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皇上的聖旨怎會無緣無故到我家來,我有些怕,哥哥你不去嗎?”
“定是好事,快去吧,別讓宮中宣旨的公公久等了。”謝宣安慰了李之源,示意他動作快些,李之源深吸口氣,往前院跑了。
李之源到門口的時候,李恆也帶著夫人剛剛趕到,隻見一身著紫色繡金線官服的宮人手中拿著卷聖旨,頭顱微揚,頗有些等久了,不耐煩的模樣。等到李家人都到齊了,公公才道:“李大人,跪下接旨吧。”
李恆率妻兒跪下,畢恭畢敬,隻聽那宮人聲音高揚:“奉天承運皇帝,昭曰:禮部侍郎李恆德才兼備,入朝十餘載,鞠躬盡瘁,朕心甚悅。今禮部尚書之位空缺,適逢用人之機,特擢升李恆為禮部尚書,欽此。”讀罷,雙手一盒,彎腰將聖旨奉上,道了聲:“恭喜了,尚書大人。”
“謝大人,謝大人。”李恆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接過聖旨不住道謝,讓人拿了好些賞錢給頒發聖旨的宮人,又親自送了那行人出去。再回到李府時,李恆仍是心若擂鼓,今早上林隙才被皇上下旨處置了,當時他也想過,如今禮部之位空缺,隻要不是天降奇兵,自己便有上位的可能。萬萬沒想到今兒個下午,聖旨就到了自己的府上。雖說都是被擢升為尚書,但是走正規程序批準的,跟皇帝聖旨親筆禦批的那可是千差萬別,李恆始終都想不到自己的名頭是如何到了這位新帝的耳中。
還是一旁李之源的接受能力更強一些,來之前隻怕是個壞消息,如今接到的可以算作是天大的好消息了,便興高采烈往後院兒跑,一路跑一路叫著:“哥哥,哥哥。”
黎永知會過謝宣這等事情,謝宣自然坦然一些,知道李之源跑的急,就默默倒上杯熱茶給李之源。果不其然,李之源一路狂奔到他書桌前的時候已經是氣喘籲籲,謝宣抬手先送上杯熱水。李之源從善如流,接過來,送進嘴裏,剛好合適,然後喘著氣說道:“謝兄,你可知剛剛聖旨是來做什麽的麽?”
“做什麽的,能讓你這般開心?”謝宣裝作不知曉的樣子,問道。
“爹爹升官了,剛剛宮中的人來宣旨,是說爹爹升官了,你可知道是什麽官?”李之源話語中是難掩的興奮。
“難道是禮部尚書?”謝宣挑眉。
“你,你怎麽知道。真是神了,正是禮部尚書。前兩日不還見著皇榜說禮部尚書林隙被封做欽差,奉旨徹查吳家村疫情一案麽,怎麽突然尚書的位子就空出來了,難不成是他感染了瘟疫?”
“小孩子管那麽多做甚,高興過了就算數,今兒的策論還沒做完,自己坐好,不準浮躁。”謝宣說話間又將紙張鋪平,放倒了李之源跟前。
李之源哭喪著臉,道:“今日就不做了吧。”
謝宣微笑:“不想做就別在我這兒了。”李之源乖乖認命,再次提筆。
林隙下台,謝宣心情甚好,若真如他們所猜想的那樣,林隙是兩家人之間的紐帶,如今這個紐帶身陷囹圄,雙方自然會有所動作,隻要盯緊了,定會有所發現,說不定能一舉扯出逸王與二皇子試圖謀反的案子。反正皇上現在對二皇子生了嫌隙,若是能乘此機會將奸黨剷除,謝宣之後的仕途必然會順暢不少。謝宣心中愉悅,當晚便修書一封與黎永,上頭寫著的是大理寺有問題的人的名單,謝宣隻說是自己讓人碰巧查到的,讓他注意一些。
夜色深重,黎永在自己府中接到謝宣的秘信,拆封後看到那張名單,心中喜不自勝。他這個半路從天而降的大理寺卿為官的這些日子自然能察覺到大理寺中是有問題的,這府上的人至少分作了三派,真正忠於正主的可謂是少之又少,而今又是用人的關鍵時機,若是大清洗必定會傷及無辜,沒想到正在他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謝宣竟能送來這樣的東西,黎永大喜,帶著名單就往大理寺去。
半道上卻遇到了他在院中暗中安插的人手,正快馬加鞭過來請他去大理寺主持大局。黎永一問方知大理寺牢房竟然起火了,火正是從關押林隙的房間中燒起來的,雖然已經被撲滅,但林隙已經被燒作焦屍。
“死的隻有林隙?”黎永震怒。
“隻有林隙,而且已經燒的麵目全非,估計來者是刻意為之,這火放的雖快,我們發現的也算及時,盡管如此卻還是未能搶出林隙,估計他是先被人殺了,身上都抹了煤油。”
“放肆,縱火之人呢?可查到是誰做的了?”
“目前找到了一人十分可疑,正讓人嚴加看管著,等大人審訊。”
“行了,這樣你先回大理寺,看著那人,必定要留個活口,我現在要入宮一趟。記住,我到大理寺的時候要見到一個活人。”黎永說罷便讓人調轉方向,去了宮中。
謝宣的消息送出去幾日也未曾見到有回音,他隻當是黎永正在逐個排查名單上的人無空回復他,正巧這幾日春闈之期將至,他一麵要帶著李之源溫書,一麵又要去明德坊查帳,自然不得空閑,也就忘了這場事。
光陰轉瞬即逝,一眨眼三年便過,謝宣再一次站在了春闈的邊上,不過這一次,李之源活蹦亂跳地站在他身邊,兩人一同進了考場。算起來這是謝宣第二次參加春闈,雖然沒有像自己心中計劃那般憑藉著上一世的記憶占著先機,拿個好名次,但謝宣才子的本事確實實實在在的。胸中自有千軍萬馬,下筆能寫一方幹坤,特別是完成前頭的八股後,看到最後一大題,題目的位子赫然幾個大字“諫吾皇十則”,謝宣筆走龍蛇,這幾日他交代李之源要寫的東西便赫然紙上。
“定是好事,快去吧,別讓宮中宣旨的公公久等了。”謝宣安慰了李之源,示意他動作快些,李之源深吸口氣,往前院跑了。
李之源到門口的時候,李恆也帶著夫人剛剛趕到,隻見一身著紫色繡金線官服的宮人手中拿著卷聖旨,頭顱微揚,頗有些等久了,不耐煩的模樣。等到李家人都到齊了,公公才道:“李大人,跪下接旨吧。”
李恆率妻兒跪下,畢恭畢敬,隻聽那宮人聲音高揚:“奉天承運皇帝,昭曰:禮部侍郎李恆德才兼備,入朝十餘載,鞠躬盡瘁,朕心甚悅。今禮部尚書之位空缺,適逢用人之機,特擢升李恆為禮部尚書,欽此。”讀罷,雙手一盒,彎腰將聖旨奉上,道了聲:“恭喜了,尚書大人。”
“謝大人,謝大人。”李恆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接過聖旨不住道謝,讓人拿了好些賞錢給頒發聖旨的宮人,又親自送了那行人出去。再回到李府時,李恆仍是心若擂鼓,今早上林隙才被皇上下旨處置了,當時他也想過,如今禮部之位空缺,隻要不是天降奇兵,自己便有上位的可能。萬萬沒想到今兒個下午,聖旨就到了自己的府上。雖說都是被擢升為尚書,但是走正規程序批準的,跟皇帝聖旨親筆禦批的那可是千差萬別,李恆始終都想不到自己的名頭是如何到了這位新帝的耳中。
還是一旁李之源的接受能力更強一些,來之前隻怕是個壞消息,如今接到的可以算作是天大的好消息了,便興高采烈往後院兒跑,一路跑一路叫著:“哥哥,哥哥。”
黎永知會過謝宣這等事情,謝宣自然坦然一些,知道李之源跑的急,就默默倒上杯熱茶給李之源。果不其然,李之源一路狂奔到他書桌前的時候已經是氣喘籲籲,謝宣抬手先送上杯熱水。李之源從善如流,接過來,送進嘴裏,剛好合適,然後喘著氣說道:“謝兄,你可知剛剛聖旨是來做什麽的麽?”
“做什麽的,能讓你這般開心?”謝宣裝作不知曉的樣子,問道。
“爹爹升官了,剛剛宮中的人來宣旨,是說爹爹升官了,你可知道是什麽官?”李之源話語中是難掩的興奮。
“難道是禮部尚書?”謝宣挑眉。
“你,你怎麽知道。真是神了,正是禮部尚書。前兩日不還見著皇榜說禮部尚書林隙被封做欽差,奉旨徹查吳家村疫情一案麽,怎麽突然尚書的位子就空出來了,難不成是他感染了瘟疫?”
“小孩子管那麽多做甚,高興過了就算數,今兒的策論還沒做完,自己坐好,不準浮躁。”謝宣說話間又將紙張鋪平,放倒了李之源跟前。
李之源哭喪著臉,道:“今日就不做了吧。”
謝宣微笑:“不想做就別在我這兒了。”李之源乖乖認命,再次提筆。
林隙下台,謝宣心情甚好,若真如他們所猜想的那樣,林隙是兩家人之間的紐帶,如今這個紐帶身陷囹圄,雙方自然會有所動作,隻要盯緊了,定會有所發現,說不定能一舉扯出逸王與二皇子試圖謀反的案子。反正皇上現在對二皇子生了嫌隙,若是能乘此機會將奸黨剷除,謝宣之後的仕途必然會順暢不少。謝宣心中愉悅,當晚便修書一封與黎永,上頭寫著的是大理寺有問題的人的名單,謝宣隻說是自己讓人碰巧查到的,讓他注意一些。
夜色深重,黎永在自己府中接到謝宣的秘信,拆封後看到那張名單,心中喜不自勝。他這個半路從天而降的大理寺卿為官的這些日子自然能察覺到大理寺中是有問題的,這府上的人至少分作了三派,真正忠於正主的可謂是少之又少,而今又是用人的關鍵時機,若是大清洗必定會傷及無辜,沒想到正在他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謝宣竟能送來這樣的東西,黎永大喜,帶著名單就往大理寺去。
半道上卻遇到了他在院中暗中安插的人手,正快馬加鞭過來請他去大理寺主持大局。黎永一問方知大理寺牢房竟然起火了,火正是從關押林隙的房間中燒起來的,雖然已經被撲滅,但林隙已經被燒作焦屍。
“死的隻有林隙?”黎永震怒。
“隻有林隙,而且已經燒的麵目全非,估計來者是刻意為之,這火放的雖快,我們發現的也算及時,盡管如此卻還是未能搶出林隙,估計他是先被人殺了,身上都抹了煤油。”
“放肆,縱火之人呢?可查到是誰做的了?”
“目前找到了一人十分可疑,正讓人嚴加看管著,等大人審訊。”
“行了,這樣你先回大理寺,看著那人,必定要留個活口,我現在要入宮一趟。記住,我到大理寺的時候要見到一個活人。”黎永說罷便讓人調轉方向,去了宮中。
謝宣的消息送出去幾日也未曾見到有回音,他隻當是黎永正在逐個排查名單上的人無空回復他,正巧這幾日春闈之期將至,他一麵要帶著李之源溫書,一麵又要去明德坊查帳,自然不得空閑,也就忘了這場事。
光陰轉瞬即逝,一眨眼三年便過,謝宣再一次站在了春闈的邊上,不過這一次,李之源活蹦亂跳地站在他身邊,兩人一同進了考場。算起來這是謝宣第二次參加春闈,雖然沒有像自己心中計劃那般憑藉著上一世的記憶占著先機,拿個好名次,但謝宣才子的本事確實實實在在的。胸中自有千軍萬馬,下筆能寫一方幹坤,特別是完成前頭的八股後,看到最後一大題,題目的位子赫然幾個大字“諫吾皇十則”,謝宣筆走龍蛇,這幾日他交代李之源要寫的東西便赫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