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遊彥那個更特立獨行的爹藺策就忍不住笑起來,越國公遊湛為人偏好老莊,最是崇尚自由灑脫,在旁人眼裏倒是有幾分離經叛道、特立獨行。遊彥長到今日的心性也是因為在無形之中受了不少遊湛的影響。
他與遊彥定情至今沒有受到遊家任何的反對與壓力,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二人一個是遊家現在實際的家主,一個是天下至尊,更是因為遊湛這個做父親的對此並沒有任何的意見,遊家上下自然也無人再有資格置喙。
也是因此,藺策對遊湛分外的敬重,在朝堂之上也給了他諸多的便利,由著他隨性而為。
“越國公居然會答應去李埠的壽辰?”藺策忍不住問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應該素來瞧不上李埠這種老頑固,連與他多說句話都覺得浪費自己的時間。”
“所以我替他送了拜帖,”遊彥漫不經心道,“等到了那日出門前,我會親自去通知他老人家的。”
“到時候他也不見得會同意吧?”
“那我就每日去花園裏幫他老人家喂喂魚澆澆花。”提到這兒遊彥不由有些疑惑,“其實我本意也是替他老人家分憂,但不知為何他總是一副我要毒害他的寶貝的樣子。”
藺策哭笑不得:“禦花園裏的東西由著你折騰,就不要平白去惹他老人家了吧。”
***
南魏歷八月初十,白露已過,天氣漸涼,正是當朝尚書李埠的生辰。
遊彥早早地醒了過來,讓瑞雲吃了一驚:“公子,您今日怎麽起的這麽早?”
“誰知道爹爹他老人家會不會心血來潮地大清早就出了門。”遊彥由著瑞雲伺候自己梳洗,在瑞雲按照慣例拿起那支骨簪時突然開口,“今日不帶那個,那骨簪是懷騁親手所雕,我每每帶它都是心情愉悅的時候,去給李埠過壽的話,他還配不上。”
“那……”瑞雲一時犯了難,翻找了半天,最終選了遊禮前些日子所贈的那支玉簪,倒顯得遊彥更是清俊秀穎。
遊彥換了衣袍,吩咐瑞雲去準備馬車,而自己直奔主院,攔住了將要出門的遊湛。
遊湛見到小兒子也是詫異的很:“你今日是轉了性?居然大清早地來向我問安?”
遊彥道:“我昨日知道了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知道您老一定會感興趣,所以專門大清早地起來,隻為了帶您過去。”
“什麽好去處?”遊湛將信將疑,卻還是生起了一點興趣。兩子之間,長子老成持重卻體弱多病,大多時候在房內休養,相處時候並不多,而幼子遊彥雖入世卻又出世,父子之間有不少相似之處,父子之間的感情倒是更深幾分。
遊彥見遊湛感了興趣,立刻上前扶住他手臂:“我已經吩咐人準備了馬車,現在就出門,去晚了就趕不及了。”
見遊彥一臉神秘兮兮的樣子,遊湛更是好奇,由著遊彥拉著自己出了府門登上馬車。
馬車一路搖搖晃晃,遊湛掀開車簾有些疑惑地向外張望,令他詫異的是,雖然時辰還早,街上的人似乎格外的多,尤其是一路靠近北門,幾乎是人聲鼎沸。遊湛忍不住轉過頭看向身邊的遊彥:“今天是什麽日子,為何街上人如此多,也是和我們去一個地方?”
遊彥兀自巋然不動,絲毫不受外麵的影響:“等到了地方,您老就知道了。”
話音方落沒多久,馬車終於停了下來,車夫的聲音傳了進來:“公子,我們到了。”
遊湛掀開車簾,朝外看了一眼,發現不遠處城牆根搭了一個棚子,棚子外圍著一大群的人,還不斷有人從城中的各個方向而來,匯聚到那裏。
“那是,有人在舍粥?”遊湛皺眉,“大清早地你就將我哄到這兒來?”
“自然不是來這兒,”遊彥笑,“隻不過路趕了一半肚子餓了才想起來今日起的太早還沒用早膳。”說著,他朝著車夫看了一眼,“勞煩去幫我跟我爹舍碗粥。”
車夫立刻會意:“公子稍等。”
遊湛實在是摸不清遊彥到底搞的什麽名堂,隻好勉強耐著性子,跟著遊彥一起等那車夫回來。
幸好這車夫久在遊府做事,辦事妥帖,手腳麻利,不一會真的端了碗粥回來,還順帶兩個白麵饅頭。遊彥接過粥碗,先遞給遊湛:“爹您也該渴了,不如先喝口粥。”
既然真的舍了粥回來,遊湛也不推拒,端過碗就喝了一大口,而後感嘆:“這家倒確實是好人家,雖然是捨出去的粥也沒有吝嗇,倒是用了好米。”
遊彥笑而不語,遞了一個饅頭給他,自己吃起了另一個饅頭。父子二人一時相對無言,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大清早的在馬車裏吃了一頓舍來的粥飯。
用過早膳之後,遊彥明顯神清氣爽,朝著車夫揮了揮手,吩咐他繼續趕路。
馬車並沒有出城,在城中兜兜轉轉,最終在一座宅邸前停了下來,遊彥先掀開車簾下了馬車,才朝著車內昏昏欲睡地遊湛開口:“爹,我們到了。”
遊湛伸了個懶腰,跟著下了馬車,看著那宅院門口的匾額立刻就變了臉色:“這就是你說的地方?”
“正是。”遊彥麵上帶著笑意,“今日是李尚書壽辰,我早早就以您的名義遞了拜帖,今日專程陪您前來,為李尚書祝壽。”
他與遊彥定情至今沒有受到遊家任何的反對與壓力,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二人一個是遊家現在實際的家主,一個是天下至尊,更是因為遊湛這個做父親的對此並沒有任何的意見,遊家上下自然也無人再有資格置喙。
也是因此,藺策對遊湛分外的敬重,在朝堂之上也給了他諸多的便利,由著他隨性而為。
“越國公居然會答應去李埠的壽辰?”藺策忍不住問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應該素來瞧不上李埠這種老頑固,連與他多說句話都覺得浪費自己的時間。”
“所以我替他送了拜帖,”遊彥漫不經心道,“等到了那日出門前,我會親自去通知他老人家的。”
“到時候他也不見得會同意吧?”
“那我就每日去花園裏幫他老人家喂喂魚澆澆花。”提到這兒遊彥不由有些疑惑,“其實我本意也是替他老人家分憂,但不知為何他總是一副我要毒害他的寶貝的樣子。”
藺策哭笑不得:“禦花園裏的東西由著你折騰,就不要平白去惹他老人家了吧。”
***
南魏歷八月初十,白露已過,天氣漸涼,正是當朝尚書李埠的生辰。
遊彥早早地醒了過來,讓瑞雲吃了一驚:“公子,您今日怎麽起的這麽早?”
“誰知道爹爹他老人家會不會心血來潮地大清早就出了門。”遊彥由著瑞雲伺候自己梳洗,在瑞雲按照慣例拿起那支骨簪時突然開口,“今日不帶那個,那骨簪是懷騁親手所雕,我每每帶它都是心情愉悅的時候,去給李埠過壽的話,他還配不上。”
“那……”瑞雲一時犯了難,翻找了半天,最終選了遊禮前些日子所贈的那支玉簪,倒顯得遊彥更是清俊秀穎。
遊彥換了衣袍,吩咐瑞雲去準備馬車,而自己直奔主院,攔住了將要出門的遊湛。
遊湛見到小兒子也是詫異的很:“你今日是轉了性?居然大清早地來向我問安?”
遊彥道:“我昨日知道了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知道您老一定會感興趣,所以專門大清早地起來,隻為了帶您過去。”
“什麽好去處?”遊湛將信將疑,卻還是生起了一點興趣。兩子之間,長子老成持重卻體弱多病,大多時候在房內休養,相處時候並不多,而幼子遊彥雖入世卻又出世,父子之間有不少相似之處,父子之間的感情倒是更深幾分。
遊彥見遊湛感了興趣,立刻上前扶住他手臂:“我已經吩咐人準備了馬車,現在就出門,去晚了就趕不及了。”
見遊彥一臉神秘兮兮的樣子,遊湛更是好奇,由著遊彥拉著自己出了府門登上馬車。
馬車一路搖搖晃晃,遊湛掀開車簾有些疑惑地向外張望,令他詫異的是,雖然時辰還早,街上的人似乎格外的多,尤其是一路靠近北門,幾乎是人聲鼎沸。遊湛忍不住轉過頭看向身邊的遊彥:“今天是什麽日子,為何街上人如此多,也是和我們去一個地方?”
遊彥兀自巋然不動,絲毫不受外麵的影響:“等到了地方,您老就知道了。”
話音方落沒多久,馬車終於停了下來,車夫的聲音傳了進來:“公子,我們到了。”
遊湛掀開車簾,朝外看了一眼,發現不遠處城牆根搭了一個棚子,棚子外圍著一大群的人,還不斷有人從城中的各個方向而來,匯聚到那裏。
“那是,有人在舍粥?”遊湛皺眉,“大清早地你就將我哄到這兒來?”
“自然不是來這兒,”遊彥笑,“隻不過路趕了一半肚子餓了才想起來今日起的太早還沒用早膳。”說著,他朝著車夫看了一眼,“勞煩去幫我跟我爹舍碗粥。”
車夫立刻會意:“公子稍等。”
遊湛實在是摸不清遊彥到底搞的什麽名堂,隻好勉強耐著性子,跟著遊彥一起等那車夫回來。
幸好這車夫久在遊府做事,辦事妥帖,手腳麻利,不一會真的端了碗粥回來,還順帶兩個白麵饅頭。遊彥接過粥碗,先遞給遊湛:“爹您也該渴了,不如先喝口粥。”
既然真的舍了粥回來,遊湛也不推拒,端過碗就喝了一大口,而後感嘆:“這家倒確實是好人家,雖然是捨出去的粥也沒有吝嗇,倒是用了好米。”
遊彥笑而不語,遞了一個饅頭給他,自己吃起了另一個饅頭。父子二人一時相對無言,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大清早的在馬車裏吃了一頓舍來的粥飯。
用過早膳之後,遊彥明顯神清氣爽,朝著車夫揮了揮手,吩咐他繼續趕路。
馬車並沒有出城,在城中兜兜轉轉,最終在一座宅邸前停了下來,遊彥先掀開車簾下了馬車,才朝著車內昏昏欲睡地遊湛開口:“爹,我們到了。”
遊湛伸了個懶腰,跟著下了馬車,看著那宅院門口的匾額立刻就變了臉色:“這就是你說的地方?”
“正是。”遊彥麵上帶著笑意,“今日是李尚書壽辰,我早早就以您的名義遞了拜帖,今日專程陪您前來,為李尚書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