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裴道:“譚大人,方才……”
譚華道:“我都聽見了。方才先生指認是本官傷人在先,那麽我想問先生,你那位朋友可有性命之虞?”
林月野道:“……沒有。”
譚華道:“既然沒有傷及性命,那麽先生有什麽證據證明是本官所傷?”
林月野:“你……”
李聚在上麵聽著,想起那天去鬆凝書院捉拿林月野時,看到的那個十分虛弱的年輕男子,若林月野所言屬實,那麽那個男子確實傷得很重,沒有性命之虞看起來也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江裴道:“先生如果能證明還有第三個人親眼看見了譚大人對你朋友行兇,那麽此案便可成立。”
林月野僵硬道:“……沒有。當時隻有我們三個人在場,我和譚大人起了爭執,他就挾持我朋友威脅我。”
譚華道:“那就沒辦法了。”
林月野:“可是你又有什麽證據證明是我刺傷了你!”
譚華道:“我當然有。”
林月野:“……什麽?”
譚華揚起嘴角:“葉淨,葉寧卓。”他盯著林月野的眼睛:“這個人你認識吧?”
林月野心中一驚。
江裴聽到有人證,便道:“譚大人,你所說的這個人,方便傳召嗎?”
譚華道:“當然。他是我年輕時就認識的好友,對我的事一向上心。他現在應該就在城中某處茶館裏聽戲,大人吩咐幾個人立刻就能將他帶來。”
江裴於是吩咐堂下兩個侍衛:“你們,去,把譚大人所說的這個人找到帶過來。”
兩個侍衛得到命令便道一聲“遵命”提刀出去了。
堂內一時靜寂下來。
譚華與堂上幾人不動聲色對視幾眼,隨即輕笑道:“待寧卓過來還有一會兒,我們不妨說些別的事。這幾年你過得怎麽樣,師兄?”
林月野咬緊了牙,自重逢之後也過了有好幾天了,他現在在刑堂上才問他過的好不好,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果然江裴假裝驚訝道:“怎麽譚大人認識林先生嗎?”
林月野冷哼一聲,譚華卻滿含笑意道:“豈止是認識,我們當年可是同門師兄弟呢。”
上麵坐著的那個翰林院陪審道:“這可就令人驚奇了,譚大人年輕時是在京城著名的鹿枝書院讀書,師從俞遲俞老先生。若林先生真是與譚大人是同門師兄弟,那麽也曾在鹿枝書院求過學?”
李聚道:“鹿枝書院當年何等風光,雖然後來敗落了,但是俞遲老先生的名字誰不知道,一介文宗儒士,乃天下文人之首。雖是言官身份,卻願意設書院於坊間,學生不論富貴寒素,一視同仁。能受教於他老人家門下,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他看了看下麵跪著的人,頓了一下,道:“倒是從未聽說過老先生還有一位大弟子……”
林月野麵目淡漠,仿佛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麽,一旁的典吏放下毛筆,狀似無意地清了清嗓子,道:“幾位大人都年輕,南渡之前的事,大多不甚了解,就算聽長輩提及,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那位俞老先生被貶之時,大人們可能也才十三四歲,可能那一輩的人也不願過多提及,俞老先生落難,誠是天下所有文人之痛。”
李聚道:“聽說是因為一場轟動京城的會考泄題案?”
陪審道:“是。不過也有人說他是為人翻案頂罪,在那之前犯人已經認罪被罰了……總之真相如何沒人說的清。”他瞧一瞧地上的兩人,“……你們兩位,可知曉?”
譚華露出痛惜的神色,嘆道:“先師儒士之名天下皆聞,卻甘為門下一個弟子毀去畢生所學,淪為階下囚,怎能不讓人悲嘆。隻是前塵往事如煙如塵,驟然提起隻會徒增煩惱牽恨,故而我從不曾向各位說起,如今與師兄重逢,才不得不慨嘆命運的無常。”
江裴聽他話裏有話,就是不直接挑明,一直在那兒咬文嚼字,索性也懶得理會了,直接問道:“譚大人,方才你說俞老先生是為門下一弟子而折損,不知這位弟子……”
譚華冷冷一笑,林月野感覺一道冰寒似水的目光射在他身上,正待要開口,這時陪審像才想起來似的驚訝道:“我怎麽記得聽人說那泄題案的認罪之人是其中一位主考官,名字好像叫林沐的?”
“……”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林月野,林月野抬起眼與他們對視,眼神堅韌不移,過了一會兒,江裴擺擺手,道:“不對不對,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就算是林先生當年,也才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怎麽可能當得起會試的主考官呢?也許隻是重名重姓罷了。”
譚華笑道:“這個大人就小看我師兄了。師兄當年少年英才,十五歲登進士第,年紀輕輕就是名重一時的太常博士,如何當不起會試的主考官?”
江裴:“可是……”
譚華道:“先師在朝中威望頗高,又極器重這個大弟子,要從中推動一把也不是很難。”
江裴轉頭看了看李聚,兩人在空中交流了一會兒,然後他道:“此事乃前朝秘辛,與本案無關,且稍後再議。來人哪……”
譚華眉頭一皺,一旁典吏從容道:“大人,刑部歷代疑案重案都有記錄,若大人需要,小的可以去將案宗拿來。”
江裴:“……”
典吏道:“大人要查嗎?”
第57章 朝堂問訊(二)
林月野在心中將典吏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典吏完全不在乎他要活剮了自己的眼神,筆直地坐著,等著江裴的命令。
半晌,江裴嘆了口氣,道:“此事看來若有隱情,非同小可。既如此,你便去將案宗拿來與我瞧瞧吧。”
不一會兒,典吏抱來了幾本厚厚的卷宗,堆到江裴麵前,他將這些卷宗分給李聚和陪審幾份,讓他們代為查閱,他拍了一下驚堂木,道:“林先生,此事若經查實與你有關,這可是欺瞞聖上牽連九族的大罪。”
林月野道:“我知道。”
江裴皺一皺眉,譚華道:“師兄心誌之堅,非常人可比,大人還是等查明了事實再問罪吧。”
江裴微微嘆息,又低頭翻閱起案宗來。
譚華對林月野道:“師兄有什麽話要說趁現在趕緊說了吧,不然待會兒如果真查出了什麽,那就百口莫辯了。”
林月野道:“你想我說什麽?”
譚華道:“不說也沒關係。刑部關卡重重,有的是辦法讓師兄開口,不過師兄明理,又何必去受那個罪呢?”
林月野道:“我至今都不明白,你為什麽非要置我於死地不可。你覺得老師他偏袒於我,心內對他多有怨憤,又為什麽要為他翻案?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若是看到咱們倆兄弟相向,也不會高興的。”
譚華道:“我都聽見了。方才先生指認是本官傷人在先,那麽我想問先生,你那位朋友可有性命之虞?”
林月野道:“……沒有。”
譚華道:“既然沒有傷及性命,那麽先生有什麽證據證明是本官所傷?”
林月野:“你……”
李聚在上麵聽著,想起那天去鬆凝書院捉拿林月野時,看到的那個十分虛弱的年輕男子,若林月野所言屬實,那麽那個男子確實傷得很重,沒有性命之虞看起來也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江裴道:“先生如果能證明還有第三個人親眼看見了譚大人對你朋友行兇,那麽此案便可成立。”
林月野僵硬道:“……沒有。當時隻有我們三個人在場,我和譚大人起了爭執,他就挾持我朋友威脅我。”
譚華道:“那就沒辦法了。”
林月野:“可是你又有什麽證據證明是我刺傷了你!”
譚華道:“我當然有。”
林月野:“……什麽?”
譚華揚起嘴角:“葉淨,葉寧卓。”他盯著林月野的眼睛:“這個人你認識吧?”
林月野心中一驚。
江裴聽到有人證,便道:“譚大人,你所說的這個人,方便傳召嗎?”
譚華道:“當然。他是我年輕時就認識的好友,對我的事一向上心。他現在應該就在城中某處茶館裏聽戲,大人吩咐幾個人立刻就能將他帶來。”
江裴於是吩咐堂下兩個侍衛:“你們,去,把譚大人所說的這個人找到帶過來。”
兩個侍衛得到命令便道一聲“遵命”提刀出去了。
堂內一時靜寂下來。
譚華與堂上幾人不動聲色對視幾眼,隨即輕笑道:“待寧卓過來還有一會兒,我們不妨說些別的事。這幾年你過得怎麽樣,師兄?”
林月野咬緊了牙,自重逢之後也過了有好幾天了,他現在在刑堂上才問他過的好不好,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果然江裴假裝驚訝道:“怎麽譚大人認識林先生嗎?”
林月野冷哼一聲,譚華卻滿含笑意道:“豈止是認識,我們當年可是同門師兄弟呢。”
上麵坐著的那個翰林院陪審道:“這可就令人驚奇了,譚大人年輕時是在京城著名的鹿枝書院讀書,師從俞遲俞老先生。若林先生真是與譚大人是同門師兄弟,那麽也曾在鹿枝書院求過學?”
李聚道:“鹿枝書院當年何等風光,雖然後來敗落了,但是俞遲老先生的名字誰不知道,一介文宗儒士,乃天下文人之首。雖是言官身份,卻願意設書院於坊間,學生不論富貴寒素,一視同仁。能受教於他老人家門下,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他看了看下麵跪著的人,頓了一下,道:“倒是從未聽說過老先生還有一位大弟子……”
林月野麵目淡漠,仿佛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麽,一旁的典吏放下毛筆,狀似無意地清了清嗓子,道:“幾位大人都年輕,南渡之前的事,大多不甚了解,就算聽長輩提及,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那位俞老先生被貶之時,大人們可能也才十三四歲,可能那一輩的人也不願過多提及,俞老先生落難,誠是天下所有文人之痛。”
李聚道:“聽說是因為一場轟動京城的會考泄題案?”
陪審道:“是。不過也有人說他是為人翻案頂罪,在那之前犯人已經認罪被罰了……總之真相如何沒人說的清。”他瞧一瞧地上的兩人,“……你們兩位,可知曉?”
譚華露出痛惜的神色,嘆道:“先師儒士之名天下皆聞,卻甘為門下一個弟子毀去畢生所學,淪為階下囚,怎能不讓人悲嘆。隻是前塵往事如煙如塵,驟然提起隻會徒增煩惱牽恨,故而我從不曾向各位說起,如今與師兄重逢,才不得不慨嘆命運的無常。”
江裴聽他話裏有話,就是不直接挑明,一直在那兒咬文嚼字,索性也懶得理會了,直接問道:“譚大人,方才你說俞老先生是為門下一弟子而折損,不知這位弟子……”
譚華冷冷一笑,林月野感覺一道冰寒似水的目光射在他身上,正待要開口,這時陪審像才想起來似的驚訝道:“我怎麽記得聽人說那泄題案的認罪之人是其中一位主考官,名字好像叫林沐的?”
“……”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林月野,林月野抬起眼與他們對視,眼神堅韌不移,過了一會兒,江裴擺擺手,道:“不對不對,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就算是林先生當年,也才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怎麽可能當得起會試的主考官呢?也許隻是重名重姓罷了。”
譚華笑道:“這個大人就小看我師兄了。師兄當年少年英才,十五歲登進士第,年紀輕輕就是名重一時的太常博士,如何當不起會試的主考官?”
江裴:“可是……”
譚華道:“先師在朝中威望頗高,又極器重這個大弟子,要從中推動一把也不是很難。”
江裴轉頭看了看李聚,兩人在空中交流了一會兒,然後他道:“此事乃前朝秘辛,與本案無關,且稍後再議。來人哪……”
譚華眉頭一皺,一旁典吏從容道:“大人,刑部歷代疑案重案都有記錄,若大人需要,小的可以去將案宗拿來。”
江裴:“……”
典吏道:“大人要查嗎?”
第57章 朝堂問訊(二)
林月野在心中將典吏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典吏完全不在乎他要活剮了自己的眼神,筆直地坐著,等著江裴的命令。
半晌,江裴嘆了口氣,道:“此事看來若有隱情,非同小可。既如此,你便去將案宗拿來與我瞧瞧吧。”
不一會兒,典吏抱來了幾本厚厚的卷宗,堆到江裴麵前,他將這些卷宗分給李聚和陪審幾份,讓他們代為查閱,他拍了一下驚堂木,道:“林先生,此事若經查實與你有關,這可是欺瞞聖上牽連九族的大罪。”
林月野道:“我知道。”
江裴皺一皺眉,譚華道:“師兄心誌之堅,非常人可比,大人還是等查明了事實再問罪吧。”
江裴微微嘆息,又低頭翻閱起案宗來。
譚華對林月野道:“師兄有什麽話要說趁現在趕緊說了吧,不然待會兒如果真查出了什麽,那就百口莫辯了。”
林月野道:“你想我說什麽?”
譚華道:“不說也沒關係。刑部關卡重重,有的是辦法讓師兄開口,不過師兄明理,又何必去受那個罪呢?”
林月野道:“我至今都不明白,你為什麽非要置我於死地不可。你覺得老師他偏袒於我,心內對他多有怨憤,又為什麽要為他翻案?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若是看到咱們倆兄弟相向,也不會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