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今日倒是趕巧了,孩子們都剛上桌。”李夫人起身去迎,隨手將披風接下,遞給了一旁的婆子,又使了個眼色,讓人拿了熱毛巾過來。
“外頭冷的很,老爺先擦擦手,用過飯,今晚讓人準備些熱水,老爺好生梳洗一番。”
李恆接過毛巾擦了手,又將手伸到炭火跟前烘了一下,才坐到了餐桌上。
“今日怎的了,這般高興。”李夫人看著李恆喜上眉梢,不禁好奇。
“無事,無事。吃飯,吃飯。”
“喲,瞧你那歡天喜地的樣子,問著還不說,莫不是在外頭養了個小冤家。”李夫人向來多疑,“整日早出晚歸的,誰知是在禮部上工還是在溫柔鄉裏做夢。”
李恆無奈搖頭。“孩子跟前說這些作甚?再說,小安整日盯著我,我在外頭有沒有鶯鶯燕燕你不清楚?”
“若是心中無愧,老爺倒是說出來何故這般高興。若真是好事,大家一起樂嗬樂嗬又何妨?”
李恆微微蹙眉,道:“確有一事,不過尚未有定論,怕是還要過幾日皇上誕辰過了才有眉目。”
“究竟何事?”
“禮部侍郎的位置有了空缺,章大人已經上書推薦我了,能不能成就看皇上意思了。”
“真的,真的?”李夫人大喜,“太好了,太好了。哪裏有什麽不確定的,章大人都上書了,還能有假不成。”說罷,抱著一旁的女兒,輕拍著她的背,道:“乖寶,爹爹要升官了。”
女兒年紀尚輕,不懂得升官的含義,李之源卻是聽進去了。“爹爹,侍郎是跟林恆誌大伯一樣的官嗎?”
李恆揉了李之源的頭,笑道:“是,是。你倒是懂的多。”
“那我們也能在狀元樓擺酒席嗎?”李之源聞言,都顧不上扒飯,眼巴巴望著李恆。
“哈哈哈哈哈,你小子,就想著吃了。我們呀,把狀元樓的師傅請回來做,給你做好多。”
李之源聽見高興的很,當時就張牙舞爪不想吃飯了,還是謝宣在旁邊壓著,一直夾菜給他,才讓他恢復了情緒。
“說起來那侍郎不是林隙做了麽?怎的突然有了空缺?難不成是林家出了何事?出了何事?可是與老爺這幾日忙碌有關?”李夫人聽到李之源這麽一說,才想到這裏。
“是出事了,不過倒下的就不是林家,而是章尚書的外甥。具體何事你就別問了,公事我不方便在家談。”說罷又看著正在給自家兒子夾菜的謝宣道,“不過這次倒是多虧了宣兒,否則別說升官了,怕是會惹的一身麻煩。”
謝宣停了筷子,隻說:“孩兒隻是略盡綿薄之力,說起來都是伯伯運氣好,那般都能碰上。”
李夫人瞧著兩人打啞謎,是一點兒頭緒都沒有,急急詢問:“你兩父子倒是通氣了,說些什麽呢,莫不是要為難死我麽?”
李恆隻笑笑,道:“這些你都不消管了。你隻是明日帶著宣兒跟小源好生去玉蝶軒買兩匹好料子,做幾身衣裳。還有你,你自己也是,莫要虧了自己。”
一屋子人言笑晏晏,氣氛融洽無比。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一早,李夫人就帶著家裏的三個小孩兒去了裁縫鋪,選了幾匹頂好的料子做衣裳。謝宣在人前一向寡言,此刻到了裁縫鋪中見著琳琅滿目的布匹更是如此。
裁縫鋪的小二倒是賣力推銷著。“太太您瞧瞧這邊兒的料子,都是昨日新到的,穿在兩位公子身上保準風度翩翩,貴氣十足。”
“這青雲素錦不錯,與我多拿兩匹,給這兩個孩子一人做一身衣裳。這紫娟也是,還有那素色繡花宋錦,薄些的料子多拿兩匹給我家大哥兒做幾身衣裳。”
李夫人的貼心之舉無疑是在告訴謝宣,李恆昨夜怕是把自己的那點兒貢獻添油加醋告訴她了。
“嬸嬸,宣兒穿不了這些的。”
李夫人直笑道:“用的用的。你初入京,自然該做過幾身衣裳。”
“當真無須這麽多衣裳,侄兒再過兩月就要入學,到時候穿的多是書院的衣裳,做這些衣服穿不過來的。再說了,這兩年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做了這許多,浪費了。”謝宣跟著小學徒量了尺寸,又到了李夫人跟前。“這雲錦倒是不錯,嬸嬸不如多做兩身衣裳,總歸嬸嬸日後與伯伯出去的機會更多些了。”
李夫人一進門便瞧見了那兩匹雲錦,自然是喜歡,不過心頭盤算著要多給謝宣做兩身衣服,就算了。
謝宣哪能看不出來,連連勸道:“嬸嬸就買了吧,就當作是宣兒的一番心意。”
這般催促下,李夫人便有些動搖了,小二見狀也是在一旁推波助瀾,幾番下來,李夫人終於敗下陣來,應下了。
第16章 升官(四)
入京後的時間過的格外快些,謝宣自上次裁衣後便沒有再出去過,整日帶著李之源在府中讀書寫字作畫。李之源年幼,本就坐不住,第一日還肯乖乖坐著陪他念書,寫字,順帶誇一誇謝宣。可第二日便停不下來了,總要跟著謝宣逗趣兒,時不時要扯一扯謝宣的頭髮了,抑或是在謝宣全神貫注練字的時候,偷偷將一旁磨好的墨汁換作茶盞,謝宣一落筆,整副字就壞了。
“外頭冷的很,老爺先擦擦手,用過飯,今晚讓人準備些熱水,老爺好生梳洗一番。”
李恆接過毛巾擦了手,又將手伸到炭火跟前烘了一下,才坐到了餐桌上。
“今日怎的了,這般高興。”李夫人看著李恆喜上眉梢,不禁好奇。
“無事,無事。吃飯,吃飯。”
“喲,瞧你那歡天喜地的樣子,問著還不說,莫不是在外頭養了個小冤家。”李夫人向來多疑,“整日早出晚歸的,誰知是在禮部上工還是在溫柔鄉裏做夢。”
李恆無奈搖頭。“孩子跟前說這些作甚?再說,小安整日盯著我,我在外頭有沒有鶯鶯燕燕你不清楚?”
“若是心中無愧,老爺倒是說出來何故這般高興。若真是好事,大家一起樂嗬樂嗬又何妨?”
李恆微微蹙眉,道:“確有一事,不過尚未有定論,怕是還要過幾日皇上誕辰過了才有眉目。”
“究竟何事?”
“禮部侍郎的位置有了空缺,章大人已經上書推薦我了,能不能成就看皇上意思了。”
“真的,真的?”李夫人大喜,“太好了,太好了。哪裏有什麽不確定的,章大人都上書了,還能有假不成。”說罷,抱著一旁的女兒,輕拍著她的背,道:“乖寶,爹爹要升官了。”
女兒年紀尚輕,不懂得升官的含義,李之源卻是聽進去了。“爹爹,侍郎是跟林恆誌大伯一樣的官嗎?”
李恆揉了李之源的頭,笑道:“是,是。你倒是懂的多。”
“那我們也能在狀元樓擺酒席嗎?”李之源聞言,都顧不上扒飯,眼巴巴望著李恆。
“哈哈哈哈哈,你小子,就想著吃了。我們呀,把狀元樓的師傅請回來做,給你做好多。”
李之源聽見高興的很,當時就張牙舞爪不想吃飯了,還是謝宣在旁邊壓著,一直夾菜給他,才讓他恢復了情緒。
“說起來那侍郎不是林隙做了麽?怎的突然有了空缺?難不成是林家出了何事?出了何事?可是與老爺這幾日忙碌有關?”李夫人聽到李之源這麽一說,才想到這裏。
“是出事了,不過倒下的就不是林家,而是章尚書的外甥。具體何事你就別問了,公事我不方便在家談。”說罷又看著正在給自家兒子夾菜的謝宣道,“不過這次倒是多虧了宣兒,否則別說升官了,怕是會惹的一身麻煩。”
謝宣停了筷子,隻說:“孩兒隻是略盡綿薄之力,說起來都是伯伯運氣好,那般都能碰上。”
李夫人瞧著兩人打啞謎,是一點兒頭緒都沒有,急急詢問:“你兩父子倒是通氣了,說些什麽呢,莫不是要為難死我麽?”
李恆隻笑笑,道:“這些你都不消管了。你隻是明日帶著宣兒跟小源好生去玉蝶軒買兩匹好料子,做幾身衣裳。還有你,你自己也是,莫要虧了自己。”
一屋子人言笑晏晏,氣氛融洽無比。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一早,李夫人就帶著家裏的三個小孩兒去了裁縫鋪,選了幾匹頂好的料子做衣裳。謝宣在人前一向寡言,此刻到了裁縫鋪中見著琳琅滿目的布匹更是如此。
裁縫鋪的小二倒是賣力推銷著。“太太您瞧瞧這邊兒的料子,都是昨日新到的,穿在兩位公子身上保準風度翩翩,貴氣十足。”
“這青雲素錦不錯,與我多拿兩匹,給這兩個孩子一人做一身衣裳。這紫娟也是,還有那素色繡花宋錦,薄些的料子多拿兩匹給我家大哥兒做幾身衣裳。”
李夫人的貼心之舉無疑是在告訴謝宣,李恆昨夜怕是把自己的那點兒貢獻添油加醋告訴她了。
“嬸嬸,宣兒穿不了這些的。”
李夫人直笑道:“用的用的。你初入京,自然該做過幾身衣裳。”
“當真無須這麽多衣裳,侄兒再過兩月就要入學,到時候穿的多是書院的衣裳,做這些衣服穿不過來的。再說了,這兩年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做了這許多,浪費了。”謝宣跟著小學徒量了尺寸,又到了李夫人跟前。“這雲錦倒是不錯,嬸嬸不如多做兩身衣裳,總歸嬸嬸日後與伯伯出去的機會更多些了。”
李夫人一進門便瞧見了那兩匹雲錦,自然是喜歡,不過心頭盤算著要多給謝宣做兩身衣服,就算了。
謝宣哪能看不出來,連連勸道:“嬸嬸就買了吧,就當作是宣兒的一番心意。”
這般催促下,李夫人便有些動搖了,小二見狀也是在一旁推波助瀾,幾番下來,李夫人終於敗下陣來,應下了。
第16章 升官(四)
入京後的時間過的格外快些,謝宣自上次裁衣後便沒有再出去過,整日帶著李之源在府中讀書寫字作畫。李之源年幼,本就坐不住,第一日還肯乖乖坐著陪他念書,寫字,順帶誇一誇謝宣。可第二日便停不下來了,總要跟著謝宣逗趣兒,時不時要扯一扯謝宣的頭髮了,抑或是在謝宣全神貫注練字的時候,偷偷將一旁磨好的墨汁換作茶盞,謝宣一落筆,整副字就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