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還是頭一次站在朝堂上,難免有些不自在。
接收到蒙昭的眼神,韓信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也願意將這次賞賜全部捐給百姓。”
韓信說這話時真心實意的,他現在唯一的財產就是這次賞賜。
不過他也並沒有放在心上,左右還要去邊境曆練,他也不需要這些。
韓信和蒙昭剛被賞賜就說了這樣的話,而且大臣們也都是清楚這兩人的家底。
一個是淮陰的混小子,吃飯都有問題,還有一個則是蒙家領養的孤兒,可以說也沒有什麽財產,這兩人將這一回殲滅匈奴的賞賜全部捐獻,相當於是捐獻了全部的家產。
站在一邊的大臣可謂是心情複雜,但如今兩人正立下了不世之功,他們也不好指著。
隨簡也站了出來,他現在被皇帝看重,可不能以為一些蠅頭小利就失去了皇帝的寵愛。
“陛下,臣也願意捐獻五千鎰金。”
眾人又齊齊轉頭看向隨簡。
隨簡坐上少府令的位置也沒有幾年,先前還捐獻了一千鎰以及幾匹絲綢,如今又捐獻出了五千鎰金,要麽是蠢得將大半身家都捐獻了,要麽就是貪汙了。
“臣當初深受先皇皇恩,從縣令做到了如今的少府令,臣也體會到不少的民生艱難,故而也想要出一份力。”
秦業很是讚賞,誇讚了兩句。
“這才是當真為國為民啊。”
眾臣麵色微變,若是他們不捐點什麽東西,那麽在皇帝看來,豈不是他們不愛國愛民了?
“陛下,臣願意去上黨郡等地施粥施糧。”
一個大臣站了出來,與其捐獻一些金銀,還不如捐糧食。
而且上黨郡之類的地方,皇帝也不會過去。
隻要不鬧出什麽事情來,給那些百姓一些錢,他們自然會誇耀。
如此以來,既省了錢也有了名聲。
聽到這位大臣說的話,另外的人也紛紛點頭。
秦業當然知道他們打得什麽注意。
金銀是實打實可以看的著的東西,但是施粥施糧就不一定了。
但他作為皇帝也不能點名,否則那就是他自己想要金銀。
蒙毅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也願意派人前去施粥。”
秦業點了點頭,看了眾人一眼,說道:“你們將糧食交給蒙毅,讓他去處理。”
見狀,方才想要捐糧的大臣有些不樂意,畢竟誰去辦事誰就能獲得名聲。
讓蒙毅去辦,那百姓會知道這是誰的糧食?
秦業又補充道:“等到了施粥的地方,是誰的糧,就喊誰的名。”
眾臣這才高興起來。
這樁事情解決之後,秦業便退了朝。
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去章台宮,而是來到了後宮找虞姬。
虞姬看到秦業,眼中很是高興。
雖然在宮裏麵吃喝不愁,也有人說話,但卻像是籠中鳥一般。
不過有舍有得,能待在皇帝的身邊,虞姬也心滿意足了。
秦業坐到了虞姬的身邊,說道:“朕打算將皇宮中一半的宮女都裁撤出去。”
虞姬驚訝地捂住了嘴巴,神情擔憂:“陛下,可否是出了什麽事情?”
秦業搖了搖頭:“倒也沒出什麽事情,但是如今國庫空虛,還有不少地方是天災人禍,朕也得省點錢,另外連年征戰,導致人嗣不豐,朕想著讓她們早些出宮,或許可以多些孩子。”
虞姬微微沉默了片刻,才說道:“陛下,臣妾自幼都是民間長大的,其實他們生的孩子都挺多的,隻不過若是生了女嬰,就會覺得浪費糧食……”
說到這個問題,秦業也有些皺眉。
如今因為一戶人家若是男子不多的話,免不了會被欺負。
所以若是生了女兒,心軟些的會養起來,但也有個別心硬的,直接扔了或者棄了。
但是他們也不想想,若是女嬰都死了,以後想要討媳婦都沒有地方去了。
秦業現在最看重的便是帝國的人口,一個國家,隻有人口逐年增加,才能說明是發展的越來越好。
可若是再這樣下去,日後新生兒必定會少,至少也會比他們沒有棄嬰的情況下少。
秦業神情微動:“你說的不錯,無論是男是女,都是我大秦的子民。”
說完,他站起身帶著張欣來到了章台宮。
“將這道聖諭傳到各地郡縣,若當地出現了溺死孩子這種情況,按照故意殺人處理,當地的人口也作為政績的一種,若非是天災,導致人口越來越少,就要被貶斥。”
“另外,當地也撥出一道款項,若是生的多,便可獎勵。”
張欣領旨,立馬派了人前往各地郡縣去宣旨。
秦業坐在章台宮,坐下不過一瞬,又站了起來,在門口踱步。
如今帝國的人口本來就少,結果那些六國的反賊還要造反,真是令他頭大!
張欣很快回來了,見到皇帝如此焦躁,連忙安慰道:“若是百姓知道陛下這麽為他們著想,他們定然會感激陛下,感謝皇恩。”
秦業輕笑了聲:“你這張嘴,倒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張欣一臉的討好:“這都是臣該做的事情。”
秦業收斂了笑意:“朕在想,如今帝國內憂外患,人嗣不昌,那些六國的反賊還想著造反,著實是讓朕有些頭疼。”
張欣連忙說道:“陛下,臣以為不若讓各位公子想想辦法。”
經過張欣的提醒,秦業這才想到,始皇帝的那幾個兒子還活著呢。
當初胡亥提前被他給噶掉,他的那些兄弟可沒有任何事情。
不過,他們的存在感著實是太薄弱了些,自己都險些忘記了他們。
“對,讓他們都過來。”
張欣連忙派人去各宮將幾位公子給喊了過來。
聽到皇帝喊他們有事情,這些公子的臉色各不相同。
自從皇帝繼位之後,可就沒有再和他們接觸了,現在莫不是想要和他們秋後算賬?
公子高朝著來喊他的宦官微微一笑:“不知道你可知陛下召見我們所為何事?”
宦官十分誠實地搖了搖頭:“回公子,臣也不知,臣隻是奉了張大人的令。”
接收到蒙昭的眼神,韓信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也願意將這次賞賜全部捐給百姓。”
韓信說這話時真心實意的,他現在唯一的財產就是這次賞賜。
不過他也並沒有放在心上,左右還要去邊境曆練,他也不需要這些。
韓信和蒙昭剛被賞賜就說了這樣的話,而且大臣們也都是清楚這兩人的家底。
一個是淮陰的混小子,吃飯都有問題,還有一個則是蒙家領養的孤兒,可以說也沒有什麽財產,這兩人將這一回殲滅匈奴的賞賜全部捐獻,相當於是捐獻了全部的家產。
站在一邊的大臣可謂是心情複雜,但如今兩人正立下了不世之功,他們也不好指著。
隨簡也站了出來,他現在被皇帝看重,可不能以為一些蠅頭小利就失去了皇帝的寵愛。
“陛下,臣也願意捐獻五千鎰金。”
眾人又齊齊轉頭看向隨簡。
隨簡坐上少府令的位置也沒有幾年,先前還捐獻了一千鎰以及幾匹絲綢,如今又捐獻出了五千鎰金,要麽是蠢得將大半身家都捐獻了,要麽就是貪汙了。
“臣當初深受先皇皇恩,從縣令做到了如今的少府令,臣也體會到不少的民生艱難,故而也想要出一份力。”
秦業很是讚賞,誇讚了兩句。
“這才是當真為國為民啊。”
眾臣麵色微變,若是他們不捐點什麽東西,那麽在皇帝看來,豈不是他們不愛國愛民了?
“陛下,臣願意去上黨郡等地施粥施糧。”
一個大臣站了出來,與其捐獻一些金銀,還不如捐糧食。
而且上黨郡之類的地方,皇帝也不會過去。
隻要不鬧出什麽事情來,給那些百姓一些錢,他們自然會誇耀。
如此以來,既省了錢也有了名聲。
聽到這位大臣說的話,另外的人也紛紛點頭。
秦業當然知道他們打得什麽注意。
金銀是實打實可以看的著的東西,但是施粥施糧就不一定了。
但他作為皇帝也不能點名,否則那就是他自己想要金銀。
蒙毅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也願意派人前去施粥。”
秦業點了點頭,看了眾人一眼,說道:“你們將糧食交給蒙毅,讓他去處理。”
見狀,方才想要捐糧的大臣有些不樂意,畢竟誰去辦事誰就能獲得名聲。
讓蒙毅去辦,那百姓會知道這是誰的糧食?
秦業又補充道:“等到了施粥的地方,是誰的糧,就喊誰的名。”
眾臣這才高興起來。
這樁事情解決之後,秦業便退了朝。
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去章台宮,而是來到了後宮找虞姬。
虞姬看到秦業,眼中很是高興。
雖然在宮裏麵吃喝不愁,也有人說話,但卻像是籠中鳥一般。
不過有舍有得,能待在皇帝的身邊,虞姬也心滿意足了。
秦業坐到了虞姬的身邊,說道:“朕打算將皇宮中一半的宮女都裁撤出去。”
虞姬驚訝地捂住了嘴巴,神情擔憂:“陛下,可否是出了什麽事情?”
秦業搖了搖頭:“倒也沒出什麽事情,但是如今國庫空虛,還有不少地方是天災人禍,朕也得省點錢,另外連年征戰,導致人嗣不豐,朕想著讓她們早些出宮,或許可以多些孩子。”
虞姬微微沉默了片刻,才說道:“陛下,臣妾自幼都是民間長大的,其實他們生的孩子都挺多的,隻不過若是生了女嬰,就會覺得浪費糧食……”
說到這個問題,秦業也有些皺眉。
如今因為一戶人家若是男子不多的話,免不了會被欺負。
所以若是生了女兒,心軟些的會養起來,但也有個別心硬的,直接扔了或者棄了。
但是他們也不想想,若是女嬰都死了,以後想要討媳婦都沒有地方去了。
秦業現在最看重的便是帝國的人口,一個國家,隻有人口逐年增加,才能說明是發展的越來越好。
可若是再這樣下去,日後新生兒必定會少,至少也會比他們沒有棄嬰的情況下少。
秦業神情微動:“你說的不錯,無論是男是女,都是我大秦的子民。”
說完,他站起身帶著張欣來到了章台宮。
“將這道聖諭傳到各地郡縣,若當地出現了溺死孩子這種情況,按照故意殺人處理,當地的人口也作為政績的一種,若非是天災,導致人口越來越少,就要被貶斥。”
“另外,當地也撥出一道款項,若是生的多,便可獎勵。”
張欣領旨,立馬派了人前往各地郡縣去宣旨。
秦業坐在章台宮,坐下不過一瞬,又站了起來,在門口踱步。
如今帝國的人口本來就少,結果那些六國的反賊還要造反,真是令他頭大!
張欣很快回來了,見到皇帝如此焦躁,連忙安慰道:“若是百姓知道陛下這麽為他們著想,他們定然會感激陛下,感謝皇恩。”
秦業輕笑了聲:“你這張嘴,倒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張欣一臉的討好:“這都是臣該做的事情。”
秦業收斂了笑意:“朕在想,如今帝國內憂外患,人嗣不昌,那些六國的反賊還想著造反,著實是讓朕有些頭疼。”
張欣連忙說道:“陛下,臣以為不若讓各位公子想想辦法。”
經過張欣的提醒,秦業這才想到,始皇帝的那幾個兒子還活著呢。
當初胡亥提前被他給噶掉,他的那些兄弟可沒有任何事情。
不過,他們的存在感著實是太薄弱了些,自己都險些忘記了他們。
“對,讓他們都過來。”
張欣連忙派人去各宮將幾位公子給喊了過來。
聽到皇帝喊他們有事情,這些公子的臉色各不相同。
自從皇帝繼位之後,可就沒有再和他們接觸了,現在莫不是想要和他們秋後算賬?
公子高朝著來喊他的宦官微微一笑:“不知道你可知陛下召見我們所為何事?”
宦官十分誠實地搖了搖頭:“回公子,臣也不知,臣隻是奉了張大人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