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卿真君翻了一個白眼,無語的道:「你想了這麽久,就想到了這個無聊的問題。」
丹秋真君笑道:「哪裏無聊了,快說,快說。」
荊卿真君道:「我原先的名字是荊陽,陰陽的陽。」
丹秋真君問道:「那你怎麽改換名字了?」荊陽這個名字雖不起眼,但也沒有必要改換名字啊。
荊卿真君笑道:「這是第二個問題了,真心話每輪隻能問一個問題,想知道原因,等贏下一局再說吧。」
丹秋真君一撩鬢下一縷長發,催促道:「聽到了沒有,想聽故事,就得贏,咱們三個還對付不了一個,說出都沒人信。」
兩位真君對視一眼,笑而不語。
一連幾輪,荊卿真君要麽贏了要麽輸了,總之沒輪到他。好不容易輸了,贏了的真君在丹秋真君期待的目光中問了一個關於喝過最好喝的酒是那個的問題。
荊卿真君道:「這還用說嗎?當然是咱們星君的玉梁酒啊,一杯飲之,終生難忘。」
水清淺笑道:「荊卿就算說我的好話,我也不會拿出來的。」
荊卿真君道:「屬下說的是實話,屬下知曉大戰在即,理當保持清醒,怎敢飲酒呢,我又不是丹秋真君,沒了酒就好似沒了命似的。」
丹秋真君心虛的嘀咕道:「哪有你說的這般嚴重。」他是愛喝酒,但沒了酒挺多心不在焉些,哪有荊卿說得這般嚴重。
水清淺敲敲桌子,道:「想喝酒等慶功會,保準管夠。」盛放玉梁酒的罈子是經過空間加持的,一壇酒有池塘般大小,他獻出的一百壇足夠天界的將士飲用了。
四位真君拱手道謝,又開始了新的一輪。
這次,幸運沒有眷顧荊卿真君,他輸了,丹秋真君贏了。
看著丹秋真君小人得誌的臉,荊卿真君一翻白眼,豪邁的道:「放馬過來吧。」
丹秋真君仰天大笑了一陣,才揉著笑過度的臉道:「就剛才那個問題,荊卿為什麽改名,得說實話。」
荊卿真君沉吟一陣,道:「我在修道前在人界國的家裏做過官,皇帝對下屬的稱呼都是姓加卿。」
雖然當時初入翰林院的他沒有榮幸讓皇帝如此稱呼,但是當時的六皇子,也在翰林院體驗生活,他對翰林院的諸位就是如此稱呼,雖然逾越些,但是皇帝默許了,他們也不好說什麽。
這麽叫了幾年,皇帝駕崩,太子臨朝之際卻被暗殺在後宮,原先的六皇子被舉薦上皇位。
他當時對誰當皇帝並不感興趣,隻是一如既往的修書撰史,日子過得清苦但也自得其樂。
直到幾年後皇宮大火,殺聲響徹整個京都,他躲在翰林院的藏書閣,攥著一柄匕首,等待著。
待得塵埃落定,皇位上的六皇子換成了當初太子同胞兄弟九皇子,新皇繼位,第一件事就是抓個不停。
京都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他是苦出身,這些年也是兢兢業業的活著,從不與人結交,因此這場禍事才沒降到他身上。
一年後,他向坐穩皇位的九皇子請辭。言道:他決定上山修道,求慕長生之道。皇帝起先不允,但他心意已決,磨了幾天才被允準。
離開京都後,他去了傳聞中的仙山尋仙問道去了,在師父問及他的姓名之時,驀然想起那個笑眯眯叫他荊卿的六皇子。
原先天真爛漫的六皇子因何要弒父殺兄,他不得而知。但是想起時難免感嘆世事變遷,人心易變,這也是他年過四旬摒棄一切也要修仙求道的原因。
紅塵俗務,腐蝕人心,是否隻能求得長生後,才會無欲無求,世事不變。
他曾將此疑問訴諸於益算星君,星君停下澆花的手,道:世事不變的話不是太無趣了嗎?一天天,一年年沒有變化的世界,才是世間最大的折磨。天界的飛升的修者總是停不下來,就是因為天界的天空一成不變,不做些什麽的話看不見盡頭的日子要如何過下去。
星君將澆花的任務交給他,讓他用畫記錄下蘭花的變化,三個月後看看與今天有何不同。
他抱著蘭花回去,日日盡心照顧,畫下窗前蘭花的樣子。三個月後,他拿出第一幅畫,不可置信的比對著,心境激盪。
世事變遷,鬥轉星移,這是世界的變化,也是世界的禮物。
砰砰砰的聲響召回了他的神智,他看著麵露不滿的丹秋真君微微一笑。
丹秋真君被他笑的一抖,道:「荊卿,你笑什麽?」
荊卿真君笑道:繼續吧。下一局我肯定贏,你就等著吧。」
丹秋真君不屑道:「說大話誰都會,咱們就看看下一局誰贏。」
水清淺坐在一旁,看著他們,心裏卻走神的想到之前發生的事。錦鑠帝君表現的太過怪異,讓他不得不多心。
天界浩大無邊,四方帝者也是住得十萬八千裏遠,再加上四方帝者從屬眾多,因此他雖飛升至今已有一萬年,卻是從來沒有見過錦鑠帝君。
但願是他多想了,錦鑠帝君堂堂一方帝者,美人計這種東西不用他親自上陣的。
說起來,要是錦鑠帝君真的有所圖謀的話,應當是因為那個雙生蓮。但是,繼明帝君明明說過帝者不會信謠言,那麽錦鑠帝君接近他到底是所圖為何?
他摸摸一片光滑的額間,這裏是有一個遠古的文字,但在幻術遮掩下它曾是蓮花,也曾一片血肉模糊,但今天它成為了無。
丹秋真君笑道:「哪裏無聊了,快說,快說。」
荊卿真君道:「我原先的名字是荊陽,陰陽的陽。」
丹秋真君問道:「那你怎麽改換名字了?」荊陽這個名字雖不起眼,但也沒有必要改換名字啊。
荊卿真君笑道:「這是第二個問題了,真心話每輪隻能問一個問題,想知道原因,等贏下一局再說吧。」
丹秋真君一撩鬢下一縷長發,催促道:「聽到了沒有,想聽故事,就得贏,咱們三個還對付不了一個,說出都沒人信。」
兩位真君對視一眼,笑而不語。
一連幾輪,荊卿真君要麽贏了要麽輸了,總之沒輪到他。好不容易輸了,贏了的真君在丹秋真君期待的目光中問了一個關於喝過最好喝的酒是那個的問題。
荊卿真君道:「這還用說嗎?當然是咱們星君的玉梁酒啊,一杯飲之,終生難忘。」
水清淺笑道:「荊卿就算說我的好話,我也不會拿出來的。」
荊卿真君道:「屬下說的是實話,屬下知曉大戰在即,理當保持清醒,怎敢飲酒呢,我又不是丹秋真君,沒了酒就好似沒了命似的。」
丹秋真君心虛的嘀咕道:「哪有你說的這般嚴重。」他是愛喝酒,但沒了酒挺多心不在焉些,哪有荊卿說得這般嚴重。
水清淺敲敲桌子,道:「想喝酒等慶功會,保準管夠。」盛放玉梁酒的罈子是經過空間加持的,一壇酒有池塘般大小,他獻出的一百壇足夠天界的將士飲用了。
四位真君拱手道謝,又開始了新的一輪。
這次,幸運沒有眷顧荊卿真君,他輸了,丹秋真君贏了。
看著丹秋真君小人得誌的臉,荊卿真君一翻白眼,豪邁的道:「放馬過來吧。」
丹秋真君仰天大笑了一陣,才揉著笑過度的臉道:「就剛才那個問題,荊卿為什麽改名,得說實話。」
荊卿真君沉吟一陣,道:「我在修道前在人界國的家裏做過官,皇帝對下屬的稱呼都是姓加卿。」
雖然當時初入翰林院的他沒有榮幸讓皇帝如此稱呼,但是當時的六皇子,也在翰林院體驗生活,他對翰林院的諸位就是如此稱呼,雖然逾越些,但是皇帝默許了,他們也不好說什麽。
這麽叫了幾年,皇帝駕崩,太子臨朝之際卻被暗殺在後宮,原先的六皇子被舉薦上皇位。
他當時對誰當皇帝並不感興趣,隻是一如既往的修書撰史,日子過得清苦但也自得其樂。
直到幾年後皇宮大火,殺聲響徹整個京都,他躲在翰林院的藏書閣,攥著一柄匕首,等待著。
待得塵埃落定,皇位上的六皇子換成了當初太子同胞兄弟九皇子,新皇繼位,第一件事就是抓個不停。
京都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他是苦出身,這些年也是兢兢業業的活著,從不與人結交,因此這場禍事才沒降到他身上。
一年後,他向坐穩皇位的九皇子請辭。言道:他決定上山修道,求慕長生之道。皇帝起先不允,但他心意已決,磨了幾天才被允準。
離開京都後,他去了傳聞中的仙山尋仙問道去了,在師父問及他的姓名之時,驀然想起那個笑眯眯叫他荊卿的六皇子。
原先天真爛漫的六皇子因何要弒父殺兄,他不得而知。但是想起時難免感嘆世事變遷,人心易變,這也是他年過四旬摒棄一切也要修仙求道的原因。
紅塵俗務,腐蝕人心,是否隻能求得長生後,才會無欲無求,世事不變。
他曾將此疑問訴諸於益算星君,星君停下澆花的手,道:世事不變的話不是太無趣了嗎?一天天,一年年沒有變化的世界,才是世間最大的折磨。天界的飛升的修者總是停不下來,就是因為天界的天空一成不變,不做些什麽的話看不見盡頭的日子要如何過下去。
星君將澆花的任務交給他,讓他用畫記錄下蘭花的變化,三個月後看看與今天有何不同。
他抱著蘭花回去,日日盡心照顧,畫下窗前蘭花的樣子。三個月後,他拿出第一幅畫,不可置信的比對著,心境激盪。
世事變遷,鬥轉星移,這是世界的變化,也是世界的禮物。
砰砰砰的聲響召回了他的神智,他看著麵露不滿的丹秋真君微微一笑。
丹秋真君被他笑的一抖,道:「荊卿,你笑什麽?」
荊卿真君笑道:繼續吧。下一局我肯定贏,你就等著吧。」
丹秋真君不屑道:「說大話誰都會,咱們就看看下一局誰贏。」
水清淺坐在一旁,看著他們,心裏卻走神的想到之前發生的事。錦鑠帝君表現的太過怪異,讓他不得不多心。
天界浩大無邊,四方帝者也是住得十萬八千裏遠,再加上四方帝者從屬眾多,因此他雖飛升至今已有一萬年,卻是從來沒有見過錦鑠帝君。
但願是他多想了,錦鑠帝君堂堂一方帝者,美人計這種東西不用他親自上陣的。
說起來,要是錦鑠帝君真的有所圖謀的話,應當是因為那個雙生蓮。但是,繼明帝君明明說過帝者不會信謠言,那麽錦鑠帝君接近他到底是所圖為何?
他摸摸一片光滑的額間,這裏是有一個遠古的文字,但在幻術遮掩下它曾是蓮花,也曾一片血肉模糊,但今天它成為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