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剛到軍事學堂,還沒等他跟胡璉說話,門口有值守兵士來報,說是工部尚書李鐩前來拜訪。


    “下官先回避。”胡璉道。


    沈溪看了胡璉一眼,一擺手:“你留在這兒,我出去看看李尚書因何而來。”


    沈溪並未打算跟胡璉一起去見李鐩,他跟李鐩的私交不錯,在幾位尚書中間,沈溪難得有一個“相識於微末”的朋友,李鐩當時的地位不比沈溪高多少,但現在二人都當上了尚書。


    李鐩見到沈溪,並未恭敬見禮,上來便道:“聽會同館的人說,韃靼派使節過了居庸關,眼看就要到京師,這件事你知曉嗎?”


    沈溪點頭道:“是有這麽回事,大明來年就要跟韃靼人開戰,這會兒對方派出使節前來,說是商談上貢的事情,我看多半是探聽我大明的虛實,以確定來年是否需要做出應戰準備。”


    李鐩道:“那你的意思是……?”


    沈溪看了李鐩一眼,知道對方是借韃靼使節的事情,試探他的口風,當下笑道:“我的意思,難道時器兄不清楚?”


    李鐩苦笑一下,道:“之前謝尚書不止一次來工部,詢問朝廷錢款劃撥的事情,順便說到來年戰事……如今朝廷上下,少有人支持跟韃子開戰,認為根本沒那必要……韃子這幾年先是在侵犯我大明疆土時遭遇慘敗,後來又發生內亂,怕是短時間內沒精力威脅大明邊防吧?”


    “很多事說不準。”


    沈溪道,“本來以為草原上戰亂不斷,讓韃靼人元氣大傷,但你看看,這幾年哪年韃靼人消停過?草原上的生活環境太過艱苦,大明又未跟草原通商,韃靼必須要靠戰爭掠奪來獲得必要的生活物資,他們生活越是困苦,越會南下擾邊,指望他們止戰的唯一方法就是將其徹底打服。”


    李鐩搖頭道:“之前我大明連續擊敗韃靼人,尤其先帝時在京城腳下留下數萬韃靼屍首,還不算打服嗎?”


    沈溪道:“前幾年大明都是被動迎戰,就算為數不多的主動出擊,也是以失敗或者無功而返告終,使得韃靼人根本有恃無恐,完全不需要考慮防守的問題,天天琢磨著怎麽南下劫掠,談何打服?最好是讓他們遷居到距離大明邊境數千裏外的漠北,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行,這件事我不跟你說太多,之前謝尚書向我施壓,礙於情麵我應承下來,但這裏我可以保證,無論你作何選擇,我都不會加以幹涉……你莫要怪責我兩不相幫,實在是……朝廷主流輿論如此,無可奈何。”


    李鐩感覺自己在出兵草原的問題上,沒法幫到沈溪,所以幹脆先來通知一聲,讓沈溪有個心理準備。


    沈溪苦笑道:“看來朝堂上,我得孤軍奮戰了。”


    李鐩道:“有些事你本可變通,未必需要把關係鬧僵……你入朝時間不長,若你堅持出兵,順風順水還好,就怕出什麽偏差,那時朝廷上下隻怕滿是非議,你一個人如何能頂受闔朝官員攻訐?”


    沈溪沒再就此討論,行禮道:“多謝時器兄提醒。”


    ……


    ……


    因為朱厚照要參加午朝,沈溪成為朝野關注的對象。


    所有人都知道這次朝會要說什麽,涉及大明來年是否跟韃靼開戰,很多人怕這會損害大明的利益,繼而讓自身利益受損。


    以儒家中庸思想,沒人願意沈溪打這仗。


    曾經為了鬥劉瑾提出的基本國策,到現在閹黨覆滅已是人人拆台,沈溪感覺寒意陣陣。


    沈溪心想:“估摸隻有劉瑾專權時朝廷大政方針才沒人敢非議,隻有強權才能獲得世人認同……說來說去,還是高壓政策有效啊。”


    沈溪留在軍事學堂,沒打算回兵部衙門,他相信回去後承受的壓力隻會更大。


    至少大部分人都不會想到他躲進了軍事學堂,之後他不打算從大明門入宮,直接走東安門。


    眼看到了巳時末,沈溪已開始準備入宮時,軍事學堂又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這次造訪者是小擰子。


    “沈大人,可算找到您了。”


    小擰子見到沈溪後,擦了擦額頭上滾滾而下的汗珠,外麵寒風刺骨,小擰子卻大汗淋漓,足見其跑了不少冤枉路。


    沈溪道:“可是陛下有要事交代?”


    小擰子道:“正是如此,陛下讓小人來跟您說,這次午朝商議來年戰事,請您無論如何都要支持出兵,至於旁的事情……陛下說了,您不必擔心,他一定全力支持,讓這場戰事可以進行。”


    沈溪苦笑一下,暗忖:“這會兒朝會時陛下給我撐腰,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等於是把我逼到全體朝臣的對立麵。”


    沈溪道:“這會兒陛下可是入宮了?”


    “已經回宮去了。”小擰子道,“昨夜陛下早早便睡下,兩刻鍾前起來,就是為了趕上這次午朝。陛下知道沈大人您一定會參加午朝,沒有絲毫耽擱的意思……小人跟您傳過話後,就要趕回宮去。”


    沈溪點頭:“有勞擰公公了。”


    “瞧沈大人您說的,這是小人應該做的事情。”小擰子說到這裏,欲言又止,臉上滿是為難之色,好像遇到什麽麻煩。


    沈溪道:“擰公公有事隻管說。”


    小擰子苦著臉道:“小人……昨夜被張公公擺了一道,心裏有些不甘……張公公實在太陰險了,居然到陛下麵前告小人的黑狀,說小人玩忽職守,小人從來沒得罪他啊……”


    小擰子越說越委屈,最後竟然落下淚來。


    沈溪看到小擰子的反應,大概明白昨晚是怎麽回事了。


    沈溪道:“擰公公如果不著急走的話,隻管把事情詳細說來聽聽,若是我能幫忙的話,不會不管不問。”


    小擰子這才一五一十將昨夜發生的事情說出來,有意省略二人見麵時的明爭暗鬥,小擰子完全把自己擺到受害者一方,痛陳張苑所作所為。


    小擰子最後陳述道:“小人不過是奉皇命監督他做事,誰知道他居然暗中使壞,不知何時出宮去把情況弄明白,急不可耐地跑到陛下跟前說小人的壞話,這種人……一點兒胸襟氣度都沒有,根本沒資格擔任司禮監掌印!”


    小擰子一心將沈溪當作靠山。


    他覺得自己曾在劉瑾當權時幫沈溪做過事,現在得到回報是應該的,遇到問題找沈溪解決屬於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他不知,其實張苑和張永等人暗地裏跟沈溪也有聯係,都覺得沈溪應該幫自己,原因各異,但那種“你不幫我還能幫誰”的心態如出一轍。


    沈溪道:“張苑張公公曾是東宮常侍,如今又擔任司禮監掌印,態度囂張跋扈了些,倒也想象得到,但他的司禮監掌印能當多久是個問題……所以,這會兒擰公公最好還是避其鋒銳,靜觀事態變化為宜。”


    “嗯?”


    小擰子詫異地看了沈溪一眼,以為對方不想幫忙,立即苦著臉哀求:“沈大人,您可不能坐視不理啊。您在陛下麵前多高的地位?您說一句話,比旁人說十句百句都管用,小人求您做主。”


    說著,小擰子再次向沈溪行禮,表情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沈溪微微頷首:“若陛下問及此事,本官自然會幫你說話,但若陛下掛口不提,你說讓本官無緣無故提昨日張公公誣陷你?”


    小擰子茫然地打量沈溪,想的是你主動提出來又怎麽了?在他看來,自己受了冤屈,那是天大的事情,你沈之厚就應該當作頭等大事對待而不是不管不問,太監心理大多扭曲,就算本性純良的小擰子也不能免俗。


    沈溪不想跟小擰子過多解釋,道:“本官這就要入宮,擰公公也回去跟陛下回奏吧。”


    小擰子問道:“沈大人不跟咱家一起入宮麽?”


    沈溪本想從東安門入宮,以避開那些找茬的大臣,但現在小擰子前來拜會,他不打算再走東安門、東華門這條道。


    沈溪道:“本官有些事要跟大臣們商議,擰公公請回吧,不送了!”


    小擰子本來對沈溪“寄予厚望”,認為沈溪能幫自己上位,但現在沈溪態度冷漠,讓他心裏異常難受,當下抹了一把上嘴皮上流下的鼻涕,拂袖轉身而去,連句告辭的話都沒有。


    沈溪看著小擰子義憤填膺的模樣,便知道宮裏的事情不好處置。


    “就連昔日單純的小擰子都如此,張苑和張永更是自視甚高,一個個都知道我現在在陛下跟前有話語權,都往我身上打主意……想平衡好這些人的關係真不容易,偏偏他們還明爭暗鬥,甚至使出種種陰損毒辣的招數,我做什麽都裏外不討好……罷了,我幹脆誰都不幫,讓你們自己去爭奪!”


    ……


    ……


    乾清宮殿門前,人頭攢動。


    謝遷和何鑒等人老早便入宮,沒有等候沈溪。


    何鑒是新任吏部尚書,從道理上講他是部堂官員中地位最尊貴的存在,從兵部侍郎到吏部天官,這變化太過突然,一時間他竟然有些不太適應站到前列來。至於武將那邊,一個都沒有,就連張懋都沒受邀參加朝議。


    朝會在乾清宮舉行,意味著這隻是一次普通的小朝會,遠沒有奉天殿大朝的規模和氣勢。


    謝遷和何鑒站在一起,小聲說話,旁人偶爾會過來問事。


    兵部尚書沈溪沒到,其餘幾位尚書和侍郎全都到齊了,禮部尚書仍舊是白鉞,戶部尚書楊一清,刑部尚書則是剛上任的張子麟,工部尚書李鐩,左都禦史則是洪鍾。


    除此之外,右都禦史王鼎、禮部侍郎費宏等人站在後麵,人們按照親疏遠近自動地分成幾簇商議事情。


    劉瑾倒台後,朝廷撥亂反正,謝遷作為首輔大臣,地位卓然,自然而然成為馬首是瞻的標杆人物。


    按理說現場還應該有一個幾乎能跟謝遷分庭抗禮的重要人物,可惜此時尚未到來,這人便是沈溪。


    “……於喬,你說今日商議的事情都跟之厚有關,為何他到現在還未入宮?”眼看就快到正午了,何鑒有些不解地問道。


    謝遷沒好氣地回答:“管他呢,他來不來,陛下都會召集群臣商議事情,他來了反倒不是什麽好事。”


    謝遷這話,當著楊一清和白鉞的麵說出口,二人雖然沒直接跟謝遷對話,但大概聽明白話裏的意思,謝遷在對工商稅和來年用兵問題上並不支持沈溪。


    這次朱厚照要跟朝臣商議什麽,大臣們心裏都有數。


    工部尚書李鐩走過來問道:“謝中堂,那今日陛下所提之事,我等就暫且不發表議論,由您代表大家發言即可。”


    謝遷冷冷地打量李鐩一眼,喝問:“你不說話,那你來這兒作何?”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謝遷和李鐩年歲相當,隻是因為李鐩屬於“大器晚成”,很長時間內在朝中的地位跟謝遷相去甚遠,故此地位並沒有隨著官職的提升得到尊重,謝遷當著其他重臣的麵,居然直接喝斥。


    李鐩本想拿出對沈溪表達過的中立態度,讓自己兩不得罪,誰知上來就被謝遷劈頭蓋臉喝斥,也就不再自取其辱,訕訕地退到一邊。


    就在此時,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苑從乾清宮內出來,眾人頓時安靜下來。


    張苑現身後,謝遷上前去見禮,張苑沒顧得上跟謝遷還禮,四下看了一眼,著急地問道:“沈尚書人呢?沈尚書可到來了?”


    “怎麽?”


    謝遷不由皺眉,張苑隻顧找沈溪,跟上次朱厚照放鴿子的情況有極為相似,那次沈溪沒來,朝議便作罷。


    張苑解釋道:“陛下已準備開午朝,但陛下有言在先,若是兵部沈尚書未到,這次朝議就要延後。”


    這下徹底把謝遷激怒了,他大喝道:“荒唐,真荒唐!大明朝會,竟因為一個朝臣是否到來而決定是否舉行!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何鑒勸說道:“於喬莫要動怒,陛下要商議的事情基本都跟之厚有關,問問之厚是否來了,也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對,對!”


    旁邊有人附和。


    謝遷還是很惱火,就在他準備繼續大放厥詞時,張苑突然指著遠處大喊大叫:“來了來了,沈尚書總算是來了,謝大人,諸位大人……咱家這就進去通稟陛下,相信這次朝議很快就要開始!”


    說完,張苑一溜煙進了乾清宮殿門。


    ……


    ……


    沈溪到來,所有人都不敢表現得太親密。


    不是說這些人跟沈溪關係不怎麽樣,而是要照顧謝遷的麵子……謝遷一日不跟沈溪講和,那朝臣就要在沈溪和謝遷間做出取舍,不能兩頭兼顧。


    朝廷主流自然站在首輔謝遷一邊,就算很多前閹黨的官員想跟沈溪套近乎,也要避忌謝遷而不能行動。


    沈溪沒有說什麽,施施然地站在人群後麵,沒有主動跟謝遷打招呼。


    謝遷回頭看了一眼,隨即低下頭閉目假寐,裝作不知沈溪到來。


    不多時,張苑出來通知,請群臣進大殿進行朝議。


    眾大臣三三兩兩進入乾清宮正殿,等人全都入內,依然未見朱厚照身影,眾大臣自動分成兩列站好,沈溪依然站在後麵。


    大概過了盞茶工夫,朱厚照在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苑和秉筆太監戴義陪同下出來。


    “參見陛下。”


    因為不是奉天殿大朝,大臣們隻是躬身行禮,不需下跪。


    朱厚照站在龍椅前,捂嘴打了個哈欠,這才一抬手:“眾卿免禮!”


    大臣們平身立直。


    朱厚照坐下來,把手上帶著的一樣東西放到前麵的案桌上,大臣們見狀,紛紛猜測到底是什麽。


    就在謝遷準備發言時,白鉞突然從人群中走出,拿出一份奏疏:“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所有人都沒想到居然是白鉞先從人縫中鑽出來,本來大家都以為這次謝遷和沈溪才是主角。


    朱厚照皺眉:“白尚書,你這是何意?朕還沒說話呢!”


    白鉞跪下,將奏疏舉過頭頂道:“陛下,老臣年老體邁,近來重病纏身,連下地走路都不穩,更勿談處理朝事……請陛下體諒,準允老臣乞老歸田。”


    在場鴉雀無聲。


    白鉞剛過五十,就自稱“老臣”,提出乞老歸田,這讓在場那些年過六旬甚至七旬的老臣一陣汗顏。


    謝遷心中著惱,嘴上小聲念叨:“這個時候,你出來搗什麽亂?”


    朱厚照生氣地道:“白尚書,你多大了就到朕這裏乞骸骨?照你這麽說,那今日朝堂內大部分臣工都要辭官歸鄉?你看看除了沈尚書,還有幾個年歲比你小的?”


    說話間,朱厚照打量站在群臣最前麵的謝遷,好似在說,若是你白鉞請辭,那謝遷更應該請辭才是。


    謝遷聽了心裏一陣不舒坦,暗忖:“莫不是陛下指使白尚書這麽做的?”


    “咳咳——”


    白鉞連續咳嗽幾聲,這才喘著粗重的氣息道:“陛下,老臣乞老,是因體弱多病……咳咳……這兩年因沉屙多進流食,身體虛弱,實在難以兼顧朝中之事,報效朝廷有心無力……”


    朱厚照一擺手,示意張苑把白鉞的請辭奏疏拿過來。


    張苑下玉階將奏疏接過,再回到朱厚照身邊呈上。


    朱厚照看過後道:“白尚書乃是朕當政後主持禮部的,這才幾年?就連劉賊伏誅,朕也沒說撤換你,你現在說要請辭,明顯不正常……朕不準允,你說有病朕派太醫為你診治,這件事休要再提,起來敘話吧!”


    白鉞恭敬地磕了三個頭,顫顫巍巍站起身來,看上去弱不禁風,似乎隨時都會一頭栽倒在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寒門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