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書傑跟著母親前往梁家,蔣氏見書傑回來了很是高興,眾人客氣了一番。
蔣氏問書傑為何突然歸家,書傑將原因說了。
蔣氏立馬憂愁起來:“本想著我們一家好不容易從西北回來,就能多過幾年輕快日子了,誰知又出了這事。”
書傑寬慰道:“梁伯父和梁大哥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定能護得一方百姓平安。”
蔣氏道:“但願如此。”
張氏見蔣氏愁容滿麵的,就提議兩家一起去鼓山寺上香祈福。
日子商定好了,張氏就帶著書傑回去了。
兩日後,在寺門口,書傑見到了梁玉,多日不見她似是清減了不少。
書傑知曉她是擔憂父兄,隻得不停的寬慰著。
上完香後,蔣氏本想求支簽,可不知怎的胸口突突的跳了起來,讓她感到很是不安。
恐慌中,蔣氏就沒有求簽,而是進獻了不少香油錢,隻求佛祖保佑夫君和兒子平安歸來。
十一月底,突降大雪,山林中出現了多年未見的霧凇,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絢麗的光芒。
此時若是有那文人雅士見了定是要高歌一首詩詞來讚美這美景。
可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隻覺得天寒地凍,又要多費柴火取暖了。
梁玉這幾日也是焦慮不已,當年在西北時,母親曾患咳疾,當時因缺醫少藥留下了隱患,每到秋冬時就會複發。
後來父親因立了戰功,調離西北。南邊天氣暖和,不似西北苦寒,母親這幾年又精心保養舊疾再也沒有複發過。
此次父兄為平叛亂再上戰場,母親本就憂心;而今年冬季較往年來的早了,氣候也驟然冷了起來,結果導致她舊疾複發。
梁玉憂心忡忡的來到小廚房內,“秋菊,母親的藥熬好了嗎?”
“小姐,已經熬好了,正準備送去呢?”
“那就好,趕緊端著藥咱們一起過去。對了,在放一小碟蜜餞,待喝過藥後,給母親清清口。”梁玉有條不紊的安排著。
主仆二人穿過門廊,來到主院裏,掀開厚厚的門簾進到屋裏,隻見蔣氏麵色憔悴,半躺在床上。
蔣氏這幾日盜汗嚴重,風荷剛幫著她換了一身裏衣。
屋內雖已經燒了木炭暖暖的,但對蔣氏的病情似乎並無太大益處。
梁玉聽到母親劇烈的咳嗽聲,趕緊端了杯溫水伺候母親喝了。
蔣氏見到女兒微笑道:“這幾日我病了,擾的你都瘦了。”
梁玉道:“我是您女兒,照顧你不是應該的嗎!” 說罷,端起湯藥伺候母親服下。
湯藥苦口,蔣氏眉頭一皺,梁玉趕緊遞過蜜餞,讓母親含著清清口。
蔣氏苦笑道:“這南邊什麽都好,就是冬季太濕冷了,這病才恢複的慢些。”
梁玉寬慰道,“好了,母親!大夫說了你要多休息,切勿思慮過重,一會您再閉目養養神。”說罷,拿了杯溫水,伺候蔣氏漱了口,又扶著母親歇下了。
此時梁玉也是心急如焚,鄭管家好幾日都沒有打探到消息了,也不知戰事如何了?
這位鄭管家算是家裏的老人了,自小就跟著梁忠北征南討,家裏早就將他的賣身契還給了他,現在也算是良民。
隻是鄭管家閑不住,就一直跟在梁忠的身邊,幫著打理外院的一應事物。
十二月初,這日早上鄭管家的匆匆忙忙來到內院,“啟稟夫人,剛在縣衙打聽到消息,聽說賊人已經攻占了睦州殺了不少官兵,並占據了壽昌等縣,聽說如今朝著歙州而去了。”
蔣氏大急:“那些個賊人怎的如此氣勢洶洶?若是攻占了歙州,豈不是離池陽郡很近了?”
鄭管家道:“聽說那方家軍,以‘誅殺朱勔’為口號,引得許多貧民紛紛響應,後又燒房舍,掠金帛子女,誘逼良民加入軍隊。人們安於太平,不識兵革,聽到金鼓聲就束手聽命。如今叛軍已由原來的數萬人增加到近十萬人。又聽說凡是被他們抓住的官吏,就要被他們割其肉,斷其體,取其肺腸,或者熬成膏油,亂箭穿身很是淒慘。”
蔣氏聽了,忍不住的顫抖,“咱們都是大宋子民,就算立場不同,一刀殺了也就殺了,怎的還要如此殘忍。”
梁玉連忙上前安慰道:“母親,放寬心,這不是還沒有攻打到池陽郡嗎?”
“鄭叔,麻煩您這幾日還要去縣衙裏多打探打探。”梁玉吩咐道。
池陽郡這邊,梁家父子收到戰報,見方臘勢大,而池陽的駐軍不過幾千人;若是那方家軍真的攻進來,定是難以抵擋。於是急書數封報防禦使(從五品),請求其向上請兵增援。
奈何池陽防禦使是個文官,雖隸屬兵部,卻從未行軍打仗過,對兵務是一竅不通:“這梁副尉真是小題大做。我聽密探來報,說那姓方的早就說了,餘杭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又怎會耗費心力來攻打我池陽郡?”
防禦使將信件丟在一旁,繼續喝酒享樂,那知有什麽危險!
梁氏父子眼巴巴的等著上峰指示,結果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隻得緊閉城門全力防守。
十二月中旬,叛軍攻往歙州,上峰急令距離歙州較近的池陽郡出兵援助,誰知那防禦使晚上喝酒喝醉了,那調令第二日方才看到。
貽誤軍機可是重罪,防禦使連忙警告心腹左右,不可亂言。隨後他急匆匆的召集軍士,讓他們速去援助歙州。
梁家父子一刻都不敢耽誤,即刻帶兵前往,結果遲了一步,歙州已被叛軍攻破。
眾軍士隻得暫在附近駐紮,梁忠急令傳令兵趕回池陽稟報此事,等待上峰新的軍令。
防禦使立馬六神無主起來,還是左右心腹給他出了個餿主意:“大人,事已至此,您就如實向上峰稟報,看上峰如何定奪?您一個文官,又背靠兵部;若是上峰怪罪下來,這領兵打仗的事情與您又有何幹?”
防禦使眼珠一轉:“你說的不錯,正是如此。”
張家得到消息,叛軍已經攻陷新城等縣,朝著餘杭打過來了。
張家各族老又聚在一起商議,“這可如何是好?昨日我聽通判大人私下說,如今形勢可是嚴峻的很。咱們張家闔族好不容易積累了這麽多的基業難道就要被這些叛軍給毀了?”
“前兩日,我打聽到朱家人裝了不少好東西到船上,似是要跑了?”
那朱家人,就是方臘口中“誅殺朱勔”的那個朱家。
“狗東西,捅了個彌天大禍,結果自己要跑。”
“謹言慎行!”張族長趕緊提醒。
張族長沉吟了片刻:“如今形勢嚴峻,各位有何高見?”
“我聽說那些個叛軍所到之處燒房舍,掠金帛子女,咱們還是趕緊想辦法避禍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不如等朝廷派兵剿了賊人咱們再回來。”有一族老建議道。
大多數族老都紛紛附和,張族長道:“既然如此,咱們就商議一下族中產業如何處置?”
蔣氏問書傑為何突然歸家,書傑將原因說了。
蔣氏立馬憂愁起來:“本想著我們一家好不容易從西北回來,就能多過幾年輕快日子了,誰知又出了這事。”
書傑寬慰道:“梁伯父和梁大哥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定能護得一方百姓平安。”
蔣氏道:“但願如此。”
張氏見蔣氏愁容滿麵的,就提議兩家一起去鼓山寺上香祈福。
日子商定好了,張氏就帶著書傑回去了。
兩日後,在寺門口,書傑見到了梁玉,多日不見她似是清減了不少。
書傑知曉她是擔憂父兄,隻得不停的寬慰著。
上完香後,蔣氏本想求支簽,可不知怎的胸口突突的跳了起來,讓她感到很是不安。
恐慌中,蔣氏就沒有求簽,而是進獻了不少香油錢,隻求佛祖保佑夫君和兒子平安歸來。
十一月底,突降大雪,山林中出現了多年未見的霧凇,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絢麗的光芒。
此時若是有那文人雅士見了定是要高歌一首詩詞來讚美這美景。
可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隻覺得天寒地凍,又要多費柴火取暖了。
梁玉這幾日也是焦慮不已,當年在西北時,母親曾患咳疾,當時因缺醫少藥留下了隱患,每到秋冬時就會複發。
後來父親因立了戰功,調離西北。南邊天氣暖和,不似西北苦寒,母親這幾年又精心保養舊疾再也沒有複發過。
此次父兄為平叛亂再上戰場,母親本就憂心;而今年冬季較往年來的早了,氣候也驟然冷了起來,結果導致她舊疾複發。
梁玉憂心忡忡的來到小廚房內,“秋菊,母親的藥熬好了嗎?”
“小姐,已經熬好了,正準備送去呢?”
“那就好,趕緊端著藥咱們一起過去。對了,在放一小碟蜜餞,待喝過藥後,給母親清清口。”梁玉有條不紊的安排著。
主仆二人穿過門廊,來到主院裏,掀開厚厚的門簾進到屋裏,隻見蔣氏麵色憔悴,半躺在床上。
蔣氏這幾日盜汗嚴重,風荷剛幫著她換了一身裏衣。
屋內雖已經燒了木炭暖暖的,但對蔣氏的病情似乎並無太大益處。
梁玉聽到母親劇烈的咳嗽聲,趕緊端了杯溫水伺候母親喝了。
蔣氏見到女兒微笑道:“這幾日我病了,擾的你都瘦了。”
梁玉道:“我是您女兒,照顧你不是應該的嗎!” 說罷,端起湯藥伺候母親服下。
湯藥苦口,蔣氏眉頭一皺,梁玉趕緊遞過蜜餞,讓母親含著清清口。
蔣氏苦笑道:“這南邊什麽都好,就是冬季太濕冷了,這病才恢複的慢些。”
梁玉寬慰道,“好了,母親!大夫說了你要多休息,切勿思慮過重,一會您再閉目養養神。”說罷,拿了杯溫水,伺候蔣氏漱了口,又扶著母親歇下了。
此時梁玉也是心急如焚,鄭管家好幾日都沒有打探到消息了,也不知戰事如何了?
這位鄭管家算是家裏的老人了,自小就跟著梁忠北征南討,家裏早就將他的賣身契還給了他,現在也算是良民。
隻是鄭管家閑不住,就一直跟在梁忠的身邊,幫著打理外院的一應事物。
十二月初,這日早上鄭管家的匆匆忙忙來到內院,“啟稟夫人,剛在縣衙打聽到消息,聽說賊人已經攻占了睦州殺了不少官兵,並占據了壽昌等縣,聽說如今朝著歙州而去了。”
蔣氏大急:“那些個賊人怎的如此氣勢洶洶?若是攻占了歙州,豈不是離池陽郡很近了?”
鄭管家道:“聽說那方家軍,以‘誅殺朱勔’為口號,引得許多貧民紛紛響應,後又燒房舍,掠金帛子女,誘逼良民加入軍隊。人們安於太平,不識兵革,聽到金鼓聲就束手聽命。如今叛軍已由原來的數萬人增加到近十萬人。又聽說凡是被他們抓住的官吏,就要被他們割其肉,斷其體,取其肺腸,或者熬成膏油,亂箭穿身很是淒慘。”
蔣氏聽了,忍不住的顫抖,“咱們都是大宋子民,就算立場不同,一刀殺了也就殺了,怎的還要如此殘忍。”
梁玉連忙上前安慰道:“母親,放寬心,這不是還沒有攻打到池陽郡嗎?”
“鄭叔,麻煩您這幾日還要去縣衙裏多打探打探。”梁玉吩咐道。
池陽郡這邊,梁家父子收到戰報,見方臘勢大,而池陽的駐軍不過幾千人;若是那方家軍真的攻進來,定是難以抵擋。於是急書數封報防禦使(從五品),請求其向上請兵增援。
奈何池陽防禦使是個文官,雖隸屬兵部,卻從未行軍打仗過,對兵務是一竅不通:“這梁副尉真是小題大做。我聽密探來報,說那姓方的早就說了,餘杭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又怎會耗費心力來攻打我池陽郡?”
防禦使將信件丟在一旁,繼續喝酒享樂,那知有什麽危險!
梁氏父子眼巴巴的等著上峰指示,結果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隻得緊閉城門全力防守。
十二月中旬,叛軍攻往歙州,上峰急令距離歙州較近的池陽郡出兵援助,誰知那防禦使晚上喝酒喝醉了,那調令第二日方才看到。
貽誤軍機可是重罪,防禦使連忙警告心腹左右,不可亂言。隨後他急匆匆的召集軍士,讓他們速去援助歙州。
梁家父子一刻都不敢耽誤,即刻帶兵前往,結果遲了一步,歙州已被叛軍攻破。
眾軍士隻得暫在附近駐紮,梁忠急令傳令兵趕回池陽稟報此事,等待上峰新的軍令。
防禦使立馬六神無主起來,還是左右心腹給他出了個餿主意:“大人,事已至此,您就如實向上峰稟報,看上峰如何定奪?您一個文官,又背靠兵部;若是上峰怪罪下來,這領兵打仗的事情與您又有何幹?”
防禦使眼珠一轉:“你說的不錯,正是如此。”
張家得到消息,叛軍已經攻陷新城等縣,朝著餘杭打過來了。
張家各族老又聚在一起商議,“這可如何是好?昨日我聽通判大人私下說,如今形勢可是嚴峻的很。咱們張家闔族好不容易積累了這麽多的基業難道就要被這些叛軍給毀了?”
“前兩日,我打聽到朱家人裝了不少好東西到船上,似是要跑了?”
那朱家人,就是方臘口中“誅殺朱勔”的那個朱家。
“狗東西,捅了個彌天大禍,結果自己要跑。”
“謹言慎行!”張族長趕緊提醒。
張族長沉吟了片刻:“如今形勢嚴峻,各位有何高見?”
“我聽說那些個叛軍所到之處燒房舍,掠金帛子女,咱們還是趕緊想辦法避禍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不如等朝廷派兵剿了賊人咱們再回來。”有一族老建議道。
大多數族老都紛紛附和,張族長道:“既然如此,咱們就商議一下族中產業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