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策的手已經順著衣擺摸到了遊彥的腰線,聞言他的動作頓了頓,虛虛地壓在遊彥身上將臉埋在他頸間輕輕蹭了蹭,慢慢平復自己的呼吸,而後才回道:“你有何計劃?”
遊彥親了親他的唇,而後坐直了身體,朝著殿外吩咐道:“高總管,勞煩吩咐人準備車馬和衣飾,我與陛下待會要出宮。”
藺策因為封府較晚,在宮外生活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卻格外喜歡宮外的自在,尤其他與遊彥相識之後,二人常常結伴出行。但繼位之後卻再難有這樣的機會,幾次私服出宮最多也隻是到遊府去,再難有機會像以前那樣僅他們二人肆意自在。
因此,當藺策換上一身私服,與遊彥一起坐上馬車的時候,他心底難得有幾分雀躍,遊彥坐在他身邊,側耳聽著車外的雨聲,二人緊握著手,就好像又回到很久以前。
馬車行駛了一段路程,遊彥突然側過頭看向藺策:“你都不問問我今日是要帶你去哪嗎?就丟下一堆的朝政跟著我出了門,也不怕後悔?”
藺策笑了起來:“當年不也是這樣,你帶著馬車到我府裏去接我,帶我去一些聞所未聞的地方,卻從未讓我失望過。”
遊彥偏頭看了他一眼,唇角向上揚起:“我自小在這都城長大,每日不務正業,隻想著如何的消遣,當然知道許多別人不知道的好去處。”
藺策看了他一眼:“近兩年你卻不如以前自在了。”
“那是因為我有了別的消遣,回頭再看起來,過往的種種都不值一提。”遊彥說著話,掀開車簾朝外看了一眼,“不過雖然近幾年不怎麽外出,對都城的了解也不若從前,但今日的地方,肯定是你會喜歡的。”
說著話,馬車停了下來,車夫的聲音傳入:“公子,我們到了。”
遊彥起身掀開車簾,率先下了馬車,朝著馬車內伸出手:“公子,請吧。”
藺策從馬車內探出頭,看見遊彥伸到眼前的手,嘴角微微揚了揚,握住那隻手,順勢跳下馬車,而後才朝著四下張望了一下,麵上是明顯的訝異,遊彥晃了晃藺策的手:“怎麽樣,今日可還滿意?”
藺策先前在馬車上不是沒猜測今日遊彥一大早將他從宮中帶出是要去什麽地方,卻無論如何沒有想到,遊彥會帶他來貢院。
天色尚早,還未到開考的時辰,參考的學子陸陸續續從都城的各個方向而來,侯在貢院門口,等著入場。他們有的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不知在爭論什麽話題,也有的孤身一人坐在避雨的地方,手裏還捧著本書,看得格外專注。
藺策二人從馬車上下來也並沒有引起過多的注意,他們二人今日出行衣飾低調,看起來與這些候考的書生們並無兩樣。藺策視線從那些書生身上掃過,回過頭看向身邊的遊彥,輕聲道:“你怎麽想著帶我到這兒來?”
“反正就算是在宮裏,你的心思也都在這兒,還不如過來瞧瞧,反而心安。”遊彥笑著看他,“全國上下的心懷天下的有才之士都在這裏了,你說若是我也進去參考,最後會考成什麽樣子?”
藺策扭頭看他,笑著搖了搖頭:“斷沒有出題人入場參考的道理吧?”
此次春闈的考題原是有禮部準備,但考的都是一些詩賦經籍內容,毫無新意,並且這種題目考驗的不過是考生之記憶,以此挑選的考生或許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勤奮刻苦,卻未必是藺策所需。藺策為此煩惱數日,最終遊彥看不下去,提筆匆匆寫下一句話,而後便成為了此次春闈的考題。
藺策看了一眼不遠處一個仍在看書的書生,不知等他進到貢院之中,發現考題隻有一句話,與他先前所讀之詩書毫無關聯,而是與先前震驚朝野的李埠一案相關,又會作何感想。
這種考題大概也隻有遊彥敢提筆寫出,因為隻有他清楚,藺策想要的不是隻會死讀書的書生,他想要的是有遠見,有卓識,敢於直言,針砭時弊之能臣。
遊彥頗為遺憾地晃了晃頭:“早知如此,那我就不會給你寫那幾個字,到時候說不定還能混進去試試。”
“那怕是不行,”藺策無奈道,“你的字跡若是送到我眼前,不用看內容,這次的榜首也隻能是你了。有你在,我一心防止的舞弊可能自己就要破例了。”
第62章
對於藺策來說, 遊彥就像是他的一顆定心丸, 或許平日裏看起來玩世不恭, 卻總能輕而易舉地平復藺策的情緒。遊彥本就是一個通透之人,當他將這份通透用在關切他人之時,就會顯得格外的敏銳與貼心。
藺策對於這份關切格外的受用, 近段時日以來他一直為了春闈之事而煩憂,畢竟這件事不管對他來說還是對南魏來說都意義非凡,如果此次春闈能夠順利舉行, 從中挑選出真正德才兼備之人進入朝堂, 可以徹底改變先前的取士之法,讓天下寒門學子從此找到出路, 也將徹底打破南魏自開國以來世家大族壟斷選官之法的局勢。
對於他的憂慮沒有人比遊彥更清楚,他卻沒有說什麽不值一提的安慰的話, 而是選擇了在春闈這日帶他到貢院去。其實他們到了貢院也並沒有做什麽特別的事情,因為是微服出行, 並沒有表明身份,甚至連貢院的門都沒進,隻是在開考前看了看那些充滿了希望的學子, 竟然莫名其妙地安下心來。
遊彥親了親他的唇,而後坐直了身體,朝著殿外吩咐道:“高總管,勞煩吩咐人準備車馬和衣飾,我與陛下待會要出宮。”
藺策因為封府較晚,在宮外生活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卻格外喜歡宮外的自在,尤其他與遊彥相識之後,二人常常結伴出行。但繼位之後卻再難有這樣的機會,幾次私服出宮最多也隻是到遊府去,再難有機會像以前那樣僅他們二人肆意自在。
因此,當藺策換上一身私服,與遊彥一起坐上馬車的時候,他心底難得有幾分雀躍,遊彥坐在他身邊,側耳聽著車外的雨聲,二人緊握著手,就好像又回到很久以前。
馬車行駛了一段路程,遊彥突然側過頭看向藺策:“你都不問問我今日是要帶你去哪嗎?就丟下一堆的朝政跟著我出了門,也不怕後悔?”
藺策笑了起來:“當年不也是這樣,你帶著馬車到我府裏去接我,帶我去一些聞所未聞的地方,卻從未讓我失望過。”
遊彥偏頭看了他一眼,唇角向上揚起:“我自小在這都城長大,每日不務正業,隻想著如何的消遣,當然知道許多別人不知道的好去處。”
藺策看了他一眼:“近兩年你卻不如以前自在了。”
“那是因為我有了別的消遣,回頭再看起來,過往的種種都不值一提。”遊彥說著話,掀開車簾朝外看了一眼,“不過雖然近幾年不怎麽外出,對都城的了解也不若從前,但今日的地方,肯定是你會喜歡的。”
說著話,馬車停了下來,車夫的聲音傳入:“公子,我們到了。”
遊彥起身掀開車簾,率先下了馬車,朝著馬車內伸出手:“公子,請吧。”
藺策從馬車內探出頭,看見遊彥伸到眼前的手,嘴角微微揚了揚,握住那隻手,順勢跳下馬車,而後才朝著四下張望了一下,麵上是明顯的訝異,遊彥晃了晃藺策的手:“怎麽樣,今日可還滿意?”
藺策先前在馬車上不是沒猜測今日遊彥一大早將他從宮中帶出是要去什麽地方,卻無論如何沒有想到,遊彥會帶他來貢院。
天色尚早,還未到開考的時辰,參考的學子陸陸續續從都城的各個方向而來,侯在貢院門口,等著入場。他們有的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不知在爭論什麽話題,也有的孤身一人坐在避雨的地方,手裏還捧著本書,看得格外專注。
藺策二人從馬車上下來也並沒有引起過多的注意,他們二人今日出行衣飾低調,看起來與這些候考的書生們並無兩樣。藺策視線從那些書生身上掃過,回過頭看向身邊的遊彥,輕聲道:“你怎麽想著帶我到這兒來?”
“反正就算是在宮裏,你的心思也都在這兒,還不如過來瞧瞧,反而心安。”遊彥笑著看他,“全國上下的心懷天下的有才之士都在這裏了,你說若是我也進去參考,最後會考成什麽樣子?”
藺策扭頭看他,笑著搖了搖頭:“斷沒有出題人入場參考的道理吧?”
此次春闈的考題原是有禮部準備,但考的都是一些詩賦經籍內容,毫無新意,並且這種題目考驗的不過是考生之記憶,以此挑選的考生或許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勤奮刻苦,卻未必是藺策所需。藺策為此煩惱數日,最終遊彥看不下去,提筆匆匆寫下一句話,而後便成為了此次春闈的考題。
藺策看了一眼不遠處一個仍在看書的書生,不知等他進到貢院之中,發現考題隻有一句話,與他先前所讀之詩書毫無關聯,而是與先前震驚朝野的李埠一案相關,又會作何感想。
這種考題大概也隻有遊彥敢提筆寫出,因為隻有他清楚,藺策想要的不是隻會死讀書的書生,他想要的是有遠見,有卓識,敢於直言,針砭時弊之能臣。
遊彥頗為遺憾地晃了晃頭:“早知如此,那我就不會給你寫那幾個字,到時候說不定還能混進去試試。”
“那怕是不行,”藺策無奈道,“你的字跡若是送到我眼前,不用看內容,這次的榜首也隻能是你了。有你在,我一心防止的舞弊可能自己就要破例了。”
第62章
對於藺策來說, 遊彥就像是他的一顆定心丸, 或許平日裏看起來玩世不恭, 卻總能輕而易舉地平復藺策的情緒。遊彥本就是一個通透之人,當他將這份通透用在關切他人之時,就會顯得格外的敏銳與貼心。
藺策對於這份關切格外的受用, 近段時日以來他一直為了春闈之事而煩憂,畢竟這件事不管對他來說還是對南魏來說都意義非凡,如果此次春闈能夠順利舉行, 從中挑選出真正德才兼備之人進入朝堂, 可以徹底改變先前的取士之法,讓天下寒門學子從此找到出路, 也將徹底打破南魏自開國以來世家大族壟斷選官之法的局勢。
對於他的憂慮沒有人比遊彥更清楚,他卻沒有說什麽不值一提的安慰的話, 而是選擇了在春闈這日帶他到貢院去。其實他們到了貢院也並沒有做什麽特別的事情,因為是微服出行, 並沒有表明身份,甚至連貢院的門都沒進,隻是在開考前看了看那些充滿了希望的學子, 竟然莫名其妙地安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