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晚,書傑害怕回去後被罵,就請張家垚送他一程。
果不出所料,晏書正在門外焦急地看著街上,見到弟弟這麽晚才回到家,臉上有了些許怒容。
張家垚趕緊上前幫著打圓場,“都怪我,非要拉著他上姥山島,這才回來遲了。”
晏書瞪了他一眼:“書傑年紀小,不知輕重,你可不小了。”
張家垚有些尷尬,隻得賠著笑臉。
晏書哼了一聲,揪著書傑的衣領回了家,“你可知道母親有多擔心?一會你可要好好給母親賠禮道歉,知道了嗎?”
“好好,姐,你饒過我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
“好啦,晏書別再凶你弟弟了,他應該知道錯了~書傑晚飯吃了沒有,廚房裏還留了飯菜,都放在蒸屜裏溫著呢~”
“母親,你總是縱著他~”
張家垚站在門外,聽見門內的吵嚷聲,臉上不由露出羨慕之色~
站了一會,張家垚轉過身來,隻見他對楊管事的大聲說道:“楊叔,我也餓了,咱們去慶豐樓吃些好的。哎,這錦衣玉食的日子過的就開心~”
按行程,這日就是張家垚離開巢縣的時候。
因還要上學,江書傑一大早就去同福客棧給他送行。
江書傑抬著小腦袋,眼中充滿孺慕之色:“張大哥,您還回來嗎?若是我想你了怎麽辦?”
書傑年紀雖小,但對人真誠。張家垚與他接觸時間不長,卻將他當做弟弟一般看待。
“我在廬州府會待一段時間,然後再去泗州看看。等我回江南,路過這裏的時候再來看你。另外,毓秀花草行是我族中的產業之一,若是有什麽需要幫助的,你可以去找掌櫃的,我已經打過招呼了。若是想我了,可以給我寫信,讓他們送給我。”
江書傑還有些依依不舍,怎奈上學的時辰要到了,隻得忍痛道別。
張書垚坐著馬車離開了,路過六裏亭時,他突然心有所感,掀開車簾,隻見路邊小坡上的亭子裏一位戴著帷帽的少女向他深深的施了一禮~
晏書畢竟是姑娘家且在孝期,自是不好公然去為一位男子送行。可是通過有限的幾次相處,她知道張公子那看似乖張的外表下,其實有著一顆真誠的心。
這幾次若不是那張公子幫著解圍,江家的風骨就要被那姓鄭的給踩在腳下了。
故而這次晏書早早的來到縣裏去往廬州府的必經之路,誰都沒有告訴,隻是為了遠遠的行一禮,代表自己的深深謝意。
張家垚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了些許笑容,對楊管事的說道:“等到了廬州,你私下裏讓人給花草行的去個信,若是江姑娘有那不錯的花草,多給些銀兩,到時候悄悄地記到我的賬上。”
楊叔是母親娘家陪房管事,對張家垚忠心耿耿,聽到公子的吩咐自是遵守不誤。
楊叔對那江家姐弟很是欣賞,有那一絲文人的傲骨。隻是他覺得公子對那江家姐弟關心有些不尋常。若是後麵公子與他們沒有太多的牽扯倒還好,若是~那就不好辦了。
從巢縣到廬州府大概有那三百裏路程,中途一行人在一座大鎮上歇了腳。
楊管事服侍好張家垚洗漱後,猶豫再三,終於求證起來。
“公子,我看您對那江家姐弟多有看顧,究竟是何意?”
張家垚今年已經十五歲了,按道理家中該給他說親了,怎奈家中執掌中饋的是繼母,根本不想讓他有那得力的嶽家,故而總是在那小門小戶上打轉,張父又覺得那些人配不上自己的長子,故而這婚事就耽誤了。
楊管事的見公子對江家姐弟不同尋常,擔心對公子未來的婚事有影響,故有此一問。
張家垚有些憂傷:“楊叔,你不覺得他們和我有些像嗎?我是母親病逝,他們是父親病逝,家中無得力長輩看顧,總是要艱難些,不過是同病相憐罷了。”
楊管事歎了口氣,不知該說些什麽來安慰他。
馬車又行了一日,終於來到了州府。那州府確比縣裏氣派,那城樓建的高大堅固,城門也是縣裏的兩倍寬。幾人拿出路引,那守衛查驗了,就放行入了城。
張家垚掀開車簾往外看,隻見那街道也比縣裏的寬闊,街上人來人往煙火氣十足,小商販都在吆喝著做買賣,周圍的酒樓房屋建的都比縣裏的高些氣派些,可始終不如蘇杭繁華。
張家的生意主要經營絲綢、茶葉和米行。那花草行不過是這幾年幫著族裏尋那珍貴花木向上進獻才辦的。
張家垚在楊叔的陪同下,來到商行,那些個掌櫃的對他倒也恭敬,可也就是恭敬罷了,很多關鍵之處並未合盤而出。
張家垚也未太過在意,自己初出茅廬,不過是在各商號掌櫃的麵前先混個臉熟罷了,許多事情還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悟。
不過楊管事明顯感覺自家公子做事似是認真了不少,這可是好跡象。
生活回歸日常,晏書每當翻看起那本遊記的時候,總會想起曾經有一位看似玩世不恭的少年幫她解圍~
很快清明到了,江家早早就準備好了香燭紙錢。一大早,母子三人就去祖墳那裏祭拜江父。
夫君過世至今已經有大半年了,中間發生許多事情,鄭家的退親、縣裏的流言蜚語、族人的態度變化,這些都讓張氏深深地感受了這世間的人情冷暖。
跪在江舉人的墳頭,張氏不由哀思起來,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哭著訴說這大半年的心酸;最後不忘讓江舉人泉下有知保佑書傑早日得中功名,晏書未來覓得如意郎君,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
回到家中,張氏因哀思過度,又吹了些風,病倒了。
晏書請了大夫,取了藥方,熬了湯藥,貼身服侍了幾日,張氏的病方才慢慢好了。母女二人好不容易長了二兩肉,又瘦了回去。
果不出所料,晏書正在門外焦急地看著街上,見到弟弟這麽晚才回到家,臉上有了些許怒容。
張家垚趕緊上前幫著打圓場,“都怪我,非要拉著他上姥山島,這才回來遲了。”
晏書瞪了他一眼:“書傑年紀小,不知輕重,你可不小了。”
張家垚有些尷尬,隻得賠著笑臉。
晏書哼了一聲,揪著書傑的衣領回了家,“你可知道母親有多擔心?一會你可要好好給母親賠禮道歉,知道了嗎?”
“好好,姐,你饒過我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
“好啦,晏書別再凶你弟弟了,他應該知道錯了~書傑晚飯吃了沒有,廚房裏還留了飯菜,都放在蒸屜裏溫著呢~”
“母親,你總是縱著他~”
張家垚站在門外,聽見門內的吵嚷聲,臉上不由露出羨慕之色~
站了一會,張家垚轉過身來,隻見他對楊管事的大聲說道:“楊叔,我也餓了,咱們去慶豐樓吃些好的。哎,這錦衣玉食的日子過的就開心~”
按行程,這日就是張家垚離開巢縣的時候。
因還要上學,江書傑一大早就去同福客棧給他送行。
江書傑抬著小腦袋,眼中充滿孺慕之色:“張大哥,您還回來嗎?若是我想你了怎麽辦?”
書傑年紀雖小,但對人真誠。張家垚與他接觸時間不長,卻將他當做弟弟一般看待。
“我在廬州府會待一段時間,然後再去泗州看看。等我回江南,路過這裏的時候再來看你。另外,毓秀花草行是我族中的產業之一,若是有什麽需要幫助的,你可以去找掌櫃的,我已經打過招呼了。若是想我了,可以給我寫信,讓他們送給我。”
江書傑還有些依依不舍,怎奈上學的時辰要到了,隻得忍痛道別。
張書垚坐著馬車離開了,路過六裏亭時,他突然心有所感,掀開車簾,隻見路邊小坡上的亭子裏一位戴著帷帽的少女向他深深的施了一禮~
晏書畢竟是姑娘家且在孝期,自是不好公然去為一位男子送行。可是通過有限的幾次相處,她知道張公子那看似乖張的外表下,其實有著一顆真誠的心。
這幾次若不是那張公子幫著解圍,江家的風骨就要被那姓鄭的給踩在腳下了。
故而這次晏書早早的來到縣裏去往廬州府的必經之路,誰都沒有告訴,隻是為了遠遠的行一禮,代表自己的深深謝意。
張家垚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了些許笑容,對楊管事的說道:“等到了廬州,你私下裏讓人給花草行的去個信,若是江姑娘有那不錯的花草,多給些銀兩,到時候悄悄地記到我的賬上。”
楊叔是母親娘家陪房管事,對張家垚忠心耿耿,聽到公子的吩咐自是遵守不誤。
楊叔對那江家姐弟很是欣賞,有那一絲文人的傲骨。隻是他覺得公子對那江家姐弟關心有些不尋常。若是後麵公子與他們沒有太多的牽扯倒還好,若是~那就不好辦了。
從巢縣到廬州府大概有那三百裏路程,中途一行人在一座大鎮上歇了腳。
楊管事服侍好張家垚洗漱後,猶豫再三,終於求證起來。
“公子,我看您對那江家姐弟多有看顧,究竟是何意?”
張家垚今年已經十五歲了,按道理家中該給他說親了,怎奈家中執掌中饋的是繼母,根本不想讓他有那得力的嶽家,故而總是在那小門小戶上打轉,張父又覺得那些人配不上自己的長子,故而這婚事就耽誤了。
楊管事的見公子對江家姐弟不同尋常,擔心對公子未來的婚事有影響,故有此一問。
張家垚有些憂傷:“楊叔,你不覺得他們和我有些像嗎?我是母親病逝,他們是父親病逝,家中無得力長輩看顧,總是要艱難些,不過是同病相憐罷了。”
楊管事歎了口氣,不知該說些什麽來安慰他。
馬車又行了一日,終於來到了州府。那州府確比縣裏氣派,那城樓建的高大堅固,城門也是縣裏的兩倍寬。幾人拿出路引,那守衛查驗了,就放行入了城。
張家垚掀開車簾往外看,隻見那街道也比縣裏的寬闊,街上人來人往煙火氣十足,小商販都在吆喝著做買賣,周圍的酒樓房屋建的都比縣裏的高些氣派些,可始終不如蘇杭繁華。
張家的生意主要經營絲綢、茶葉和米行。那花草行不過是這幾年幫著族裏尋那珍貴花木向上進獻才辦的。
張家垚在楊叔的陪同下,來到商行,那些個掌櫃的對他倒也恭敬,可也就是恭敬罷了,很多關鍵之處並未合盤而出。
張家垚也未太過在意,自己初出茅廬,不過是在各商號掌櫃的麵前先混個臉熟罷了,許多事情還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悟。
不過楊管事明顯感覺自家公子做事似是認真了不少,這可是好跡象。
生活回歸日常,晏書每當翻看起那本遊記的時候,總會想起曾經有一位看似玩世不恭的少年幫她解圍~
很快清明到了,江家早早就準備好了香燭紙錢。一大早,母子三人就去祖墳那裏祭拜江父。
夫君過世至今已經有大半年了,中間發生許多事情,鄭家的退親、縣裏的流言蜚語、族人的態度變化,這些都讓張氏深深地感受了這世間的人情冷暖。
跪在江舉人的墳頭,張氏不由哀思起來,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哭著訴說這大半年的心酸;最後不忘讓江舉人泉下有知保佑書傑早日得中功名,晏書未來覓得如意郎君,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
回到家中,張氏因哀思過度,又吹了些風,病倒了。
晏書請了大夫,取了藥方,熬了湯藥,貼身服侍了幾日,張氏的病方才慢慢好了。母女二人好不容易長了二兩肉,又瘦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