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在背後放冷箭。又會這麽巧,今日我們碰巧查到這兒便有人過來阻攔,笑話。今日之事是否隻有你二人知曉?”謝宣心頭疑惑,因為此事實在是說不通,又會這麽巧平日裏八麵玲瓏的暗子今日卻遭了人的道?又會這麽巧,有人竟然能掌握他的行蹤派人半路埋伏著。
“是,隻有我們知道。”二人齊齊答道。
“既然如此,這件事情暫時不用你二人跟進了。”謝宣直接下了死命令,二人雖說是黎永給的,當初也是幫了他許多,平日裏該做的功夫一樣沒有少做,可是今日種種他實在無法當作是巧合,這中間定是出了岔子。
“小人遵旨。”身為暗子,不得主子信任便是犯了大忌,但如今這樣的局勢,二人心知肚明,不惹人懷疑才奇怪了。
“大人還有一事。”武乙道。
“何事?”
“雖然不知春曉姑娘究竟是為何而死,但這房中一定來過人,而且是令她惶恐的人。”武乙沉著道,“她死的時候屍首是朝著外邊的,一手摸著自己的喉嚨,一手牽著裙擺,應該是無意中吃下了什麽致死的東西,而來人告訴了她。她惶恐想外逃,卻終究來不及了,暴斃而死。”
外頭又傳來一陣腳步聲,謝宣料想到應該是大理寺的人回來了,便讓武甲先行退下,武甲便翻身從窗邊一躍而出。果不其然,武甲翻出去不久,謝宣先前派出去的人陸續回來。
“回稟大人,沒找到人,隻在房屋不遠處找到幾支斷箭,跟方才偷襲大人的一樣,想必是賊人留下的。”領頭的跪在地上,雙手奉上斷箭。
“行了,帶上屍首回大理寺。”謝宣接過斷箭捏在手中,一甩衣袖走在了前頭。
這幾日因為景文昊讓黎永暗中分管了軍中事務,暗中盯著梓君侯一家,所以他並不在大理寺中,謝宣一回去,便讓人送了個信過去,請他來一趟。
黎永馬不停蹄趕過來也已經有些晚了。“今日在布防,梓君侯的人這幾日頻頻跟逸王聯繫,估摸著快要動手了,不知道確切的時候,皇上走之前曾提過說要給皇後慶賀生辰,於禮法有些不合,不過總歸是個好時機。怎麽,今日突然讓人送信給我,可是大理寺出了何事?”
“倒不是大理寺,是大祭司。”謝宣屏退了外頭的看門人,自己帶上了那扇門。“前些日子我們不是懷疑春曉下毒,今日武甲武乙回來稟報說尋到了些蛛絲馬跡,原來那姑娘兩年前曾經托人買過一處宅子。武乙一稟報我就帶著人去了,結果竟然還是晚了一步。這事說來蹊蹺,我們去的路上竟然遇到偷襲,就在半道上,像是知道我們會那個時候去,索性人不多也沒出什麽大事,就是耽擱了時間,去的時候人剛剛斷氣。黎兄,你知道最奇怪的地方在哪兒,武乙說他與武甲一同查案,一問到這條線索,立即兵分兩路,武甲去盯著春曉,武乙回來報告,可巧的是我們去的時候並未見著武甲的身影。後來他說當時有人放暗箭,將他引開了。”
“謝兄言下之意是兩人有問題?”
“本來應當用人不疑,但是黎兄恕罪,暗子這東西我從前未接觸過,不知內部如何,但此事我無法不多心。”謝宣說話時帶了兩分小心,畢竟眼下他在懷疑黎永的人。
黎永見謝宣如此緊張,自己反而鬆了口氣,安慰他道:“我還以為出了什麽事,謝兄未曾體驗過這種見不得人的日子各種內情自然不知,不過我可以肯定,謝兄,武甲和武乙絕對不會有叛變之心。這兩人是從前就跟著父親的,父親過世多年,兩人都未曾離散,時常去父親陵前探望,這其中講的是人情,想要策反這樣的人不容易。況且,自你上任,這兩人幾乎日夜喬裝打扮跟著,半步未離,就連休息也是顛倒著來,所以謝兄盡管放寬心。”
“黎兄如此說,我自然是信的,不過若真如黎兄所言,我恐怕大事不妙。”
“有何不妙?”
“來者知道在我去的途中埋伏,又能有辦法引開武甲,想來是武甲武乙已經暴露。這一點我想了很久,或許這是個連環套,為的就是折斷我等的羽翼。今日在半山腰,他們若是落重注,完全有可能殺了我,但他沒有,我不知他是人手不夠還是刻意為之,總之這兩人怕是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用了。”
“還是你心細,這話有理,如此幹脆讓兩人明著做你的貼身護衛罷,總歸這些天不太平。”黎永提議,謝宣附和兩句,想著有道理,正準備應下,忽然外頭傳來一陣打鬥聲,謝宣仔細一聽,那聲音竟是從地牢傳來的。
“來人來人,都去地牢。”謝宣開了門,大叫著往地牢跑去。
黎永與謝宣跑到的時候隻見兩個刺客已被擒住,李之源鐵門的鎖明顯被人斬斷,李之源正縮在角落如受傷的小鹿。謝宣顧不得許多跑過去將人攬在懷中,而一旁被逼在中間的兩個刺客趁機咬破了牙齒中的藏毒,等謝宣與黎永回過神來,兩人已經毒發身亡。
“竟又是死士,黎兄,對方來者不善,看來京中愈發不太平了。不知黎兄那邊準備的如何,明日我想寫上封奏摺送與皇上,皇後大壽乃天大喜事,理當舉國同慶!”謝宣摟著李之源,兩人都在抖,謝宣也分不清是李之源抖的更厲害,還是自己抖的更厲害,總之,他怕極了!
“是,隻有我們知道。”二人齊齊答道。
“既然如此,這件事情暫時不用你二人跟進了。”謝宣直接下了死命令,二人雖說是黎永給的,當初也是幫了他許多,平日裏該做的功夫一樣沒有少做,可是今日種種他實在無法當作是巧合,這中間定是出了岔子。
“小人遵旨。”身為暗子,不得主子信任便是犯了大忌,但如今這樣的局勢,二人心知肚明,不惹人懷疑才奇怪了。
“大人還有一事。”武乙道。
“何事?”
“雖然不知春曉姑娘究竟是為何而死,但這房中一定來過人,而且是令她惶恐的人。”武乙沉著道,“她死的時候屍首是朝著外邊的,一手摸著自己的喉嚨,一手牽著裙擺,應該是無意中吃下了什麽致死的東西,而來人告訴了她。她惶恐想外逃,卻終究來不及了,暴斃而死。”
外頭又傳來一陣腳步聲,謝宣料想到應該是大理寺的人回來了,便讓武甲先行退下,武甲便翻身從窗邊一躍而出。果不其然,武甲翻出去不久,謝宣先前派出去的人陸續回來。
“回稟大人,沒找到人,隻在房屋不遠處找到幾支斷箭,跟方才偷襲大人的一樣,想必是賊人留下的。”領頭的跪在地上,雙手奉上斷箭。
“行了,帶上屍首回大理寺。”謝宣接過斷箭捏在手中,一甩衣袖走在了前頭。
這幾日因為景文昊讓黎永暗中分管了軍中事務,暗中盯著梓君侯一家,所以他並不在大理寺中,謝宣一回去,便讓人送了個信過去,請他來一趟。
黎永馬不停蹄趕過來也已經有些晚了。“今日在布防,梓君侯的人這幾日頻頻跟逸王聯繫,估摸著快要動手了,不知道確切的時候,皇上走之前曾提過說要給皇後慶賀生辰,於禮法有些不合,不過總歸是個好時機。怎麽,今日突然讓人送信給我,可是大理寺出了何事?”
“倒不是大理寺,是大祭司。”謝宣屏退了外頭的看門人,自己帶上了那扇門。“前些日子我們不是懷疑春曉下毒,今日武甲武乙回來稟報說尋到了些蛛絲馬跡,原來那姑娘兩年前曾經托人買過一處宅子。武乙一稟報我就帶著人去了,結果竟然還是晚了一步。這事說來蹊蹺,我們去的路上竟然遇到偷襲,就在半道上,像是知道我們會那個時候去,索性人不多也沒出什麽大事,就是耽擱了時間,去的時候人剛剛斷氣。黎兄,你知道最奇怪的地方在哪兒,武乙說他與武甲一同查案,一問到這條線索,立即兵分兩路,武甲去盯著春曉,武乙回來報告,可巧的是我們去的時候並未見著武甲的身影。後來他說當時有人放暗箭,將他引開了。”
“謝兄言下之意是兩人有問題?”
“本來應當用人不疑,但是黎兄恕罪,暗子這東西我從前未接觸過,不知內部如何,但此事我無法不多心。”謝宣說話時帶了兩分小心,畢竟眼下他在懷疑黎永的人。
黎永見謝宣如此緊張,自己反而鬆了口氣,安慰他道:“我還以為出了什麽事,謝兄未曾體驗過這種見不得人的日子各種內情自然不知,不過我可以肯定,謝兄,武甲和武乙絕對不會有叛變之心。這兩人是從前就跟著父親的,父親過世多年,兩人都未曾離散,時常去父親陵前探望,這其中講的是人情,想要策反這樣的人不容易。況且,自你上任,這兩人幾乎日夜喬裝打扮跟著,半步未離,就連休息也是顛倒著來,所以謝兄盡管放寬心。”
“黎兄如此說,我自然是信的,不過若真如黎兄所言,我恐怕大事不妙。”
“有何不妙?”
“來者知道在我去的途中埋伏,又能有辦法引開武甲,想來是武甲武乙已經暴露。這一點我想了很久,或許這是個連環套,為的就是折斷我等的羽翼。今日在半山腰,他們若是落重注,完全有可能殺了我,但他沒有,我不知他是人手不夠還是刻意為之,總之這兩人怕是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用了。”
“還是你心細,這話有理,如此幹脆讓兩人明著做你的貼身護衛罷,總歸這些天不太平。”黎永提議,謝宣附和兩句,想著有道理,正準備應下,忽然外頭傳來一陣打鬥聲,謝宣仔細一聽,那聲音竟是從地牢傳來的。
“來人來人,都去地牢。”謝宣開了門,大叫著往地牢跑去。
黎永與謝宣跑到的時候隻見兩個刺客已被擒住,李之源鐵門的鎖明顯被人斬斷,李之源正縮在角落如受傷的小鹿。謝宣顧不得許多跑過去將人攬在懷中,而一旁被逼在中間的兩個刺客趁機咬破了牙齒中的藏毒,等謝宣與黎永回過神來,兩人已經毒發身亡。
“竟又是死士,黎兄,對方來者不善,看來京中愈發不太平了。不知黎兄那邊準備的如何,明日我想寫上封奏摺送與皇上,皇後大壽乃天大喜事,理當舉國同慶!”謝宣摟著李之源,兩人都在抖,謝宣也分不清是李之源抖的更厲害,還是自己抖的更厲害,總之,他怕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