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都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模擬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作者:貳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我還是清楚的… …你還真以為我上課天天睡覺啊!”
徐行撇了撇嘴道:
“我的意思是那種威力巨大的符籙,比如雷法這種,到底是怎麽一個機製?”
所謂雷法,應該算的上是天師一脈的看家本領了。
徐行想著,既然能拿這東西當招牌,必然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他現在就像一塊海綿一般,迫切的需要發掘這些被塵封的秘密。
對於三齊這種普通道士來說。
雷法什麽的約等於笑話。
可對於徐行就不一樣了。
通過對符籙的測試,這玩意兒明顯是一種對真氣的高級應用!
“雷法?”
裴三齊不愧為正規道士,稍稍理清楚思路便開口解釋道:
“雷法這玩意兒就要從修煉思想聊起了… …
一般雷法認為,人體內的一己之傑是跟天地之炁相互感應的。
人如果能控製自己體內的一己之炁。
就能把握雷機,招致雷電。”
徐行暗暗咀嚼著裴三齊的話:
“把握雷機,招致雷電?”
看樣子更接近後一個猜想呐!
“沒錯!”
裴三齊掏出手機翻了半天相冊,最終找到一些道書內頁的截圖。
徐行忙不迭的湊了過來。
裴三齊一張一張翻給他看:
“你看這句:
天罡,心也。
以心運諸炁,動陽則陽報,動陰則陰報。
運轉五行,常朝上帝。
斡旋造化,顛倒陰陽,隨機而應……
七曜者,在天北鬥也,在人眼耳鼻口七竅。
若能關閉七竅,則七曜光芒交射,氣迸渾身汗出,頭腦之上亦汗炁如雲,始合造化。
很明顯,這就是天人感應那一套!”
說罷。
裴三齊快速翻到另一張截圖遞給徐行看。
上麵記載的是虛靖天師張繼先的一句詩:
“元神直捧一封書,一道寒光射太虛。
徑達玉京金去,玄恩星火下天街。”
徐行還在咀嚼其中深意的時候。
裴三齊便迫不及待的開口解釋道:
“其實意思非常簡單,就是認為有心感神,神反不應。無心之感,其應如響,若天人合德,則此感彼應。
這種天人感應的理論甚至被進一步細化到人體內的器官,認為人體內的器官也會跟天上的天象相感應。”
似乎是為了驗證自己說的話。
裴三齊又快速翻到另一張截圖,徐行湊過臉一看,原來是神霄派高道王文卿的一段話:
“當於呼吸上運功夫靜定,上驗報應。
雲之出也,其氣蒸;
雨之至也,其溺急;
雨之未至也,其氣炎而膀朧之氣急;
電之動也,其目癢,眼光忽然閃爍;
雷之動也,三田瀝瀝而響,五髒倏忽而鳴。
行持之士又當急心火以激之,湧動腎水以衝之,先閉五戶,內驗五行,此其訣也。”
裴三齊見徐行看的差不多了。
這才繼續解釋道:
“這種以人身模擬天地、認為人身為一小天地,跟身外的大宇宙相感相應的思想,一直為道教代代相傳的理論內核,雷法理論認為雷霆是天地之樞機。因此雷法修煉就是要通過一己之修煉從而把握天地之樞機,召神出吏,發為雷霆。”
徐行把他話裏的幾個關鍵詞反複咀嚼著:
模擬天地、相感相應、召神出吏,發為雷霆… …
模擬天地,應該就是內丹修煉的周天循環了。
召神出吏,發為雷霆也很好理解了,就是通過雷符之類的方式請神降雷唄!
唯一一個相感相應嘛… …
徐行還是摸不著頭腦。
如果按賠錢貨這麽說的話,感應不到雷機豈不是就用不成雷法?
那雷符的作用機製到底是什麽?
這玩意兒傳了這麽久不太可能是忽悠人的吧?
於是他不假思索的問道:
“那雷法什麽的總要有修煉方向吧?不可能就這麽含糊其辭的像個大忽悠似的,被天師一脈奉為圭臬抱著傳承了這麽多代!”
聽到徐行的疑惑,裴三齊立馬翻了個白眼:
“還說你上課沒有睡覺!大二的時候咱就學過張道陵與雷函天書的曆史,這你都不記得了?”
“雷函天書?”
徐行是真不記得還有這個知識點了,立馬一臉渴求的眼神望向三齊。
裴三齊搖了搖頭解釋道:
“所謂雷函,實際上就是天書雲篆的另一種形式… …
雲篆你總知道吧?
那麽多符籙是用這種字體書寫… …
天師派認為:
不同於世俗之人所書之文字。
雷函天書不是任何時候都會顯現,一般是在發生雷擊之後才會出現。
在道教看來,發生雷擊時。
不管擊中宮觀、寺院、房屋、樹木、器皿,還是擊中人類以及動物,都不是偶然的事件。
而是這些宮觀、寺院、房屋有妖孽憑附。
或者樹木、器皿下有毒蟲隱藏,或者人或動物不忠不孝,惡貫滿盈,才會招致雷擊。
雷擊之後,這些雷函天書或出現於鍋底,或現於屋壁,或者現於被擊中人或動物的身體。
對這些雷函天書。
普通人是無法識別,唯有那些博識洽聞之士或高道才能辨認。
認得這些雷函天書,對後期的攘謝酷祭具有重大意義。
一般來說。
雷擊之後,如果找不到雷擊的真正原因,還會有持續的災禍發生。
因此,雷擊之後,一定要請高功法師辨認雷函天書。
及時加以鑲解,就可以避免後續的災禍。”
徐行聽罷沉默不語。
裴三齊還以為他覺著自己在吹牛逼,於是立馬解釋道:
“這可不是我說的啊,這是課上學的… …雖然我也覺著很扯淡… …但天書雲篆的起源本來就是這個… …”
徐行卻是沒有在意他的話。
而是思考所謂雷函與天書雲篆的關聯。
“如果說被雷劈過的地方會留下某種能量印記的話,那是不是就是說天書雲篆就是模擬這種能量印記,用作描繪雷符重現雷法的手段?”
徐行突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難道真的存在這種所謂的“能量印記”,而且還能被人利用嘛?!
“誰說不存在?”
裴三齊突然撇了撇嘴道:
“你以為電燈、電線、電路板這麽多東西是怎麽來的,不也都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模擬嘛?”
“???!!!”
… …
… …
———————————————
徐行撇了撇嘴道:
“我的意思是那種威力巨大的符籙,比如雷法這種,到底是怎麽一個機製?”
所謂雷法,應該算的上是天師一脈的看家本領了。
徐行想著,既然能拿這東西當招牌,必然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他現在就像一塊海綿一般,迫切的需要發掘這些被塵封的秘密。
對於三齊這種普通道士來說。
雷法什麽的約等於笑話。
可對於徐行就不一樣了。
通過對符籙的測試,這玩意兒明顯是一種對真氣的高級應用!
“雷法?”
裴三齊不愧為正規道士,稍稍理清楚思路便開口解釋道:
“雷法這玩意兒就要從修煉思想聊起了… …
一般雷法認為,人體內的一己之傑是跟天地之炁相互感應的。
人如果能控製自己體內的一己之炁。
就能把握雷機,招致雷電。”
徐行暗暗咀嚼著裴三齊的話:
“把握雷機,招致雷電?”
看樣子更接近後一個猜想呐!
“沒錯!”
裴三齊掏出手機翻了半天相冊,最終找到一些道書內頁的截圖。
徐行忙不迭的湊了過來。
裴三齊一張一張翻給他看:
“你看這句:
天罡,心也。
以心運諸炁,動陽則陽報,動陰則陰報。
運轉五行,常朝上帝。
斡旋造化,顛倒陰陽,隨機而應……
七曜者,在天北鬥也,在人眼耳鼻口七竅。
若能關閉七竅,則七曜光芒交射,氣迸渾身汗出,頭腦之上亦汗炁如雲,始合造化。
很明顯,這就是天人感應那一套!”
說罷。
裴三齊快速翻到另一張截圖遞給徐行看。
上麵記載的是虛靖天師張繼先的一句詩:
“元神直捧一封書,一道寒光射太虛。
徑達玉京金去,玄恩星火下天街。”
徐行還在咀嚼其中深意的時候。
裴三齊便迫不及待的開口解釋道:
“其實意思非常簡單,就是認為有心感神,神反不應。無心之感,其應如響,若天人合德,則此感彼應。
這種天人感應的理論甚至被進一步細化到人體內的器官,認為人體內的器官也會跟天上的天象相感應。”
似乎是為了驗證自己說的話。
裴三齊又快速翻到另一張截圖,徐行湊過臉一看,原來是神霄派高道王文卿的一段話:
“當於呼吸上運功夫靜定,上驗報應。
雲之出也,其氣蒸;
雨之至也,其溺急;
雨之未至也,其氣炎而膀朧之氣急;
電之動也,其目癢,眼光忽然閃爍;
雷之動也,三田瀝瀝而響,五髒倏忽而鳴。
行持之士又當急心火以激之,湧動腎水以衝之,先閉五戶,內驗五行,此其訣也。”
裴三齊見徐行看的差不多了。
這才繼續解釋道:
“這種以人身模擬天地、認為人身為一小天地,跟身外的大宇宙相感相應的思想,一直為道教代代相傳的理論內核,雷法理論認為雷霆是天地之樞機。因此雷法修煉就是要通過一己之修煉從而把握天地之樞機,召神出吏,發為雷霆。”
徐行把他話裏的幾個關鍵詞反複咀嚼著:
模擬天地、相感相應、召神出吏,發為雷霆… …
模擬天地,應該就是內丹修煉的周天循環了。
召神出吏,發為雷霆也很好理解了,就是通過雷符之類的方式請神降雷唄!
唯一一個相感相應嘛… …
徐行還是摸不著頭腦。
如果按賠錢貨這麽說的話,感應不到雷機豈不是就用不成雷法?
那雷符的作用機製到底是什麽?
這玩意兒傳了這麽久不太可能是忽悠人的吧?
於是他不假思索的問道:
“那雷法什麽的總要有修煉方向吧?不可能就這麽含糊其辭的像個大忽悠似的,被天師一脈奉為圭臬抱著傳承了這麽多代!”
聽到徐行的疑惑,裴三齊立馬翻了個白眼:
“還說你上課沒有睡覺!大二的時候咱就學過張道陵與雷函天書的曆史,這你都不記得了?”
“雷函天書?”
徐行是真不記得還有這個知識點了,立馬一臉渴求的眼神望向三齊。
裴三齊搖了搖頭解釋道:
“所謂雷函,實際上就是天書雲篆的另一種形式… …
雲篆你總知道吧?
那麽多符籙是用這種字體書寫… …
天師派認為:
不同於世俗之人所書之文字。
雷函天書不是任何時候都會顯現,一般是在發生雷擊之後才會出現。
在道教看來,發生雷擊時。
不管擊中宮觀、寺院、房屋、樹木、器皿,還是擊中人類以及動物,都不是偶然的事件。
而是這些宮觀、寺院、房屋有妖孽憑附。
或者樹木、器皿下有毒蟲隱藏,或者人或動物不忠不孝,惡貫滿盈,才會招致雷擊。
雷擊之後,這些雷函天書或出現於鍋底,或現於屋壁,或者現於被擊中人或動物的身體。
對這些雷函天書。
普通人是無法識別,唯有那些博識洽聞之士或高道才能辨認。
認得這些雷函天書,對後期的攘謝酷祭具有重大意義。
一般來說。
雷擊之後,如果找不到雷擊的真正原因,還會有持續的災禍發生。
因此,雷擊之後,一定要請高功法師辨認雷函天書。
及時加以鑲解,就可以避免後續的災禍。”
徐行聽罷沉默不語。
裴三齊還以為他覺著自己在吹牛逼,於是立馬解釋道:
“這可不是我說的啊,這是課上學的… …雖然我也覺著很扯淡… …但天書雲篆的起源本來就是這個… …”
徐行卻是沒有在意他的話。
而是思考所謂雷函與天書雲篆的關聯。
“如果說被雷劈過的地方會留下某種能量印記的話,那是不是就是說天書雲篆就是模擬這種能量印記,用作描繪雷符重現雷法的手段?”
徐行突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難道真的存在這種所謂的“能量印記”,而且還能被人利用嘛?!
“誰說不存在?”
裴三齊突然撇了撇嘴道:
“你以為電燈、電線、電路板這麽多東西是怎麽來的,不也都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模擬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