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隻向人施過握手禮的榮雨眠心有不甘,可終究扶著桌子站起身來。那個一身貴氣的男人走入房間,他按著之前確認的禮節以平民身份向皇子施禮。“拜見殿下。”
華服男人揮了揮手道,“不必多禮,坐吧。”說著,自己已先行在方桌邊坐下。
榮雨眠用眼神遣走初霽,待初霽小心關上房門後,他在華服男人對麵的位置緩緩入座,不著痕跡觀察初次見麵但顯然與他有千絲萬縷關係的男人。
這個人便是當今皇帝的五皇子晟王趙拓明。
久聞其名的趙拓明大約二十三、四的年歲,身材頎長,眉目英挺,可謂人中龍鳳,想來是養尊處優,也頗有目使頤令的姿態。他在榮雨眠落座後投來不動聲色的目光,隨即直入主題道:“滿杯不予斟,重責不予任。你這碗解憂湯,我願聞其詳。”
事實上,趙拓明自然早已聽懂這句話,不然,他也不會親自前來,不過,榮雨眠耐心細說從頭:“沒有人會往滿滿一杯茶中繼續注入茶水,同樣道理,當一個人肩擔重責,自然也不會有人繼續委以他任。如今太子擔負科舉主考官一職,關於科舉考試的事務繁多,想來□□無術。殿下,您以為如何?”
趙拓明不緊不慢道:“眼下舉國關注科考,除此以外還有什麽他任?”
“科舉製度是為招賢納士,賢才雅士的確是國之棟樑,然而,我朝以兵馬打下江山,向來重武輕文,手上有兵好過手上有筆。”
趙拓明目光微微閃動,有一刻綻出未加掩飾的鋒芒,接著,他盯視榮雨眠的眼睛一字字問道:“依你之見,我該如何解憂?”
榮雨眠緩緩道來:“我聽聞上屆科舉,曾有刺客趁亂混入皇都行兇。如若最近再有風聲說是可疑人物進入皇都,我想,該有人向皇上陳明利害,加強皇都及至皇宮守備。”
萬金之軀的皇帝自然比普通人更惜命,擅於製造“風聲”的榮雨眠原本認為僅是放出一些假消息便足以令皇帝重視防衛,不想竟似有天意相助,之前當真有刺客借科舉行兇,這令榮雨眠這一計更是恰當。
無需榮雨眠再多言,趙拓明已有主意。晟王殿下探究的目光落在自己男寵的臉上,他在良久沉默後故意透漏出內心懷疑,道:“多日不見,你竟變得本王快不認得。”
榮雨眠明白對方所指為何。初霽也曾提過,榮雨眠大病後變得沉靜很多,從初霽語氣聽得出原本的榮雨眠甚是開朗,可能還有些天真活潑,榮雨眠有想過在趙拓明麵前假裝成“前任”,可自忖演不來戲,與其不倫不類,索性就不加掩飾,反正藉口他已經想好,此刻淡淡應道:“晟王殿下可能不知,日前病篤,雨眠可以說已經死過一次。一個人從閻王殿逃回來,想法必然完全不同了。”
這番台詞是榮雨眠事先備好的,可說出口時,卻令自己大為意外。他沒想到那句原本隻是用以淺淺譏諷的“殿下可能不知”竟被他以顯得幽怨的語氣道出,這不是他想表達的,身體卻自行其是,如同有一種對趙拓明的難以割捨深藏在這具身體的某個地方。
分明,連“前任”都隻有虛情假意,這份難以割捨是怎麽回事?
榮雨眠在心頭落下困惑的陰影,表麵則是並無破綻的平靜,他輕描淡寫指出道:“晟王殿下來此說了這許多,卻沒問過一句自己的尚未降臨的孩兒而今如何。”
趙拓明疏離戒備的冷靜後終於透漏出一絲說不上是歉意還是關心的淺淺情緒,從這抹情緒榮雨眠才稍稍敢相信他們兩人曾經有過親密關係。
“你的身體如何?”趙拓明用微微僵硬的語調緩聲問道。
榮雨眠受不了這種虛假的關心,也懶得虛與委蛇,這時索性開誠布公道:“殿下不必詢問無意知曉答案的問題,不如由我來回答殿下真正準備問我的事。”
趙拓明的眼中閃過訝異的光,看得出他對榮雨眠的不識抬舉有微微著惱,但貴為晟王,自然不能與自己男寵一般見識,在微頓後他恢復冷漠態度道:“你知本王準備問你何事?”
“我特地為殿下燉這盅解憂湯,自然是有所求。”
趙拓明不再婉轉,順勢問道:“所以,你有何求?”
聞言榮雨眠一字字答道:“我隻求一條生路。”
☆、第二章
1
換了晟王府上給主子們看病的大夫以及新的方子後,榮雨眠的身體有了明顯好轉。趙拓明偶爾也會差人送來燉品,並關心一下病情。他自己未再親自來過西側院,不過,榮雨眠知道對方心中有所計較——不然,這一日冷落的別院也不會迎來那麽一位客人。
說來,在榮雨眠臥病的這段日子裏,他的屋子可謂無人問津。為避免得罪晟王妃,除了一個與“前任”交好的馬夫,府上的下人誰都不敢踏入西側院一步。榮雨眠倒是有些意外尤為關心自己的馬夫,腦海不自覺浮現曾經從說書先生那兒聽來的那些後花園故事,時常有被冷落的小妾與馬夫私奔,諸如此類。不過話說回來,那馬夫跑動跑西的,去的地方多,接觸的人也不少,消息相當靈通,平時榮雨眠頗願意與對方聊天,也從中獲知不少情報。
不過這一日的客人,並非榮雨眠的這位常客。
華服男人揮了揮手道,“不必多禮,坐吧。”說著,自己已先行在方桌邊坐下。
榮雨眠用眼神遣走初霽,待初霽小心關上房門後,他在華服男人對麵的位置緩緩入座,不著痕跡觀察初次見麵但顯然與他有千絲萬縷關係的男人。
這個人便是當今皇帝的五皇子晟王趙拓明。
久聞其名的趙拓明大約二十三、四的年歲,身材頎長,眉目英挺,可謂人中龍鳳,想來是養尊處優,也頗有目使頤令的姿態。他在榮雨眠落座後投來不動聲色的目光,隨即直入主題道:“滿杯不予斟,重責不予任。你這碗解憂湯,我願聞其詳。”
事實上,趙拓明自然早已聽懂這句話,不然,他也不會親自前來,不過,榮雨眠耐心細說從頭:“沒有人會往滿滿一杯茶中繼續注入茶水,同樣道理,當一個人肩擔重責,自然也不會有人繼續委以他任。如今太子擔負科舉主考官一職,關於科舉考試的事務繁多,想來□□無術。殿下,您以為如何?”
趙拓明不緊不慢道:“眼下舉國關注科考,除此以外還有什麽他任?”
“科舉製度是為招賢納士,賢才雅士的確是國之棟樑,然而,我朝以兵馬打下江山,向來重武輕文,手上有兵好過手上有筆。”
趙拓明目光微微閃動,有一刻綻出未加掩飾的鋒芒,接著,他盯視榮雨眠的眼睛一字字問道:“依你之見,我該如何解憂?”
榮雨眠緩緩道來:“我聽聞上屆科舉,曾有刺客趁亂混入皇都行兇。如若最近再有風聲說是可疑人物進入皇都,我想,該有人向皇上陳明利害,加強皇都及至皇宮守備。”
萬金之軀的皇帝自然比普通人更惜命,擅於製造“風聲”的榮雨眠原本認為僅是放出一些假消息便足以令皇帝重視防衛,不想竟似有天意相助,之前當真有刺客借科舉行兇,這令榮雨眠這一計更是恰當。
無需榮雨眠再多言,趙拓明已有主意。晟王殿下探究的目光落在自己男寵的臉上,他在良久沉默後故意透漏出內心懷疑,道:“多日不見,你竟變得本王快不認得。”
榮雨眠明白對方所指為何。初霽也曾提過,榮雨眠大病後變得沉靜很多,從初霽語氣聽得出原本的榮雨眠甚是開朗,可能還有些天真活潑,榮雨眠有想過在趙拓明麵前假裝成“前任”,可自忖演不來戲,與其不倫不類,索性就不加掩飾,反正藉口他已經想好,此刻淡淡應道:“晟王殿下可能不知,日前病篤,雨眠可以說已經死過一次。一個人從閻王殿逃回來,想法必然完全不同了。”
這番台詞是榮雨眠事先備好的,可說出口時,卻令自己大為意外。他沒想到那句原本隻是用以淺淺譏諷的“殿下可能不知”竟被他以顯得幽怨的語氣道出,這不是他想表達的,身體卻自行其是,如同有一種對趙拓明的難以割捨深藏在這具身體的某個地方。
分明,連“前任”都隻有虛情假意,這份難以割捨是怎麽回事?
榮雨眠在心頭落下困惑的陰影,表麵則是並無破綻的平靜,他輕描淡寫指出道:“晟王殿下來此說了這許多,卻沒問過一句自己的尚未降臨的孩兒而今如何。”
趙拓明疏離戒備的冷靜後終於透漏出一絲說不上是歉意還是關心的淺淺情緒,從這抹情緒榮雨眠才稍稍敢相信他們兩人曾經有過親密關係。
“你的身體如何?”趙拓明用微微僵硬的語調緩聲問道。
榮雨眠受不了這種虛假的關心,也懶得虛與委蛇,這時索性開誠布公道:“殿下不必詢問無意知曉答案的問題,不如由我來回答殿下真正準備問我的事。”
趙拓明的眼中閃過訝異的光,看得出他對榮雨眠的不識抬舉有微微著惱,但貴為晟王,自然不能與自己男寵一般見識,在微頓後他恢復冷漠態度道:“你知本王準備問你何事?”
“我特地為殿下燉這盅解憂湯,自然是有所求。”
趙拓明不再婉轉,順勢問道:“所以,你有何求?”
聞言榮雨眠一字字答道:“我隻求一條生路。”
☆、第二章
1
換了晟王府上給主子們看病的大夫以及新的方子後,榮雨眠的身體有了明顯好轉。趙拓明偶爾也會差人送來燉品,並關心一下病情。他自己未再親自來過西側院,不過,榮雨眠知道對方心中有所計較——不然,這一日冷落的別院也不會迎來那麽一位客人。
說來,在榮雨眠臥病的這段日子裏,他的屋子可謂無人問津。為避免得罪晟王妃,除了一個與“前任”交好的馬夫,府上的下人誰都不敢踏入西側院一步。榮雨眠倒是有些意外尤為關心自己的馬夫,腦海不自覺浮現曾經從說書先生那兒聽來的那些後花園故事,時常有被冷落的小妾與馬夫私奔,諸如此類。不過話說回來,那馬夫跑動跑西的,去的地方多,接觸的人也不少,消息相當靈通,平時榮雨眠頗願意與對方聊天,也從中獲知不少情報。
不過這一日的客人,並非榮雨眠的這位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