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頁
毒醫空間:盛寵農門皇後 作者:沙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族老!”躲在密林中的一個中年男人回過頭,眸光發亮地看向站在他身後的一名老者。
老者看著有七十多歲了,鬚髮皆白,卻把髮髻梳得整整齊齊,鄭重地穿上出席重大節日才會上身的吉服,手中拄著一根拐杖,由一名大約十五、六歲的少年扶著,威嚴甚重,一看便知是這群人中地位最高的人。
“去吧。”老者閉了閉,悄悄握緊拳頭又迅速放開,慎重地對中年男人點頭。“成敗,在此一舉!”
“太爺爺!”扶著老者的少年似乎頗為不安,雙手微微顫抖著卻不自知。“真的要選擇他麽?”此一去便沒有回頭路了。
然而,少年更清楚,不管是前進還是後退,他們都已沒有退路,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他隻是……想保住那個人的命!
“不然呢?”老者斜睨少年一眼,淩厲的氣勢讓少年縮了縮脖子。“他們才是正統,如果想保住全族人的命,我們必須這麽做!”說罷,老者把顫顫巍巍的手往前一指,帶著睥睨天下的氣勢。
“太爺爺,我知錯了!”少年雖有一瞬間的猶豫,但老者的話還是讓他下定決心,望向中年人的目光堅定而決然。“父親——”去吧,我們都在這裏看著您。
“好,這才是我祝家男兒……”中年男人望著少年堅毅的麵容,欣慰地輕笑了起來。可不知想到什麽,麵色又有一瞬間的黯然,隨即被他飛快掩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堅定地走出密林,一步,一步,一步步走向未知的命運。
是死,是活,隻看這一次了!
為了家族幾千條人命,他必須賭這一把!
中年人的步伐看似穩重淡然,實則心情並不如表麵看起來的那麽輕鬆,因為他不確定前麵那個被他寄託了全部希望的人是否心胸寬大到不計前嫌,是否願意放他們家族一馬,是否……
可不管怎麽樣,他都必須為了家族拚上一拚,隻要他盡力了,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欣然接受,無怨無悔。
隨著煙塵的接近,中年人看清走在軍隊最前麵的兩個人,以及他們身後跟著的兩輛馬車。
太子和安世子打前鋒,各騎一匹馬在前麵帶路,小茶和小葉子,還有她們所帶著的丫鬟則分別乘坐兩輛馬車跟在後麵。
最後麵的,是列隊而來的五萬將士。
夕陽的餘輝灑在他們的身上,擦得鋥光瓦亮的盔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得他們如同一個個披著金光而來的銀甲神,威風凜凜!
太子所帶著的人馬在回程的時候,也曾遭遇過兩、三波刺殺,當然,人數自然無法跟第一批相比,所以他們很容易就解決了那些人,但也因此而推慢了前進的速度,直到日落西山,他們才姍姍來遲。
京城遙遙在望,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放緩呼吸,步履卻更加穩健,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著。
他們都知道繼續前進意味著什麽,可沒有一個人退縮,也沒有一個人遲疑,既然知道某些結局無可避免,那便勇往直前!
遠遠的,一個人影在十裏亭的山腳下出現,慢慢向著他們靠攏。
夕陽直直照在他的麵容上,將他清俊的五官照得清清楚楚,同時,他的焦慮、不安、急躁、擔憂也無一能夠隱藏。
以手搭成涼棚放在額頭,遮擋住耀眼的陽光,中年人依稀看清了馬背上的太子,當即遙遙向太子跪下,重重地磕了個頭:“臣,叩見太子殿下!”
“祝尚書?”太子微微挑眉,勒停馬,從馬背上下來,徒步走到下跪的男子麵前,親自將人扶起。“祝尚書,你怎麽出城了?”
祝尚書卻堅持不肯起來,仍跪著回話:“臣前來恭迎殿下回京,以及……”他從懷中取出一份貼身放著的文書,雙手捧著奉到太子麵前。“臣願散盡家財,以助殿下得成大業!”
這個時候獻上家財雖說遲了點,對整個大局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它們卻代表著他和祝家所有人支持太子的決心!
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他向太子死心塌地的投誠!
☆、955.第955章 散盡家財
955.第955章 散盡家財
祝尚書一直都是太子一派的堅定支持者,這麽多年以來,他幫著太子做了許多的事,算是太子的心腹之一,他的忠誠毋庸置疑。
然而,此時此刻,他卻在這麽緊張的時候突然做出令人費解的舉動,太子知道,必定是事出有因的。
難道在他不在京城的時候,祝府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嗎?
這一次,太子沒有把祝尚書扶起來,而是背著雙手,望向京城的方向說道:“祝尚書不必如此,你的忠心孤都知道,這麽久以來,你對孤實在助益良多,今後,孤還指望著祝尚書繼續幫孤的忙呢。”
太子這番話說得大有深意,既是向祝尚書表明了態度,指明他以後還會繼續倚重祝尚書,不會過河拆橋,更不會兔死狗烹。
當然,他的話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祝尚書肯順著他的話起來,說明祝家發生的問題並不嚴重,有可能隻是一點不影響全局的小意外,祝尚書不過是藉此在他麵前多增加一點籌碼罷了。
可如果祝尚書繼續跪著,並且堅持要奉上所有家財,那說明祝家發生了很嚴重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影響全局,及至影響祝家一族的性命。
不過祝尚書會在這種時候出現,太子已經知道祝家的立場了,若無大的問題,事後他可以不再追究祝家的責任。
祝尚書激動得眼含熱淚,卻堅持跪地不起,手中的文書也高高舉著,哽咽道:“請殿下收下臣等家人的心意!”
如此,太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他緩緩接過祝尚書手中的那份文書,將之塞在袖中:“孤知道了!”收下,便代表著他會放過祝家,哪怕他真心不需要祝家那點財產。
祝尚書終於放下心頭大石,熱淚盈眶地再向太子磕了一個頭:“臣,多謝殿下!”
不遠處的密林裏,祝家的族老和一幹人等見狀,頓時激動得小小歡呼了一聲,所有人都放鬆下來。
太子早就知道密林中有人,他淡淡看向密林:“祝尚書,可還有家人在此等候?”
“有的,有的,請殿下稍等,臣現在就去把幾位族中長輩請過來。”祝尚書踉蹌著爬起來,抹了抹雙眼,向太子行了個禮,在太子點頭後,隱密地向著密林的方向打了個手勢。
在祝暄的攙扶下,幾位族老一起走出密林,來到太子麵前,顫顫巍巍地向太子下跪:“老夫拜見太子殿下!”
在族老跪下前,太子便飛快地扶著族老,不讓後者繼續跪下去:“老人家,不必多禮。”
“多謝太子殿下!”族老由祝暄扶著站起來後,哭得那叫一個老淚縱橫,雙眼模糊地望著太子,感激之情溢於言情。
跟在族老後麵的人也是既激動又感激,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老人家,此時天快黑了,事不宜遲,我們還是盡早起程吧?”太子溫和地向祝家族老說著,同時又向祝尚書使了個眼色。
老者看著有七十多歲了,鬚髮皆白,卻把髮髻梳得整整齊齊,鄭重地穿上出席重大節日才會上身的吉服,手中拄著一根拐杖,由一名大約十五、六歲的少年扶著,威嚴甚重,一看便知是這群人中地位最高的人。
“去吧。”老者閉了閉,悄悄握緊拳頭又迅速放開,慎重地對中年男人點頭。“成敗,在此一舉!”
“太爺爺!”扶著老者的少年似乎頗為不安,雙手微微顫抖著卻不自知。“真的要選擇他麽?”此一去便沒有回頭路了。
然而,少年更清楚,不管是前進還是後退,他們都已沒有退路,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他隻是……想保住那個人的命!
“不然呢?”老者斜睨少年一眼,淩厲的氣勢讓少年縮了縮脖子。“他們才是正統,如果想保住全族人的命,我們必須這麽做!”說罷,老者把顫顫巍巍的手往前一指,帶著睥睨天下的氣勢。
“太爺爺,我知錯了!”少年雖有一瞬間的猶豫,但老者的話還是讓他下定決心,望向中年人的目光堅定而決然。“父親——”去吧,我們都在這裏看著您。
“好,這才是我祝家男兒……”中年男人望著少年堅毅的麵容,欣慰地輕笑了起來。可不知想到什麽,麵色又有一瞬間的黯然,隨即被他飛快掩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堅定地走出密林,一步,一步,一步步走向未知的命運。
是死,是活,隻看這一次了!
為了家族幾千條人命,他必須賭這一把!
中年人的步伐看似穩重淡然,實則心情並不如表麵看起來的那麽輕鬆,因為他不確定前麵那個被他寄託了全部希望的人是否心胸寬大到不計前嫌,是否願意放他們家族一馬,是否……
可不管怎麽樣,他都必須為了家族拚上一拚,隻要他盡力了,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欣然接受,無怨無悔。
隨著煙塵的接近,中年人看清走在軍隊最前麵的兩個人,以及他們身後跟著的兩輛馬車。
太子和安世子打前鋒,各騎一匹馬在前麵帶路,小茶和小葉子,還有她們所帶著的丫鬟則分別乘坐兩輛馬車跟在後麵。
最後麵的,是列隊而來的五萬將士。
夕陽的餘輝灑在他們的身上,擦得鋥光瓦亮的盔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得他們如同一個個披著金光而來的銀甲神,威風凜凜!
太子所帶著的人馬在回程的時候,也曾遭遇過兩、三波刺殺,當然,人數自然無法跟第一批相比,所以他們很容易就解決了那些人,但也因此而推慢了前進的速度,直到日落西山,他們才姍姍來遲。
京城遙遙在望,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放緩呼吸,步履卻更加穩健,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著。
他們都知道繼續前進意味著什麽,可沒有一個人退縮,也沒有一個人遲疑,既然知道某些結局無可避免,那便勇往直前!
遠遠的,一個人影在十裏亭的山腳下出現,慢慢向著他們靠攏。
夕陽直直照在他的麵容上,將他清俊的五官照得清清楚楚,同時,他的焦慮、不安、急躁、擔憂也無一能夠隱藏。
以手搭成涼棚放在額頭,遮擋住耀眼的陽光,中年人依稀看清了馬背上的太子,當即遙遙向太子跪下,重重地磕了個頭:“臣,叩見太子殿下!”
“祝尚書?”太子微微挑眉,勒停馬,從馬背上下來,徒步走到下跪的男子麵前,親自將人扶起。“祝尚書,你怎麽出城了?”
祝尚書卻堅持不肯起來,仍跪著回話:“臣前來恭迎殿下回京,以及……”他從懷中取出一份貼身放著的文書,雙手捧著奉到太子麵前。“臣願散盡家財,以助殿下得成大業!”
這個時候獻上家財雖說遲了點,對整個大局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它們卻代表著他和祝家所有人支持太子的決心!
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他向太子死心塌地的投誠!
☆、955.第955章 散盡家財
955.第955章 散盡家財
祝尚書一直都是太子一派的堅定支持者,這麽多年以來,他幫著太子做了許多的事,算是太子的心腹之一,他的忠誠毋庸置疑。
然而,此時此刻,他卻在這麽緊張的時候突然做出令人費解的舉動,太子知道,必定是事出有因的。
難道在他不在京城的時候,祝府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嗎?
這一次,太子沒有把祝尚書扶起來,而是背著雙手,望向京城的方向說道:“祝尚書不必如此,你的忠心孤都知道,這麽久以來,你對孤實在助益良多,今後,孤還指望著祝尚書繼續幫孤的忙呢。”
太子這番話說得大有深意,既是向祝尚書表明了態度,指明他以後還會繼續倚重祝尚書,不會過河拆橋,更不會兔死狗烹。
當然,他的話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祝尚書肯順著他的話起來,說明祝家發生的問題並不嚴重,有可能隻是一點不影響全局的小意外,祝尚書不過是藉此在他麵前多增加一點籌碼罷了。
可如果祝尚書繼續跪著,並且堅持要奉上所有家財,那說明祝家發生了很嚴重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影響全局,及至影響祝家一族的性命。
不過祝尚書會在這種時候出現,太子已經知道祝家的立場了,若無大的問題,事後他可以不再追究祝家的責任。
祝尚書激動得眼含熱淚,卻堅持跪地不起,手中的文書也高高舉著,哽咽道:“請殿下收下臣等家人的心意!”
如此,太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他緩緩接過祝尚書手中的那份文書,將之塞在袖中:“孤知道了!”收下,便代表著他會放過祝家,哪怕他真心不需要祝家那點財產。
祝尚書終於放下心頭大石,熱淚盈眶地再向太子磕了一個頭:“臣,多謝殿下!”
不遠處的密林裏,祝家的族老和一幹人等見狀,頓時激動得小小歡呼了一聲,所有人都放鬆下來。
太子早就知道密林中有人,他淡淡看向密林:“祝尚書,可還有家人在此等候?”
“有的,有的,請殿下稍等,臣現在就去把幾位族中長輩請過來。”祝尚書踉蹌著爬起來,抹了抹雙眼,向太子行了個禮,在太子點頭後,隱密地向著密林的方向打了個手勢。
在祝暄的攙扶下,幾位族老一起走出密林,來到太子麵前,顫顫巍巍地向太子下跪:“老夫拜見太子殿下!”
在族老跪下前,太子便飛快地扶著族老,不讓後者繼續跪下去:“老人家,不必多禮。”
“多謝太子殿下!”族老由祝暄扶著站起來後,哭得那叫一個老淚縱橫,雙眼模糊地望著太子,感激之情溢於言情。
跟在族老後麵的人也是既激動又感激,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老人家,此時天快黑了,事不宜遲,我們還是盡早起程吧?”太子溫和地向祝家族老說著,同時又向祝尚書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