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生親手創建的新生印染廠,這四五年時間裏發展的非常快,他正在計劃著擴大規模,甚至還要買地皮,建分廠,後麵超越景鴻印染廠,要在河南省、甚至全國印染行業留下自己的大名。
沒想到,市場的風雲變幻,根本沒法預測,即使預測到了,自己也沒有什麽辦法來改變現狀。
他忍不住感慨道:個人的努力在整個大環境中,幾乎是一文不值。
楊新生每天都在關心著印染市場的變化,希望能捕捉到一點點機會,不要說盈利,隻要能生存下去就很不錯了。
可是網絡、電視、傳說中都是印染行業繼續蕭條的消息,有一個消息讓他感到有點心驚肉跳,那就是江蘇省近段時間相繼有80多家印染廠宣布破產。
楊新生忽然感覺腦袋一陣眩暈,但很快又緩過來了,這個消息對他來說打擊不小,雖然和自己關係不大,但“睹物思人”,看到其他印染廠破產的消息,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工廠。
已經到了2019年的4月份,在以前這個階段,正是印花布的黃金階段,訂單像雪片一樣飛過來,生產根本來不及。
可是現在一切都變了,楊新生在每個車間來回走動著,看著那些機器冰冷地站在那裏,就像一個個饑餓的動物,在等待著救命的食物。
他忍不住感慨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想不到自己大半輩子的努力,還是要毀在自己手裏了。
有的車間還有一些機器在開著,但產量很低,並不是員工不努力,而是實在沒有訂單。
前兩個月一直在虧本,二月份隻生產半個月,虧損30萬元,三月份開開停停,虧損50萬元,四月份還在繼續,虧損的將會更多。
秦永斌看到現在這種情景,心裏也有點不忍心了,就找到楊新生匯報:“楊總,如果在沒有訂單的話,咱們直接放假算了,這樣下去虧損更加嚴重,”。
楊新生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笑著說道:“廠裏的員工都有哪些意見啊?如果直接停產,對我來說損失會更少點,但500多名員工就失業了啊,”。
“楊總,你已經盡力了啊,這是市場環境的影響,又不是你故意的,”。
“啊,讓我再想想吧,”楊新生說著話慢慢離去了。
楊新生這段時間明顯變老了,早不像過去那種表麵儒雅、實際上暴躁的樣子了,雖然他年齡比範文傑還小一歲,但三四個月的時間裏頭發忽然變得花白起來了。
景鴻印染廠的情況和新生印染廠情況差不多,但申誌遠應對市場蕭條的辦法和楊新生不一樣。
申誌遠堅決保證中上層領導的利益,並且開會時說道:“古人有句話,一將成名萬骨枯,其實在商業戰爭中也一樣,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所以我們要保證骨幹人員的利益不能動,”。
景鴻印染廠一些車間相繼停產,大多數一線員工回家休息,也就是說大多數工人失業了,但管理層、技術人員每月工資一分不少,即使在廠裏閑得無聊,那也無所謂。
張玉娟也失業了,在家休息,趙名堂作為廠裏的設備科長、重要領導,他的收入一分不少,並且工作壓力還小了很多。
趙名堂為了不讓設備科的兄弟們失業,就找到申誌遠,向他匯報:“申總,這段時間剛好設備都停了,我們設備科就來一次大檢修吧,等訂單多了,設備運轉率會高很多的,”。
“哈哈哈,小趙,不用檢修了,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主要是不想讓設備科的兄弟們失業,對嗎?”。
“對,我是這麽想的,”趙名堂幹脆直接說清楚。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競爭,咱們都屬於有競爭力的人,生活資料充足一點是正常的,如果要想每一個人都很公平,別說你我做不到,就是才華橫溢的人也做不到,你還年輕,慢慢就理解這個道理了,”申誌遠開始教導趙名堂。
“嗯,謝謝申總的指教啊,”趙名堂無奈地說道。
其實申誌遠講的道理誰都知道,趙名堂隻是想努力為設備科的兄弟爭取一下,但效果幾乎沒有。
廠裏已經給設備科下了任務:裁員40%的員工,景鴻印染廠的設備科,一共有30多名員工,這十幾年來,除了退休以外,沒有開除過任何一個人。
趙名堂沒想到,到自己當科長的時候,竟然要做出艱難的抉擇,讓誰去讓誰留呢,他無法做出決定,畢竟大家都不容易。
如果是馮文炳在的時候,這個問題非常好處理,和自己關係好的留下,和自己關係不好的剛好裁員。
但趙名堂屬於一個有情有義,又比較善良的年輕人,很難去做出這樣的決定。
回到家裏後,張玉娟看著丈夫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就心疼地問道:“小趙,你又咋了啊,是不是領導批評你了?”。
“沒有批評我,如果隻是批評我的話倒無所謂,隻是現在催著我交裁員名單,”。
張玉娟也是一個很善良的女人,雖然她也是被裁員,在家裏歇著,但她一點也不在意,認為有吃有喝就行,還有一些人比自己更艱難呢。
“小趙,那你準備怎麽做呢?”。
“如果是真的裁員也行,像國外那些大型企業一樣,按工齡賠償也行,但這個裁員隻是回家休息,停發工資啊,所以我很難去決定,讓誰回家都不好啊,”。
張玉娟不停地思考著,看能不能幫丈夫想到一些什麽辦法。忽然她想起了一件事,以前聽趙名堂說過,他們設備科有活動經費,也是一筆不少的錢啊。
“小趙,你們設備科的活動經費現在還給發嗎?”。
“還給發的,但也隻有70%了,”。
“每月大概有多少錢?”。
“大概一萬塊錢左右吧,你是不是讓我把活動經費拿出來,去補償一下被裁員的兄弟?”。
“咯咯,是啊,老公,”。
趙名堂思考了一下,忽然笑了,他用手拍拍媳婦的臉蛋說道:“沒想到啊,你這個“小娘們”挺聰明的,”。
“哎呀,看你那傻樣,跟誰學的,成天喊人家“小娘們”,真是太壞了,”張玉娟嬌嗔道。
“嘿嘿,老公還沒喊你“老娘們”呢,你應該感謝我呢,”。
“你咋這麽壞呢,人家現在最多就是“半老徐娘”,但風韻猶存,”張玉娟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來,因為她看到丈夫沒那麽憂愁了,就感到很快樂。
第二天,趙名堂上班後,把設備科幾個主要成員喊到一起開會,這幾個人包括電工班長、機修班長、設備科副科長、設備管理員、一個電氣工程師、一個機械工程師。
包括趙名堂,這7個人屬於設備科的主要成員,剩下25個人,按比例的話,讓其中10個人回家,就能勉強完成廠裏的裁員任務。
“現在申總一直催我,讓把裁員名單交上去,但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啊,不管讓哪位兄弟姐妹回家,都會很痛苦的,”趙名堂說道。
接著,他又說道:“目前,咱們7個人是安全的,也是幸運的,我現在有個想法,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說出來後,請大家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沒想到,市場的風雲變幻,根本沒法預測,即使預測到了,自己也沒有什麽辦法來改變現狀。
他忍不住感慨道:個人的努力在整個大環境中,幾乎是一文不值。
楊新生每天都在關心著印染市場的變化,希望能捕捉到一點點機會,不要說盈利,隻要能生存下去就很不錯了。
可是網絡、電視、傳說中都是印染行業繼續蕭條的消息,有一個消息讓他感到有點心驚肉跳,那就是江蘇省近段時間相繼有80多家印染廠宣布破產。
楊新生忽然感覺腦袋一陣眩暈,但很快又緩過來了,這個消息對他來說打擊不小,雖然和自己關係不大,但“睹物思人”,看到其他印染廠破產的消息,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工廠。
已經到了2019年的4月份,在以前這個階段,正是印花布的黃金階段,訂單像雪片一樣飛過來,生產根本來不及。
可是現在一切都變了,楊新生在每個車間來回走動著,看著那些機器冰冷地站在那裏,就像一個個饑餓的動物,在等待著救命的食物。
他忍不住感慨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想不到自己大半輩子的努力,還是要毀在自己手裏了。
有的車間還有一些機器在開著,但產量很低,並不是員工不努力,而是實在沒有訂單。
前兩個月一直在虧本,二月份隻生產半個月,虧損30萬元,三月份開開停停,虧損50萬元,四月份還在繼續,虧損的將會更多。
秦永斌看到現在這種情景,心裏也有點不忍心了,就找到楊新生匯報:“楊總,如果在沒有訂單的話,咱們直接放假算了,這樣下去虧損更加嚴重,”。
楊新生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笑著說道:“廠裏的員工都有哪些意見啊?如果直接停產,對我來說損失會更少點,但500多名員工就失業了啊,”。
“楊總,你已經盡力了啊,這是市場環境的影響,又不是你故意的,”。
“啊,讓我再想想吧,”楊新生說著話慢慢離去了。
楊新生這段時間明顯變老了,早不像過去那種表麵儒雅、實際上暴躁的樣子了,雖然他年齡比範文傑還小一歲,但三四個月的時間裏頭發忽然變得花白起來了。
景鴻印染廠的情況和新生印染廠情況差不多,但申誌遠應對市場蕭條的辦法和楊新生不一樣。
申誌遠堅決保證中上層領導的利益,並且開會時說道:“古人有句話,一將成名萬骨枯,其實在商業戰爭中也一樣,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所以我們要保證骨幹人員的利益不能動,”。
景鴻印染廠一些車間相繼停產,大多數一線員工回家休息,也就是說大多數工人失業了,但管理層、技術人員每月工資一分不少,即使在廠裏閑得無聊,那也無所謂。
張玉娟也失業了,在家休息,趙名堂作為廠裏的設備科長、重要領導,他的收入一分不少,並且工作壓力還小了很多。
趙名堂為了不讓設備科的兄弟們失業,就找到申誌遠,向他匯報:“申總,這段時間剛好設備都停了,我們設備科就來一次大檢修吧,等訂單多了,設備運轉率會高很多的,”。
“哈哈哈,小趙,不用檢修了,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主要是不想讓設備科的兄弟們失業,對嗎?”。
“對,我是這麽想的,”趙名堂幹脆直接說清楚。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競爭,咱們都屬於有競爭力的人,生活資料充足一點是正常的,如果要想每一個人都很公平,別說你我做不到,就是才華橫溢的人也做不到,你還年輕,慢慢就理解這個道理了,”申誌遠開始教導趙名堂。
“嗯,謝謝申總的指教啊,”趙名堂無奈地說道。
其實申誌遠講的道理誰都知道,趙名堂隻是想努力為設備科的兄弟爭取一下,但效果幾乎沒有。
廠裏已經給設備科下了任務:裁員40%的員工,景鴻印染廠的設備科,一共有30多名員工,這十幾年來,除了退休以外,沒有開除過任何一個人。
趙名堂沒想到,到自己當科長的時候,竟然要做出艱難的抉擇,讓誰去讓誰留呢,他無法做出決定,畢竟大家都不容易。
如果是馮文炳在的時候,這個問題非常好處理,和自己關係好的留下,和自己關係不好的剛好裁員。
但趙名堂屬於一個有情有義,又比較善良的年輕人,很難去做出這樣的決定。
回到家裏後,張玉娟看著丈夫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就心疼地問道:“小趙,你又咋了啊,是不是領導批評你了?”。
“沒有批評我,如果隻是批評我的話倒無所謂,隻是現在催著我交裁員名單,”。
張玉娟也是一個很善良的女人,雖然她也是被裁員,在家裏歇著,但她一點也不在意,認為有吃有喝就行,還有一些人比自己更艱難呢。
“小趙,那你準備怎麽做呢?”。
“如果是真的裁員也行,像國外那些大型企業一樣,按工齡賠償也行,但這個裁員隻是回家休息,停發工資啊,所以我很難去決定,讓誰回家都不好啊,”。
張玉娟不停地思考著,看能不能幫丈夫想到一些什麽辦法。忽然她想起了一件事,以前聽趙名堂說過,他們設備科有活動經費,也是一筆不少的錢啊。
“小趙,你們設備科的活動經費現在還給發嗎?”。
“還給發的,但也隻有70%了,”。
“每月大概有多少錢?”。
“大概一萬塊錢左右吧,你是不是讓我把活動經費拿出來,去補償一下被裁員的兄弟?”。
“咯咯,是啊,老公,”。
趙名堂思考了一下,忽然笑了,他用手拍拍媳婦的臉蛋說道:“沒想到啊,你這個“小娘們”挺聰明的,”。
“哎呀,看你那傻樣,跟誰學的,成天喊人家“小娘們”,真是太壞了,”張玉娟嬌嗔道。
“嘿嘿,老公還沒喊你“老娘們”呢,你應該感謝我呢,”。
“你咋這麽壞呢,人家現在最多就是“半老徐娘”,但風韻猶存,”張玉娟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來,因為她看到丈夫沒那麽憂愁了,就感到很快樂。
第二天,趙名堂上班後,把設備科幾個主要成員喊到一起開會,這幾個人包括電工班長、機修班長、設備科副科長、設備管理員、一個電氣工程師、一個機械工程師。
包括趙名堂,這7個人屬於設備科的主要成員,剩下25個人,按比例的話,讓其中10個人回家,就能勉強完成廠裏的裁員任務。
“現在申總一直催我,讓把裁員名單交上去,但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啊,不管讓哪位兄弟姐妹回家,都會很痛苦的,”趙名堂說道。
接著,他又說道:“目前,咱們7個人是安全的,也是幸運的,我現在有個想法,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說出來後,請大家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