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清朝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原是從秋分夜的祭月節演變而來,因十五月色更好,兩者漸漸合二為一。有詩言道:“此夜若無月,虛度一年秋。”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內務府早已得了吩咐,準備了隆重的祭月拜月儀式。


    頭一天晚上,嬪妃們便沐浴熏香,準備好隆重的華服,申時末,在皇後的帶領下,來到了養心殿。


    養心殿院內朝東擺放一架木屏風,屏風前陳列兩張用黃緞覆蓋的八仙桌,屏風兩側掛雞冠花、毛豆枝、子母藕等物,桌上供有一個十斤重的大月餅,上印“廣寒宮前玉兔搗藥”圖案,和兩個二三斤重的小月餅,月餅前有糕點、水果等供品,供品前為香爐和紅蠟燭。


    月亮出來後,點燃紅燭,鋪設蒲團,開始拜月儀式。


    皇上跪在蒲團上,宮女遞上讚美月亮的祝文,皇上借月光與燭光,對著月亮展開誦讀,讀完後,將祝文和上端畫太陰星君神靈的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再拜後離開。皇上拜完後,皇後和其他嬪妃按照身份高低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拜,上香,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一次。直至所有嬪妃拜完。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皇上親自動手,將月餅的圓光(中間部分)切下晉獻太後,其他部分分發給在場的嬪妃,邊欄部分則賞賜給太監宮女,另一個月餅則賞賜給親王郡王等王公大臣,十斤重的大月餅用大紅綢包好在陰涼處風幹,存放到除夕夜吃,取“團圓”之意。


    這時候的人對中秋節的重視程度遠非後世可比,安陵容對這一套拜月流程也覺得稀奇有趣。


    儀式結束後,皇上皇後和嬪妃前去重華宮參加晚宴,各宮宮女祭拜後再撤掉祭台。


    重華宮布置一新,掛滿了各色各樣的燈籠,桌子上擺了桂花菊花等應景的花卉,待眾人坐下後,小太監便依次進殿,奉上各種月餅並一壺桂花酒。


    宮裏的月餅種類繁多,從製作工藝上區別,有用香油和麵製成的香酥皮月餅,有用精煉後的奶油和麵製成的奶酥油月餅,還有豬油和麵月餅。


    從餡的種類上區別,有糖餡、果餡、澄沙餡、棗餡,還有芝麻椒鹽的甜鹹餡月餅等等,各種各樣的餡料,應有盡有。


    月餅不僅餡料和工藝上種類多,在尺寸上也不盡相同。其中有大小八種規格,由模具統一製作。


    另外還有各省巡撫總督進貢的地方特產月餅,蘇氏月餅皮層酥鬆,色澤美觀,餡料肥而不膩,口感鬆酥。廣式月餅皮薄鬆軟、造型美觀、圖案精致、花紋清晰、不易破碎。滇式月餅中雲腿月餅和鮮花餅是代表,主要特點是餡料采用了滇式火腿,餅皮疏鬆,餡料鹹甜適口,有獨特的滇式火腿香味。郭杜林”餅是山西“以麵為餡”的特殊工藝,口味淳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有“酥綿、利口、甜香、醇和”的特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甄嬛傳之歲歲年年,共占春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芋十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芋十一並收藏甄嬛傳之歲歲年年,共占春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