏偏芙貴妃的舞居然取名芙殤。
綠色絲緞被人工拉扯翻動,在月色下仿佛碧波微動。
舞台上逐漸升起白紗蒙竹圈而製成的月亮,夜明珠的光芒在後麵烘托出一輪栩栩如生的明月。
單看舞台布置,已有新意,讓人頓生期待。
身著白色緞紗的芙洛在波浪中一起一浮,仿佛一朵白蓮盛開在碧波中,看她慢慢的舒展,就仿佛看到一朵緩緩盛開的白蓮,無暇純淨。
一個帶著王冠的男人影子映在了那輪明月上,白蓮越舞越盛,她的身體與月亮中的身影越來越近,虛實相和,虛實共舞,仿佛竊竊私語的青年男女,在甜言蜜語,山盟海誓。
突然。
四周兵戈四起,刀劍聲漸漸逼近,月亮中的男子換上了盔甲,白蓮少女疾風驟雨般的舞動,手中不知何時拿起了長劍,銀色劍茫四溢,柔媚的舞蹈變成了英姿颯慡的劍舞。曤如羿she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這一支劍舞勝在落落大氣,不墮柔媚,不失英颯。
舞台上,一實一虛,一白一黑,完美的結合著,仿佛看到英雄的男子和女子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兩人的臉上永遠洋溢著柔情蜜意。
兵戈聲漸歇,取而代之的是盛世的樂章,王冠換成了冕旒,白蓮披上了紅紗,大婚的禮樂緩緩響起,她和他執手相望。快樂的舞曲響起,白蓮歡暢而嫵媚的扭動起了柔軟的腰肢,直到月亮裏男子的身影旁出現了一名婀娜的女子身影。
他的神情有著愧疚,她的舞蹈從歡暢轉而凝滯。
她和她並列在他的身邊,他仿佛在對她說著自己的不得已,皇帝的身不由己。
她的舞轉向哀怨,繼而琴弦斷,舞決絕,讓人的心也跟著緊崩。
四周動物之聲起伏,一年一度的狩獵再次興起,月亮裏出現了一頭鹿的影子,天子舉起了弓拉滿了弦,she出的剎那,鹿的影子換成了那朵白蓮,鮮紅的血撲滿了整輪明月。隻看到那朵倒下的白蓮又緩緩升起,嘴裏好像念念有詞,那是古老的咒語,明月仿佛被烏雲籠罩,漸漸暗滅。
是蓮殤,也是芙殤。
這支舞本來應該叫蓮殤,知情人一看便知是蓮月皇後的故事,可惜隻有老百姓還在以為蓮月皇後獨得聖寵,榮華一世,並不能接受這樣悲慘的神話。
蓮月湖畔,芙洛為龍軒帝跳出這支蓮月之死,取名芙殤。
帝王的顏色陰沉冰冷。
如果真說到舞蹈的技藝,羅蜜雅無疑技高一籌,可是論意境,她無疑又遜色一分。舞蹈的最高境界早已不是技藝本身,而是通過舞蹈表達的情意,芙洛的舞是在用自身真情演繹,跳入了人的心底。
這一戰終究是以情勝技,五位評判都支持了芙殤。
這一夜,凝芳殿再次設宴,龍軒帝當眾將羅蜜雅指給了至今未婚的七王爺軒逸。
這個決定讓軒逸傻了眼,讓羅蜜雅傻了眼,讓芙洛也傻了眼。不過很快就理解了,印加國國王居然想用美色這一招圈禁龍軒帝,芙洛心底暗自嘆息,就怕到時候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不過最富戲劇色彩的還是龍軒帝認了封纖尋為義妹,封文昌公主,指婚於印加國王,也就是哪位曾經綁架芙洛隻為見封纖尋一麵的太子。
如此論來,終究是龍軒帝棋高一招,招數都一樣,隻是他為印加國王選擇了一名他無法拒絕的女子為後,從此封纖尋成為印加國母儀天下的王後,為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穿月樓在炎夏確立了獨一無二的霸主地位,這也許就是他們的交換條件吧,也許還有其他的秘密。
論才貌羅蜜雅是不輸封纖尋的,可是論軒逸所鍾愛的,芙洛卻為他感到深深的難過,看著心愛的女人遠嫁它方,又娶了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子。
此時想來,當初他和封纖尋沒能真正相愛,一直是單相思,如今倒成了一種福氣。
這一夜,龍軒帝獨寢幹元殿,次日頒布詔書,冊封芙洛為皇後,典禮設在一月之後。
一時間整個後宮為之震驚,反觀民間,倒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此後的一個月龍軒帝再也沒有出現在芙洛的麵前,新任皇後好像還沒榮登中宮就失寵了。
隻在大婚前三日,龍軒帝才下旨,讓她去宮外的淨雲寺齋戒沐浴,準備封後大典。淨雲寺是炎夏曆代皇帝大行後,後妃出家的寺廟,封後之前,慣例,都要到寺裏焚香禱告,齋戒沐浴。
不過芙洛卻在這裏遇到了她以為早已化為灰燼的二人。
正是婉妃和思瑜。
如今婉妃已是剃度的出家人了,號智安。思瑜寄居在寺裏,每日陪著她的母親禮佛,思瑜的天真爛漫在這裏仿佛更為融洽。
此時芙洛才知道,龍軒帝並沒有殺他們,隻是讓莊瑜和婉妃都各自出了家,已經是他作為帝王的最寬容的舉措了,他如何再能看到自己的妃子和另一個男子成家呢?
至於,思瑜,龍軒帝讓她自由選擇,十五歲時無論她是繼續留在婉妃身邊還是選擇回宮他都支持。
多一個女兒少一個女兒對他仿佛並不重要,但是他願意讓思瑜自己選擇身份,卻已經是最大的皇恩了。
芙洛感嘆於皇室親情的涼薄。
想起玉真國芙洛的母親和哥哥,再想起如今的思瑜。
芙洛萬分慶幸自己當初作出的決定。
無論怎樣,生活在皇家的孩子有幾個能是幸福的。
天下唯一比後妃還可憐的女子,便是公主了。
一顆父兄手上的棋子,無論是和親還是招駙馬,古今幸福長壽的公主能有幾人。
不過無論怎樣,她依然感激龍軒帝並沒有殺婉妃和思瑜,讓她身處異鄉,又多了幾絲溫暖。
“千萬別讓思瑜再回宮了。”芙洛對這婉妃叮嚀囑咐,她瞭然一笑。
帶著不知為何沉重的心,芙洛再次回到了宮裏,難道這就是以後將圈禁她一生的地方了嗎?
皇後的榮耀並沒能照亮她的心。
不過終究,她也算是他的妻了。
[正文:第八十八章 醉後真言]
門外已備好了車輦和各色儀仗,那是一頂八個內監抬著的金頂金黃繡鳳版與,旁邊是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兩側排著一對對龍旌鳳翣,雛羽虁頭。
於是上了與,往太廟去了。後麵有兩排青衣的值事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跟在後麵。更有滿朝的文武大臣站立一邊。
祭告太廟,授了金冊金寶,繁複的禮儀、程序一樣不可錯,直忙了一個多時辰。復又至昆諭殿謝恩。
禮部的冊封官高聲宣讀冊封文,“朕惟道原天地,幹始必賴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恆資乎內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玉真芙貴妃,自入宮為側妃。數年以來,溫惠秉心,柔嘉表度,持躬淑慎,禮教夙嫻,六行悉備,久昭淑德。暨乎綜理內政,恩洽彤闈,允合母儀於天下。既臻即吉之期,宜正中宮之位。敬遵慈命,載考彝章,冊命玉真芙貴妃為皇後。於以協贊坤儀,循嘉祥於蘭掖。”
蓮坤宮
歷代皇後所居的中宮,在龍軒朝第一次開啟。
殿後映入眼的是滿滿的一池碧泉,冬暖夏涼,菡萏四季常開不敗。
華而不麗,精而不奢,簡致流暢,有一點點現代的簡約設計感。
“奴婢給皇後娘娘請安。”一屋慢慢的宮女太監跪首行禮,領頭的兩人不是失蹤已久的碧梧和弄影又是誰。
“娘娘。”才剛站起拉,弄影就已滿臉是淚水。
細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從上次微服出宮回來以後,她和碧梧就被派到了蓮坤宮當值。
弄影有細細的述說分離前的種種,“萬公公明明說不出三日,娘娘就會回宮的。”
重逢的喜悅洗刷了當初離別時碧梧和弄影的冷麵,對於以皇權為天的人,芙洛覺得沒有理由苛責。
芙洛覺得龍軒帝仿佛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一種奇怪的感覺,酸澀泛甜的感覺湧上心頭。
不為了種種的利益關係,隻是為了一個愛舞的人,遇上另一個愛舞的人,切磋之心也無法抑止。
何況還關係著一大筆收入。
“一個月後,設宴接天池畔,為羅蜜雅公主和愛妃慶功。”龍軒帝朗朗出生。
“羅蜜雅認為不妥。”眾人驚訝於她居然反駁龍軒帝,隻有她知道一個男人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女人(我沒有貶低芙洛的意思哦。)
“妾身以為設在京城蓮月湖畔更好。”
蓮月湖是為紀念蓮月皇後而得名,比舞設在京城,天下眾目下,龍軒帝即使想徇私也不可能了,如果在宮內,羅蜜雅認為很難保證公平。
“允了。”龍軒帝倒也大氣。
[正文:第八十七章 芙殤]
為了排練好那支舞,芙洛“閉關鎖國”了整整一月,不讓任何人打擾,隻是關在婉梨院排演,忽略一切和龍軒帝有關的事情,以為這樣就能再逃避這萬花爭艷的後宮一個月。
蓮月湖畔的夜晚總是要到來的。
臨時搭建的舞台不見絲毫粗陋,簡致闊約,精巧細膩。
湖周圍擠滿了密密匝匝的人圈,龍軒帝最寵愛的妃子,天下聞名的芙貴妃的名頭足以招來半城的人,而印加國公主,舞神羅蜜雅公主則又能招來另一半城的人。
要說今夜萬人空巷,也絕對不虛。
今夜的評委請來的是印加第一樂師巫起,印加使者代表陰磊,當代大儒王瑞老先生,炎夏號稱“雲歌夜舞”裏的夜舞小姐,穿月樓樓主封纖尋。
光是評委中的兩位絕色已經能讓人cháo沸騰。再加上聲名顯赫的當代大儒,印加印加第一樂師也是名貫海內的,今夜不可不謂是龍軒朝的一大盛事,估計日後評百年十大重要事件,今夜的“蓮月論舞”也能脫穎而出。
第一個登場的是遠來的客人,羅蜜雅公主,舞名《天月》。
栗色頭髮的美人,銀鈴繞身,如雲般飄上舞台,一襲銀色紗衣,在月色下奕奕生輝,映著天上和湖裏的明月,獨自在舞台上快速旋轉,居然也舞出了一道美輪美奐的銀月。
不過最最稱奇的還是那銀鈴配合著步伐,不僅鈴音不散,反倒串成了一曲炎夏民間最最流行的民曲“採蓮曲”。
樂聲致美,鈴聲致美,舞步致美,舞者致美,一舞落下,掌聲雷動,很難想像還有什麽樣的舞能超越這樣完美的技藝。
所以芙洛之後的舞備受期待,備受憐憫,憐憫她的不幸,遇上這樣的神之舞者。
當人報出舞名《芙殤》的時候,引起下麵一片譁然,沒有一個人願意詛咒自己的,而偏偏芙貴妃的舞居然取名芙殤。
綠色絲緞被人工拉扯翻動,在月色下仿佛碧波微動。
舞台上逐漸升起白紗蒙竹圈而製成的月亮,夜明珠的光芒在後麵烘托出一輪栩栩如生的明月。
單看舞台布置,已有新意,讓人頓生期待。
身著白色緞紗的芙洛在波浪中一起一浮,仿佛一朵白蓮盛開在碧波中,看她慢慢的舒展,就仿佛看到一朵緩緩盛開的白蓮,無暇純淨。
一個帶著王冠的男人影子映在了那輪明月上,白蓮越舞越盛,她的身體與月亮中的身影越來越近,虛實相和,虛實共舞,仿佛竊竊私語的青年男女,在甜言蜜語,山盟海誓。
突然。
四周兵戈四起,刀劍聲漸漸逼近,月亮中的男子換上了盔甲,白蓮少女疾風驟雨般的舞動,手中不知何時拿起了長劍,銀色劍茫四溢,柔媚的舞蹈變成了英姿颯慡的劍舞。曤如羿she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這一支劍舞勝在落落大氣,不墮柔媚,不失英颯。
舞台上,一實一虛,一白一黑,完美的結合著,仿佛看到英雄的男子和女子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兩人的臉上永遠洋溢著柔情蜜意。
兵戈聲漸歇,取而代之的是盛世的樂章,王冠換成了冕旒,白蓮披上了紅紗,大婚的禮樂緩緩響起,她和他執手相望。快樂的舞曲響起,白蓮歡暢而嫵媚的扭動起了柔軟的腰肢,直到月亮裏男子的身影旁出現了一名婀娜的女子身影。
他的神情有著愧疚,她的舞蹈從歡暢轉而凝滯。
她和她並列在他的身邊,他仿佛在對她說著自己的不得已,皇帝的身不由己。
她的舞轉向哀怨,繼而琴弦斷,舞決絕,讓人的心也跟著緊崩。
四周動物之聲起伏,一年一度的狩獵再次興起,月亮裏出現了一頭鹿的影子,天子舉起了弓拉滿了弦,she出的剎那,鹿的影子換成了那朵白蓮,鮮紅的血撲滿了整輪明月。隻看到那朵倒下的白蓮又緩緩升起,嘴裏好像念念有詞,那是古老的咒語,明月仿佛被烏雲籠罩,漸漸暗滅。
是蓮殤,也是芙殤。
這支舞本來應該叫蓮殤,知情人一看便知是蓮月皇後的故事,可惜隻有老百姓還在以為蓮月皇後獨得聖寵,榮華一世,並不能接受這樣悲慘的神話。
蓮月湖畔,芙洛為龍軒帝跳出這支蓮月之死,取名芙殤。
帝王的顏色陰沉冰冷。
如果真說到舞蹈的技藝,羅蜜雅無疑技高一籌,可是論意境,她無疑又遜色一分。舞蹈的最高境界早已不是技藝本身,而是通過舞蹈表達的情意,芙洛的舞是在用自身真情演繹,跳入了人的心底。
這一戰終究是以情勝技,五位評判都支持了芙殤。
這一夜,凝芳殿再次設宴,龍軒帝當眾將羅蜜雅指給了至今未婚的七王爺軒逸。
這個決定讓軒逸傻了眼,讓羅蜜雅傻了眼,讓芙洛也傻了眼。不過很快就理解了,印加國國王居然想用美色這一招圈禁龍軒帝,芙洛心底暗自嘆息,就怕到時候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不過最富戲劇色彩的還是龍軒帝認了封纖尋為義妹,封文昌公主,指婚於印加國王,也就是哪位曾經綁架芙洛隻為見封纖尋一麵的太子。
如此論來,終究是龍軒帝棋高一招,招數都一樣,隻是他為印加國王選擇了一名他無法拒絕的女子為後,從此封纖尋成為印加國母儀天下的王後,為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穿月樓在炎夏確立了獨一無二的霸主地位,這也許就是他們的交換條件吧,也許還有其他的秘密。
論才貌羅蜜雅是不輸封纖尋的,可是論軒逸所鍾愛的,芙洛卻為他感到深深的難過,看著心愛的女人遠嫁它方,又娶了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子。
此時想來,當初他和封纖尋沒能真正相愛,一直是單相思,如今倒成了一種福氣。
這一夜,龍軒帝獨寢幹元殿,次日頒布詔書,冊封芙洛為皇後,典禮設在一月之後。
一時間整個後宮為之震驚,反觀民間,倒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此後的一個月龍軒帝再也沒有出現在芙洛的麵前,新任皇後好像還沒榮登中宮就失寵了。
隻在大婚前三日,龍軒帝才下旨,讓她去宮外的淨雲寺齋戒沐浴,準備封後大典。淨雲寺是炎夏曆代皇帝大行後,後妃出家的寺廟,封後之前,慣例,都要到寺裏焚香禱告,齋戒沐浴。
不過芙洛卻在這裏遇到了她以為早已化為灰燼的二人。
正是婉妃和思瑜。
如今婉妃已是剃度的出家人了,號智安。思瑜寄居在寺裏,每日陪著她的母親禮佛,思瑜的天真爛漫在這裏仿佛更為融洽。
此時芙洛才知道,龍軒帝並沒有殺他們,隻是讓莊瑜和婉妃都各自出了家,已經是他作為帝王的最寬容的舉措了,他如何再能看到自己的妃子和另一個男子成家呢?
至於,思瑜,龍軒帝讓她自由選擇,十五歲時無論她是繼續留在婉妃身邊還是選擇回宮他都支持。
多一個女兒少一個女兒對他仿佛並不重要,但是他願意讓思瑜自己選擇身份,卻已經是最大的皇恩了。
芙洛感嘆於皇室親情的涼薄。
想起玉真國芙洛的母親和哥哥,再想起如今的思瑜。
芙洛萬分慶幸自己當初作出的決定。
無論怎樣,生活在皇家的孩子有幾個能是幸福的。
天下唯一比後妃還可憐的女子,便是公主了。
一顆父兄手上的棋子,無論是和親還是招駙馬,古今幸福長壽的公主能有幾人。
不過無論怎樣,她依然感激龍軒帝並沒有殺婉妃和思瑜,讓她身處異鄉,又多了幾絲溫暖。
“千萬別讓思瑜再回宮了。”芙洛對這婉妃叮嚀囑咐,她瞭然一笑。
帶著不知為何沉重的心,芙洛再次回到了宮裏,難道這就是以後將圈禁她一生的地方了嗎?
皇後的榮耀並沒能照亮她的心。
不過終究,她也算是他的妻了。
[正文:第八十八章 醉後真言]
門外已備好了車輦和各色儀仗,那是一頂八個內監抬著的金頂金黃繡鳳版與,旁邊是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兩側排著一對對龍旌鳳翣,雛羽虁頭。
於是上了與,往太廟去了。後麵有兩排青衣的值事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跟在後麵。更有滿朝的文武大臣站立一邊。
祭告太廟,授了金冊金寶,繁複的禮儀、程序一樣不可錯,直忙了一個多時辰。復又至昆諭殿謝恩。
禮部的冊封官高聲宣讀冊封文,“朕惟道原天地,幹始必賴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恆資乎內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玉真芙貴妃,自入宮為側妃。數年以來,溫惠秉心,柔嘉表度,持躬淑慎,禮教夙嫻,六行悉備,久昭淑德。暨乎綜理內政,恩洽彤闈,允合母儀於天下。既臻即吉之期,宜正中宮之位。敬遵慈命,載考彝章,冊命玉真芙貴妃為皇後。於以協贊坤儀,循嘉祥於蘭掖。”
蓮坤宮
歷代皇後所居的中宮,在龍軒朝第一次開啟。
殿後映入眼的是滿滿的一池碧泉,冬暖夏涼,菡萏四季常開不敗。
華而不麗,精而不奢,簡致流暢,有一點點現代的簡約設計感。
“奴婢給皇後娘娘請安。”一屋慢慢的宮女太監跪首行禮,領頭的兩人不是失蹤已久的碧梧和弄影又是誰。
“娘娘。”才剛站起拉,弄影就已滿臉是淚水。
細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從上次微服出宮回來以後,她和碧梧就被派到了蓮坤宮當值。
弄影有細細的述說分離前的種種,“萬公公明明說不出三日,娘娘就會回宮的。”
重逢的喜悅洗刷了當初離別時碧梧和弄影的冷麵,對於以皇權為天的人,芙洛覺得沒有理由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