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下達的命令非常明確,“以最大的力量,壓垮敵人,不能陷入叢林戰和遊擊戰,要平推整個緬甸北部!”
所以,美軍參謀部,也給出了他們認為足夠的配置,從步兵,到航空兵,再到裝甲部隊。
這一次援助緬甸的美軍算是下了血本,全部是原本要參與北非戰役,準備和隆美爾血拚的部隊,直接拉到了緬甸戰場。
一共投入了三個步兵師(包括美國陸軍王牌第一步兵師,陸軍第二步兵師,陸軍第四步兵師),兩個裝甲師(包括美第一裝甲師和美第二裝甲師),一個陸軍航空隊(美國陸軍航空兵第八航空隊)。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美軍一個標準步兵師編製和他們的火力結構:
從北非轉移過來的美國陸軍的標準步兵師,他們的編製是基於1943年的“三角形”師結構。這種結構旨在提高靈活性和戰鬥力,同時減少後勤需求。以下是1945年標準的美軍步兵師編製的大致情況:
- 師部及直屬單位:包括師指揮部、師屬炮兵指揮部、師屬工兵營、師屬偵察營、師屬通信營、師屬醫療營、師屬軍需營等。
- 步兵團:每個師下轄3個步兵團(每個團3,500人),每個團又包含3個步兵營,每個營有3個步兵連,加上一個重武器連。每個步兵連通常由3個排組成,每個排再分為3個班。
- 炮兵單位:師屬炮兵包括4個105毫米榴彈炮營(每個營12門炮)和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12門炮)。這些炮兵單位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 支援單位:包括工兵營、醫療營、軍需營、通信營等,為前線部隊提供工程、醫療、補給和通訊支持。
總體來說,現在的美國陸軍處於頂峰,滿編狀態,一個滿編標準的美軍步兵師是17,000名官兵。
三個滿編美國陸軍師,共五萬一千人。
再加上美軍武裝的雜牌救緬軍,其兵力也達到了十萬人。整個向北進攻的美緬步兵聯合部隊,總人數達到了十五萬一千人。
然後,我們來看看美軍陸軍航空隊而編製:
在二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簡稱usaaf)。一個航空隊(air force)是usaaf的一個重要作戰單位,通常相當於現代的空軍聯隊。此次進駐緬甸的航空兵部隊,是美國第八航空隊。
第八航空隊(eighth air force)
第八航空隊指揮部:負責整個第八航空隊的指揮和控製。
-第八戰鬥機司令部:負責戰鬥機的作戰,包含兩個戰鬥機聯隊,共六個戰鬥機大隊,每個戰鬥機大隊下轄四個戰鬥機中隊,每個戰鬥機中隊擁有戰鬥機24架,共擁有戰鬥機576架。
第八轟炸機司令部:負責轟炸機的作戰。共包含兩個轟炸機聯隊,共六個轟炸機大隊,共二十四個轟炸機中隊。每個轟炸機中隊,擁有12架轟炸機,轟炸機總數為288架。
第八運輸機司令部:負責運輸機的作戰。包含一個運輸機聯隊,共三個運輸機大隊,4個運輸機中隊,每個運輸機中隊16架運輸機,總數為64架運輸機。
第八偵察機司令部:負責偵察機的作戰。包含三個偵察機大隊,共4個偵察機中隊,每個中隊16架偵察機,共64架偵察機。
第八航空隊,能夠執行對空,對地,空中支援,戰略轟炸到戰術支援,再到運輸和偵察,全部航空兵任務。
共有偵察機64架,戰鬥機576架(200架p80噴氣式戰鬥機,276架p51戰鬥機),轟炸機288架(b24解放者和b17空中堡壘),運輸機64架,包含地勤人員共兩萬人。
最後,看看美軍裝甲師的配置:
美軍第1和第2裝甲師為步兵和裝甲混合編製,他們一個裝甲師的標準配置:
? 兵力編製:一個師編製兵員約人。
? 坦克裝備:177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74輛m24“霞飛”輕型坦克取代。
? 裝甲車輛:222輛m5半履帶裝甲車, 12輛m8“斯科特”裝甲車。
? 自行火炮: 54輛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 36輛m21自行迫擊炮。
? 反坦克炮: 3門37毫米反坦克炮,27門57毫米反坦克炮。
另外還包含:裝甲偵察(騎兵)營、工兵營、補給營、軍械營、通信連、醫療隊等。
支援部隊還擁有,迫擊炮94門,火箭筒669具,機槍940挺,其它各種車輛將近1500輛。
別的什麽也不說,兩個裝甲師光m4謝爾曼中型坦克,就擁有354輛。
謝爾曼這玩意,前裝甲是51毫米裝甲,主炮是76毫米口徑,三挺機槍,成員5人,35噸重,越野25公裏每小時,公路40公裏每小時,公路上能跑193公裏。
這玩意,對比德國和蘇聯,現在動不動就是100毫米以上的口徑,屁也不是!
德國北非軍團叫這東西“罐頭”。為啥米?無他,因為德國人現在的主戰坦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謝爾曼的開罐器!
但架不住美國人的產量大,這群美國佬,用一台做誘餌,用兩台包夾,最後死兩台,一台轟虎式的側麵或者屁股。
美軍往往用十個美軍的命,來換五個德國佬。
前段時間,德國裝甲兵在北非天天罵,美國佬沒有武德,這他娘,根本就是來送死換積分,天天都在上演二換一!
當然,碰到虎王和獅王,美國佬的謝爾曼就要死了,打側麵,有時也會跳彈,二換一都要靠運氣。
總體來說,二戰時,日本坦克墊底,美軍比日本坦克好,但碰到蘇德,那他娘,同等數量坦克的衝鋒,會留下一地美國坦克的殘骸!
所以,美國佬在北非靠堆坦克,你一個裝甲師,老子就兩個,實在不行,我堆三個!
質量不行,數量湊,玩的就是產能和黑叔叔多!
當然,那是打德國裝甲師,現在打自願軍,美國人覺得兩個裝甲師應該可以橫推了!
更不要說還加上了一個航空隊,還加上十五萬步兵。
拿到軍事參謀部調動的軍隊列表,麥克阿瑟會不經意看看亞洲地圖,他的視線焦點,並不在緬甸,而是落在渤海的西北角。
麥克阿瑟覺得這樣的配置,其實不應該用在緬甸,而是應該用在渤海灣的西北角,直接拿下這個古老國家的首都,這種力量可能都已經錯錯有餘了!
但是,美國政府嚴令,目前不可進攻中國本土,隻能圍繞中國本土進行攻伐,中國人手裏握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穿越眾也通過各地的情報,大致知道美軍在仰光附近投入了大量軍隊,有飛機大炮,總人數可能超過十萬。
但他們對於這個數字並不是很在意,而是嚴格管理自己的部隊。
任何部隊進入潛伏區域以後,不得與任何緬甸當地人交流,無線電立刻進入靜默期。一旦發現有人和緬甸當地人交流,或者有部隊私自打開電報機,立刻軍法處置,絕不容情!
任何作戰指令,全部靠輕騎兵通訊班,用密令電報送達。
雙方要通過輕騎兵送來的隨機軍部密碼,部隊自己的密碼(軍事和政治兩人各有一個,在輕騎兵監督下,分開單獨輸入,雙方都不可以讓對方知道),輸入解密電腦,才能通過每天自動變化的密碼表,解讀攜帶過來的亂碼指令。
輕騎兵在離開時,會再次分開給部隊軍事指揮員和政治管理員,各一個新的密碼,保證每個密碼都不能重複使用。
於此同時,後方所有的運輸補給,暫時全部隻能在夜裏進行,全車覆蓋偽裝網。
一旦雷達發現有敵機偵察,立刻用無線電通知頭車,車隊立刻停車,熄燈。
防空炮陣地,也會瞬間開啟,在雷達的引導下,開始進行防空炮擊。
第一代666防空導彈係統,正在從巴彥淖爾發貨,運輸途中,還需要十天左右才能抵達戰場。
雙方的偵察機,美軍用的是p80,而中方用的是噴氣式偵一和螺旋槳式的無偵一。
從1945年6月21日開始,雙方的偵察機就開始在緬甸的天空上,到處亂竄,這時螺旋槳式的無偵一缺點開始暴露,一旦被美國雷達發現,就難以逃脫,螺旋槳偵察機慢慢退出舞台。
孫子涵立刻開始著手,將殲六改為無人偵察機版本。同時,另外一隻研發團隊,還在開發基於德國人的飛翼式布局的噴氣式偵察機,他們已經開始放飛第一架樣機,同時按照仲文驄的提示,他們在測試各種各樣的磁性鐵氧體金屬塗層,看看那些組合能夠有效吸收雷達波。可惜,仲文驄並不是這個專業,他隻是知道一些原理,他也隻能指出方向,研究還是要今天的人們,利用大量科研人力,進行不斷的測試才行。
“科學,0.01%靠靈感,但99.99%靠的是努力,靠的是不斷的試驗,來尋找新的道路!很多發現,其實是某一次試驗偶然得到的,你們要認真記錄每一次測試的結果,然後輸入計算機,來進行綜合分析。航空人不能取巧,航空人每一天的工作都要,一絲不苟,兢兢業業!”,這是仲文驄在航空工業會議上的發言。
這一次孫子涵的設計,同時帶上了攝像頭和錄影機,將飛行員維生係統全部去除,釋放出來的空間全部用於裝填燃料。為了減重,去掉了所有機炮和彈藥,空間也裝填燃料和雙路無線電控製的自爆裝置。這樣下來,攜帶副油箱的殲六,還能夠延長500公裏的飛行距離,能夠飛行2700公裏。
緬甸上空,第一場偵察大戰,開始打響!
情報,無論任何時候,都無比重要!
所以,美軍參謀部,也給出了他們認為足夠的配置,從步兵,到航空兵,再到裝甲部隊。
這一次援助緬甸的美軍算是下了血本,全部是原本要參與北非戰役,準備和隆美爾血拚的部隊,直接拉到了緬甸戰場。
一共投入了三個步兵師(包括美國陸軍王牌第一步兵師,陸軍第二步兵師,陸軍第四步兵師),兩個裝甲師(包括美第一裝甲師和美第二裝甲師),一個陸軍航空隊(美國陸軍航空兵第八航空隊)。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美軍一個標準步兵師編製和他們的火力結構:
從北非轉移過來的美國陸軍的標準步兵師,他們的編製是基於1943年的“三角形”師結構。這種結構旨在提高靈活性和戰鬥力,同時減少後勤需求。以下是1945年標準的美軍步兵師編製的大致情況:
- 師部及直屬單位:包括師指揮部、師屬炮兵指揮部、師屬工兵營、師屬偵察營、師屬通信營、師屬醫療營、師屬軍需營等。
- 步兵團:每個師下轄3個步兵團(每個團3,500人),每個團又包含3個步兵營,每個營有3個步兵連,加上一個重武器連。每個步兵連通常由3個排組成,每個排再分為3個班。
- 炮兵單位:師屬炮兵包括4個105毫米榴彈炮營(每個營12門炮)和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12門炮)。這些炮兵單位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 支援單位:包括工兵營、醫療營、軍需營、通信營等,為前線部隊提供工程、醫療、補給和通訊支持。
總體來說,現在的美國陸軍處於頂峰,滿編狀態,一個滿編標準的美軍步兵師是17,000名官兵。
三個滿編美國陸軍師,共五萬一千人。
再加上美軍武裝的雜牌救緬軍,其兵力也達到了十萬人。整個向北進攻的美緬步兵聯合部隊,總人數達到了十五萬一千人。
然後,我們來看看美軍陸軍航空隊而編製:
在二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簡稱usaaf)。一個航空隊(air force)是usaaf的一個重要作戰單位,通常相當於現代的空軍聯隊。此次進駐緬甸的航空兵部隊,是美國第八航空隊。
第八航空隊(eighth air force)
第八航空隊指揮部:負責整個第八航空隊的指揮和控製。
-第八戰鬥機司令部:負責戰鬥機的作戰,包含兩個戰鬥機聯隊,共六個戰鬥機大隊,每個戰鬥機大隊下轄四個戰鬥機中隊,每個戰鬥機中隊擁有戰鬥機24架,共擁有戰鬥機576架。
第八轟炸機司令部:負責轟炸機的作戰。共包含兩個轟炸機聯隊,共六個轟炸機大隊,共二十四個轟炸機中隊。每個轟炸機中隊,擁有12架轟炸機,轟炸機總數為288架。
第八運輸機司令部:負責運輸機的作戰。包含一個運輸機聯隊,共三個運輸機大隊,4個運輸機中隊,每個運輸機中隊16架運輸機,總數為64架運輸機。
第八偵察機司令部:負責偵察機的作戰。包含三個偵察機大隊,共4個偵察機中隊,每個中隊16架偵察機,共64架偵察機。
第八航空隊,能夠執行對空,對地,空中支援,戰略轟炸到戰術支援,再到運輸和偵察,全部航空兵任務。
共有偵察機64架,戰鬥機576架(200架p80噴氣式戰鬥機,276架p51戰鬥機),轟炸機288架(b24解放者和b17空中堡壘),運輸機64架,包含地勤人員共兩萬人。
最後,看看美軍裝甲師的配置:
美軍第1和第2裝甲師為步兵和裝甲混合編製,他們一個裝甲師的標準配置:
? 兵力編製:一個師編製兵員約人。
? 坦克裝備:177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74輛m24“霞飛”輕型坦克取代。
? 裝甲車輛:222輛m5半履帶裝甲車, 12輛m8“斯科特”裝甲車。
? 自行火炮: 54輛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 36輛m21自行迫擊炮。
? 反坦克炮: 3門37毫米反坦克炮,27門57毫米反坦克炮。
另外還包含:裝甲偵察(騎兵)營、工兵營、補給營、軍械營、通信連、醫療隊等。
支援部隊還擁有,迫擊炮94門,火箭筒669具,機槍940挺,其它各種車輛將近1500輛。
別的什麽也不說,兩個裝甲師光m4謝爾曼中型坦克,就擁有354輛。
謝爾曼這玩意,前裝甲是51毫米裝甲,主炮是76毫米口徑,三挺機槍,成員5人,35噸重,越野25公裏每小時,公路40公裏每小時,公路上能跑193公裏。
這玩意,對比德國和蘇聯,現在動不動就是100毫米以上的口徑,屁也不是!
德國北非軍團叫這東西“罐頭”。為啥米?無他,因為德國人現在的主戰坦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謝爾曼的開罐器!
但架不住美國人的產量大,這群美國佬,用一台做誘餌,用兩台包夾,最後死兩台,一台轟虎式的側麵或者屁股。
美軍往往用十個美軍的命,來換五個德國佬。
前段時間,德國裝甲兵在北非天天罵,美國佬沒有武德,這他娘,根本就是來送死換積分,天天都在上演二換一!
當然,碰到虎王和獅王,美國佬的謝爾曼就要死了,打側麵,有時也會跳彈,二換一都要靠運氣。
總體來說,二戰時,日本坦克墊底,美軍比日本坦克好,但碰到蘇德,那他娘,同等數量坦克的衝鋒,會留下一地美國坦克的殘骸!
所以,美國佬在北非靠堆坦克,你一個裝甲師,老子就兩個,實在不行,我堆三個!
質量不行,數量湊,玩的就是產能和黑叔叔多!
當然,那是打德國裝甲師,現在打自願軍,美國人覺得兩個裝甲師應該可以橫推了!
更不要說還加上了一個航空隊,還加上十五萬步兵。
拿到軍事參謀部調動的軍隊列表,麥克阿瑟會不經意看看亞洲地圖,他的視線焦點,並不在緬甸,而是落在渤海的西北角。
麥克阿瑟覺得這樣的配置,其實不應該用在緬甸,而是應該用在渤海灣的西北角,直接拿下這個古老國家的首都,這種力量可能都已經錯錯有餘了!
但是,美國政府嚴令,目前不可進攻中國本土,隻能圍繞中國本土進行攻伐,中國人手裏握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穿越眾也通過各地的情報,大致知道美軍在仰光附近投入了大量軍隊,有飛機大炮,總人數可能超過十萬。
但他們對於這個數字並不是很在意,而是嚴格管理自己的部隊。
任何部隊進入潛伏區域以後,不得與任何緬甸當地人交流,無線電立刻進入靜默期。一旦發現有人和緬甸當地人交流,或者有部隊私自打開電報機,立刻軍法處置,絕不容情!
任何作戰指令,全部靠輕騎兵通訊班,用密令電報送達。
雙方要通過輕騎兵送來的隨機軍部密碼,部隊自己的密碼(軍事和政治兩人各有一個,在輕騎兵監督下,分開單獨輸入,雙方都不可以讓對方知道),輸入解密電腦,才能通過每天自動變化的密碼表,解讀攜帶過來的亂碼指令。
輕騎兵在離開時,會再次分開給部隊軍事指揮員和政治管理員,各一個新的密碼,保證每個密碼都不能重複使用。
於此同時,後方所有的運輸補給,暫時全部隻能在夜裏進行,全車覆蓋偽裝網。
一旦雷達發現有敵機偵察,立刻用無線電通知頭車,車隊立刻停車,熄燈。
防空炮陣地,也會瞬間開啟,在雷達的引導下,開始進行防空炮擊。
第一代666防空導彈係統,正在從巴彥淖爾發貨,運輸途中,還需要十天左右才能抵達戰場。
雙方的偵察機,美軍用的是p80,而中方用的是噴氣式偵一和螺旋槳式的無偵一。
從1945年6月21日開始,雙方的偵察機就開始在緬甸的天空上,到處亂竄,這時螺旋槳式的無偵一缺點開始暴露,一旦被美國雷達發現,就難以逃脫,螺旋槳偵察機慢慢退出舞台。
孫子涵立刻開始著手,將殲六改為無人偵察機版本。同時,另外一隻研發團隊,還在開發基於德國人的飛翼式布局的噴氣式偵察機,他們已經開始放飛第一架樣機,同時按照仲文驄的提示,他們在測試各種各樣的磁性鐵氧體金屬塗層,看看那些組合能夠有效吸收雷達波。可惜,仲文驄並不是這個專業,他隻是知道一些原理,他也隻能指出方向,研究還是要今天的人們,利用大量科研人力,進行不斷的測試才行。
“科學,0.01%靠靈感,但99.99%靠的是努力,靠的是不斷的試驗,來尋找新的道路!很多發現,其實是某一次試驗偶然得到的,你們要認真記錄每一次測試的結果,然後輸入計算機,來進行綜合分析。航空人不能取巧,航空人每一天的工作都要,一絲不苟,兢兢業業!”,這是仲文驄在航空工業會議上的發言。
這一次孫子涵的設計,同時帶上了攝像頭和錄影機,將飛行員維生係統全部去除,釋放出來的空間全部用於裝填燃料。為了減重,去掉了所有機炮和彈藥,空間也裝填燃料和雙路無線電控製的自爆裝置。這樣下來,攜帶副油箱的殲六,還能夠延長500公裏的飛行距離,能夠飛行2700公裏。
緬甸上空,第一場偵察大戰,開始打響!
情報,無論任何時候,都無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