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林月野從他手中拿過外袍,重新穿上,“我說你啊,對那些孩子就溫聲細語,怎麽麵對我就那麽冷淡呢?”
他揚了揚眉:“這麽一個小要求都不能答應。你忘了昨晚……”
桑鈺道:“我陪你去。”
林月野賤兮兮地湊過來:“早答應不就得了?偏要扭捏一下……又……”
桑鈺轉身就走。
林月野望著他的背影補完後半句:“……又不是女孩子。”
第20章 又有奇遇
午飯後,孩子們排排躺在長塌上睡午覺。林月野雇了一輛馬車,抱臂等在門口。
桑鈺收拾好跨出大門,幾步走到他麵前,道:“進城?”
林月野點頭:“嗯。買完就回來,用不了多長時間。”
“好。”
桑鈺掀開簾子上車,林月野牽過韁繩,坐上了車轅。
林月野道:“桑鈺樂師,君子六藝,是不是獨有‘禦’你不會?”
桑鈺在車裏道:“‘射’也不通。”
林月野道:“怪不得駕車的馬兒你都馴服不了”說完他摸了摸前麵馬兒的肚子,馬兒溫順地像隻兔子,還用尾巴上的鬃毛蹭了蹭他。
桑鈺忍不住道:“為什麽它這麽親近你?”
林月野仔細看了看,瞭然:“可能是因為它是一匹母馬。”
桑鈺“唰”地放下了簾子。
扔出一枚銅板,桑鈺悶悶道:“車夫,趕車。”
馬車晃晃悠悠向北,一路行得平穩。不到半個時辰,到了城中最繁華的街市。
初冬日光稀薄,午後倦懶,長長的街道上並沒有多少人。
兩人走進兵器鋪子,老闆娘立刻過來招呼,吩咐小夥計看茶。
“哎呦,兩位公子看劍哪?”
林月野晃悠悠踱進來,目光在鋪子內掃視一圈,笑道:“不用太好的,拿兩把普通的來我們看看。”
“好嘞。公子您等著。”
此間鋪子共有兩層,一樓大堂零散放著幾張小桌椅,略備幾壺清茶;二樓則是真正刀劍滿牆的兵器閣。
若有端架子的富貴公子,出行往往前呼後擁,到任何地方都要裝腔作勢一番,自然是不屑於親自上二樓挑選的,進來便在大堂裏坐下,必得店家將兵器呈上來供他看賞選擇。
大多數人還是上兵器閣參觀挑選,又極易遇見誌同道合之人,結交三兩好友。
所以一樓與二樓,同屬一間,卻是兩種氛圍。
林月野不上二樓,原因無他,純粹是他懶怠動彈,無意挑選。
擇了個靠窗的小桌子坐下來,林月野道:“真正
的劍客挑選佩劍,都是尋著名的鑄劍師為自己鑄造一把,往往耗費好幾個月的時間。不過這種劍一般都會跟隨其主一生,主存劍在,主隕劍落。”
桑鈺道:“那你的劍呢?”
林月野笑了笑:“我的劍跟了我七八年了,不是什麽多有名的兵器,不過也有感情了。所以我一定得回去向穆雨那女人討回來。還有我的簫。”
桑鈺:“我的琴。”
林月野看他一眼:“你的琴是什麽珍貴的古物嗎?你如此看重它。”
桑鈺低了眼眸:“並不是古物……”
林月野道:“我的簫也很普通,隻是因為……”
桑鈺抬起頭來。
兩人異口同聲:“……因為是故人所贈。”
林月野:“……”
桑鈺眼睫顫了顫,端起茶杯喝茶。
老闆娘適時地下來,捧著兩柄劍。
林月野心中甚不自在,隻粗略看了兩眼,連劍鞘都沒拔,挑了一把看起來較為順眼的,道:“就它了。”
付了錢,拉著桑鈺就出去了。
上了馬車,林月野將劍扔給桑鈺讓他拿著,道:“回去?”
桑鈺把劍規規矩矩放好,想了想:“尚早。孩子們午睡未醒。”
林月野道:“那去別的地方逛逛?”
桑鈺道:“也可。”
兩人駕車來到郊野。微風寒涼,清澈的河水淙淙流向遠方,兩岸草地一片枯黃。
河邊一方半淹半露的岩石上,一個身著青色襖裙的少女斜坐其上,手拈野花,雙足懸在半空蕩來盪去。
林月野與桑鈺站在長河邊,遠處一個漁夫收起漁網,十數尾鮮魚在網中活蹦亂跳。林月野伸了個懶腰,“至自然之地,遇清新淡雅之美,始覺胸次高曠。”
桑鈺道:“我想彈琴。”
“……”林月野無奈笑道,“好好好,你不要著急嘛。你的琴我一定會幫你討回來的。”
桑鈺難得執拗了一回:“我現在就想彈。”
林月野道:“你可以唱歌。”
桑鈺不理他了。
這時,從遠處山巒走來一個老人,步履蹣跚,走近了,看得出他神色很疲憊。
經過他們身邊時,這老人踉蹌了一下,林月野連忙扶了他一把,老人感激得看他一眼,林月野道:“老人家慢著點兒。”
桑鈺恭敬道:“鄭老先生。”
老人看見他,慈祥地笑笑:“是昭漱啊。”
林月野看了看桑鈺,這是林月野第二次從別人嘴裏聽到桑鈺的名字,不知為何心頭禁不住一軟,笑道:“桑鈺樂師,你認識這位老人家?”
桑鈺道:“鄭六公鄭老先生是書院前代掌祠。”
林月野道:“掌祠?”連忙行禮,“晚輩唐突了。”
鄭六公擺擺手:“無妨無妨。”
掌祠是書院裏司掌祭祀活動的職事,都是請通曉禮樂的人來擔任,雖不從事教書,但比夫子還讓人尊敬。
桑鈺道:“鄭先生,您從何處來?”
鄭六公道:“受人所託,到外鎮去主持一場喪儀。”
桑鈺道:“喪儀不都是由族長主持嗎?怎麽反倒請了您這麽一個外鄉人呢?”
鄭六公道:“歷來都是這樣沒錯,隻是他們家去世的就是族長的女兒,族長悲痛欲絕,故而請了我幫忙。”捋了捋鬍鬚,“說起他們家那小女子啊,真是可惜。才十七歲,與當地另一望族的公子定了親,隻是還沒嫁過去未婚夫就死了,年紀輕輕成了寡婦。”
林月野聽著很新鮮:“既然是未婚夫死了,為何您卻是給那小寡婦主持喪儀呢?”
鄭六公嘆道:“說來這又是一件奇事。那小女子聽聞未婚夫死了,傷心過度,好容易被父母勸住,便發誓不再另嫁。沒想到守寡不到一年,就有人來提親,提了三次,那小女子不堪受辱便懸樑自盡了。”
“……”
林月野不勝唏噓,很為那小女子惋惜。
鄭六公繼續道:“寡婦自盡不是什麽光彩的事,但貴就貴在這小女子的貞烈,為亡夫矢誌守節。他們族中商議,請先生寫了篇文賦,一級一級呈報上去,到了禮部,朝廷便旌表了貞節牌坊。”
他揚了揚眉:“這麽一個小要求都不能答應。你忘了昨晚……”
桑鈺道:“我陪你去。”
林月野賤兮兮地湊過來:“早答應不就得了?偏要扭捏一下……又……”
桑鈺轉身就走。
林月野望著他的背影補完後半句:“……又不是女孩子。”
第20章 又有奇遇
午飯後,孩子們排排躺在長塌上睡午覺。林月野雇了一輛馬車,抱臂等在門口。
桑鈺收拾好跨出大門,幾步走到他麵前,道:“進城?”
林月野點頭:“嗯。買完就回來,用不了多長時間。”
“好。”
桑鈺掀開簾子上車,林月野牽過韁繩,坐上了車轅。
林月野道:“桑鈺樂師,君子六藝,是不是獨有‘禦’你不會?”
桑鈺在車裏道:“‘射’也不通。”
林月野道:“怪不得駕車的馬兒你都馴服不了”說完他摸了摸前麵馬兒的肚子,馬兒溫順地像隻兔子,還用尾巴上的鬃毛蹭了蹭他。
桑鈺忍不住道:“為什麽它這麽親近你?”
林月野仔細看了看,瞭然:“可能是因為它是一匹母馬。”
桑鈺“唰”地放下了簾子。
扔出一枚銅板,桑鈺悶悶道:“車夫,趕車。”
馬車晃晃悠悠向北,一路行得平穩。不到半個時辰,到了城中最繁華的街市。
初冬日光稀薄,午後倦懶,長長的街道上並沒有多少人。
兩人走進兵器鋪子,老闆娘立刻過來招呼,吩咐小夥計看茶。
“哎呦,兩位公子看劍哪?”
林月野晃悠悠踱進來,目光在鋪子內掃視一圈,笑道:“不用太好的,拿兩把普通的來我們看看。”
“好嘞。公子您等著。”
此間鋪子共有兩層,一樓大堂零散放著幾張小桌椅,略備幾壺清茶;二樓則是真正刀劍滿牆的兵器閣。
若有端架子的富貴公子,出行往往前呼後擁,到任何地方都要裝腔作勢一番,自然是不屑於親自上二樓挑選的,進來便在大堂裏坐下,必得店家將兵器呈上來供他看賞選擇。
大多數人還是上兵器閣參觀挑選,又極易遇見誌同道合之人,結交三兩好友。
所以一樓與二樓,同屬一間,卻是兩種氛圍。
林月野不上二樓,原因無他,純粹是他懶怠動彈,無意挑選。
擇了個靠窗的小桌子坐下來,林月野道:“真正
的劍客挑選佩劍,都是尋著名的鑄劍師為自己鑄造一把,往往耗費好幾個月的時間。不過這種劍一般都會跟隨其主一生,主存劍在,主隕劍落。”
桑鈺道:“那你的劍呢?”
林月野笑了笑:“我的劍跟了我七八年了,不是什麽多有名的兵器,不過也有感情了。所以我一定得回去向穆雨那女人討回來。還有我的簫。”
桑鈺:“我的琴。”
林月野看他一眼:“你的琴是什麽珍貴的古物嗎?你如此看重它。”
桑鈺低了眼眸:“並不是古物……”
林月野道:“我的簫也很普通,隻是因為……”
桑鈺抬起頭來。
兩人異口同聲:“……因為是故人所贈。”
林月野:“……”
桑鈺眼睫顫了顫,端起茶杯喝茶。
老闆娘適時地下來,捧著兩柄劍。
林月野心中甚不自在,隻粗略看了兩眼,連劍鞘都沒拔,挑了一把看起來較為順眼的,道:“就它了。”
付了錢,拉著桑鈺就出去了。
上了馬車,林月野將劍扔給桑鈺讓他拿著,道:“回去?”
桑鈺把劍規規矩矩放好,想了想:“尚早。孩子們午睡未醒。”
林月野道:“那去別的地方逛逛?”
桑鈺道:“也可。”
兩人駕車來到郊野。微風寒涼,清澈的河水淙淙流向遠方,兩岸草地一片枯黃。
河邊一方半淹半露的岩石上,一個身著青色襖裙的少女斜坐其上,手拈野花,雙足懸在半空蕩來盪去。
林月野與桑鈺站在長河邊,遠處一個漁夫收起漁網,十數尾鮮魚在網中活蹦亂跳。林月野伸了個懶腰,“至自然之地,遇清新淡雅之美,始覺胸次高曠。”
桑鈺道:“我想彈琴。”
“……”林月野無奈笑道,“好好好,你不要著急嘛。你的琴我一定會幫你討回來的。”
桑鈺難得執拗了一回:“我現在就想彈。”
林月野道:“你可以唱歌。”
桑鈺不理他了。
這時,從遠處山巒走來一個老人,步履蹣跚,走近了,看得出他神色很疲憊。
經過他們身邊時,這老人踉蹌了一下,林月野連忙扶了他一把,老人感激得看他一眼,林月野道:“老人家慢著點兒。”
桑鈺恭敬道:“鄭老先生。”
老人看見他,慈祥地笑笑:“是昭漱啊。”
林月野看了看桑鈺,這是林月野第二次從別人嘴裏聽到桑鈺的名字,不知為何心頭禁不住一軟,笑道:“桑鈺樂師,你認識這位老人家?”
桑鈺道:“鄭六公鄭老先生是書院前代掌祠。”
林月野道:“掌祠?”連忙行禮,“晚輩唐突了。”
鄭六公擺擺手:“無妨無妨。”
掌祠是書院裏司掌祭祀活動的職事,都是請通曉禮樂的人來擔任,雖不從事教書,但比夫子還讓人尊敬。
桑鈺道:“鄭先生,您從何處來?”
鄭六公道:“受人所託,到外鎮去主持一場喪儀。”
桑鈺道:“喪儀不都是由族長主持嗎?怎麽反倒請了您這麽一個外鄉人呢?”
鄭六公道:“歷來都是這樣沒錯,隻是他們家去世的就是族長的女兒,族長悲痛欲絕,故而請了我幫忙。”捋了捋鬍鬚,“說起他們家那小女子啊,真是可惜。才十七歲,與當地另一望族的公子定了親,隻是還沒嫁過去未婚夫就死了,年紀輕輕成了寡婦。”
林月野聽著很新鮮:“既然是未婚夫死了,為何您卻是給那小寡婦主持喪儀呢?”
鄭六公嘆道:“說來這又是一件奇事。那小女子聽聞未婚夫死了,傷心過度,好容易被父母勸住,便發誓不再另嫁。沒想到守寡不到一年,就有人來提親,提了三次,那小女子不堪受辱便懸樑自盡了。”
“……”
林月野不勝唏噓,很為那小女子惋惜。
鄭六公繼續道:“寡婦自盡不是什麽光彩的事,但貴就貴在這小女子的貞烈,為亡夫矢誌守節。他們族中商議,請先生寫了篇文賦,一級一級呈報上去,到了禮部,朝廷便旌表了貞節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