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頁
毒醫空間:盛寵農門皇後 作者:沙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茶現在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這樣一個可以安心讀書,繼續深造的環境,就算不能讓他們更進一步,也能讓他們增加不少的見識。
圖書館就是參照了現代的圖書館模式,盡量收集書籍放在裏麵,供學子們借閱,學習,謄抄。
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也可以幫圖書館做義工,每謄抄一本書籍,便能得到一兩銀子的報酬,將來他們也可以在圖書館中免費借閱書籍,不必再額外支付借書費。
圖書館的提議讓天元帝大為心動,當即找來幾名心腹大臣,商議一番後便同意了。
上一次的女子學堂雖然一開始遭受過非議,但接下來的時間證明了它的可行性,不說許多女子在裏麵學會了許多淺顯的護理知識,更是讓她們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會那麽輕易的受傷,為生育子嗣做好準備。
此舉贏得了天榮國女人們,尤其是京城貴夫人們的一致稱讚。
不管這些稱讚中有多少真心的成分,最起碼,天元帝覺得他麵上有光,說不定真的能提高天榮國的生育率呢。
正是因為嚐到了甜頭,這一次小茶一遞交圖書館的計劃書,天元帝就想當即拍板同意的。
不過為了維持他帝王的尊嚴,為了不顯得那麽的迫不及待,他還是召集大臣們看過,商議過後,然後在朝堂上正式提出,並得到大臣們的一致通過,才下旨建立京都圖書館。
至於督辦這件差事的人選,天元帝再次看中了太子。
天元帝的決定立馬讓順王、安王和寧王三個王爺嫉妒得眼睛紅了,變成了三隻小兔子。
但凡是有眼光的人都能明白,出頭建立圖書館是一件大好的差事,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文人學子當中更是極易造成過高的聲望,更加方便他們日後拉攏那些學子的心。
如今這件差事成全了太子,他們怎麽可能不眼紅,不嫉妒呢?
他們不知道提議的人是小茶,天元帝當然隻能把這件事交給太子來做,卻隻以為是天元帝偏心太子,甚至有可能真的打算開始培養太子,連日來的心情都七上八下的,浮動得相當嚴重。
不說三位王爺是這樣想的,就是那些大臣們也是這樣想的。
某些想抱大腿的官員們立刻掉轉了風向,轉而向太子示起好來。
而於相、沈相等人則是黑了臉色,更加將太子看成心頭大患,欲除之而後快。
☆、751.第751章 天元帝的疑心
751.第751章 天元帝的疑心
圖書館計劃一經推出,不出所料,立即得到眾多文人學子的大力推崇。
人人盛讚天元帝是盛世明君,就連負責督辦此事的太子,在民間的聲望也一度達到最頂點。
以前那個病弱不堪的太子殿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憂國憂民、心懷蒼生的太子殿下。
當然,在太子的刻意引導下,他在民間的聲望再高,也始終比天元帝要低得多,人們更多提起的,還是當今聖人——天元帝。
不管是什麽事,在一部分人得到好處的同時,永遠會觸動某些人的利益,槍打出頭鳥,他們不敢對天元帝怎麽樣,就從太子那邊下手。
反正太子在朝中冒了頭,與之相對的,順王、安王和寧王三位王爺就會在無形中被壓了一頭,不用天元帝出手,就有人跳出來,努力想要把太子打壓下去。
沒過多久,彈劾太子的摺子便接二連三的出現,每一個摺子都列數了他的好幾條罪狀。
由於太子剛接觸朝政沒多久,所辦的差事其實不多,而且每一件都辦得很完美,禦史找不到可以彈劾他的理由,幹脆參他一個功高蓋主,野心勃勃,甚至是與民爭利的罪名。
除此之外,小茶在西邊城郊所辦的慈善堂,也成為他們彈劾的主要目標。
經過這段時間的“明查暗訪”,他們收集了不少慈善堂的動作方式、資金流向、人員去留等問題,置疑小茶這個小村姑是如何有能力建成這麽大的慈善藥、藥堂、酒樓和藥膳館等,並且還指出,小茶做為未來的太子妃,卻走行商之路,這是給皇家招黑,給太子招黑,甚至有帳目不清等嫌疑。
“臣……懇求皇上深查慈善堂的帳目,好調查清楚它們的資金走向,免得被某些人利用,達成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名帶頭彈劾太子的言官跪在地上,義正言辭的說著。
至於他口中的“某些人”是誰,雖說沒有指名道姓,但朝中大臣一聽便知道是誰了,而他口中所謂“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然是指那人瞄準了天元帝所坐的那個位置。
這種話不可謂不毒,卻也最容易觸動到天元帝的逆鱗,一奏一個準。
果然,禦史的話音剛落,眾位大臣們頓時覺得金鑾殿中的空氣冷凝了許多,溫度刷刷的往下降。
他們立即將意味不明的目光對準了太子,想知道他會如何替自己辯解——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想看看天元帝會如何看待這件事。
天元帝心中雖不悅,但沒有直接說出決定,畢竟他也是要麵子的,被人知道他忌憚著自己的兒子,隻要兒子有一點好聲望就要打壓下去,這對他的名聲不好。
哪怕心中忌憚,想要打壓也不能在這種時候,隻能暗中進行,不是?
於是,他把問題拋給了朝中的大臣們:“眾位愛卿,你們怎麽看?”
怎麽看?我們還能怎麽看?當然是不能說實主知啦。
大臣們都要振臂高呼,求天元帝放過了。
泥煤,防著自己的兒子,還要把他們拖下水,拉他們當擋箭牌,這當得很不爽,好不?
當然了,站在太子對立麵的自然是希望借著這件事把太子打壓下去,最好把他圈禁,讓他再也不能出來。
而支持太子的,則希望天元帝放過太子,別再揪著這種事不放了。
順王見到天元帝並沒有當麵斥責那彈劾太子的禦史,就知道禦史的話說中了天元帝的心事,心中得意,覺得這次就算不能把太子拉下去,也能在天元帝心中放一根刺。
太子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就那麽站在原地,巋然不動,仿佛禦史彈劾的那個人根本不是他一樣。
這時,戶部尚書站了出來,說道:“啟稟皇上,周禦史所彈劾之事並不正確,有誇張、誤導之嫌,臣與安國公府的衛大小姐曾有過接觸,對她也算得上了解。因自身的出身問題,她一向心懷百姓,處處為百姓著想,所開辦的慈善堂更是全部由她自己獨自出資,從未假手於他人。這樣的一個小姑娘,又何來利用慈善堂聚眾斂財呢?”
“哼,她在安州城開辦慈善堂時,可是一名父母雙亡的小孤女,哪裏來的原始資金開辦慈善堂?臣現在懷疑她的資金來源有問題。”禦史猛地抬頭說道。“況且,臣聽說,當時有幾名富翁家中失竊,大量財物丟失,臣也懷疑與她有關……”
不得不說,禦史的推斷真相了。
隻可惜他沒有證據,不然一定咬死了小茶不放。
他沒有證據,不代表天元帝沒有啊,他一直都知道小茶有著鬼神莫測的能力,若是禦史所言不假,那麽安州城慈善堂的啟動資金確實有問題。
圖書館就是參照了現代的圖書館模式,盡量收集書籍放在裏麵,供學子們借閱,學習,謄抄。
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也可以幫圖書館做義工,每謄抄一本書籍,便能得到一兩銀子的報酬,將來他們也可以在圖書館中免費借閱書籍,不必再額外支付借書費。
圖書館的提議讓天元帝大為心動,當即找來幾名心腹大臣,商議一番後便同意了。
上一次的女子學堂雖然一開始遭受過非議,但接下來的時間證明了它的可行性,不說許多女子在裏麵學會了許多淺顯的護理知識,更是讓她們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會那麽輕易的受傷,為生育子嗣做好準備。
此舉贏得了天榮國女人們,尤其是京城貴夫人們的一致稱讚。
不管這些稱讚中有多少真心的成分,最起碼,天元帝覺得他麵上有光,說不定真的能提高天榮國的生育率呢。
正是因為嚐到了甜頭,這一次小茶一遞交圖書館的計劃書,天元帝就想當即拍板同意的。
不過為了維持他帝王的尊嚴,為了不顯得那麽的迫不及待,他還是召集大臣們看過,商議過後,然後在朝堂上正式提出,並得到大臣們的一致通過,才下旨建立京都圖書館。
至於督辦這件差事的人選,天元帝再次看中了太子。
天元帝的決定立馬讓順王、安王和寧王三個王爺嫉妒得眼睛紅了,變成了三隻小兔子。
但凡是有眼光的人都能明白,出頭建立圖書館是一件大好的差事,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文人學子當中更是極易造成過高的聲望,更加方便他們日後拉攏那些學子的心。
如今這件差事成全了太子,他們怎麽可能不眼紅,不嫉妒呢?
他們不知道提議的人是小茶,天元帝當然隻能把這件事交給太子來做,卻隻以為是天元帝偏心太子,甚至有可能真的打算開始培養太子,連日來的心情都七上八下的,浮動得相當嚴重。
不說三位王爺是這樣想的,就是那些大臣們也是這樣想的。
某些想抱大腿的官員們立刻掉轉了風向,轉而向太子示起好來。
而於相、沈相等人則是黑了臉色,更加將太子看成心頭大患,欲除之而後快。
☆、751.第751章 天元帝的疑心
751.第751章 天元帝的疑心
圖書館計劃一經推出,不出所料,立即得到眾多文人學子的大力推崇。
人人盛讚天元帝是盛世明君,就連負責督辦此事的太子,在民間的聲望也一度達到最頂點。
以前那個病弱不堪的太子殿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憂國憂民、心懷蒼生的太子殿下。
當然,在太子的刻意引導下,他在民間的聲望再高,也始終比天元帝要低得多,人們更多提起的,還是當今聖人——天元帝。
不管是什麽事,在一部分人得到好處的同時,永遠會觸動某些人的利益,槍打出頭鳥,他們不敢對天元帝怎麽樣,就從太子那邊下手。
反正太子在朝中冒了頭,與之相對的,順王、安王和寧王三位王爺就會在無形中被壓了一頭,不用天元帝出手,就有人跳出來,努力想要把太子打壓下去。
沒過多久,彈劾太子的摺子便接二連三的出現,每一個摺子都列數了他的好幾條罪狀。
由於太子剛接觸朝政沒多久,所辦的差事其實不多,而且每一件都辦得很完美,禦史找不到可以彈劾他的理由,幹脆參他一個功高蓋主,野心勃勃,甚至是與民爭利的罪名。
除此之外,小茶在西邊城郊所辦的慈善堂,也成為他們彈劾的主要目標。
經過這段時間的“明查暗訪”,他們收集了不少慈善堂的動作方式、資金流向、人員去留等問題,置疑小茶這個小村姑是如何有能力建成這麽大的慈善藥、藥堂、酒樓和藥膳館等,並且還指出,小茶做為未來的太子妃,卻走行商之路,這是給皇家招黑,給太子招黑,甚至有帳目不清等嫌疑。
“臣……懇求皇上深查慈善堂的帳目,好調查清楚它們的資金走向,免得被某些人利用,達成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名帶頭彈劾太子的言官跪在地上,義正言辭的說著。
至於他口中的“某些人”是誰,雖說沒有指名道姓,但朝中大臣一聽便知道是誰了,而他口中所謂“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然是指那人瞄準了天元帝所坐的那個位置。
這種話不可謂不毒,卻也最容易觸動到天元帝的逆鱗,一奏一個準。
果然,禦史的話音剛落,眾位大臣們頓時覺得金鑾殿中的空氣冷凝了許多,溫度刷刷的往下降。
他們立即將意味不明的目光對準了太子,想知道他會如何替自己辯解——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想看看天元帝會如何看待這件事。
天元帝心中雖不悅,但沒有直接說出決定,畢竟他也是要麵子的,被人知道他忌憚著自己的兒子,隻要兒子有一點好聲望就要打壓下去,這對他的名聲不好。
哪怕心中忌憚,想要打壓也不能在這種時候,隻能暗中進行,不是?
於是,他把問題拋給了朝中的大臣們:“眾位愛卿,你們怎麽看?”
怎麽看?我們還能怎麽看?當然是不能說實主知啦。
大臣們都要振臂高呼,求天元帝放過了。
泥煤,防著自己的兒子,還要把他們拖下水,拉他們當擋箭牌,這當得很不爽,好不?
當然了,站在太子對立麵的自然是希望借著這件事把太子打壓下去,最好把他圈禁,讓他再也不能出來。
而支持太子的,則希望天元帝放過太子,別再揪著這種事不放了。
順王見到天元帝並沒有當麵斥責那彈劾太子的禦史,就知道禦史的話說中了天元帝的心事,心中得意,覺得這次就算不能把太子拉下去,也能在天元帝心中放一根刺。
太子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就那麽站在原地,巋然不動,仿佛禦史彈劾的那個人根本不是他一樣。
這時,戶部尚書站了出來,說道:“啟稟皇上,周禦史所彈劾之事並不正確,有誇張、誤導之嫌,臣與安國公府的衛大小姐曾有過接觸,對她也算得上了解。因自身的出身問題,她一向心懷百姓,處處為百姓著想,所開辦的慈善堂更是全部由她自己獨自出資,從未假手於他人。這樣的一個小姑娘,又何來利用慈善堂聚眾斂財呢?”
“哼,她在安州城開辦慈善堂時,可是一名父母雙亡的小孤女,哪裏來的原始資金開辦慈善堂?臣現在懷疑她的資金來源有問題。”禦史猛地抬頭說道。“況且,臣聽說,當時有幾名富翁家中失竊,大量財物丟失,臣也懷疑與她有關……”
不得不說,禦史的推斷真相了。
隻可惜他沒有證據,不然一定咬死了小茶不放。
他沒有證據,不代表天元帝沒有啊,他一直都知道小茶有著鬼神莫測的能力,若是禦史所言不假,那麽安州城慈善堂的啟動資金確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