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燭點頭,指指自己的太陽穴,道:“好像精力不夠使的感覺。”
最近總有這種感覺。
“你傷沒好,這幾天事又多,勞神是正常的。你不像我,你一直安安靜靜地過著小日子,事一多,身子受不了。我算是煉出來了。放在以前,一天的事再多十倍,我要是要處理妥當的。當紅姑娘要頭帕香油啦,不當紅的要練琴學曲啦,後廚的出進貨菜色單,林林總總都得管著——還揉啊?疼得厲害嗎?要不明天要獸醫給你弄點什麽七珍大補丹、菩薩養精散、金剛當歸丸之類的東西補補體力。”魯冰花道。
杜若也走了過來,在南燭另一側不遠處坐下,嘴裏道:“喂喂喂,我是大夫不是道士,隻開藥不煉丹,別扯到金剛菩薩身上去。對了,南南,說到這,我想起一回事。上次你受傷,匆忙間把你的脈,覺得不對勁呢。”
南燭聞言心裏一跳。心虛地看向杜若。
她的緊張落在魯冰花眼裏。
“南南你的脈象比一般人要緩滯許多,似乎氣血很是不足的樣子,而且脈跳之時有種陰沉的張力。來來來,我再來給你把把。男人很少有這樣的脈象的。你是受過傷呢?還是吃過什麽陰寒的東西?來,伸手。”杜若朝南燭伸出手掌。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讓南燭的呼吸幾乎停滯。
伸手?還是不伸呢?
一瞬間,在南燭看來,眼前不是一隻手,而是一條岔路。
南燭想了想,終於閉眼伸過手去。
好吧,該說的總得說的。
誰知手上卻猛地一暖,一股力把她拉了回來——魯冰花突然握了她的手。一雙眼睛溫和地看著她。“這麽涼!獸醫,你把什麽脈啊你,凍死個人!進屋吧進屋吧,實在喜歡看月光,咱回車上把車頂開了看就是。”魯冰花道。
不由分說拉著南燭站了起來。
獸醫見狀嘟囔:“我好容易才歇一會。真是的……南南,真的,你體質寒得很。我再把把!”
“把什麽把啊!回你的屋睡覺去!”魯冰花幫南燭應了。
杜若打著哈欠轉了身。
魯冰花帶著南燭來到車上。車上已經收拾好。魯冰花將南燭按在坐塌上坐定。這一來,兩人的臉離得極近。魯冰花倒是沒注意到南燭的不自在,隻覺著這麽近看南燭也好看得很。他輕聲對南燭說:“是不是有話想說?但是沒做好準備?”
南燭點頭。
“那就不要勉強自己。”魯冰花道。
南燭想了想,小嘴動了動。最終什麽都沒說。
“好兄弟,一輩子。你什麽時候想說,我們都會聽。”魯冰花寬慰南燭。
南燭勉強一笑。心裏道:對不起。
“給你。”魯冰花從衣裳裏取出一個紅盒子。正是南燭交給魯冰花保存的。
南燭接過盒子,魯冰花拍拍她的頭,就下了車——魯冰花杜若兩個人更喜歡小院裏正兒八經的大床。有大床自然不會跟南燭擠車。
小車裏又隻剩下南燭一個人。
南燭披上一床新換的被子,點燃燭台,將紅盒子小心翼翼地打開。
白絮說得沒錯。這裏麵是大哥的信。看到熟悉的筆跡時,南燭心裏一陣陣發酸。
信不完整,看得出白絮有意刪選過。信紙用的是普通的素宣,大哥的字跡蒼勁有力。有大才子之稱的他,給白絮寫信時卻極為直白。就像是當年給自己還有二哥寫信的口吻一般。既沒有花哨辭藻,也不賣弄腹中學識。
第一封殘信上是說:“二弟之毒,已有眉目。娘親為何如此對待二弟,我並不能詳知。隻盼能有兩全之法。”
原來大哥已經知道二哥是中了毒。
想想也是,無愁公子也說過,大哥與他初識時就追著問風雲散。煩得他想滅了南若穀。想必大哥在風雲散上下過一份苦心。
第二封殘信:“南家離開成國幾十年,但到底逃不開北家的人。今天碰上了北穀,他認出了我,我也認出了他。分開時才是總角之齡,如今一晃二十年,他要我認祖歸宗回成國,並許諾給我偷出解二弟毒的藥。”
這封信?是什麽意思?
大哥認祖歸宗跟北家有什麽關係?
南燭腦袋裏起先有些迷茫,緊接著想起那個畫師臨終前的話“她收養了族裏的孩子。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莫非,大哥就是那個被收養的孩子!那麽二哥豈不是就是從成國帶出來的小皇子?
等等,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南燭搖搖頭。
有時候,人離真相就是隻有一步之遙。不是想不到,而是無法接受。
第三封殘信:“總算拿到了。這番鬧得天翻地覆,估計你在國中也有所耳聞。箇中曲折,見麵詳說,你一定喜歡。”
“可娘親卻將藥苗餵給了小妹。小妹發了五天的燒,差點沒挺過去。”
“二弟岩風不明其中因果,隻害怕小妹一睡不醒,一直守在小妹身邊。五天工夫,他人又清減了一圈。”
“小妹差點喪命,我跟娘親吵了一架。父親卻說,若是小妹喪命也是天意,這是我家欠二弟的。父親太寵娘親了。可我仍不明白,為何娘親放著小錦繡不用,用自己女兒做個藥人。娘親的心思,我實在捉摸不透。試問小妹長大之後,就算能夠成為二弟的藥引,那又該受多少罪?不說小妹要遭罪,單論有朝一日,小二弟知道實情後又怎麽可能取小妹的血解毒續命!難道要岩風自己斷了活命的念頭不成?活與不活,屆時都是一種折磨。娘親的心,我看不透。”
這,是什麽意思?
南燭的手有些發抖。腦中猛地想起自己年幼時,有一回被秦子敬推進了水裏。冬天水冷,她從湖裏上來後就發了燒。那天,娘親給她吃了一個奇怪的藥丸。之所以記得那藥丸奇怪,是因為那藥丸入口冰涼,寒透心肺。
“娘親是為你好。吃掉它。”娘親說。
作者有話要說:
☆、76
南燭揉揉太陽穴,緊了緊衣裳。打開第四封信。指尖微涼,她的手指在微微發抖。
是月色太涼了嗎?
窗外的月光透過小車的窗紗照在猩紅的錦盒上,透著一種未知的怪異。南燭覺得此時的盒子像是有一種魔力,裏麵裝的是撲朔迷離的命運。
第四封信放在錦盒的最下麵。竟然是一頁完整的宣紙。這一張紙,白絮不曾剪斷。宣紙有許多摺痕,似乎曾經被摺疊好後放在某個狹小的物事裏。
南燭拿了出來,展開。宣紙的材質並不像之前的好,已經有些發黃。南燭驚奇地發現這張紙上的字跡並未見過。字寫得極小,一筆很漂亮的蠅頭小楷。在這頁紙的最後一段上,有大哥的一行字跡。
這張信紙似乎是某個人對南若穀的一封回信,信紙是其中一頁。南若穀把它交給了白絮。
“會身子倦怠,輕者勞神之時頭暈腦漲,重則昏厥不醒。勸君細心教導令妹武藝,增強體力,以便將來緩衝一二。以內功心法、輕功巧力細細教之為佳;受藥者體寒易冷,葵水至後,尤其。幼時可用丹藥飲食調理,酒水暖胃,稍作權宜。酒不可太烈,梨花釀之類為佳。葵水至後,無藥可解。”
南燭苦笑一下,最近確實冷得厲害,她還以為是衣裳太單薄了。
“我說的小解之法是每月取一盅藥血,服食。在很長的時間內,想要解毒的人必須依賴藥人的血續命。大解之法,太過殘忍繁瑣,來成國之後細說。”
“但是若穀,有一事必須提醒你,此法對藥人的損害極大,若是藥沒有完全培育成功,令妹會在葵水至後,因陰毒逐漸加深而死。活不過三五年。令妹年幼,若是未到關鍵時刻,切莫動手。以防兩失。若是藥苗成功,能過熬過三五之年,也會武功盡失,雙腿無力,取血更如受檀刑一般。不可受冷,不可受熱,不可呼吸吐納汙濁之氣,隻宜待在尺寸之地靜養。藥人至此活在痛楚中,性情易變,常常對解毒人恨之入骨。成國開國以來已有兩次,藥人因恨生變,解毒不成。慎之慎之。”
南燭隻覺背脊發寒。
“葵水至後,三五年……武功盡失。尺寸之地……”南燭閉了眼。
這個盒子裏裝的,果然是奇特而又無常的命運。
一剎那間,她覺得自己似乎站在一個懸崖口。
她突然明白了為什麽娘親對她如此嚴苛,一生之中,從未帶她出門。娘親是不是覺得隻要南燭一直不知道外麵的好,南燭就不會有所期待?等到徹底失去的那一天,也不至於太過難受。
就像一個瞎子,有一天金烏墜了,太陽不再升起,對瞎子來說根本不會有區別。
她也突然明白了為什麽爹爹看見二哥快撐不住時,隻是對著娘親的靈牌喝悶酒。爹爹撒謊,那些什麽山什麽山壓根就沒有解二哥毒的仙藥,二哥的藥就是南燭的血!
最近總有這種感覺。
“你傷沒好,這幾天事又多,勞神是正常的。你不像我,你一直安安靜靜地過著小日子,事一多,身子受不了。我算是煉出來了。放在以前,一天的事再多十倍,我要是要處理妥當的。當紅姑娘要頭帕香油啦,不當紅的要練琴學曲啦,後廚的出進貨菜色單,林林總總都得管著——還揉啊?疼得厲害嗎?要不明天要獸醫給你弄點什麽七珍大補丹、菩薩養精散、金剛當歸丸之類的東西補補體力。”魯冰花道。
杜若也走了過來,在南燭另一側不遠處坐下,嘴裏道:“喂喂喂,我是大夫不是道士,隻開藥不煉丹,別扯到金剛菩薩身上去。對了,南南,說到這,我想起一回事。上次你受傷,匆忙間把你的脈,覺得不對勁呢。”
南燭聞言心裏一跳。心虛地看向杜若。
她的緊張落在魯冰花眼裏。
“南南你的脈象比一般人要緩滯許多,似乎氣血很是不足的樣子,而且脈跳之時有種陰沉的張力。來來來,我再來給你把把。男人很少有這樣的脈象的。你是受過傷呢?還是吃過什麽陰寒的東西?來,伸手。”杜若朝南燭伸出手掌。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讓南燭的呼吸幾乎停滯。
伸手?還是不伸呢?
一瞬間,在南燭看來,眼前不是一隻手,而是一條岔路。
南燭想了想,終於閉眼伸過手去。
好吧,該說的總得說的。
誰知手上卻猛地一暖,一股力把她拉了回來——魯冰花突然握了她的手。一雙眼睛溫和地看著她。“這麽涼!獸醫,你把什麽脈啊你,凍死個人!進屋吧進屋吧,實在喜歡看月光,咱回車上把車頂開了看就是。”魯冰花道。
不由分說拉著南燭站了起來。
獸醫見狀嘟囔:“我好容易才歇一會。真是的……南南,真的,你體質寒得很。我再把把!”
“把什麽把啊!回你的屋睡覺去!”魯冰花幫南燭應了。
杜若打著哈欠轉了身。
魯冰花帶著南燭來到車上。車上已經收拾好。魯冰花將南燭按在坐塌上坐定。這一來,兩人的臉離得極近。魯冰花倒是沒注意到南燭的不自在,隻覺著這麽近看南燭也好看得很。他輕聲對南燭說:“是不是有話想說?但是沒做好準備?”
南燭點頭。
“那就不要勉強自己。”魯冰花道。
南燭想了想,小嘴動了動。最終什麽都沒說。
“好兄弟,一輩子。你什麽時候想說,我們都會聽。”魯冰花寬慰南燭。
南燭勉強一笑。心裏道:對不起。
“給你。”魯冰花從衣裳裏取出一個紅盒子。正是南燭交給魯冰花保存的。
南燭接過盒子,魯冰花拍拍她的頭,就下了車——魯冰花杜若兩個人更喜歡小院裏正兒八經的大床。有大床自然不會跟南燭擠車。
小車裏又隻剩下南燭一個人。
南燭披上一床新換的被子,點燃燭台,將紅盒子小心翼翼地打開。
白絮說得沒錯。這裏麵是大哥的信。看到熟悉的筆跡時,南燭心裏一陣陣發酸。
信不完整,看得出白絮有意刪選過。信紙用的是普通的素宣,大哥的字跡蒼勁有力。有大才子之稱的他,給白絮寫信時卻極為直白。就像是當年給自己還有二哥寫信的口吻一般。既沒有花哨辭藻,也不賣弄腹中學識。
第一封殘信上是說:“二弟之毒,已有眉目。娘親為何如此對待二弟,我並不能詳知。隻盼能有兩全之法。”
原來大哥已經知道二哥是中了毒。
想想也是,無愁公子也說過,大哥與他初識時就追著問風雲散。煩得他想滅了南若穀。想必大哥在風雲散上下過一份苦心。
第二封殘信:“南家離開成國幾十年,但到底逃不開北家的人。今天碰上了北穀,他認出了我,我也認出了他。分開時才是總角之齡,如今一晃二十年,他要我認祖歸宗回成國,並許諾給我偷出解二弟毒的藥。”
這封信?是什麽意思?
大哥認祖歸宗跟北家有什麽關係?
南燭腦袋裏起先有些迷茫,緊接著想起那個畫師臨終前的話“她收養了族裏的孩子。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莫非,大哥就是那個被收養的孩子!那麽二哥豈不是就是從成國帶出來的小皇子?
等等,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南燭搖搖頭。
有時候,人離真相就是隻有一步之遙。不是想不到,而是無法接受。
第三封殘信:“總算拿到了。這番鬧得天翻地覆,估計你在國中也有所耳聞。箇中曲折,見麵詳說,你一定喜歡。”
“可娘親卻將藥苗餵給了小妹。小妹發了五天的燒,差點沒挺過去。”
“二弟岩風不明其中因果,隻害怕小妹一睡不醒,一直守在小妹身邊。五天工夫,他人又清減了一圈。”
“小妹差點喪命,我跟娘親吵了一架。父親卻說,若是小妹喪命也是天意,這是我家欠二弟的。父親太寵娘親了。可我仍不明白,為何娘親放著小錦繡不用,用自己女兒做個藥人。娘親的心思,我實在捉摸不透。試問小妹長大之後,就算能夠成為二弟的藥引,那又該受多少罪?不說小妹要遭罪,單論有朝一日,小二弟知道實情後又怎麽可能取小妹的血解毒續命!難道要岩風自己斷了活命的念頭不成?活與不活,屆時都是一種折磨。娘親的心,我看不透。”
這,是什麽意思?
南燭的手有些發抖。腦中猛地想起自己年幼時,有一回被秦子敬推進了水裏。冬天水冷,她從湖裏上來後就發了燒。那天,娘親給她吃了一個奇怪的藥丸。之所以記得那藥丸奇怪,是因為那藥丸入口冰涼,寒透心肺。
“娘親是為你好。吃掉它。”娘親說。
作者有話要說:
☆、76
南燭揉揉太陽穴,緊了緊衣裳。打開第四封信。指尖微涼,她的手指在微微發抖。
是月色太涼了嗎?
窗外的月光透過小車的窗紗照在猩紅的錦盒上,透著一種未知的怪異。南燭覺得此時的盒子像是有一種魔力,裏麵裝的是撲朔迷離的命運。
第四封信放在錦盒的最下麵。竟然是一頁完整的宣紙。這一張紙,白絮不曾剪斷。宣紙有許多摺痕,似乎曾經被摺疊好後放在某個狹小的物事裏。
南燭拿了出來,展開。宣紙的材質並不像之前的好,已經有些發黃。南燭驚奇地發現這張紙上的字跡並未見過。字寫得極小,一筆很漂亮的蠅頭小楷。在這頁紙的最後一段上,有大哥的一行字跡。
這張信紙似乎是某個人對南若穀的一封回信,信紙是其中一頁。南若穀把它交給了白絮。
“會身子倦怠,輕者勞神之時頭暈腦漲,重則昏厥不醒。勸君細心教導令妹武藝,增強體力,以便將來緩衝一二。以內功心法、輕功巧力細細教之為佳;受藥者體寒易冷,葵水至後,尤其。幼時可用丹藥飲食調理,酒水暖胃,稍作權宜。酒不可太烈,梨花釀之類為佳。葵水至後,無藥可解。”
南燭苦笑一下,最近確實冷得厲害,她還以為是衣裳太單薄了。
“我說的小解之法是每月取一盅藥血,服食。在很長的時間內,想要解毒的人必須依賴藥人的血續命。大解之法,太過殘忍繁瑣,來成國之後細說。”
“但是若穀,有一事必須提醒你,此法對藥人的損害極大,若是藥沒有完全培育成功,令妹會在葵水至後,因陰毒逐漸加深而死。活不過三五年。令妹年幼,若是未到關鍵時刻,切莫動手。以防兩失。若是藥苗成功,能過熬過三五之年,也會武功盡失,雙腿無力,取血更如受檀刑一般。不可受冷,不可受熱,不可呼吸吐納汙濁之氣,隻宜待在尺寸之地靜養。藥人至此活在痛楚中,性情易變,常常對解毒人恨之入骨。成國開國以來已有兩次,藥人因恨生變,解毒不成。慎之慎之。”
南燭隻覺背脊發寒。
“葵水至後,三五年……武功盡失。尺寸之地……”南燭閉了眼。
這個盒子裏裝的,果然是奇特而又無常的命運。
一剎那間,她覺得自己似乎站在一個懸崖口。
她突然明白了為什麽娘親對她如此嚴苛,一生之中,從未帶她出門。娘親是不是覺得隻要南燭一直不知道外麵的好,南燭就不會有所期待?等到徹底失去的那一天,也不至於太過難受。
就像一個瞎子,有一天金烏墜了,太陽不再升起,對瞎子來說根本不會有區別。
她也突然明白了為什麽爹爹看見二哥快撐不住時,隻是對著娘親的靈牌喝悶酒。爹爹撒謊,那些什麽山什麽山壓根就沒有解二哥毒的仙藥,二哥的藥就是南燭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