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可是皇後那邊來了什麽新鮮玩意兒,或是宮中又出了什麽岔子, 怎麽日日都這般晚才回來?”


    李之源趴在謝宣身上,還踹著粗氣,疲累道:“沒什麽大事兒,不過是我有些事情向皇後請教罷了。”


    “你又遇著什麽煩心事兒了?說出來, 相公幫你籌謀籌謀可好?”謝宣怕人太累,就著李之源趴著的姿勢,一隻手伸在他的腰間, 幫他放鬆。


    李之源怕癢,扭了兩下才適應過來,道:“你又不會醫術,這事兒告訴你也沒用。”


    “怎麽?哪裏出了毛病, 你又何時不舒服了?怎麽不先告訴我,方才還這般孟浪,你,你......”謝宣一聽李之源呆在宮中是為了求醫,嚇得一個激靈坐了起來,一把扯過棉被將人裹起來抱著,伸手去探李之源額頭。


    李之源有氣無力打掉了他的手,無奈道:“我好著呢,不過是問了皇後,這世上可有丹藥吃了之後能讓尋常男子也能生育的。”


    “平白無故,問這個來做甚,難不成你還想生一個?”知道李之源身體無礙,謝宣長舒一口氣,又躺了下來。


    “什麽平白無故,你我如今已經正式結為夫妻。你雖孤身一人在京都,但從前你爹爹他總歸想著有朝一日你能娶妻生子,為謝家開枝散葉。我未嫁你時,父親便說了,我李家上下幾代都未出過能生子的男子,這條路自然行不通,我又不願意你再娶個小妾什麽的回來,就尋麽想個法子自己給你生一個。”李之源一本正經。


    “那你可找到法子了麽?”謝宣無奈笑著問他。


    “找到了,自然找到了。皇後那兒有本醫書,上頭寫著讓男子生育的法子,這幾日我在宮中不就是忙著鑽研那個麽。”


    “瞧你這樣子也知道那法子不容易吧。”


    “是不容易,但值得一試。”


    “別,少爺您可千萬別試。”


    “怎的?難不成你還嫌棄?”李之源的不滿呼之欲出。


    謝宣趕緊抱著人過來親親,道:“哪是嫌棄,是心疼。多少年前的舊書了,能不能有用都不一定,也沒人可以試試,難不成你想去試藥?你答應我都不答應了,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別說讓我為謝家開枝散葉了,我呀,立馬就與你共赴黃泉,我謝家連個長子嫡孫都沒了。況且,平常女子家生產已經艱難,皇後雖有那份血脈,但我聽皇上說了,平日裏辛苦的不得了,我怎麽捨得你遭這份兒罪。我這個人不喜歡孩子,唯一放在心上過的孩子就是你,別看你如今這般大,又在皇宮裏做了官,在我這兒你就是個孩子,我都有你了,還要那勞什子小孩兒做甚。”


    謝宣將李之源摟在懷裏親了又親,對他說:“別瞎想,我謝家還有個弟弟,怎麽都不至於絕後。我有你這麽個寶貝兒就夠了。”


    這番折騰後,是否要生子的話題在謝府中暫時消失了。


    楊家被滅門的慘案鐵證如山,大理寺效率極高,不久之後便貼出公告,證據確鑿,背後主使正是副將陳蕃。不僅如此,陳蕃的父親陳老將軍也牽涉其中,為了包庇自己的兒子,不惜親自出麵打通了許多關係,將當年這樁案子壓下來。隨之而出的,還有民間和朝中都最好奇的那位人物,楊家背後的人。正是朝中德高望重的秦閣老,前幾日還在太和殿中作威作福,拚死上諫說皇帝□□,轉眼間已經是名譽掃地。大理寺是奉了皇上聖旨,此案可以深究,於是謝宣順藤摸瓜,將秦閣老養在京中的那些個丫頭全部挖出來了。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一夕之間,京都風雲全變,若說是陳蕃牽連陳老將軍讓陳家一敗塗地的事惹人唏噓,朝臣們倒是更喜歡議論秦閣老金屋藏嬌的事情,畢竟好玩兒,也不會犯了皇帝的忌諱。隻可惜當事人就沒那般輕鬆了。秦浚堂堂一介內閣主事,知道這事兒,差點兒是一口老血吐了出來,苦心經營的形象坍塌了不說,前程也這麽沒了,老來失節,何其悲慘。京都之中,上到各路王孫,下至四方百姓都等著看這位的笑話,以至於秦閣老的兒女們都趁著沒什麽人的時候搬走了,而原本風光的秦府則是閉門謝客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理寺發出公告的第二日,黎永又擬了摺子遞給景文昊,上書稱陳蕃貪汙軍中巨款,陳老將軍包庇,數額巨大,理應同罪。這事成了壓垮陳家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100章 禍心(七)


    黎永遞摺子的當日, 景文昊就派兵將陳老將軍捉拿歸案,收押監牢,陳府其餘人等, 都受了牽連, 陳家的私產全部收入國庫。


    這家裏頭有一位後人曾經是在禮部當過差的,後來轉調入工部, 見到皇帝在清洗陳家,立刻慌神了, 收拾了些金銀細軟, 帶上自己心愛的小妾出逃奔命。結果這後人不跑還好, 因為他跑的時候隻帶上小妾,當家的夫人氣不過,跑到衙門擊鼓鳴冤, 說是舉報他的丈夫。原來是她曾親耳聽見這位曾經被人收買,使人調換了皇帝祭祖用的蠟燭,而那蠟燭中正好含有大祭司蠱毒的催發之物。皇帝震怒,下旨捉拿這位, 結果隻在京中不遠的驛站中找到兩具屍體,想來是知道的事情太多,風口浪尖, 被人滅口了。至此,陳家在京都徹底衰敗。


    也就是等到這個時候,宮中才放出了消息:陳嬪深知自己家人罪孽深重,當晚上吊自盡, 以謝皇恩。盡管之前陳嬪已死的消息一經被傳的沸沸揚揚,但如今也總算是給她的死法找了個體麵的說辭,維護了皇家的尊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宰相追夫記(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白兔大白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白兔大白大並收藏宰相追夫記(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