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劉氏本就覺得自己今天是受了委屈的,如今自己靠山在這兒,便扯出手絹開始哭哭啼啼。謝宣覺得煩心,幹脆一直盯著外頭。
日頭漸亮,方才的綿綿細雨,此時是徹底停了,陸陸續續又來了些人,謝宣一一向對方道:“有心了。”
等著他送走一撥人,微微抬頭,往大門方向望去,終於見著了自己一直期望看到的身影。李恆披風飲露從京都趕了過來,一臉舟車勞頓的模樣,連頭上的冠都有些鬆散了。而他懷中抱著的,一看就沒睡醒,此時還縮在自己爹爹的披風裏的小不點兒便是他朝思暮想的小猴子了。
李恆幾步便從院中走到了靈堂,進去之前,拍醒了懷中的孩子,將人放在了地上。脫掉了披風,又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衣衫,方才牽了小孩兒的手,一臉肅殺地邁進了靈堂。兩人走到蒲團跟前,站定了。一手接過兩炷香,分與了小孩子,輕輕說了句:“跪下,給你小爹爹叩頭。”
小孩兒聽話的很,父親這般說了,他便沒有絲毫猶豫地跪了。李恆這才自己跪在了蒲團上,仔細拜了三下。一通禮做完了,他又拉上了兒子的手,走到謝宣跟前,還沒來得及說話,謝宣便雙手奉上了一身緦麻。
李恆有些詫異,蹲下與跪著的謝宣差不多高,拿了件褂子,一邊往兒子身上套,一邊問道:“賢侄,你還記得叔叔?”
謝宣點點頭,誠心回道:“記得的,李伯伯。”
“記得就好,記得就好。”李恆一手抹了眼睛,沒有淚,卻是滿目蒼夷。
李恆幫著身旁的小孩係好了褂子,又將人牽了過來,問道:“你可還認識他麽?”
謝宣看著麵前的小孩兒,難得臉上露出了兩分溫柔之色,嘴角微微一咧。心頭覺得癢,沒忍住,伸出手,摸了摸那個毛茸茸的小腦袋,輕輕叫了聲:“李之源。”
第3章 託孤(三)
李之源跟著父親接連趕了幾日路,此時還是懵懵的。他與謝宣初見時,隻得四歲,這幾年不見,若說是他還記得謝宣是全然不可能的。不過小孩子,趨利避害是本性,大約是看著謝宣的眼神太過溫柔,李之源一動不動就這麽讓謝宣摸了兩下。等謝宣撒手之後,又綿言細語叫了聲:“哥哥。”
這一聲叫的並不大,李之源怕醜,性子又軟,與生人相處之時總有兩分不自在,謝宣是清楚的。小孩子聲音小,加上李之源一副沒睡醒的模樣,那一句更像是咕噥了一聲,隻有跟前的幾個人能聽見。饒是如此,也讓謝宣心頭一熱,臉色更好了些。
“賢侄,我與你父親乃莫逆之交,還請賢侄與我換過一身衣裳。”李恆看著兩個小子並不生疏,放心了些。等到寒暄之後,方才將手中自己沒穿的緦麻遞到謝宣跟前。
謝宣在李恆家中住了許多年,李恆如何待自己的,他倒是清楚。隻是上一世自己初次見到李恆之時實在年幼,縱使李恆說了他與謝卓情同手足,他總是想不起的。這樣一來,對李恆,也就僅僅以禮待之。估摸是他上一世太過冷漠,李恆見初見到自己的時候並未要求換一身衣服的,他便也就忘了這茬兒。
從李恆手中接過孝服,交與身旁的丫頭放好,自己又轉身拿了身小功,雙手遞給了李恆,嘴裏念道:“是小侄疏忽,李伯伯有心了。”(注1)
說完便瞥見了李之源打了個哈欠,謝宣怕他累著,便跟李恆說:“李伯伯車馬勞頓,怕是也累了,如今時候尚早,想來怕是沒用過早飯。碰巧這會兒後院開了第一圍席,請李伯伯移步,用些吃的吧。”
李恆點頭,道:“麻煩賢侄了。”
謝宣隨意說了句:“哪裏的話。”便轉頭吩咐李麽麽,“這位麽麽應該記得的,是父親京中的摯友。還請麽麽替我帶著李伯伯跟小源到後院入席。這一路風雪,著實不易,吩咐後廚做兩份薑湯出來,給小源那份多加些紅糖。”說完這句,謝宣後知後覺自己好像熱情過度,便畫蛇添足加了一句:“小孩子總歸怕辣的。”
李麽麽是這府上的老人了,幾年前李恆帶著李之源過來的時候便打過照麵,自然熱心了些,笑著應下了。拉了李之源的手道:“小少爺跟麽麽去吃東西好不好?”
李之源把手從麽麽手中抽了出來,雙手抓著自己爹爹的腿,乖乖點頭。
謝宣把這些小動作看在眼裏,隻覺得小孩真是可愛,等到三人往外走了,又忽然叫了停:“麽麽,現在時候還早,入席的時候,麽麽帶兩個伶俐的丫頭在我院子裏收拾間客房出來。先放個火盆把屋子烘暖些,等著李伯伯他們用完飯了,好歇一歇。我房中有一盒蝶翠軒的點心未曾動過,待會兒順便放到客房,讓小源吃個零嘴兒。”
這話謝宣是考量了一番才說出來的,本想著初見,自己這樣怕嚇著了李恆父子,惹些猜忌,旁人也免不了有些閑言碎語。可是人都在跟前兒了,謝宣隻想把他捧在手心了,幹脆心一橫。那些人要猜便猜,要說便說,反正謝宣打定主意要把人當弟弟疼愛的。
午時剛到,天上烏雲俱散,接連一月沒見過好日頭的滄州,總算是露了晴。此時,清涼寺的元祖法師也攜一眾僧人到了。謝宣起身,與法師行了個禮,招呼了人帶著一班人去後頭吃素齋了。
日頭漸亮,方才的綿綿細雨,此時是徹底停了,陸陸續續又來了些人,謝宣一一向對方道:“有心了。”
等著他送走一撥人,微微抬頭,往大門方向望去,終於見著了自己一直期望看到的身影。李恆披風飲露從京都趕了過來,一臉舟車勞頓的模樣,連頭上的冠都有些鬆散了。而他懷中抱著的,一看就沒睡醒,此時還縮在自己爹爹的披風裏的小不點兒便是他朝思暮想的小猴子了。
李恆幾步便從院中走到了靈堂,進去之前,拍醒了懷中的孩子,將人放在了地上。脫掉了披風,又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衣衫,方才牽了小孩兒的手,一臉肅殺地邁進了靈堂。兩人走到蒲團跟前,站定了。一手接過兩炷香,分與了小孩子,輕輕說了句:“跪下,給你小爹爹叩頭。”
小孩兒聽話的很,父親這般說了,他便沒有絲毫猶豫地跪了。李恆這才自己跪在了蒲團上,仔細拜了三下。一通禮做完了,他又拉上了兒子的手,走到謝宣跟前,還沒來得及說話,謝宣便雙手奉上了一身緦麻。
李恆有些詫異,蹲下與跪著的謝宣差不多高,拿了件褂子,一邊往兒子身上套,一邊問道:“賢侄,你還記得叔叔?”
謝宣點點頭,誠心回道:“記得的,李伯伯。”
“記得就好,記得就好。”李恆一手抹了眼睛,沒有淚,卻是滿目蒼夷。
李恆幫著身旁的小孩係好了褂子,又將人牽了過來,問道:“你可還認識他麽?”
謝宣看著麵前的小孩兒,難得臉上露出了兩分溫柔之色,嘴角微微一咧。心頭覺得癢,沒忍住,伸出手,摸了摸那個毛茸茸的小腦袋,輕輕叫了聲:“李之源。”
第3章 託孤(三)
李之源跟著父親接連趕了幾日路,此時還是懵懵的。他與謝宣初見時,隻得四歲,這幾年不見,若說是他還記得謝宣是全然不可能的。不過小孩子,趨利避害是本性,大約是看著謝宣的眼神太過溫柔,李之源一動不動就這麽讓謝宣摸了兩下。等謝宣撒手之後,又綿言細語叫了聲:“哥哥。”
這一聲叫的並不大,李之源怕醜,性子又軟,與生人相處之時總有兩分不自在,謝宣是清楚的。小孩子聲音小,加上李之源一副沒睡醒的模樣,那一句更像是咕噥了一聲,隻有跟前的幾個人能聽見。饒是如此,也讓謝宣心頭一熱,臉色更好了些。
“賢侄,我與你父親乃莫逆之交,還請賢侄與我換過一身衣裳。”李恆看著兩個小子並不生疏,放心了些。等到寒暄之後,方才將手中自己沒穿的緦麻遞到謝宣跟前。
謝宣在李恆家中住了許多年,李恆如何待自己的,他倒是清楚。隻是上一世自己初次見到李恆之時實在年幼,縱使李恆說了他與謝卓情同手足,他總是想不起的。這樣一來,對李恆,也就僅僅以禮待之。估摸是他上一世太過冷漠,李恆見初見到自己的時候並未要求換一身衣服的,他便也就忘了這茬兒。
從李恆手中接過孝服,交與身旁的丫頭放好,自己又轉身拿了身小功,雙手遞給了李恆,嘴裏念道:“是小侄疏忽,李伯伯有心了。”(注1)
說完便瞥見了李之源打了個哈欠,謝宣怕他累著,便跟李恆說:“李伯伯車馬勞頓,怕是也累了,如今時候尚早,想來怕是沒用過早飯。碰巧這會兒後院開了第一圍席,請李伯伯移步,用些吃的吧。”
李恆點頭,道:“麻煩賢侄了。”
謝宣隨意說了句:“哪裏的話。”便轉頭吩咐李麽麽,“這位麽麽應該記得的,是父親京中的摯友。還請麽麽替我帶著李伯伯跟小源到後院入席。這一路風雪,著實不易,吩咐後廚做兩份薑湯出來,給小源那份多加些紅糖。”說完這句,謝宣後知後覺自己好像熱情過度,便畫蛇添足加了一句:“小孩子總歸怕辣的。”
李麽麽是這府上的老人了,幾年前李恆帶著李之源過來的時候便打過照麵,自然熱心了些,笑著應下了。拉了李之源的手道:“小少爺跟麽麽去吃東西好不好?”
李之源把手從麽麽手中抽了出來,雙手抓著自己爹爹的腿,乖乖點頭。
謝宣把這些小動作看在眼裏,隻覺得小孩真是可愛,等到三人往外走了,又忽然叫了停:“麽麽,現在時候還早,入席的時候,麽麽帶兩個伶俐的丫頭在我院子裏收拾間客房出來。先放個火盆把屋子烘暖些,等著李伯伯他們用完飯了,好歇一歇。我房中有一盒蝶翠軒的點心未曾動過,待會兒順便放到客房,讓小源吃個零嘴兒。”
這話謝宣是考量了一番才說出來的,本想著初見,自己這樣怕嚇著了李恆父子,惹些猜忌,旁人也免不了有些閑言碎語。可是人都在跟前兒了,謝宣隻想把他捧在手心了,幹脆心一橫。那些人要猜便猜,要說便說,反正謝宣打定主意要把人當弟弟疼愛的。
午時剛到,天上烏雲俱散,接連一月沒見過好日頭的滄州,總算是露了晴。此時,清涼寺的元祖法師也攜一眾僧人到了。謝宣起身,與法師行了個禮,招呼了人帶著一班人去後頭吃素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