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總是比想像快,謝宣沒來得及反應,本能地將手中的水壺砸到了林恆誌的腳下。
第18章 少年(二)
在場的都是半大的孩童,被謝宣怒摔茶壺的作態給嚇了一跳,怕迸濺出的熱水傷到自己,在那一刻紛紛跳開躲閃。林恆遠年齡稍大,但就是個養在高門大院被寵壞了的小少爺,當時也驚了一下,連帶著拽著李之源衣領的手也鬆了些。
隻是眾人愣神的一瞬,謝宣就跑到了李之源跟前,推了林恆遠一把,將李之源牢牢護在自己胸前。
林恆遠被人一推才反應過來,都是被嬌慣壞了的少爺,他又年紀稍長些,一直是孩子王,心頭哪裏忍的下被人當場駁了顏麵。“你是個什麽東西,敢攔著本少爺。”林恆遠氣勢洶洶。
“大齊律令第二卷第十項凡鬥毆行兇者,笞二百。先人杜顯著《大齊律疏》,其曰,大齊男子之罪狀,據身長斷之,四尺三寸者,蓋全罪。林少爺方才仗著自己年長幾歲,在李府中動手,恃強淩弱,在場的諸位小少爺都是見證,在下眼拙,也能看出林少爺從小食的山珍海味多了,身長怕是有四尺五寸。就是不知我待會兒報官後,林少爺這身細嫩的皮肉禁不禁得住那笞二百了。”謝宣冷眼以對,絲毫不將林誌遠放在眼中,林隙才剛入那位的眼,眼下李恆也升了官,這個關頭林隙若是再惹事,保不齊變成一顆棄子。(注)
林家本就是個商賈之家,縱使生意做的好,在滿地都是王孫貴胄高官顯貴的京都也算不得什麽,頂多在窮苦百姓前充個大爺,背後瞧不起商販的多了去了。所以林老爺才一心培養自己的孩兒,就盼著有一個能成器,考取個功名也為林家添光。林隙就在眾人的殷切盼望中走上了仕途,林家也就更橫了兩分。林恆遠是林家的長子嫡孫,又是林隙的兒子,自然被林家人放縱的焦揚跋扈。
而此刻,平日裏作威作福慣了的林大公子,被謝宣冷言一對,周身的氣勢愣是被削掉了幾分,他見謝宣麵色沉著,眼神堅毅,眸子裏透出的那股狠辣前所未見,不自覺打個寒戰。“你,你少唬人,我爹就是大官,我讓我爹抓你坐牢。”
就這麽一句話便顯得林恆遠底氣不足了。林大少爺平日在家裏不願意讀書了都是跟自己娘親奶奶撒個嬌便糊弄過去,長到十二歲,便是連普通人家孩兒讀的《孔子家語》都沒能習完,遑論謝宣提到的《齊律》。
謝宣隻冷笑不語,半蹲著身子拍了拍李之源的背,示意他別怕,又伸手幫李之源整理衣裳。不過一句話高低立斷,周圍的孩子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見狀紛紛開始偷笑,眉眼中少不了對林恆遠的嘲諷。
林恆遠哪能受的下這種氣,方才被謝宣氣場壓下去的那股子邪火,轉瞬又冒了出來,惱羞成怒又要動手。而一旁他的小弟林恆誌見著自己哥哥要動手,隻在一旁添油加醋。
謝宣一隻手別過李之源,將他推到人群中去,自己卻跟那兩兄弟扭到了一起。沒打兩下隻聽“咚”一聲,三人齊齊落入水中。
謝宣是故意的,故意與他們在池邊打架,故意往水塘邊走,再趁兩人不備,將人一起拖下水。池塘不算得太深,可是林恆誌與林恆遠兩人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正是心悸害怕的時候,又被謝宣死死纏住,掙紮不動。此時雖然已經如春,這池子下因為是一股活水,全是山上流下來的融雪,即便說是冷的刺骨,也不過分。謝宣抓著兩人做出溺水的姿態,趁著間隙大叫了“救命”,周圍的孩子們才反應過來,紛紛呼叫“救命,救命,有人落水了。”
謝宣並沒有想要兩人性命,他很清楚這兩兄弟的秉性,欺軟怕硬,若不是今日親眼見著李之源被人提著衣領子欺負了,他本是沒有打算用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法子。謝宣總以為,隻要自己足夠小心,用些小心機,就能將李之源給護著,在自己羽翼豐滿前保小猴子無虞。可他算錯了,牽一髮而動全身,他能重生,這世間必然有些他難以預料的變數。而此時,他孑然一身,能為李之源做的少之又少,便隻能想了這麽個法子,至少經此一鬧,林誌恆日後怕是不敢為難李之源。
孩子們的呼救聲震天響,不多時便來了人將孩子們都撈了起來。林家兩兄弟方才喝了好些水,被嚇破了膽子,縮在地上直發抖。謝宣眼睛直勾勾盯著兩人,更是讓兩個小孩兒哭都不敢哭。
正在此時,外頭閑談的大人們聽聞有小少爺落水,都趕了過來,一進後院便看到三個落湯雞,春寒料峭,即便裹著毯子也以肉眼可見的頻率發抖。
幾人再仔細一看,這三位裏頭兩位都是林家的人,林家兩位小少爺的跋扈在這小圈子裏可是出了名了,每每都被人用作反麵教材教子,心中自然都覺得是眼前這位麵生而瘦弱的小哥兒受了欺負。偏生此時蹲在“瘦弱”小哥兒旁的李之源,眼眶紅紅抬頭望著李恆喊了聲:“爹爹,他們......”
謝宣因是故人之子,李恆心中本就帶了兩分心疼,這些時日相處,心中又甚是喜歡,今日倒好,在自己府中被人“欺負”成這個樣子,李恆滿是愧疚。大吼了一句:“到底是怎麽回事?”
李恆向來是慈眉善目,如今頭一遭在這麽多孩子麵前發火,眾人都嚇了一跳。一群孩子都縮到了自己爹爹的懷裏,也不知是哪家的小孩起了個頭,小聲嘀咕了一句:“是林恆遠先動手。”一群孩子便紛紛附和。
第18章 少年(二)
在場的都是半大的孩童,被謝宣怒摔茶壺的作態給嚇了一跳,怕迸濺出的熱水傷到自己,在那一刻紛紛跳開躲閃。林恆遠年齡稍大,但就是個養在高門大院被寵壞了的小少爺,當時也驚了一下,連帶著拽著李之源衣領的手也鬆了些。
隻是眾人愣神的一瞬,謝宣就跑到了李之源跟前,推了林恆遠一把,將李之源牢牢護在自己胸前。
林恆遠被人一推才反應過來,都是被嬌慣壞了的少爺,他又年紀稍長些,一直是孩子王,心頭哪裏忍的下被人當場駁了顏麵。“你是個什麽東西,敢攔著本少爺。”林恆遠氣勢洶洶。
“大齊律令第二卷第十項凡鬥毆行兇者,笞二百。先人杜顯著《大齊律疏》,其曰,大齊男子之罪狀,據身長斷之,四尺三寸者,蓋全罪。林少爺方才仗著自己年長幾歲,在李府中動手,恃強淩弱,在場的諸位小少爺都是見證,在下眼拙,也能看出林少爺從小食的山珍海味多了,身長怕是有四尺五寸。就是不知我待會兒報官後,林少爺這身細嫩的皮肉禁不禁得住那笞二百了。”謝宣冷眼以對,絲毫不將林誌遠放在眼中,林隙才剛入那位的眼,眼下李恆也升了官,這個關頭林隙若是再惹事,保不齊變成一顆棄子。(注)
林家本就是個商賈之家,縱使生意做的好,在滿地都是王孫貴胄高官顯貴的京都也算不得什麽,頂多在窮苦百姓前充個大爺,背後瞧不起商販的多了去了。所以林老爺才一心培養自己的孩兒,就盼著有一個能成器,考取個功名也為林家添光。林隙就在眾人的殷切盼望中走上了仕途,林家也就更橫了兩分。林恆遠是林家的長子嫡孫,又是林隙的兒子,自然被林家人放縱的焦揚跋扈。
而此刻,平日裏作威作福慣了的林大公子,被謝宣冷言一對,周身的氣勢愣是被削掉了幾分,他見謝宣麵色沉著,眼神堅毅,眸子裏透出的那股狠辣前所未見,不自覺打個寒戰。“你,你少唬人,我爹就是大官,我讓我爹抓你坐牢。”
就這麽一句話便顯得林恆遠底氣不足了。林大少爺平日在家裏不願意讀書了都是跟自己娘親奶奶撒個嬌便糊弄過去,長到十二歲,便是連普通人家孩兒讀的《孔子家語》都沒能習完,遑論謝宣提到的《齊律》。
謝宣隻冷笑不語,半蹲著身子拍了拍李之源的背,示意他別怕,又伸手幫李之源整理衣裳。不過一句話高低立斷,周圍的孩子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見狀紛紛開始偷笑,眉眼中少不了對林恆遠的嘲諷。
林恆遠哪能受的下這種氣,方才被謝宣氣場壓下去的那股子邪火,轉瞬又冒了出來,惱羞成怒又要動手。而一旁他的小弟林恆誌見著自己哥哥要動手,隻在一旁添油加醋。
謝宣一隻手別過李之源,將他推到人群中去,自己卻跟那兩兄弟扭到了一起。沒打兩下隻聽“咚”一聲,三人齊齊落入水中。
謝宣是故意的,故意與他們在池邊打架,故意往水塘邊走,再趁兩人不備,將人一起拖下水。池塘不算得太深,可是林恆誌與林恆遠兩人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正是心悸害怕的時候,又被謝宣死死纏住,掙紮不動。此時雖然已經如春,這池子下因為是一股活水,全是山上流下來的融雪,即便說是冷的刺骨,也不過分。謝宣抓著兩人做出溺水的姿態,趁著間隙大叫了“救命”,周圍的孩子們才反應過來,紛紛呼叫“救命,救命,有人落水了。”
謝宣並沒有想要兩人性命,他很清楚這兩兄弟的秉性,欺軟怕硬,若不是今日親眼見著李之源被人提著衣領子欺負了,他本是沒有打算用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法子。謝宣總以為,隻要自己足夠小心,用些小心機,就能將李之源給護著,在自己羽翼豐滿前保小猴子無虞。可他算錯了,牽一髮而動全身,他能重生,這世間必然有些他難以預料的變數。而此時,他孑然一身,能為李之源做的少之又少,便隻能想了這麽個法子,至少經此一鬧,林誌恆日後怕是不敢為難李之源。
孩子們的呼救聲震天響,不多時便來了人將孩子們都撈了起來。林家兩兄弟方才喝了好些水,被嚇破了膽子,縮在地上直發抖。謝宣眼睛直勾勾盯著兩人,更是讓兩個小孩兒哭都不敢哭。
正在此時,外頭閑談的大人們聽聞有小少爺落水,都趕了過來,一進後院便看到三個落湯雞,春寒料峭,即便裹著毯子也以肉眼可見的頻率發抖。
幾人再仔細一看,這三位裏頭兩位都是林家的人,林家兩位小少爺的跋扈在這小圈子裏可是出了名了,每每都被人用作反麵教材教子,心中自然都覺得是眼前這位麵生而瘦弱的小哥兒受了欺負。偏生此時蹲在“瘦弱”小哥兒旁的李之源,眼眶紅紅抬頭望著李恆喊了聲:“爹爹,他們......”
謝宣因是故人之子,李恆心中本就帶了兩分心疼,這些時日相處,心中又甚是喜歡,今日倒好,在自己府中被人“欺負”成這個樣子,李恆滿是愧疚。大吼了一句:“到底是怎麽回事?”
李恆向來是慈眉善目,如今頭一遭在這麽多孩子麵前發火,眾人都嚇了一跳。一群孩子都縮到了自己爹爹的懷裏,也不知是哪家的小孩起了個頭,小聲嘀咕了一句:“是林恆遠先動手。”一群孩子便紛紛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