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恩這才發現雙手都上了夾板樣的東西,不能移動,隻好任崇學餵他一口一口喝稀飯,吞咽時困難重重,力氣稍微大一點就會扯到傷口,疼得他弓著身子不能說話。於是糙糙喝了幾口,便顧不得肚子還又空又餓,不肯繼續吃了。崇學見他疼得白了臉,也不忍心逼他,卻變魔術般變出一顆糖果,塞進仰恩嘴裏。
仰恩向裏縮了縮,示意崇學也躺下來,這人強裝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樣日夜不眠不休地照顧自己,眼神裏卻掩藏不住身體的疲憊。崇學沒推拒,合衣躺在仰恩的身邊,也不怎麽說話,隻看著那一盞晃來晃去的桔色小燈,象是看電影時正片上映前,劇場裏暗下來,等光線再亮起的時候,已經是故事的開始。
那盞晃悠悠的小燈,引導著兩人在黑暗裏慢慢摸索,時光在試探中,回到從前,北平的那個夜晚,兩人也曾如此親密卻純粹地近距離躺在一起,隻是此時,彼時,卻又是這般迥乎不同,兜兜轉轉這許多年,物是人非,變了多少?沒變的,又是多少?
“覺得陌生。”崇學的聲音在黑暗裏,與麵對著他聆聽時,顯得有些不同,“剛剛看到你的剎那,不敢相信是不是真的見到了你。然後又怕你變了,不再是三年前的仰恩,不知如何再與你相處。”
“所以碰我也會覺得尷尬?”
“有點兒,”崇學誠實地坦白,又情不自禁地提起從前,“可能是我認識你那會兒,你很小,感覺每次看見你,都跟上次不一樣。然後你跟尚文出國,回來的時候,是真的沒認出你來,覺得尚文領回來的是完全另外的一個人。所以我在船上等你的時候就想,三年了,也許你又變了也不一定。”
“二十六七的人,還怎麽變?”仰恩說著笑了,“你的話怎麽好象比以前多了?”
“當初傳出消息,說你已經遇害了。收到消息的時候,我在武漢,正要從那裏飛回重慶待命。有那麽很長的一段空白,感到那麽多命令和任務,都沒什麽意義,想不出自己該做什麽,該怎麽做,隻覺得遺憾,自己笨笨的一張嘴,要跟你說的,都沒說過。”
要怎麽跟你說?世界有一瞬間是全無意義,要那麽反覆地說服自己消息是假的,是不可靠的,不要去相信。崇學轉過身,麵對上仰恩明亮的眼睛,他挺拔的小鼻子,有些發幹的嘴唇,這不是十年前那個弱不經風的富家孩童,不是那過早成熟,喝醉時會透露出哀愁的十八九歲少年。
麵前這個緊緊依靠著自己的人,是個用生命捍衛信仰和堅持的男人,他為了家族的事業,死心塌地留在上海與敵人周旋,因為尚文入獄受刑,因為自己被侮辱詆毀,可他堅韌不拔地挺過來了,為了一個名字,為了一句話,從那麽多艱難中挺過來了。
嘴唇無意地碰在一起,有些幹,崇學伸舌滋潤著仰恩的唇,溫柔地含進嘴裏,輕輕吮吸。
“你很了不起,仰恩,很了不起。”
象微風吹過水麵,撩掀起陣陣波紋,吻輕柔如夢,輕飄飄地來,輕飄飄地去,仰恩沉浸在那久違的呼吸和味道的環繞裏:“我隻是,幸運而已。”
兩人相擁而眠,睡得都不安穩。仰恩是因為傷口一直不消停,崇學也不敢放鬆警惕,但輾轉反側中發現對方就在身邊,又覺得很踏實,夜裏結伴去方便時,看見甲板的欄杆間的一條窄窄的夜空,仰恩竟也興奮了半天。
按時有人送飯菜過來,主要還是崇學一個人吃,仰恩跟著象徵性地吃兩口,依舊不多食。醫生過來換藥打針,見仰恩微笑跟他道謝,有些驚訝他的精神狀態保持這般好,心裏不禁為這年輕人驚人的生命力讚嘆。
到了第二天晚上,仰恩的燒已經退了,自己也能靠著牆坐上好一會兒,船行中,很難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崇學小心地計算,爭取讓仰恩每隔三四個小時休息一會兒,哪怕閉目養神也好,清醒的時候,偶爾也聊聊天,談到三年裏各自的生活,崇學依舊沒有告訴仰恩玉書去世的消息,反正亂世分散很正常,還是讓他以為玉書依舊好好地活在人海之中吧!
仰恩為著忽然偷來一樣,平靜的海上生活感動著,雖然一整天也不知道究竟說了什麽話,這種靜靜地靠著彼此的安寧,畢竟是三年沒有享受過,如今,那種初初相逢時的陌生和尷尬慢慢適應,長久分離的鴻溝正在這日夜相伴中悄悄地癒合著,兩人開始找回分離前的感覺,心靈深處埋藏的獨送給對方的關愛,開始在微小的細節裏,不停地跳顯出來。
“怕你罵我,”仰恩靠著崇學坐了好一會兒了,“肯定會說我自作主張,才惹來這麽多麻煩。”
“真奇怪了,怕挨罵的人都比較乖,怎麽你害怕,主意還那麽大的?”
“我是認真的,”仰恩說,“你不會怪我,幫尚文的事沒跟你說吧?”
“怎麽怪?你那脾氣秉性,跟尚文在一個城市裏,不幫他我才會覺得奇怪。你若真能鐵石心腸,也不是我認識的那肖仰恩了。你自己把握,不是跟他糾纏不清就好。”
“糾纏什麽?他有他的生活他的家庭,我有我的。”
“哦?是麽?”崇學難得調侃仰恩,“你的家庭在哪裏?我怎麽不知道?”
仰恩斜視著他,眯fèng著眼睛好象要把眼前的人看個清楚,幾乎咬牙切齒地說:“我手上可握著某人的一輩子!”
那一夜,仰恩睡得挺好,比先前睡得沉,還夢見春天到了,一片片雪白的梨花開得鋪天蓋地,看上去又象是隆冬,天地間覆蓋著無休無止的雪。都說夢是沒有顏色,也沒有味道,所以也很難去判斷,究竟是春是冬,仰恩心裏是願意相信春天,總是比較象好運跟重生吧?睡得迷登登的,卻給人搖醒。
“來!看看外麵。”
所住的船艙的一角本來有個排氣扇,卻給崇學不知怎麽弄停了,透過排氣扇的空隙可以看見外麵的海天一色,船向西行,他們在船尾,看的卻是東方,本來很難辨認的一片深色混沌,也在遠遠的天海一線處,漸漸擴大了一片淺色,那是即將要到來的黎明,是太陽就要升起的方向。
仰恩覺得頭腦中的睡意沒了,這兩天悶在不見天日的船艙裏,整個人都開始糊塗,忽然見了這麽清秀新鮮的晨光,竟是情不自禁地出聲笑了。崇學站在他的身後,臉稍微側著,可以看見仰恩幸福的容顏,微笑的側臉,也從他秀麗的眼目中觀察著逐漸明朗起來的晨曦,那雙眼裏映出的世界,正在慢慢被朝霞點燃,光明和溫暖正在從仰恩幾近崇拜的眼神裏,降臨人間!
崇學終於相信有人說過的,一生隻為一刻。不管生命多麽漫長,總有那麽一刻,讓人覺得一生不會白白走過,仿佛一世為人,經歷無數劫數和考驗,為的隻是一個瞬間,多年後一遍遍地追想,回味,是生命賦予的唯一獎勵。
丁崇學一直認為,那個在從風扇fèng隙露進的晨光籠罩下的仰恩,他眼眸中映襯出的純淨的晨曦初露,便是點亮他整段生命的一段記憶,是神明留給他的一顆果,寂寞時候嚐上一口,總覺得甘甜!
第十三章
船一到香港,崇學便把仰恩送進港島的一家教會醫院。他與那裏的院長十分相熟,說明了盡量保密,也不準仰恩與別人接觸。在回到重慶之前,崇學不想他再發生任何意外,而他身上的傷,雖然先前硬撐著,依舊到了不能不治的時候。
這樣一來,崇學忙碌接洽即將到香港的外交部歐洲司的要員和從海外飛來的特使,也隻好按捺著心中的不忍,將仰恩一個人扔在醫院。臨時辦公室設在九龍的半島酒店,而他每日完成公事以後,必定要乘坐渡輪,去香港那頭看望住院的仰恩,晚上偶爾也會留宿在附近的酒店。
仰恩對這樣的安排並不怎麽歡喜,心裏雖然也體會崇學到香港是公幹,有任務要完成,兩人隔著海峽總是覺得遠,無奈剛住進來便給打了什麽針,昏昏沉沉睡得沒完沒了,即使崇學來探望,也是迷迷糊糊,想與他說些什麽也提不起精神。終於忍不住向崇學提出抗議,“你們給我打了什麽鬼針?害得我整天想睡覺?”
這人卻全不當回事:
“哪有打什麽針?是你自己累了,需要休息。”
“真的麽?”仰恩懷疑地瞅著崇學,“你沒有在背後使壞?”
“我哪敢?” 說著終於笑了,“再說,我騙過你麽?”
仰恩慢慢也覺得大概是自己真的太累,自從入獄,便整日繃得緊緊,加上逃難,船上的手術,沒一件事不掏盡他的精力的,如今好不容易到了香港,似乎太平日子總算到了,身體到精神都放鬆著,才會覺得疲累不堪,睡個沒完吧?也便不跟崇學計較。
這日難得清醒,適逢禮拜天,崇學下午過來看他,進門遇上一個開心的笑臉。
“什麽事讓你高興成這樣?”
一邊說著一邊把手裏的水果食物放下,同時在病房門口放了“謝絕打擾”的牌子。
“睡了好幾天,今天卻精神,所以高興。”
仰恩是覺得身上有力氣了,不似前兩天那麽病懨懨地難受,而且他住的病房在半山靠海,開窗便可見溫柔的海灣,景致悅目,人更加倍地覺得開朗,“帶了什麽好吃的?正餓著呢!”
崇學在窗口擺了小小的茶幾,把帶來的外賣的三菜一湯擺上去,想著過去摻仰恩過來,仰恩腿腳卻麻利,自己蹦下床。
“腳是好用的。”他坐在桌前,卻又不看飯菜,隻往窗外貪婪地瞧,心裏想著,香港雖不如上海繁華,自然風光卻是好的,尤其這樣一個初冬的下午,天氣依舊算是怡人,從這裏看出去,海水顯得那麽地藍。
再回頭,見崇學正專心地往自己的碗裏布菜盛湯,一種莫名其妙的情愫如墨入水,再緩緩化開。向來強硬威風的那麽一個人,在自己麵前竟溫柔至此,當下仰恩心似給馥鬱的風撲個正著,連呼吸都香甜起來。
“我自己可以吃。”他拿起湯勺,雖然還是不太靈活,但起碼能自己吃飯,給人餵了幾天,依舊覺得別扭,總不如自理來的方便。
“不疼了?”
崇學剛跟仰恩的醫生談過,左手還是很難纏,小手指高位折斷,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導致整個手掌都感染髮炎,所以需要長時間的休整和治療。右手因為傷口在癒合,已經消了腫,可以小範圍動一動,沒想到已經能拿湯匙自己吃飯,崇學覺得十分欣慰。
“昨天就不疼了。”仰恩一邊喝了兩口湯,象崇學證明自己的手恢復得有多麽好,一邊問道,“我們要在香港逗留多久?”
仰恩向裏縮了縮,示意崇學也躺下來,這人強裝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樣日夜不眠不休地照顧自己,眼神裏卻掩藏不住身體的疲憊。崇學沒推拒,合衣躺在仰恩的身邊,也不怎麽說話,隻看著那一盞晃來晃去的桔色小燈,象是看電影時正片上映前,劇場裏暗下來,等光線再亮起的時候,已經是故事的開始。
那盞晃悠悠的小燈,引導著兩人在黑暗裏慢慢摸索,時光在試探中,回到從前,北平的那個夜晚,兩人也曾如此親密卻純粹地近距離躺在一起,隻是此時,彼時,卻又是這般迥乎不同,兜兜轉轉這許多年,物是人非,變了多少?沒變的,又是多少?
“覺得陌生。”崇學的聲音在黑暗裏,與麵對著他聆聽時,顯得有些不同,“剛剛看到你的剎那,不敢相信是不是真的見到了你。然後又怕你變了,不再是三年前的仰恩,不知如何再與你相處。”
“所以碰我也會覺得尷尬?”
“有點兒,”崇學誠實地坦白,又情不自禁地提起從前,“可能是我認識你那會兒,你很小,感覺每次看見你,都跟上次不一樣。然後你跟尚文出國,回來的時候,是真的沒認出你來,覺得尚文領回來的是完全另外的一個人。所以我在船上等你的時候就想,三年了,也許你又變了也不一定。”
“二十六七的人,還怎麽變?”仰恩說著笑了,“你的話怎麽好象比以前多了?”
“當初傳出消息,說你已經遇害了。收到消息的時候,我在武漢,正要從那裏飛回重慶待命。有那麽很長的一段空白,感到那麽多命令和任務,都沒什麽意義,想不出自己該做什麽,該怎麽做,隻覺得遺憾,自己笨笨的一張嘴,要跟你說的,都沒說過。”
要怎麽跟你說?世界有一瞬間是全無意義,要那麽反覆地說服自己消息是假的,是不可靠的,不要去相信。崇學轉過身,麵對上仰恩明亮的眼睛,他挺拔的小鼻子,有些發幹的嘴唇,這不是十年前那個弱不經風的富家孩童,不是那過早成熟,喝醉時會透露出哀愁的十八九歲少年。
麵前這個緊緊依靠著自己的人,是個用生命捍衛信仰和堅持的男人,他為了家族的事業,死心塌地留在上海與敵人周旋,因為尚文入獄受刑,因為自己被侮辱詆毀,可他堅韌不拔地挺過來了,為了一個名字,為了一句話,從那麽多艱難中挺過來了。
嘴唇無意地碰在一起,有些幹,崇學伸舌滋潤著仰恩的唇,溫柔地含進嘴裏,輕輕吮吸。
“你很了不起,仰恩,很了不起。”
象微風吹過水麵,撩掀起陣陣波紋,吻輕柔如夢,輕飄飄地來,輕飄飄地去,仰恩沉浸在那久違的呼吸和味道的環繞裏:“我隻是,幸運而已。”
兩人相擁而眠,睡得都不安穩。仰恩是因為傷口一直不消停,崇學也不敢放鬆警惕,但輾轉反側中發現對方就在身邊,又覺得很踏實,夜裏結伴去方便時,看見甲板的欄杆間的一條窄窄的夜空,仰恩竟也興奮了半天。
按時有人送飯菜過來,主要還是崇學一個人吃,仰恩跟著象徵性地吃兩口,依舊不多食。醫生過來換藥打針,見仰恩微笑跟他道謝,有些驚訝他的精神狀態保持這般好,心裏不禁為這年輕人驚人的生命力讚嘆。
到了第二天晚上,仰恩的燒已經退了,自己也能靠著牆坐上好一會兒,船行中,很難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崇學小心地計算,爭取讓仰恩每隔三四個小時休息一會兒,哪怕閉目養神也好,清醒的時候,偶爾也聊聊天,談到三年裏各自的生活,崇學依舊沒有告訴仰恩玉書去世的消息,反正亂世分散很正常,還是讓他以為玉書依舊好好地活在人海之中吧!
仰恩為著忽然偷來一樣,平靜的海上生活感動著,雖然一整天也不知道究竟說了什麽話,這種靜靜地靠著彼此的安寧,畢竟是三年沒有享受過,如今,那種初初相逢時的陌生和尷尬慢慢適應,長久分離的鴻溝正在這日夜相伴中悄悄地癒合著,兩人開始找回分離前的感覺,心靈深處埋藏的獨送給對方的關愛,開始在微小的細節裏,不停地跳顯出來。
“怕你罵我,”仰恩靠著崇學坐了好一會兒了,“肯定會說我自作主張,才惹來這麽多麻煩。”
“真奇怪了,怕挨罵的人都比較乖,怎麽你害怕,主意還那麽大的?”
“我是認真的,”仰恩說,“你不會怪我,幫尚文的事沒跟你說吧?”
“怎麽怪?你那脾氣秉性,跟尚文在一個城市裏,不幫他我才會覺得奇怪。你若真能鐵石心腸,也不是我認識的那肖仰恩了。你自己把握,不是跟他糾纏不清就好。”
“糾纏什麽?他有他的生活他的家庭,我有我的。”
“哦?是麽?”崇學難得調侃仰恩,“你的家庭在哪裏?我怎麽不知道?”
仰恩斜視著他,眯fèng著眼睛好象要把眼前的人看個清楚,幾乎咬牙切齒地說:“我手上可握著某人的一輩子!”
那一夜,仰恩睡得挺好,比先前睡得沉,還夢見春天到了,一片片雪白的梨花開得鋪天蓋地,看上去又象是隆冬,天地間覆蓋著無休無止的雪。都說夢是沒有顏色,也沒有味道,所以也很難去判斷,究竟是春是冬,仰恩心裏是願意相信春天,總是比較象好運跟重生吧?睡得迷登登的,卻給人搖醒。
“來!看看外麵。”
所住的船艙的一角本來有個排氣扇,卻給崇學不知怎麽弄停了,透過排氣扇的空隙可以看見外麵的海天一色,船向西行,他們在船尾,看的卻是東方,本來很難辨認的一片深色混沌,也在遠遠的天海一線處,漸漸擴大了一片淺色,那是即將要到來的黎明,是太陽就要升起的方向。
仰恩覺得頭腦中的睡意沒了,這兩天悶在不見天日的船艙裏,整個人都開始糊塗,忽然見了這麽清秀新鮮的晨光,竟是情不自禁地出聲笑了。崇學站在他的身後,臉稍微側著,可以看見仰恩幸福的容顏,微笑的側臉,也從他秀麗的眼目中觀察著逐漸明朗起來的晨曦,那雙眼裏映出的世界,正在慢慢被朝霞點燃,光明和溫暖正在從仰恩幾近崇拜的眼神裏,降臨人間!
崇學終於相信有人說過的,一生隻為一刻。不管生命多麽漫長,總有那麽一刻,讓人覺得一生不會白白走過,仿佛一世為人,經歷無數劫數和考驗,為的隻是一個瞬間,多年後一遍遍地追想,回味,是生命賦予的唯一獎勵。
丁崇學一直認為,那個在從風扇fèng隙露進的晨光籠罩下的仰恩,他眼眸中映襯出的純淨的晨曦初露,便是點亮他整段生命的一段記憶,是神明留給他的一顆果,寂寞時候嚐上一口,總覺得甘甜!
第十三章
船一到香港,崇學便把仰恩送進港島的一家教會醫院。他與那裏的院長十分相熟,說明了盡量保密,也不準仰恩與別人接觸。在回到重慶之前,崇學不想他再發生任何意外,而他身上的傷,雖然先前硬撐著,依舊到了不能不治的時候。
這樣一來,崇學忙碌接洽即將到香港的外交部歐洲司的要員和從海外飛來的特使,也隻好按捺著心中的不忍,將仰恩一個人扔在醫院。臨時辦公室設在九龍的半島酒店,而他每日完成公事以後,必定要乘坐渡輪,去香港那頭看望住院的仰恩,晚上偶爾也會留宿在附近的酒店。
仰恩對這樣的安排並不怎麽歡喜,心裏雖然也體會崇學到香港是公幹,有任務要完成,兩人隔著海峽總是覺得遠,無奈剛住進來便給打了什麽針,昏昏沉沉睡得沒完沒了,即使崇學來探望,也是迷迷糊糊,想與他說些什麽也提不起精神。終於忍不住向崇學提出抗議,“你們給我打了什麽鬼針?害得我整天想睡覺?”
這人卻全不當回事:
“哪有打什麽針?是你自己累了,需要休息。”
“真的麽?”仰恩懷疑地瞅著崇學,“你沒有在背後使壞?”
“我哪敢?” 說著終於笑了,“再說,我騙過你麽?”
仰恩慢慢也覺得大概是自己真的太累,自從入獄,便整日繃得緊緊,加上逃難,船上的手術,沒一件事不掏盡他的精力的,如今好不容易到了香港,似乎太平日子總算到了,身體到精神都放鬆著,才會覺得疲累不堪,睡個沒完吧?也便不跟崇學計較。
這日難得清醒,適逢禮拜天,崇學下午過來看他,進門遇上一個開心的笑臉。
“什麽事讓你高興成這樣?”
一邊說著一邊把手裏的水果食物放下,同時在病房門口放了“謝絕打擾”的牌子。
“睡了好幾天,今天卻精神,所以高興。”
仰恩是覺得身上有力氣了,不似前兩天那麽病懨懨地難受,而且他住的病房在半山靠海,開窗便可見溫柔的海灣,景致悅目,人更加倍地覺得開朗,“帶了什麽好吃的?正餓著呢!”
崇學在窗口擺了小小的茶幾,把帶來的外賣的三菜一湯擺上去,想著過去摻仰恩過來,仰恩腿腳卻麻利,自己蹦下床。
“腳是好用的。”他坐在桌前,卻又不看飯菜,隻往窗外貪婪地瞧,心裏想著,香港雖不如上海繁華,自然風光卻是好的,尤其這樣一個初冬的下午,天氣依舊算是怡人,從這裏看出去,海水顯得那麽地藍。
再回頭,見崇學正專心地往自己的碗裏布菜盛湯,一種莫名其妙的情愫如墨入水,再緩緩化開。向來強硬威風的那麽一個人,在自己麵前竟溫柔至此,當下仰恩心似給馥鬱的風撲個正著,連呼吸都香甜起來。
“我自己可以吃。”他拿起湯勺,雖然還是不太靈活,但起碼能自己吃飯,給人餵了幾天,依舊覺得別扭,總不如自理來的方便。
“不疼了?”
崇學剛跟仰恩的醫生談過,左手還是很難纏,小手指高位折斷,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導致整個手掌都感染髮炎,所以需要長時間的休整和治療。右手因為傷口在癒合,已經消了腫,可以小範圍動一動,沒想到已經能拿湯匙自己吃飯,崇學覺得十分欣慰。
“昨天就不疼了。”仰恩一邊喝了兩口湯,象崇學證明自己的手恢復得有多麽好,一邊問道,“我們要在香港逗留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