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注意到侍女每天傍晚都會來景轅寢室點香,也就自動把睡眠好歸功於檀香。
又過了幾日,祭天大典到來。
北商國的規矩,祭天當日,午時三刻,在萬千臣民麵前,真龍天子要以尚方寶劍隔開掌心取血,注入祭天池,以示虔誠。
祭天當日,群臣終於見到久臥病塌的皇帝,和弱不經風的太子。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參拜聲滔天。
皇帝坐在高台上的主位,太子慕容淩坐在他旁邊的座位上。
高台下,攝政王坐在右邊第一席,趙王坐在第二席,後麵依次是各路藩王。左邊第一席坐著丞相,後麵群臣按官階排座。
祭天乃莊重之事,隻允許穿黑色,連皇帝都穿了黑色的龍袍,唯獨攝政王懷裏的那人一襲白衣,在一片黑色下十分顯眼。眾人神色肅穆,那人卻笑靨如花,仿佛這裏不是祭天現場,而是煙花柳巷之地。
皇帝對此視若無睹,群臣也不敢有意見。
隻有太子,頻頻朝這個方向看,麵色蒼白,眼神痛苦。
“太子身體不適,就先回去休息吧,這裏有朕主持就好。”
“父皇,兒臣沒事,想是吹了風,頭有些疼。”
皇帝與太子的對話聲音很小,基本沒人聽到。隻有沉胥悄悄愣下,朝太子的方向看了一眼,悲傷的神色轉瞬即逝,臉上又恢復笑容。
此舉動被涵妃看盡眼裏,她優雅咬下一口荔枝,唇角蕩漾起笑容。
“午時三刻已到,祭天大典開始——”
太監站在高台上宣布。
“請皇上宣讀禱詞——”
皇帝從主位上站起來,拿過太監呈上的書本,昂首闊立,氣宇軒昂。
“黃天在上,厚土在下,上下有方,圓卻無方。望神明佑我北商,風調雨順,千樹萬載!”
“風調雨順,千樹萬載!”
“風調雨順,千樹萬載!”
……
群臣跪地高呼。
隻有皇帝,太子,和攝政王是站著的。
“請皇上以掌心之血祭天——”
太監走下去:“趙王殿下,請奉出您的尚方寶劍。”
“臣遵命。”
趙王掏腰間,空空如也。猛得站起來四周找了找,什麽也沒有。他這舉動把所有大臣目光都吸過來。
“趙王該不會忘記帶寶劍了吧?”
“以血祭天,必須用尚方寶劍,否則將影響我北商一整年的風調雨順啊!”
“趙王再想想,是不是忘記在哪裏了?”
“快找啊!不能誤了時辰!”
“祭天乃大事,怎麽能把尚方寶劍忘了?”
……
群臣侍衛都過來幫忙找,依舊一無所獲,皇帝向來溫和待人,此刻也有些不悅。
“趙王,你仔細想想,最後一次用它,是什麽時候,什麽地點?”
“皇兄,臣弟的尚方寶劍從未離過身,哪怕睡覺也是放在枕頭下,絕不可能忘記啊。”
“那是怎麽回事?這麽大一把劍,憑空消失了不成?”
“皇兄,請允許臣弟再找找。”趙王臉色猶如桌上醃了一個月的酸醃菜。
……
此時攝政王取出腰間配劍。
“皇上,找尚方寶劍固然要緊,但此刻最重要的,是祭天大典,若誤了時辰,即使找到尚方寶劍,今年也無法得神明保佑。臣手中的奈落劍與尚方寶劍同是出自鬼匠之手,替代尚方寶劍,應當是可以的。”
丞相也進言:“皇上,攝政王說得不無道理,現在最重要的,是完成祭天大典。”
“來人,取奈落劍。”
太監過來將奈落劍呈上,皇帝拔劍,伸出左手,手起刀落。血沿著掌心紋路,滴落在祭天池中,一滴一滴,直到祭台上的香燃盡。
“淨手敬香——”
太子接過太監提前準備好的三柱香,拜了三拜,插進香壇。
“鳴號三聲——”
高台傳來號角聲。
“禮畢!”
“皇上,臣有事要奏。”
“丞相有何事?”
“尚方寶劍與奈落劍皆是認主之劍,如今趙王卻丟了此劍,說明趙王與此劍緣分已盡,用神明的說法,尚方寶劍是要重新尋主。”
尚方寶劍,奈落劍,持劍之人對惡人有先斬後奏的權利。如此一來,便是剝奪了他這一權利,趙王當即臉色就變了。
“皇兄,此劍定是臣弟落在住處,並未丟失,請皇兄讓臣弟回去找回。”
皇帝道:“趙王勿急,此事讓侍衛去做就好。來人,去趙王住處尋找尚方寶劍,若找到,便不算丟。若沒有找到,便依丞相的說法,誰找到此劍,便是此劍的新主人。”
找劍的人剛出去,便有侍衛過來。
“皇上,晉驍,晉將軍求見。”
“宣。”
晉驍手裏拿著一樣東西進來。
“微臣晉驍,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就是那個小前鋒將軍晉驍?”
又過了幾日,祭天大典到來。
北商國的規矩,祭天當日,午時三刻,在萬千臣民麵前,真龍天子要以尚方寶劍隔開掌心取血,注入祭天池,以示虔誠。
祭天當日,群臣終於見到久臥病塌的皇帝,和弱不經風的太子。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參拜聲滔天。
皇帝坐在高台上的主位,太子慕容淩坐在他旁邊的座位上。
高台下,攝政王坐在右邊第一席,趙王坐在第二席,後麵依次是各路藩王。左邊第一席坐著丞相,後麵群臣按官階排座。
祭天乃莊重之事,隻允許穿黑色,連皇帝都穿了黑色的龍袍,唯獨攝政王懷裏的那人一襲白衣,在一片黑色下十分顯眼。眾人神色肅穆,那人卻笑靨如花,仿佛這裏不是祭天現場,而是煙花柳巷之地。
皇帝對此視若無睹,群臣也不敢有意見。
隻有太子,頻頻朝這個方向看,麵色蒼白,眼神痛苦。
“太子身體不適,就先回去休息吧,這裏有朕主持就好。”
“父皇,兒臣沒事,想是吹了風,頭有些疼。”
皇帝與太子的對話聲音很小,基本沒人聽到。隻有沉胥悄悄愣下,朝太子的方向看了一眼,悲傷的神色轉瞬即逝,臉上又恢復笑容。
此舉動被涵妃看盡眼裏,她優雅咬下一口荔枝,唇角蕩漾起笑容。
“午時三刻已到,祭天大典開始——”
太監站在高台上宣布。
“請皇上宣讀禱詞——”
皇帝從主位上站起來,拿過太監呈上的書本,昂首闊立,氣宇軒昂。
“黃天在上,厚土在下,上下有方,圓卻無方。望神明佑我北商,風調雨順,千樹萬載!”
“風調雨順,千樹萬載!”
“風調雨順,千樹萬載!”
……
群臣跪地高呼。
隻有皇帝,太子,和攝政王是站著的。
“請皇上以掌心之血祭天——”
太監走下去:“趙王殿下,請奉出您的尚方寶劍。”
“臣遵命。”
趙王掏腰間,空空如也。猛得站起來四周找了找,什麽也沒有。他這舉動把所有大臣目光都吸過來。
“趙王該不會忘記帶寶劍了吧?”
“以血祭天,必須用尚方寶劍,否則將影響我北商一整年的風調雨順啊!”
“趙王再想想,是不是忘記在哪裏了?”
“快找啊!不能誤了時辰!”
“祭天乃大事,怎麽能把尚方寶劍忘了?”
……
群臣侍衛都過來幫忙找,依舊一無所獲,皇帝向來溫和待人,此刻也有些不悅。
“趙王,你仔細想想,最後一次用它,是什麽時候,什麽地點?”
“皇兄,臣弟的尚方寶劍從未離過身,哪怕睡覺也是放在枕頭下,絕不可能忘記啊。”
“那是怎麽回事?這麽大一把劍,憑空消失了不成?”
“皇兄,請允許臣弟再找找。”趙王臉色猶如桌上醃了一個月的酸醃菜。
……
此時攝政王取出腰間配劍。
“皇上,找尚方寶劍固然要緊,但此刻最重要的,是祭天大典,若誤了時辰,即使找到尚方寶劍,今年也無法得神明保佑。臣手中的奈落劍與尚方寶劍同是出自鬼匠之手,替代尚方寶劍,應當是可以的。”
丞相也進言:“皇上,攝政王說得不無道理,現在最重要的,是完成祭天大典。”
“來人,取奈落劍。”
太監過來將奈落劍呈上,皇帝拔劍,伸出左手,手起刀落。血沿著掌心紋路,滴落在祭天池中,一滴一滴,直到祭台上的香燃盡。
“淨手敬香——”
太子接過太監提前準備好的三柱香,拜了三拜,插進香壇。
“鳴號三聲——”
高台傳來號角聲。
“禮畢!”
“皇上,臣有事要奏。”
“丞相有何事?”
“尚方寶劍與奈落劍皆是認主之劍,如今趙王卻丟了此劍,說明趙王與此劍緣分已盡,用神明的說法,尚方寶劍是要重新尋主。”
尚方寶劍,奈落劍,持劍之人對惡人有先斬後奏的權利。如此一來,便是剝奪了他這一權利,趙王當即臉色就變了。
“皇兄,此劍定是臣弟落在住處,並未丟失,請皇兄讓臣弟回去找回。”
皇帝道:“趙王勿急,此事讓侍衛去做就好。來人,去趙王住處尋找尚方寶劍,若找到,便不算丟。若沒有找到,便依丞相的說法,誰找到此劍,便是此劍的新主人。”
找劍的人剛出去,便有侍衛過來。
“皇上,晉驍,晉將軍求見。”
“宣。”
晉驍手裏拿著一樣東西進來。
“微臣晉驍,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就是那個小前鋒將軍晉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