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傻眼的聽著自己繼續說:“絕對不行,事已至此,還有什麽可說?”


    四公主忽然回頭,她的眼神很奇怪,帶著些憂傷,更多的卻是驚訝:“淨壇使者說的是,沉香的事,我們不能就這麽算了。”


    “四妹妹在和使者說什麽呢?”


    前麵百花仙子好奇回頭。


    “老豬——說我那寶貝徒弟。”


    豬八戒震驚的一下子捂著了嘴。


    老豬也不明白我在說什麽。


    這話說了一半,居然不由自主的變成這樣?


    當下就想大喊出來,可是嘴張了半天,什麽聲音也沒有。


    緊接著手一沉,本來摸脖子的動作也僵在那裏了,最後居然慢慢放了下來。


    任憑豬八戒在心裏怎麽著急,這手腳都完全不聽使喚了。


    雖然百花仙子回頭見他滿臉古怪,額頭冷汗直冒,瞪圓了雙眼,張著嘴在那裏也不說話,就是一個勁的喘氣,也以為他是聽聞沉香死訊後氣憤難當,倒也不以為意。


    *


    “我可沒有做傻事!”


    “事出突然,我怎麽會想到他們在天庭鬧了這一出。”


    “絕對不行,事已至此,還有什麽可說?”


    “淨壇使者說的是,沉香的事,我們不能就這麽算了。”


    遠遠遠遠的,一個紫霄宮道人搖搖頭,收回了法術。


    而鏡子前的陸壓道君,懶懶打個嗬欠,揉揉眼睛:“這東海的小龍,不打算和豬八戒說實話嗎?算了,反正說了也不信。”


    一邊擦擦鏡子,有些困惑,有些疑慮:“元始天尊還真就這麽好心,給他恢復了法力?不可能啊。”


    這個時候,如果陸壓道君能重新晃一下崑崙鏡,仔細去看豬八戒臉上表情的話,想必也就能猜出真相了。


    可惜,他是鴻鈞老祖的死對頭,某種法術他根本不知道。


    再者,誰願意看那張肥頭大耳占據整個鏡麵的情形?


    “元始天尊……”


    鏡中忽然出現了那個林子。


    紅衣,白髮白須。


    元始天尊在自己布下的陣法裏端坐閉目,動也不動。


    “他這到底在幹嗎?”


    陸壓道君嘀咕半天,也沒想出個端倪。


    “大仙。”


    一邊的玄真子小心翼翼的喊。


    陸壓道君頭也不抬,沒好氣道:“什麽大仙,你就沒個好稱呼嗎?”


    **********


    南海紫竹林,觀音端然飄坐於蓮台上,微微啟眼,而後道:“悟空,不要輕易插手此事!”


    “這個菩薩放心,老孫還不敢去插手呢,任憑楊小聖自己去折騰好了,若是插手,那才叫添亂!老孫不過借個由頭,引開崑崙十二仙罷了,這麽耗下去,楊小聖不急老孫都替他急。”說著還別有深意的望了一眼龍四。


    觀音輕輕皺眉,既而道:“悟空可是心有悔意?”


    “悔意不當……”撇撇嘴,大嘆,“窩囊倒是真的,竟然當時就被楊小聖哄瞞了過去,想通了以後又說不得,說了又不會有人信,這才叫憋氣!”


    “勝佛,菩薩,你們——都在說什麽?”


    追上來的一眾神仙實在忍不住問道。


    “阿彌托佛,事有因,乃有果。三界若此,劫難隻怕難免。悟空,有些事,貧僧說了,你自己斟酌一二,也好過一無所知。”


    “菩薩請講。”孫悟空依舊是嬉皮笑臉,“老孫偷入崑崙,可是聽到了不少,菩薩說的,老孫說不準還知道。”


    “這事,卻要從方寸山說起。”


    孫悟空這才收斂嬉笑而驚:“方寸山?怎的又扯到那去了?”


    “阿彌托佛,方寸山菩提老祖,有個後來收的徒弟叫做烏雲仙,悟空可曾記得?”


    “烏雲仙?老孫當然記得,漆黑的臉上長了幾根很長的金鬍鬚,頭上光禿禿的,很多凡人見了都嚇暈——”好奇無比的轉過眼,“菩薩怎好好的提起他了?”


    那邊太白金星正問:“淨壇使者?你怎麽了,抖個不停?”


    “……老豬氣得,在這裏絮叨什麽,沉香你們還管不管了?”


    “呆子你靜些。”孫悟空極少會這般肅然緊張,“菩薩,請說下去。”


    “烏雲仙,本是截教門下,乃通天教主親傳弟子之一,在封神之戰時截教落敗,被菩提老祖收服,帶回了方寸山。”


    “原來是通天老兒的徒弟……原來……”原來這通天教主倒也費盡心計保全他的門人,孫悟空轉轉眼珠道,“那這烏雲仙是何來歷,隱有何密?菩薩既特意說起,怕不單單是通天老兒徒弟這般簡單。”


    “截教多為異類修道,這也不妨,三界眾生萬物本無相。烏雲仙本是一金須鰲魚,於崑崙山下一深潭之中近千年,渾渾噩噩靈智初開,隻知吞魚噬蝦,與凡物無異。隻是有一天,潭水前忽然來了兩位神仙。”


    “四妹妹,你怎麽了?”


    “……沒事。”


    觀音漠然望了龍四一眼,繼續道:“誰都沒想到,這兩位神仙其中一個忽然說‘師兄,你看這深潭之下,那隻金須鰲魚好不自在,這深潭千尺,任由它予取予奪,無所畏懼’,另一人笑道‘那又如何,師弟難道還羨慕這小小鰲魚不成’。先前那人又道‘師兄此言差矣,這隻金須鰲魚靈智初開,歷經千百年,在這潭水中已無所畏懼,可是很快,它就會厭倦這一切,想著出這片潭水’,另一人大笑‘師弟,你居然整天想這些有的沒的?’……”


    孫悟空眼睛瞪得越來越大,似乎已經明了什麽了。


    “而後先前那位神仙就忽然抬頭說‘師兄,對這隻金須鰲魚來說,它不懂潭水外是什麽樣,或許也知道上了岸很快就會死,但是這都攔不住它。對於某些人來說,寧可生死不知,也不要待在這一方沒有威脅任他呼風喚雨的潭水裏,這沒有錯,師兄要明白才是’,他的師兄隻是笑笑做罷。貧僧從聽聞烏雲仙說起此事,直到今日,也不懂那個做師兄的,當時究竟聽明白沒有。”


    “菩薩,不用想了,根本沒明白。”孫悟空大嘆一口氣,抓抓腦門,“真虧通天老兒那麽費盡心計去暗示……元始天尊不懂,烏雲仙更不會懂,通天老兒白花力氣麽?”


    觀音合掌的手一顫,聲音依舊平穩:“悟空,看來你已經明白所謂‘無常’,乃為何物。貧僧這就寬心了。”


    “嗬嗬,菩薩放心,鴻鈞老祖怎麽也不會找上俺老孫的。”


    作者有話要說:所謂的通天寓魚文言文版半一,作者靈艾格茲 有千年金須鰲魚遊於崑崙深淵,靈智初開,未異凡種。


    適有二仙臨淵上,其幼者謂長者曰:“師兄,汝觀乎淵中有魚,金須金鱗,出遊自得,據此千尺之潭,縱橫無忌。”


    兄哂曰:“如何?弟豈臨淵羨一魚哉?”


    弟搖首曰:”兄此言差矣。此魚靈智初開,歷千百年,今雖出遊自得,縱橫無忌,其必有慕天地之大而欲出水之日也。”


    兄大笑曰:“弟終日所慮者若此?”


    弟忽揚首曰:“此魚不知淵外世界,或料離水不壽,亦所願也,固不能阻。然其寧生死不知,敢慕天地之大而不欲苟安於一淵者,究非魚之過也。兄須鑒之。”


    兄一笑而罷。


    觀音:悟空,汝可明白?


    悟空:……(@#$%^&*……這麽一大串嘰裏咕嚕的古文,老孫怎麽可能明白!……)


    夜風點評:來做道古文翻譯吧“弟終日所慮者若此?”


    想不到吧,想不到吧。


    按照靈式翻譯法,夜風原文正解的答案是:‘師弟,你居然整天想這些有的沒的?’哇卡卡卡卡,狂笑灰走~~~~~~~~~


    我就不厚道的順手用你幾句話了,另外金須金鱗這句感覺特好,有金鱗豈是池中物的聯想~~~~靈,你的簡潔,更適合當寓言~~~~


    文言文版第二個~~~ 作者乘夜風而來————————————————————


    淵有金須鰲魚者,於崑崙之下,凡野之間,千載噩噩,靈智始開。


    忽有二仙飄然而至,其一指而曰:“師兄,汝乃察淵中此魚乎?得此千尺之潭,數頃波濤,無忌無懼,逍遙且樂,惟它是尊。”


    另一仙曬而視之:“獨矣,弟豈臨淵羨之?”


    仙聞之,復搖首曰:“兄言之差矣。其靈智初開,歷千載始而無忌無懼,有此逍遙。吾乃嘆其必不安於數傾之間波濤之內。”


    另一仙聞之大笑曰:“弟終日所慮者若此?”


    仙正色而語:“魚者,不知淵外萬物也,或忖離淵則亡,然所願也,萬不能阻。或曰,寧生死難測耳,亦慕天地之大而非苟安數傾波濤之間。此非魚之過也,乃逢其數,非是偶然,兄須鑒之。”


    觀音:悟空,汝,可明了?


    悟空:……(你們這幫女人有完沒完?折騰俺老孫怎麽著)


    靈艾格茲 點評:女人二字,大妙大妙注釋;‘萬’是非常多的意思,在這裏引申為‘任何事情’,‘萬不能阻’是‘任何事情也阻止不了’不是‘萬萬不能去阻止’……


    未必知


    窗外風雨正歇,小庭的蕉葉重重的墜了下來,脈絡潤澤分明,在日光微微泛起的霧氣裏透著清潤的蒼翠。


    輕霧乘風,侵露潤衣。


    楊戩似乎在想什麽,微微擰眉,不過片刻,又輕輕而嘆,伸手輕撫趴在一邊的哮天犬。


    沒有了那冰冷的銀鎧,沒睜開那冷厲的眼睛,鬆懈了漠然神情,倚靠在窗邊,直看得偷偷摸摸盡忠職守的土地城隍們拿著支筆,都不知道該怎麽給天庭寫文書了。


    這……這還是司法天神嗎?


    如此,如此的——


    擦擦口水,再揉揉眼睛。


    忽然覺得這個被三界稱為卑鄙無恥的前司法天神,一定是想禍亂人間。


    這般素衣而帶如水流雲紋,袖帶曳落,飄然清逸,不曾抬眼亦風姿如畫,傾世難言。


    這也作罷,好容易因為雨滴芭蕉,水珠墜額驚醒過來的城隍土地,還來不及改換一下僵硬的姿勢,合上張得太大的嘴,卻見窗邊那人微微一嘆,似有深思心結無可遣,不過眼睫微顫,唇色含暖,便使得這兩個小小地仙一頭栽倒難以再起。


    這……這還是那個端雲而立,總被天兵天將所環繞,冷漠厲然,嚇得他們這些小仙連一眼也不敢多看的司法天神嗎?


    臉砸在地上的城隍土地都不覺嘆惋起來。


    聽說這二郎顯聖真君傾慕廣寒仙子?


    這傳言該不會有誤吧?


    正在胡思亂想間,楊戩忽然抬眼,伸手便關了窗。濃烈的藥氣還是透過薄薄的紙窗透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寶蓮同人逍遙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堂放逐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堂放逐者並收藏寶蓮同人逍遙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