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那日一早,梁玉帶著秋菊將鋪子打掃了一番,又貼了天行帖子、春聯和門神方才暫停歇業,待到初四開門營業。
韓家這個年過得是歡喜又富足,歡喜的是白娘子有孕了,富足的是如今梁玉的生意做的不錯,各個手裏都有了餘錢。
家裏人人都做了新衣,就連梁小四,秋菊都給他做了一件厚袍子。
如今家裏頂頂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好白氏,思來想去,梁玉同韓大人商議著:“老爺,娘子已經懷有身孕,馬虎不得。如今娘子需要人照顧,店鋪裏也離不得人。裏裏外外的,單靠我和秋菊恐怕忙不過來,我想著不如家裏買個忠厚的小丫頭幫著做些夥計,店鋪裏再請個夥計照看著。您看可否?”
韓大人趕忙道:“對對,你說的對,就這麽辦!等開了年就抓緊辦這事情。”
過年就是你來我往,吃吃喝喝。白氏需要安心養胎,這裏裏外外的都是梁玉一把抓,可是累壞了。
梁玉帶著秋菊將廚下收拾妥當,回到自己屋裏歪在炕上歇了會子。
秋菊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姑娘,我幫你揉揉肩吧。”
秋菊的按摩手法很是熟練,梁玉坐在凳子上舒服的差點睡著了。
此時秋菊小聲道:“姑娘,若是白娘子這次生了男孩,大人有了嫡子,您是不是也能生娃娃了?”
梁玉眼裏也有了一絲光,“按規矩是這麽個情況。”
秋菊輕聲笑道:“那就太好了,如此姑娘以後也能有孩子傍身了。”
開了年,梁玉趕緊找中人讓他們幫著挑個小丫頭。
很快中人就送了三四個小丫頭供他們挑選。其中一個七八歲的小丫頭身著單衣,大冷天的手腳凍得通紅,可憐的很。
秋菊著重問了下那小丫頭。
原來那小丫頭還不是本地人,原本一家子住在外地,可那邊經常有小範圍的衝突。一次父母外出被敵軍所俘,家裏隻剩她一人。
這孩子也聰明,憑著記憶來到此地想投靠親戚,結果反手被親戚給賣了。那奇葩親戚還說:“咱家裏也沒有多少糧食供她吃穿,還不如賣了。讓人買回去做了奴婢也好,做童養媳也好,至少還能混口飯吃。”
秋菊聽了那丫頭的身世一下就想到自己,央求白氏道:“娘子,您就買了這丫頭吧,怪可憐的。再說了,她年紀小,好好調教一番定是對咱們韓家忠心耿耿。”
白氏如今懷著身孕,心更軟了,趕忙答應了。
白氏都答應了,梁玉更不會說什麽了,於是就買了那小丫頭。
梁玉問了那丫頭的名字,說是叫大丫。梁玉笑了,“既然進了韓家,就換個名字吧,就叫小春吧。”
秋菊帶著小春洗了熱水澡換了身舊衣,又拿了炊餅給她吃。隻見小春狼吞虎咽的啃著炊餅,一邊吃一邊抹著眼淚,小小年紀定是吃了許多苦,看的秋菊心都要碎了。
鋪子裏的夥計倒是很快就到位了,是跟著韓大人打過仗的老兵,大家都叫他老武,如今也到了而立之年,因家窮至今還未成家。
老武右肩受過重傷,右胳膊提不動重物,若是上陣殺敵那就等同去送人頭。
韓大人體恤他,就讓他來鋪子裏幫忙,混口飯。
梁玉原本就是武將之女,對那些受傷的老兵也很憐惜,於是每月給他五百文的工錢,包吃包住。
自從老武來了,那些個灑掃、燒水的活計就被他給包了;店裏來了男客基本都是老武接待,梁玉和秋菊的擔子輕了不少。
如此梁玉和秋菊兩人就能一人一天的在家裏和鋪子裏兩頭跑了。
可惜好景不長,正月還未過完,這日韓大人帶著梁小四匆匆回來,告知白氏和梁玉他要從征隨大軍攻遼南京。
白氏擔憂不已:“老爺,咱們在這後方不挺好的嗎?可以不去嗎?要不咱們在求求人?”
韓大人立馬嚴肅起來:“不可胡說。聽說這次朝廷應''海上之盟’與金人一起攻打大遼,童帥為主帥,這次調動了不少軍隊,陸續都到咱們河北路聚集。如今我被調配到西路軍王將軍帳下,王將軍作戰有勇有謀我跟著他定能多殺遼人,收複幽雲之地。”說著說著他的眼中迸發出驚人的光亮。
白氏眼圈都紅了,“我隻盼著老爺您能平平安安的看著咱們的孩兒出生,其他再無所求。”
韓大人歎了口氣:“有國才有家,若此刻我不去前線,如何保護你們!”
梁玉二話不說,回到房間拿出幾瓶金創藥來:“我知大人的淩雲之誌,隻是戰場上刀槍無眼,這些藥很是不錯,大人隨身帶著,關鍵時刻能護得性命。”
韓大人哈哈笑道:“放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還想多立戰功搏個封妻蔭子呢!”
梁小四那邊,秋菊也給他拿了瓶金創藥。
燕北寒冷,行囊裏多放了幾件厚衣裳,還有厚靴子。
待將他們送出門口,韓大人對梁玉道:“如今家裏就要多靠你了!”
梁玉鄭重的一抱拳道:“家裏就請大人放心。我等再此靜候大人佳音。”
韓大人哈哈一笑,帶著梁小四快馬回營。
宣和四年二月,朝廷共計十五萬餘大軍往北進發。
白氏如今是日日擔心夫君的安危,吃不好睡不著的。她還懷著孕,若總是這樣對胎兒都有影響。
梁玉無法,請了尊觀音每日讓白氏燒香供奉,如此方才穩住了她的心神。
原本想著十五萬的大軍攻打遼國,收複幽雲地界,那不是手拿把掐的事,隻是讓梁玉無語的是不曉得怎麽回事戰事推進的很是緩慢。
那日梁玉換了秋菊在店裏看鋪子,就聽到有來往的客商在討論戰事,此時她才知曉原來官家給大軍下了一道詔令,讓童帥前往燕雲之地去招降!這是搞得什麽鬼?十五大軍集結在邊境,每日裏花費那麽多的糧草,隻是為了去招降?
隻是涉及此等大事,梁玉不像那些個客商四處雲遊,自是不敢妄議,隻是在心裏嘀咕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是兵法中的哪一法?
韓家這個年過得是歡喜又富足,歡喜的是白娘子有孕了,富足的是如今梁玉的生意做的不錯,各個手裏都有了餘錢。
家裏人人都做了新衣,就連梁小四,秋菊都給他做了一件厚袍子。
如今家裏頂頂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好白氏,思來想去,梁玉同韓大人商議著:“老爺,娘子已經懷有身孕,馬虎不得。如今娘子需要人照顧,店鋪裏也離不得人。裏裏外外的,單靠我和秋菊恐怕忙不過來,我想著不如家裏買個忠厚的小丫頭幫著做些夥計,店鋪裏再請個夥計照看著。您看可否?”
韓大人趕忙道:“對對,你說的對,就這麽辦!等開了年就抓緊辦這事情。”
過年就是你來我往,吃吃喝喝。白氏需要安心養胎,這裏裏外外的都是梁玉一把抓,可是累壞了。
梁玉帶著秋菊將廚下收拾妥當,回到自己屋裏歪在炕上歇了會子。
秋菊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姑娘,我幫你揉揉肩吧。”
秋菊的按摩手法很是熟練,梁玉坐在凳子上舒服的差點睡著了。
此時秋菊小聲道:“姑娘,若是白娘子這次生了男孩,大人有了嫡子,您是不是也能生娃娃了?”
梁玉眼裏也有了一絲光,“按規矩是這麽個情況。”
秋菊輕聲笑道:“那就太好了,如此姑娘以後也能有孩子傍身了。”
開了年,梁玉趕緊找中人讓他們幫著挑個小丫頭。
很快中人就送了三四個小丫頭供他們挑選。其中一個七八歲的小丫頭身著單衣,大冷天的手腳凍得通紅,可憐的很。
秋菊著重問了下那小丫頭。
原來那小丫頭還不是本地人,原本一家子住在外地,可那邊經常有小範圍的衝突。一次父母外出被敵軍所俘,家裏隻剩她一人。
這孩子也聰明,憑著記憶來到此地想投靠親戚,結果反手被親戚給賣了。那奇葩親戚還說:“咱家裏也沒有多少糧食供她吃穿,還不如賣了。讓人買回去做了奴婢也好,做童養媳也好,至少還能混口飯吃。”
秋菊聽了那丫頭的身世一下就想到自己,央求白氏道:“娘子,您就買了這丫頭吧,怪可憐的。再說了,她年紀小,好好調教一番定是對咱們韓家忠心耿耿。”
白氏如今懷著身孕,心更軟了,趕忙答應了。
白氏都答應了,梁玉更不會說什麽了,於是就買了那小丫頭。
梁玉問了那丫頭的名字,說是叫大丫。梁玉笑了,“既然進了韓家,就換個名字吧,就叫小春吧。”
秋菊帶著小春洗了熱水澡換了身舊衣,又拿了炊餅給她吃。隻見小春狼吞虎咽的啃著炊餅,一邊吃一邊抹著眼淚,小小年紀定是吃了許多苦,看的秋菊心都要碎了。
鋪子裏的夥計倒是很快就到位了,是跟著韓大人打過仗的老兵,大家都叫他老武,如今也到了而立之年,因家窮至今還未成家。
老武右肩受過重傷,右胳膊提不動重物,若是上陣殺敵那就等同去送人頭。
韓大人體恤他,就讓他來鋪子裏幫忙,混口飯。
梁玉原本就是武將之女,對那些受傷的老兵也很憐惜,於是每月給他五百文的工錢,包吃包住。
自從老武來了,那些個灑掃、燒水的活計就被他給包了;店裏來了男客基本都是老武接待,梁玉和秋菊的擔子輕了不少。
如此梁玉和秋菊兩人就能一人一天的在家裏和鋪子裏兩頭跑了。
可惜好景不長,正月還未過完,這日韓大人帶著梁小四匆匆回來,告知白氏和梁玉他要從征隨大軍攻遼南京。
白氏擔憂不已:“老爺,咱們在這後方不挺好的嗎?可以不去嗎?要不咱們在求求人?”
韓大人立馬嚴肅起來:“不可胡說。聽說這次朝廷應''海上之盟’與金人一起攻打大遼,童帥為主帥,這次調動了不少軍隊,陸續都到咱們河北路聚集。如今我被調配到西路軍王將軍帳下,王將軍作戰有勇有謀我跟著他定能多殺遼人,收複幽雲之地。”說著說著他的眼中迸發出驚人的光亮。
白氏眼圈都紅了,“我隻盼著老爺您能平平安安的看著咱們的孩兒出生,其他再無所求。”
韓大人歎了口氣:“有國才有家,若此刻我不去前線,如何保護你們!”
梁玉二話不說,回到房間拿出幾瓶金創藥來:“我知大人的淩雲之誌,隻是戰場上刀槍無眼,這些藥很是不錯,大人隨身帶著,關鍵時刻能護得性命。”
韓大人哈哈笑道:“放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還想多立戰功搏個封妻蔭子呢!”
梁小四那邊,秋菊也給他拿了瓶金創藥。
燕北寒冷,行囊裏多放了幾件厚衣裳,還有厚靴子。
待將他們送出門口,韓大人對梁玉道:“如今家裏就要多靠你了!”
梁玉鄭重的一抱拳道:“家裏就請大人放心。我等再此靜候大人佳音。”
韓大人哈哈一笑,帶著梁小四快馬回營。
宣和四年二月,朝廷共計十五萬餘大軍往北進發。
白氏如今是日日擔心夫君的安危,吃不好睡不著的。她還懷著孕,若總是這樣對胎兒都有影響。
梁玉無法,請了尊觀音每日讓白氏燒香供奉,如此方才穩住了她的心神。
原本想著十五萬的大軍攻打遼國,收複幽雲地界,那不是手拿把掐的事,隻是讓梁玉無語的是不曉得怎麽回事戰事推進的很是緩慢。
那日梁玉換了秋菊在店裏看鋪子,就聽到有來往的客商在討論戰事,此時她才知曉原來官家給大軍下了一道詔令,讓童帥前往燕雲之地去招降!這是搞得什麽鬼?十五大軍集結在邊境,每日裏花費那麽多的糧草,隻是為了去招降?
隻是涉及此等大事,梁玉不像那些個客商四處雲遊,自是不敢妄議,隻是在心裏嘀咕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是兵法中的哪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