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涵是杭州人,他是由教授介紹,從昆明的西南聯大,跟著一群同學,坐著大卡車一路北上,到了這片茫茫的草原。


    站在洞穴工廠的門口,看著遠處的山穀外的戈壁灘,他在回想這些年,他走過的路。


    他是從長沙出發的第三路西南聯大的學生,他們是徒步從長沙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團”,此條線路的教師有聞一多、黃鈺生、袁複禮、李繼侗等人,他們夜宿曉行,沿途寫生、采訪、宣傳抗日,橫跨三省,曆經兩個多月來到昆明。老師們笑著說,這是一場規模恢宏的實踐課。


    他還記得,臨走前,校長梅貽琦的態度十分堅決,梅先生說:“315名教授的職責應當是“塑造一個民族的靈魂”,隻有靈魂不丟,一個民族才有浴血重生的底氣,而要想靈魂不丟,中國的教育絕不能被日寇支配”。


    這條前往昆明的路,讓孫子涵體會了這個國家。洞庭寒冬裏的煙雨,漁民生活的艱辛;皮鞋磨的雙腳血泡,第一次自己編製草鞋,感受著腳踏著草鞋和祖國的大地,在山道間的泥水裏,蹣跚前行;第一次,吃著山間苦澀的野菜充饑,教授說這些其實是中國農民青黃不接時的常態;第一次睡豬圈,睡在山間的茅草堆裏,睡在雨後的屋簷下;第一次,體驗被土匪勒索和打劫;第一次看到山間種植著那麽多罌粟花,連滿清都知道這東西禍國殃民,難道民國還不如滿清?第一次看到滿街的流民,到處都是賣兒賣女。


    他曾問過教授,民國已經二十多年了,為什麽罌粟不禁止?


    留著大胡子的教授苦笑道,“國無力啊!無力平內,無力抗外,無力治天下!”


    是啊!國無力。


    這時有四輛卡車從山穀的入口開進來,士兵在核實過證件和口令以後,車隊進入了山穀。


    車上下來一群年輕人,男男女女都穿著簡單的綠色軍裝,但全都沒有配槍,嘰嘰喳喳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都很好奇的樣子。


    “他們都是高中生!”,耳邊有一個聲音傳來。


    孫子涵轉頭看過去,是仲文驄在說話,他帶著其他的幾個大學生也來到了門口。


    “這些都是野火問延安要的,當然為了這一百多個高中生,祁連山師可花了老本!”,仲文驄笑著說。


    高中生,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是高級知識分子了,他們至少有完備的數理化基礎知識,他們的學習能力要比一般的人強很多。


    “他們是來工作的?”,一個大學生問道。


    仲文驄笑著說,“是來工作的,但也不全是工作!”


    “不全是工作?”,孫子涵不明白,什麽叫“工作,但不全是工作”!


    “野火和沈瑩跟我商量,他們希望將這座工廠變成一所理工大學,這些年輕人將是這所大學的第一批學生,也是第一批技術工人。”,仲文驄指著下麵的年輕人說道。


    “誰來教他們?”,一個大學生問道。


    “我們”,仲文驄回答的很簡潔,有力,“以後他們白天工作,晚上上課,數學,物理,化學,語文,政治,經濟這些都由我們來教”。


    他轉過頭對著身邊的大學生們說道,“把你們學的知識分享給他們,你們開個會,每一門課向我推薦兩個講的最好的同誌。”


    大學生們都明白了,這是讓他們做老師,這還挺有趣啊!一群大學生笑著,相互叫著,“王教授,你好!”,“童教授,你客氣了!”。。。


    孫子涵倒是問了一個好問題,“那麽這所建在工廠裏的大學叫什麽名字?”


    所有人都好奇的看向仲文驄,等待著他給出答案!


    仲文驄看向外麵的天空,似乎在回憶著什麽,他先是低下頭,像是確認了什麽。然後,轉身對著大學生們,嚴肅的說道,“埋首於學,為國鑄劍,中國西北工業大學!”


    好一句,埋首於學,為國鑄劍!


    大學生們這一刻,都感覺到仲文驄眉目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氣質,有些許驕傲,有些許思緒,有些許無愧於天地的堅毅!


    1940年4月9日,八路軍除了抗大,組建了第二所大學,中國西北工業大學。


    這所大學坐落在內蒙的戈壁深處,這所大學隻有三間巨大的洞穴廠房,幾十頂蓋著偽裝網的帳篷,三十個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一百二十名剛剛畢業的高中生,外加一個三十歲的校長。


    突然,身後傳來巨大的轟鳴聲,有人從另一個廠房裏衝出來,一邊跑,一邊在高聲叫喊,“點火了,點火了,成功了!仲工,快來啊!”


    一台被固定在鋼軌上的噴氣式發動機,如同巨龍般咆哮,時代的洪流翻湧,開始奔湧向前。。。


    五原城外,李營副撿起一塊兩公分的木板,子彈嵌進在這塊木板大約一公分左右,他喃喃自語,“最遠是2800米?”


    轉身,他對著警衛員小張說,“去,給我搞頭羊過來!”


    警衛員小張,嘴巴一撅,蹲在地上扣著木板子上的子彈,“我不去,上次就被老王頭罵死了,要去,你去!”


    這可把李雲林給氣樂了,他一腳踢在小張的屁股上,“老王怎麽罵你了?”


    “他說,你們不幹好事,他拾掇子彈都一個小時”,小張站起來說道。


    “這老王頭還牛逼了,你去跟他說,是老子李雲林要的,快去!”,李雲林卷起袖子,叉著腰說道。


    小張老不高興,騎著馬走了。


    結果,他背來了半扇豬肉,說是老王頭就給了這,愛用不用,不用拉倒!


    李營副也沒得辦法,那個老王頭是紅軍老兵,誰都敢罵,惹不起啊!


    讓三挺輕機槍,在三公裏外進行跨越射擊,下落的子彈隻能嵌在豬肉上,但是在兩千八百米,子彈能穿透半扇豬肉。


    看來初速度和子彈的重量不一樣,殺傷距離有很大差別。


    重機槍能在四公裏到兩公裏之間形成跨射,但輕機槍隻能在2.8公裏以內才有威力。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重機槍和輕機槍組成兩道防線,四公裏到兩公裏由重機槍負責,2.8公裏到1.8公裏可以由輕機槍負責,這樣在陣地前麵,會形成兩層阻斷,讓敵人的步兵還沒有進入機槍的直射區域,就先被消滅一批?”,馬連忠看完李雲林的數據記錄後說道。


    “是的,但有一個前提條件!”,李營副說道。


    “啥?”,馬連忠疑惑的問道。


    “子彈!打不完的機槍子彈!隻有子彈足夠多,才有可能用這種跨越射擊,這簡直就是通過預估,然後機槍集火,遠程攻擊,沒有充足的子彈,是不可能實現的!”,李雲林說道。


    馬連忠聽到“子彈”這兩個字,他笑了,他說道,“野老大說了,子彈隻管打,打多少他就補充多少!”


    “那?。。。營長你看,你是不是去趟後勤部?我們至少還要五個基數的重機槍和輕機槍子彈!”,李營副的眼睛裏,全是血絲,紅紅的,像是看見胡蘿卜的兔子。


    “我去一趟,我來跟團部說明一下情況,然後讓團長寫個單子!”,馬連忠說著,就走出了營地帳篷。


    兩個小時後,馬連忠帶著機槍子彈就回來了,把李雲林搞得眉開眼笑,這他娘的大機槍主義,機槍大法,有路了。


    正要把子彈搬進倉庫,馬連忠叫住他,“老李,團長讓你去一趟團部,今天夜裏讓你和其他幾個營長講講,你那個大機槍主義!”


    “好呢!”,李雲林正喊人來幫忙扛箱子。


    他覺得說說就說說,反正隻要團裏能給子彈,就算讓他上去跳個舞,那也成啊!


    馬連忠也覺得沒什麽,這就是一個小戰術,用多點子彈換點小鬼子而已!


    可偏偏李雲林去匯報的時候,他們旅長鐵頭也在。


    鐵頭是什麽人?他是機槍兵出身!當他聽到機槍還能這麽玩,他就來了勁頭。直接打電話,通知其他的兩個團,讓他們把營長和副營長全部叫過來過來學習。


    當時,鐵豆就讓後勤部給所有的營,補充了五個基數的子彈。


    指著這些子彈箱子,跟營長們說,“明天給我把機槍跨射都用起來,子彈不夠就找我,給我往死裏用,給我往死裏打!”


    按照李營副提供的機槍角度和距離表,所有三旅的陣地前麵都被各個營連夜排了編號,分為重機槍跨射組和輕機槍跨射組。


    一群人,在各自的陣地上搞了一夜,才理出個頭緒來。到處都在測試輕重機槍的跨射射程,整個陣地上機槍時不時響起。


    他們把日本人都整糊塗了,這群支那軍隊在打什麽?也沒看到子彈飛過來,他們難道是在打飛機嗎?


    雙方其實都在等待明天的戰鬥,野火的意思是,明天必須守住,就算要撤退,也要打一打再撤退,演戲也要專業一點。


    用槍,有迫擊炮,用捆在一起的手榴彈,用高射機槍都可以,但不能用重武器!


    日軍四個師團的意思是,明天就吃掉第二道防線,後天就要圍攻五原城。


    日本人在中國戰場打的太容易了,他們經常一天就打垮數萬國民黨軍隊,一天就拿下一座城市。


    所以,現在的他們已經算是謙虛了,沒有任何驕傲和自滿,事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火力不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霞漫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霞漫山河並收藏抗日之火力不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