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烏拉爾十大防線、借道之想
民國:開局覺醒千倍成長係統 作者:從無到有總是悲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月三十日,黑虎帝國出動紅虎第一集團軍、紅虎三集團軍、紅虎第四集團軍、紅虎第五集團軍、紅虎第六集團軍、紅虎第七集團軍、黑虎第一集團軍、黑虎第二集團軍、黑虎第三集團軍、黑虎第四集團軍、黑虎第五集團軍、黑虎第六集團軍、黑虎第七集團軍、黑虎第八集團軍、黑虎第九集團軍、黑虎第十集團軍,一共十六個集團軍,四百八十萬軍隊,對紅熊帝國發動了突襲。
紅熊帝國雖然有防備,可沒想到這麽突然、這麽強大、攻擊速度這麽快,被打的大敗。
這次黑虎帝國出動的十八個集團軍,其中六個紅虎集團軍都是裝甲軍,十個黑虎集團軍中,有三個裝甲集團軍、七個機械化集團軍。
這讓十八個集團軍不僅攻擊力很強,進攻速度也快,紅熊帝國哪有不敗之理。
紅熊帝國邊軍大敗之後,沒有力量能阻擋黑虎軍、紅虎軍,大片領土被占。
紅虎軍、黑虎軍是機械化軍隊,推進速度很快,讓紅熊帝國感受到巨大危機。
第一時間把更多軍隊調往前線,就連本來準備調往兩族防線的五百萬大軍,還有已經調往烏拉爾防線的五百萬大軍,都調往了前線。
兩族防線是綠洲軍政府、紅熊帝國邊界防線。
紅熊帝國感受到綠洲軍政府的巨大威脅,就一直依靠地勢修建這條防線。
因為兩國邊界線太長,修建防線成本太大,隻能依靠地勢才能減少成本,為此,很多防線都處於紅熊帝國境內深處。
也就是說,要是跟綠洲軍政府發生戰爭,紅熊帝國第一時間就會放棄大片領土。
呃,說是現在已經放棄這些領土,也不為過了。
在兩族防線之外的領土,紅熊帝國隻駐守少量軍隊,更是一點都沒有建設,反而大力壓榨,搞的民不聊生。
為此,大量灰熊人逃到綠洲軍政府安家落戶。
如今,綠洲軍政府不僅有人族,也有熊族,一些地方成為兩族混居之地,並且還和平共處。
這些地方出現,再次證明了人族、半獸人族能和平共處。
這邊黑虎軍、紅虎軍在紅熊帝國肆虐的時候,那邊白熊帝國也沒有閑著,開始聚集軍隊。
隻是,如今的白熊軍主力是近衛軍團,近衛軍團全部都是裝甲軍,想要跨過烏拉爾山脈難度很大,一時之間竟然被擋住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武器太先進也是一件煩惱的事情。
時間來到九月八日,白熊帝國依舊沒有想到好辦法,近衛軍團依舊被擋在烏拉爾山脈。
眼看著紅虎軍、黑虎軍一日千裏,快要打到紅熊帝國首都了,白熊帝國越發著急了。
九月九日淩晨三點,伊凡才從前線回來,就被叫進白熊宮。
伊凡是近衛軍團副軍團長、兼第一集團軍司令,近衛軍團軍團長由白熊皇馬克西姆兼任,實際管理由伊凡負責。
這次出征紅熊帝國的統帥由伊凡擔任。
這次伊凡回來,也是因為遲遲突破不了烏拉爾山脈,書信、電報、電話解釋不清楚,才親自回來。
伊凡來到白熊殿,發現除了白熊皇馬克西姆之外,超等大公爵格裏高利也在。
隨即躬身一禮道。
“見過陛下、大公爵。”
馬克西姆揮揮手道。
“不用多禮。”
“謝陛下。”
“前線如何了?”
伊凡搖搖頭道。
“很不好,叛逆對我們的裝甲部隊早有防備,針對裝甲部隊布置了十條防線,跨越上百裏。
想要打通這十條防線,需要用步兵去推。
就算付出巨大代價,打通這十條防線,想要建造一條裝甲部隊通過的道路,也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同時,也需要很長時間。
有這個時間,說不定黑虎帝國已經滅了叛逆,或者叛逆把黑虎軍、紅虎軍趕出去了。”
馬克西姆麵色凝重起來,沉聲問道。
“這十道防線防禦力真有那麽強嗎?”
伊凡愣了一下,隨即回過神來,組織一下語言道。
“不是這十條防線強,而是這十條防線專門用來針對裝甲部隊的,對裝甲部隊來說,這條防線太強了。
比如說烏拉爾山防線,布置了很多石柱林,石柱之間距離正好卡住坦克。
想要清除這些石柱,是一個巨大工程。
這還是在紅熊軍不騷擾的情況下,要是紅熊軍騷擾,難度將更大。
比如說烏拉爾河防線,很多地方都得到加寬,河岸兩邊更是被挖低,成為沼澤地,人過去都很難,就更別說車輛、坦克了。”
沼澤地可不是短時間能形成的,看來,為了防備白熊帝國的裝甲軍,紅熊帝國已經準備了很多年。
就這兩條防線,就已經是天塹,更別說還有八條同級防線,甚至是更高級防線。
馬克西姆陷入到沉思之中,格裏高利開口問道。
“我們能不能搶奪紅熊帝國的道路、橋梁,從而讓大軍通過?”
對呀,十條防線雖強,紅熊帝國也需要運兵、運物資,一定修建了道路、橋梁,馬克西姆眼睛一亮,期待的看向伊凡。
伊凡搖搖頭道。
“紅熊帝國也知道這一點,在道路、橋梁上都布下重兵,我們想要拿下很難。
就算拿下一部分,他們炸掉後麵的,也沒有多大作用。”
也對,這麽明顯的漏洞,紅熊帝國不可能不堵住,馬克西姆眼睛黯淡下來。
格裏高利沉思一番,再次開口道。
“要是紅熊帝國炸掉後麵的道路,我們是不是能拔掉這條防線。”
對呀,紅熊帝國炸掉後麵道路,沒有了援兵、物資,這條防線內的紅熊軍不就成為甕中之鱉了,馬克西姆眼睛又亮了起來,期待的看向伊凡。
伊凡再次搖搖頭道。
“不行,紅熊帝國在這些防線布置很多,儲存了大量物資,修建了不少地下堡壘,想要清除很難。
就算能清除,也要消耗很長時間,我們沒有這麽多時間浪費。”
也對,紅熊帝國在這十條防線布置這麽長時間,怎麽可能這麽簡單,馬克西姆的眼睛又黯淡下來。
格裏高利也沒有了辦法,搖搖頭道。
“看來,紅熊帝國為了防備我們,花費了不小心思,我是沒有了辦法,不知道伊凡元帥有沒有什麽辦法?”
伊凡稍微猶豫一下,開口道。
“我倒是有一個辦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馬克西姆眼睛一亮,開口道。
“有什麽話盡管說,我都可以恕你無罪。”
伊凡稍微組織一下語言,開口道。
“我有一個計劃,可分為兩步。
第一步,利用空軍優勢,炸毀十條防線的所有道路、橋梁,困死十條防線內所有紅熊軍。
我雖不知道紅熊帝國在這十條防線投入多少軍隊,可想要維持這十條防線,並有不錯作戰能力,最少需要千萬軍隊。
就按照千萬大軍來計算,沒有了這千萬大軍,紅熊帝國就少了千萬有生力量,嚴重削弱了紅熊帝國力量。
第二步,向綠洲軍政府借道,從綠洲軍政府進攻紅熊帝國。
紅熊帝國雖然在和綠洲軍政府之間修建了兩族防線,可跟烏拉爾防線相比,薄弱太多了。
隻是,想要從綠洲軍政府借道,恐怕不是那麽簡單。”
華夏聯盟如今是中立國,要是借道給白熊帝國,相當於參戰了,華夏聯盟恐怕很難答應。
華夏聯盟不答應,就算說通綠洲軍政府,也沒有多大作用。
想到這些,馬克西姆眉頭一皺,搖搖頭道。
“想要向綠洲軍政府借道,難、很難、非常難。”
格裏高利跟著搖搖頭道。
“這不是難,這是根本不可能。”
伊凡胸有成竹的道。
“難是難,倒非不可能。”
說到這裏,停頓下來,看向馬克西姆、格裏高利,看到兩人兩眼放光的樣子,更有信心了,繼續開口道。
“現在主要難題是華夏聯盟是中立國,不能借道。
既然不能借道,我們就借領土。
隻要能借到哈薩洲北部一部分就可以了。
當然,對外不能說借,說是割讓給我們、或者賣給我們都可以。”
說到這裏,停頓下來,看向格裏高利、馬克西姆,發現兩人都呆愣住了。
久久之後,馬克西姆眼睛恢複清明,眼珠子轉了轉,就恢複成茫然狀。
隨後不久,格裏高利恢複過來,連連搖頭道。
“不可能,華夏聯盟如此強大,不可能出賣主權,哪怕是暫借也不可能。”
話音剛落,想到什麽,再次開口道。
“就算是明麵上借,暗中還在華夏聯盟手中也不行。
對於華夏聯盟來說,要是答應下來,就是對國勢、民心的打擊。
華夏聯盟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聲勢,絕對不允許任何的損傷。”
伊凡不以為然的道。
“不見得吧?
隻要我們付出足夠代價,一切皆有可能。”
說到這裏,停頓一下,咬咬牙道。
“比如說拿寒洲東部來換,我不信華夏聯盟不答應。”
寒洲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西部、中部、東部。
西部是平原、中部是高原、東部是山地,西部開發價值最大、中部次之、東部再次之。
紅熊帝國雖然有防備,可沒想到這麽突然、這麽強大、攻擊速度這麽快,被打的大敗。
這次黑虎帝國出動的十八個集團軍,其中六個紅虎集團軍都是裝甲軍,十個黑虎集團軍中,有三個裝甲集團軍、七個機械化集團軍。
這讓十八個集團軍不僅攻擊力很強,進攻速度也快,紅熊帝國哪有不敗之理。
紅熊帝國邊軍大敗之後,沒有力量能阻擋黑虎軍、紅虎軍,大片領土被占。
紅虎軍、黑虎軍是機械化軍隊,推進速度很快,讓紅熊帝國感受到巨大危機。
第一時間把更多軍隊調往前線,就連本來準備調往兩族防線的五百萬大軍,還有已經調往烏拉爾防線的五百萬大軍,都調往了前線。
兩族防線是綠洲軍政府、紅熊帝國邊界防線。
紅熊帝國感受到綠洲軍政府的巨大威脅,就一直依靠地勢修建這條防線。
因為兩國邊界線太長,修建防線成本太大,隻能依靠地勢才能減少成本,為此,很多防線都處於紅熊帝國境內深處。
也就是說,要是跟綠洲軍政府發生戰爭,紅熊帝國第一時間就會放棄大片領土。
呃,說是現在已經放棄這些領土,也不為過了。
在兩族防線之外的領土,紅熊帝國隻駐守少量軍隊,更是一點都沒有建設,反而大力壓榨,搞的民不聊生。
為此,大量灰熊人逃到綠洲軍政府安家落戶。
如今,綠洲軍政府不僅有人族,也有熊族,一些地方成為兩族混居之地,並且還和平共處。
這些地方出現,再次證明了人族、半獸人族能和平共處。
這邊黑虎軍、紅虎軍在紅熊帝國肆虐的時候,那邊白熊帝國也沒有閑著,開始聚集軍隊。
隻是,如今的白熊軍主力是近衛軍團,近衛軍團全部都是裝甲軍,想要跨過烏拉爾山脈難度很大,一時之間竟然被擋住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武器太先進也是一件煩惱的事情。
時間來到九月八日,白熊帝國依舊沒有想到好辦法,近衛軍團依舊被擋在烏拉爾山脈。
眼看著紅虎軍、黑虎軍一日千裏,快要打到紅熊帝國首都了,白熊帝國越發著急了。
九月九日淩晨三點,伊凡才從前線回來,就被叫進白熊宮。
伊凡是近衛軍團副軍團長、兼第一集團軍司令,近衛軍團軍團長由白熊皇馬克西姆兼任,實際管理由伊凡負責。
這次出征紅熊帝國的統帥由伊凡擔任。
這次伊凡回來,也是因為遲遲突破不了烏拉爾山脈,書信、電報、電話解釋不清楚,才親自回來。
伊凡來到白熊殿,發現除了白熊皇馬克西姆之外,超等大公爵格裏高利也在。
隨即躬身一禮道。
“見過陛下、大公爵。”
馬克西姆揮揮手道。
“不用多禮。”
“謝陛下。”
“前線如何了?”
伊凡搖搖頭道。
“很不好,叛逆對我們的裝甲部隊早有防備,針對裝甲部隊布置了十條防線,跨越上百裏。
想要打通這十條防線,需要用步兵去推。
就算付出巨大代價,打通這十條防線,想要建造一條裝甲部隊通過的道路,也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同時,也需要很長時間。
有這個時間,說不定黑虎帝國已經滅了叛逆,或者叛逆把黑虎軍、紅虎軍趕出去了。”
馬克西姆麵色凝重起來,沉聲問道。
“這十道防線防禦力真有那麽強嗎?”
伊凡愣了一下,隨即回過神來,組織一下語言道。
“不是這十條防線強,而是這十條防線專門用來針對裝甲部隊的,對裝甲部隊來說,這條防線太強了。
比如說烏拉爾山防線,布置了很多石柱林,石柱之間距離正好卡住坦克。
想要清除這些石柱,是一個巨大工程。
這還是在紅熊軍不騷擾的情況下,要是紅熊軍騷擾,難度將更大。
比如說烏拉爾河防線,很多地方都得到加寬,河岸兩邊更是被挖低,成為沼澤地,人過去都很難,就更別說車輛、坦克了。”
沼澤地可不是短時間能形成的,看來,為了防備白熊帝國的裝甲軍,紅熊帝國已經準備了很多年。
就這兩條防線,就已經是天塹,更別說還有八條同級防線,甚至是更高級防線。
馬克西姆陷入到沉思之中,格裏高利開口問道。
“我們能不能搶奪紅熊帝國的道路、橋梁,從而讓大軍通過?”
對呀,十條防線雖強,紅熊帝國也需要運兵、運物資,一定修建了道路、橋梁,馬克西姆眼睛一亮,期待的看向伊凡。
伊凡搖搖頭道。
“紅熊帝國也知道這一點,在道路、橋梁上都布下重兵,我們想要拿下很難。
就算拿下一部分,他們炸掉後麵的,也沒有多大作用。”
也對,這麽明顯的漏洞,紅熊帝國不可能不堵住,馬克西姆眼睛黯淡下來。
格裏高利沉思一番,再次開口道。
“要是紅熊帝國炸掉後麵的道路,我們是不是能拔掉這條防線。”
對呀,紅熊帝國炸掉後麵道路,沒有了援兵、物資,這條防線內的紅熊軍不就成為甕中之鱉了,馬克西姆眼睛又亮了起來,期待的看向伊凡。
伊凡再次搖搖頭道。
“不行,紅熊帝國在這些防線布置很多,儲存了大量物資,修建了不少地下堡壘,想要清除很難。
就算能清除,也要消耗很長時間,我們沒有這麽多時間浪費。”
也對,紅熊帝國在這十條防線布置這麽長時間,怎麽可能這麽簡單,馬克西姆的眼睛又黯淡下來。
格裏高利也沒有了辦法,搖搖頭道。
“看來,紅熊帝國為了防備我們,花費了不小心思,我是沒有了辦法,不知道伊凡元帥有沒有什麽辦法?”
伊凡稍微猶豫一下,開口道。
“我倒是有一個辦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馬克西姆眼睛一亮,開口道。
“有什麽話盡管說,我都可以恕你無罪。”
伊凡稍微組織一下語言,開口道。
“我有一個計劃,可分為兩步。
第一步,利用空軍優勢,炸毀十條防線的所有道路、橋梁,困死十條防線內所有紅熊軍。
我雖不知道紅熊帝國在這十條防線投入多少軍隊,可想要維持這十條防線,並有不錯作戰能力,最少需要千萬軍隊。
就按照千萬大軍來計算,沒有了這千萬大軍,紅熊帝國就少了千萬有生力量,嚴重削弱了紅熊帝國力量。
第二步,向綠洲軍政府借道,從綠洲軍政府進攻紅熊帝國。
紅熊帝國雖然在和綠洲軍政府之間修建了兩族防線,可跟烏拉爾防線相比,薄弱太多了。
隻是,想要從綠洲軍政府借道,恐怕不是那麽簡單。”
華夏聯盟如今是中立國,要是借道給白熊帝國,相當於參戰了,華夏聯盟恐怕很難答應。
華夏聯盟不答應,就算說通綠洲軍政府,也沒有多大作用。
想到這些,馬克西姆眉頭一皺,搖搖頭道。
“想要向綠洲軍政府借道,難、很難、非常難。”
格裏高利跟著搖搖頭道。
“這不是難,這是根本不可能。”
伊凡胸有成竹的道。
“難是難,倒非不可能。”
說到這裏,停頓下來,看向馬克西姆、格裏高利,看到兩人兩眼放光的樣子,更有信心了,繼續開口道。
“現在主要難題是華夏聯盟是中立國,不能借道。
既然不能借道,我們就借領土。
隻要能借到哈薩洲北部一部分就可以了。
當然,對外不能說借,說是割讓給我們、或者賣給我們都可以。”
說到這裏,停頓下來,看向格裏高利、馬克西姆,發現兩人都呆愣住了。
久久之後,馬克西姆眼睛恢複清明,眼珠子轉了轉,就恢複成茫然狀。
隨後不久,格裏高利恢複過來,連連搖頭道。
“不可能,華夏聯盟如此強大,不可能出賣主權,哪怕是暫借也不可能。”
話音剛落,想到什麽,再次開口道。
“就算是明麵上借,暗中還在華夏聯盟手中也不行。
對於華夏聯盟來說,要是答應下來,就是對國勢、民心的打擊。
華夏聯盟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聲勢,絕對不允許任何的損傷。”
伊凡不以為然的道。
“不見得吧?
隻要我們付出足夠代價,一切皆有可能。”
說到這裏,停頓一下,咬咬牙道。
“比如說拿寒洲東部來換,我不信華夏聯盟不答應。”
寒洲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西部、中部、東部。
西部是平原、中部是高原、東部是山地,西部開發價值最大、中部次之、東部再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