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禮安靜地站在一旁聽遊彥將話說完,才上前扶著他在另一側坐了下來,朝著遊俊道:“爹爹,叔父他又不是我,自然有分寸,您就不用擔心了。”
遊彥笑了起來:“這倒是,殊文可是對自己的酒量沒什麽分寸,但即使喝了個酩酊大醉,走之前也不忘了從我那兒順幾塊茶餅走。”
“那茶餅是您答應送我的,怎麽又成了我順?”遊禮不滿。
“對對對,是我送的。”遊彥話說完,看見遊俊無抬手遮了遮臉,極其壓抑地咳了幾聲,忍不住道,“怎麽又咳起來了?前段時間不是好了嗎?”
遊俊咳完之後接過遊禮倒的茶喝了兩口,才道:“沒什麽大礙,天氣轉涼了,難免會犯些老毛病,已經重新開了藥,每日按時吃著呢。”說到這兒,他才想起剛剛的話題,“所以我才想著囑咐你,早年你在西北落下不少舊毛病,這種天氣本就應當多加注意,你還貪杯,難道是想落得我這副模樣才知道後悔?”
遊彥愣了一下,趕忙奉上笑臉解釋道:“這兩次都事出有因,之後我一定會注意,我知道你是心疼我,但若為了我氣傷了身,你叫我如何是好?”
遊俊看著他,最終無奈地搖了搖頭:“罷了,殊文說的也對,你早就不是當年那個總喜歡跑到我房裏賴著讓我陪你玩的小孩了,現在整個遊家都被你料理的妥妥噹噹,又怎麽會照顧不好自己。”
遊彥看著遊俊,總覺得他似乎有某種情緒,但又無法明確感知。他猶豫了一下,抬眼朝著四下裏看了看:“太陽要落山了,這會漸漸起風了,大哥你穿的不多,讓殊文送你回房吧。”
遊俊垂下眼,點了點頭,在遊禮的攙扶下起身,父子二人緩緩地向回走去。才走了沒幾步,遊禮突然回過頭,朝著遊彥道:“叔父,待會我去您房裏。”
“有事兒?”
“現在沒事兒我就不能去了嗎?”遊禮疑道。
遊彥笑了起來:“知道了,先送你爹回去。”
遊俊聞言轉過頭朝著遊彥看了一眼,又揮了揮手,最終什麽都沒說繼續向前走去。
遊彥站在亭子裏,盯著他父子二人的背影看了一會,晚風吹起他鬢邊的發,他忍不住搖了搖頭,感嘆道:“這風還真涼了。”說完,背負著雙手,優哉遊哉地回房去了。
他剛換了衣裳,散了發,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熱茶,遊禮就來了,一進門看見遊彥麵前擺著的茶盞登時開心起來:“多謝叔父。”
“從我這兒拿了好幾塊茶餅,還整日來騙茶喝。”遊彥端起自己的那盞,喝了一口,“將你爹送回去了?”
“回去了,娘親讓人煎了藥,服下之後就睡了。”說到自己的父親,遊禮難免有些惆悵,“天氣越來越涼了,爹爹身體受不得寒,以後怕是想出來散步都困難,整日悶在房裏,就怕他悶出心病。”
遊彥握著茶盞的手頓了一下,思索道:“反正我現在也無事可做,以後隻要在府裏我就去看他,陪他下下棋,說說話,也不至於太無趣。”他抬眼看著遊禮,“不過他應該最想看見的還是你這個親兒子吧。今日他雖然不提,但你能陪他散步,他肯定心情不錯。”
“起初的時候一直有說有笑的,結果您來了之後又開始教訓起人來,結果您這個被教訓的沒什麽事兒,他這個教訓人的反而氣了個夠嗆。”遊禮從小碟上隨手挑了顆蜜餞塞到嘴裏,看著遊彥披散的頭髮,含糊不清道,“對了,剛才在亭子裏,我看見您戴我送的簪子了。”
“怎麽?送了簪子又捨不得讓我帶?”
遊禮搖頭,急忙吐了口中蜜餞核:“還不是您平日裏總是戴著那支骨簪,做工也不精細,戴的年頭久了又顯得老舊,雖然我不知道那簪子究竟好在哪裏,但總覺得有它在您就不會碰別的。”
遊彥笑了起來:“確實不是什麽精細的東西,確實我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收到的一份真真切切的心意。”
當日他與藺策自禦花園一瞥之後,機緣巧合又再在各種場合上見了麵,遊彥本就對那個寡言的韓王感興趣,有這麽多次機會自然不會放過,每每碰到總會主動上前,而藺策在宮中見慣了旁人的漠視甚至敵視,卻是第一次有人如此主動熱情地向自己示好,而這人偏偏還是個矜貴的世族公子,才識過人,譽滿都城,一來二去,二人逐漸熟識,不顧旁的任何人的看法,結成了摯友。
就是在那一年遊彥的生辰,藺策拿了這麽一支骨簪出來,有些惴惴不安地開口:“我,我實在送不了你什麽珍貴的東西,這個骨簪,是我親手雕的,希望你能不嫌棄。”
少年遊彥出生世家,見過這世上無數的奇珍異寶,卻唯獨沒見過一個人會為了他的生辰如此的費心思。那時候他們甚至還沒有心意相通,連遊彥自己都還沒開始察覺自己早已萌動的心,隻是因為他給過藺策那麽一點的好意,所以,藺策就回給了他如此真心。
之後那支骨簪就被他悉心的收好,一直帶在身邊。哪怕在之後藺策還送過他各種各樣種類材質樣式都不同的簪子,卻沒有一支能取代的了那支骨簪。
雖然那時他們還未動情,這支骨簪對遊彥來說,卻是定情信物。
遊彥笑了起來:“這倒是,殊文可是對自己的酒量沒什麽分寸,但即使喝了個酩酊大醉,走之前也不忘了從我那兒順幾塊茶餅走。”
“那茶餅是您答應送我的,怎麽又成了我順?”遊禮不滿。
“對對對,是我送的。”遊彥話說完,看見遊俊無抬手遮了遮臉,極其壓抑地咳了幾聲,忍不住道,“怎麽又咳起來了?前段時間不是好了嗎?”
遊俊咳完之後接過遊禮倒的茶喝了兩口,才道:“沒什麽大礙,天氣轉涼了,難免會犯些老毛病,已經重新開了藥,每日按時吃著呢。”說到這兒,他才想起剛剛的話題,“所以我才想著囑咐你,早年你在西北落下不少舊毛病,這種天氣本就應當多加注意,你還貪杯,難道是想落得我這副模樣才知道後悔?”
遊彥愣了一下,趕忙奉上笑臉解釋道:“這兩次都事出有因,之後我一定會注意,我知道你是心疼我,但若為了我氣傷了身,你叫我如何是好?”
遊俊看著他,最終無奈地搖了搖頭:“罷了,殊文說的也對,你早就不是當年那個總喜歡跑到我房裏賴著讓我陪你玩的小孩了,現在整個遊家都被你料理的妥妥噹噹,又怎麽會照顧不好自己。”
遊彥看著遊俊,總覺得他似乎有某種情緒,但又無法明確感知。他猶豫了一下,抬眼朝著四下裏看了看:“太陽要落山了,這會漸漸起風了,大哥你穿的不多,讓殊文送你回房吧。”
遊俊垂下眼,點了點頭,在遊禮的攙扶下起身,父子二人緩緩地向回走去。才走了沒幾步,遊禮突然回過頭,朝著遊彥道:“叔父,待會我去您房裏。”
“有事兒?”
“現在沒事兒我就不能去了嗎?”遊禮疑道。
遊彥笑了起來:“知道了,先送你爹回去。”
遊俊聞言轉過頭朝著遊彥看了一眼,又揮了揮手,最終什麽都沒說繼續向前走去。
遊彥站在亭子裏,盯著他父子二人的背影看了一會,晚風吹起他鬢邊的發,他忍不住搖了搖頭,感嘆道:“這風還真涼了。”說完,背負著雙手,優哉遊哉地回房去了。
他剛換了衣裳,散了發,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熱茶,遊禮就來了,一進門看見遊彥麵前擺著的茶盞登時開心起來:“多謝叔父。”
“從我這兒拿了好幾塊茶餅,還整日來騙茶喝。”遊彥端起自己的那盞,喝了一口,“將你爹送回去了?”
“回去了,娘親讓人煎了藥,服下之後就睡了。”說到自己的父親,遊禮難免有些惆悵,“天氣越來越涼了,爹爹身體受不得寒,以後怕是想出來散步都困難,整日悶在房裏,就怕他悶出心病。”
遊彥握著茶盞的手頓了一下,思索道:“反正我現在也無事可做,以後隻要在府裏我就去看他,陪他下下棋,說說話,也不至於太無趣。”他抬眼看著遊禮,“不過他應該最想看見的還是你這個親兒子吧。今日他雖然不提,但你能陪他散步,他肯定心情不錯。”
“起初的時候一直有說有笑的,結果您來了之後又開始教訓起人來,結果您這個被教訓的沒什麽事兒,他這個教訓人的反而氣了個夠嗆。”遊禮從小碟上隨手挑了顆蜜餞塞到嘴裏,看著遊彥披散的頭髮,含糊不清道,“對了,剛才在亭子裏,我看見您戴我送的簪子了。”
“怎麽?送了簪子又捨不得讓我帶?”
遊禮搖頭,急忙吐了口中蜜餞核:“還不是您平日裏總是戴著那支骨簪,做工也不精細,戴的年頭久了又顯得老舊,雖然我不知道那簪子究竟好在哪裏,但總覺得有它在您就不會碰別的。”
遊彥笑了起來:“確實不是什麽精細的東西,確實我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收到的一份真真切切的心意。”
當日他與藺策自禦花園一瞥之後,機緣巧合又再在各種場合上見了麵,遊彥本就對那個寡言的韓王感興趣,有這麽多次機會自然不會放過,每每碰到總會主動上前,而藺策在宮中見慣了旁人的漠視甚至敵視,卻是第一次有人如此主動熱情地向自己示好,而這人偏偏還是個矜貴的世族公子,才識過人,譽滿都城,一來二去,二人逐漸熟識,不顧旁的任何人的看法,結成了摯友。
就是在那一年遊彥的生辰,藺策拿了這麽一支骨簪出來,有些惴惴不安地開口:“我,我實在送不了你什麽珍貴的東西,這個骨簪,是我親手雕的,希望你能不嫌棄。”
少年遊彥出生世家,見過這世上無數的奇珍異寶,卻唯獨沒見過一個人會為了他的生辰如此的費心思。那時候他們甚至還沒有心意相通,連遊彥自己都還沒開始察覺自己早已萌動的心,隻是因為他給過藺策那麽一點的好意,所以,藺策就回給了他如此真心。
之後那支骨簪就被他悉心的收好,一直帶在身邊。哪怕在之後藺策還送過他各種各樣種類材質樣式都不同的簪子,卻沒有一支能取代的了那支骨簪。
雖然那時他們還未動情,這支骨簪對遊彥來說,卻是定情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