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待大傢夥兒都吃飽後,尤氏便把先前夫子立下的字據取了出來,一邊塞到張大郎手上,一邊叮囑道:“娘怕以後還會沒錢,因此便趁著現在手裏還有幾個錢,把你們兩個的束脩一口氣交齊了四年。這是你的飛夫子親筆立下的字據,大郎你且好好收著,千萬不可弄丟也不能叫別人發現了。”
張大郎聞言心裏越發感到納悶,更是不解的問道:“娘,這字據您收著不是更好?”
尤氏堅持道:“娘記性不好,怕沒過幾日就不曉得把這字據塞哪兒去了,娘讓你收著你就收著,反正這物事也就對你們兩兄弟有用處!”
既然尤氏堅持,張大郎也隻能小心翼翼的把那張字據收好,尤氏見了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語重心長的叮囑張大郎兄弟道:“你們兩個一定要好好的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光耀門第、也替娘好好的爭一口氣!娘的話你們可要記牢了,且也隻有你們兩個當哥哥的書讀好了、有出息了,你們的弟妹今後才能過上好日子!”
張大郎兄弟都覺得尤氏今天似乎有些不對勁,就好像要出遠門且很久都不會回來,所以要提前把以後的一些事都安排好……可尤氏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村婦,哪會出什麽遠門啊?
張大郎兄弟心裏俱是十分納悶,但一旁的尤氏且管不了那麽多了———打從她曉得自個兒隨時都會丟下幾個孩子先走一步,她就想一口氣把該辦的事、以及該交代的事一一都做完!免得日後來不及說、來不及做會讓她後悔莫及。
因此尤氏很快就繼續叮囑起張大郎兄弟:“還有,你們兩個一定要等有出息了、高中了再定親,千萬不可早早就隨意定下親事來!這件事回頭你們隻管和你們的祖父說,他一定會贊同你們晚定親的……”
尤氏之所以這樣交代兩個兒子,其實也同樣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在裏頭的———尤氏是擔心她走了後,進門的後母見不得張大郎兄弟好,會胡亂替他們定親事、誤了張大郎兄弟一生。
但隻要張大郎兄弟能夠高中、前程穩定下來,那到時候和他們定親的人家自然也就不會差到哪裏去了,甚至隻要張大郎兄弟出仕為官、離開矮嶺村這一方之地,後娘也就無法擺布他們的親事了。
而張老爺子對兩個孫子的期望一向都極大,一定會贊同讓他們先好好的讀書,出人頭地了再議親這個決定。而隻要張老爺子發話,那後娘就是再怎麽攛掇張光也無濟於事。
尤氏為張大郎兄弟考慮得的確是十分周到,但張大郎兄弟聽了卻不由麵麵相窺,顯然都不明白尤氏怎麽突然說起了他們的終身大事來,不過他們見尤氏說到最後麵色多了幾分凝重,也都不敢馬虎、當下就一臉正色的應道:“娘的吩咐我們都記下了,我們一定會好好讀書,不辜負娘對我們的期望!”
“娘的話你們都記了就好,好了,時候差不多了,你們趕緊回書院小憩一會兒,下午好要繼續讀書呢!”
說完尤氏便招來店小二結了帳,把兩個兒子送回書院後,才抱著妙兒上了驢車,慢慢的出了城往家裏趕去。
兩個兒子今後的道路,尤氏也隻能為他們安排到這裏了,畢竟眼下以尤氏的能力、她也隻能保證張大郎兄弟能有書讀,不至於她一不在就被迫輟學,其他的就要靠他們自個兒去爭取了。
而安排妥當張大郎兄弟的事後,尤氏卻依舊沒有鬆口氣,那驢車還在黃土小道上慢慢的走著時,尤氏便已經開始轉而擔心起妙兒的將來了……
張老爺子和張光俱是隻看重兒子、不看著閨女的人,因此若是尤氏真的不在了,那以他們二人重男輕女的性子,絕不會把和妙兒有關的事放在心上———這從上次張老爺子竟然答應,把妙兒許給許三郎一事就能看得出來!
——————————————6.15第二更奉上————————————
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
雖說妙兒有兩個哥哥照看著,尤氏大可不用擔心她會吃什麽大苦頭,但在妙兒議親這件事上,張大郎兄弟卻是沒有發言權。因此尤氏最擔心的就是將來後娘進門後,會攛掇張光隨便給妙兒定門親事,讓妙兒一輩子都過不上好日子。
尤氏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擔憂也不是全無道理,畢竟尤氏要是真的不在了,那最有可能成為張光繼室的女人自是非崔氏莫屬。那崔氏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更何況張大郎兄弟還曾經狠狠的捉弄過她一回,她要真進了張家門、不苛待幾個孩子就不錯了,哪還會對幾個孩子好?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替妙兒備嫁妝、選夫家便被尤氏當成了一等一的大事,而尤氏仔細的篩選過後,把同張家關係還算不錯、且正好家裏有合適年紀的小子的徐家,列入了最先考慮的人選裏頭———畢竟徐家有對孿生小子,他們的年紀和妙兒配對正合適,尤氏隻要去徐家一趟就能一次相兩個人。
話說這徐家,原本家底就不比張家差,這幾年聽說又賺了不少、小日子過得也比以前好上不少,可以說如今徐家的家底、已是眼下的張家拍馬都趕不上了。加上徐四郎的父親也是個讀書人,且比張光要靠譜用功多了,因此徐家也極有可能會出一位大官人,讓他們家的門第更高一些……
有錢且很可能會有權的徐家,對張家來說自然算是很不錯的結親對象了,尤其是張光和徐老爺、徐天光的交情非淺,這門親事結成的可能性可以說是極大!
雖然張家可能會被說高攀了徐家,但宋人嫁女娶婦一向都是循著“高嫁女、低娶婦”的規矩,因此張家就是比徐家差上一些,隻要妙兒的嫁妝風光、那倒也不會被人說閑話。
當然,眼下外人還不曉得張家內裏真正的情形,因此尤氏便想趁著內裏的事還沒完全顯露出來時,把妙兒的親事給定下!這樣一來,尤氏給妙兒選門好親事的把握才會大些。至於定完親後如何,那本就不是人可以掌控之事,對方應該也不會太過強求,最多也就惋嘆自個兒運氣不好、攤上這麽一樁親事而已。
不過尤氏倒也不怕妙兒被徐家小瞧了去,隻要她提前替妙兒備好嫁妝,張大郎兄弟將來能夠有出息,那徐家自是不會計較張家敗落,畢竟張大郎兄弟可是妙兒嫡親的兄長,且從小就疼愛妙兒、以後自然是妙兒的最大靠山。
於是打定主意後,尤氏便挑了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挑了幾樣親手做的糕點,帶著妙兒到徐家去串門。
而打從尤氏身子變差後,尤氏就極少帶著孩子出去串門,平時那些經常有往來的親朋好友也漸漸的少到張家串門了,免得尤氏要勞心勞力的招待他們,讓她的身子骨越發不見好。
因此丁氏一見家裏來了尤氏這個稀客,馬上就急忙忙的迎了上來,且正好徐天光也在家,於是丁氏便拉著妙兒的小手,笑著說道:“我總是在我們家老爺跟前說,說你們家的閨女模樣兒生得極俊,讓我每回見了都想摟在懷裏親上幾口!”
“我說的多了,我們家老爺便也想瞧瞧你們家的俊閨女,可不今日正好就趕巧了?我們家老爺正巧也在呢,可不就能好好的瞧瞧四娘?”
尤氏是抱著說親的心思來的,因此丁氏要把妙兒帶去給徐天光看、尤氏心裏自是十分樂意,畢竟徐天光要是喜歡妙兒、兩家結親的希望也就大了一些。
於是尤氏邊隨著丁氏往堂屋走去,邊笑著說道:“我早就想來看看丁夫人了,可惜前段時日身子骨一直不見好,所以才拖到今日才來……”
尤氏說完趕忙把手上挎著的竹籃子塞到丁氏的手裏,道:“這是自家做的一些桂花糕並綠豆餅,早上才剛剛新鮮出爐,我記得你家小五最愛吃這兩樣物事,於是便裝了一些捎過來,還望丁夫人不要嫌棄。”
丁氏一邊笑著把籃子交給一旁立著的丫頭,一邊拉著尤氏的手說道:“你可真是見外!我們兩家誰跟誰?你來就來,犯得著這般客套還帶什麽物事?!這下可好了,我們家那個嘴饞的小子有口福了!誰不曉得你蒸的糕點在這四鄉八裏都出了名的好吃?”
丁氏說著便彎下身子把妙兒抱了起來,逗著她說道:“四娘你說是不是?我們四娘是不是也最愛吃你娘蒸的糕點?”
妙兒用軟糯糯的聲音答了句:“嗯!妙兒最愛吃娘親做的糕點了!”
“一會兒和哥哥們一起吃。”
說話間丁氏已經領著尤氏進了堂屋,被她抱著的妙兒則忙著四下張望、尋找多年前的“仇人”———妙兒可沒忘當年徐四郎和徐五郎是怎麽嫌棄和欺負她的!
不過妙兒卻沒在堂屋裏看到徐四郎兄弟,反而看到一個一身書卷氣、大約三十出頭,穿著一襲鴉青色長衫的男子,隻見那男青衫子客氣的沖尤氏點了點頭,而尤氏也禮貌的沖他福了福身,可見他們二人也是相熟的。
隨後還是那青衫男子率先開了口:“嫂夫人快請坐,張兄最近還好吧?我也有段時日沒見著他了。”
“讓徐老爺掛念了,我們家老爺還是以前那老樣子。”尤氏客氣的說道。
徐天光聞言點了點頭,最後還是忍不住提點了尤氏一句:“嫂夫人常伴張兄身旁,可得記得時時刻刻的提醒他、離下次開考科舉的時日已不多了,讓他趕緊收心把心思都放到課業上,不可再放縱自己天天隻吟詩作對、喝酒尋樂,不埋頭苦讀迎接考試。”
妙兒聽了這話忍不住悄悄的打量起徐天光來,見他說這番話時臉上除了幾分屢考不中的感嘆外,神色卻是一本正經、語氣也是苦口婆心,顯然他是想讓尤氏委婉的勸一勸張光,讓他別再天天花天酒地、把心思用在玩樂上頭,否則隻會再名落孫山。
於是頭一次見麵,妙兒對徐天光的印象可謂是大大改觀———妙兒原以為物以類聚,張光那副德行、和他交好的徐天光一定也好不到哪裏去,因此妙兒有些“恨屋及屋”的把徐天光歸到人渣一類。
沒想到這 徐天光倒是是位敢於直言勸告的良友,且一身正派、言行舉止間也帶著讀書人的氣質,可見他並不是因喜好玩樂才屢屢落榜,而是真的懷才不遇或是運氣不佳。
不過這尤氏好不容易來一趟,徐天光就說這些暗指張光不務正業的話,未免有些讓人難堪、破壞氣氛,因此丁氏一見尤氏因徐天光的話而麵色通紅,馬上就出聲打圓場道:“老爺,你不是天天惦記著張家的小女娃嗎?眼下尤夫人可是把她給帶來,這不,人都到你眼前了你也不看人家一眼!”
張大郎聞言心裏越發感到納悶,更是不解的問道:“娘,這字據您收著不是更好?”
尤氏堅持道:“娘記性不好,怕沒過幾日就不曉得把這字據塞哪兒去了,娘讓你收著你就收著,反正這物事也就對你們兩兄弟有用處!”
既然尤氏堅持,張大郎也隻能小心翼翼的把那張字據收好,尤氏見了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語重心長的叮囑張大郎兄弟道:“你們兩個一定要好好的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光耀門第、也替娘好好的爭一口氣!娘的話你們可要記牢了,且也隻有你們兩個當哥哥的書讀好了、有出息了,你們的弟妹今後才能過上好日子!”
張大郎兄弟都覺得尤氏今天似乎有些不對勁,就好像要出遠門且很久都不會回來,所以要提前把以後的一些事都安排好……可尤氏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村婦,哪會出什麽遠門啊?
張大郎兄弟心裏俱是十分納悶,但一旁的尤氏且管不了那麽多了———打從她曉得自個兒隨時都會丟下幾個孩子先走一步,她就想一口氣把該辦的事、以及該交代的事一一都做完!免得日後來不及說、來不及做會讓她後悔莫及。
因此尤氏很快就繼續叮囑起張大郎兄弟:“還有,你們兩個一定要等有出息了、高中了再定親,千萬不可早早就隨意定下親事來!這件事回頭你們隻管和你們的祖父說,他一定會贊同你們晚定親的……”
尤氏之所以這樣交代兩個兒子,其實也同樣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在裏頭的———尤氏是擔心她走了後,進門的後母見不得張大郎兄弟好,會胡亂替他們定親事、誤了張大郎兄弟一生。
但隻要張大郎兄弟能夠高中、前程穩定下來,那到時候和他們定親的人家自然也就不會差到哪裏去了,甚至隻要張大郎兄弟出仕為官、離開矮嶺村這一方之地,後娘也就無法擺布他們的親事了。
而張老爺子對兩個孫子的期望一向都極大,一定會贊同讓他們先好好的讀書,出人頭地了再議親這個決定。而隻要張老爺子發話,那後娘就是再怎麽攛掇張光也無濟於事。
尤氏為張大郎兄弟考慮得的確是十分周到,但張大郎兄弟聽了卻不由麵麵相窺,顯然都不明白尤氏怎麽突然說起了他們的終身大事來,不過他們見尤氏說到最後麵色多了幾分凝重,也都不敢馬虎、當下就一臉正色的應道:“娘的吩咐我們都記下了,我們一定會好好讀書,不辜負娘對我們的期望!”
“娘的話你們都記了就好,好了,時候差不多了,你們趕緊回書院小憩一會兒,下午好要繼續讀書呢!”
說完尤氏便招來店小二結了帳,把兩個兒子送回書院後,才抱著妙兒上了驢車,慢慢的出了城往家裏趕去。
兩個兒子今後的道路,尤氏也隻能為他們安排到這裏了,畢竟眼下以尤氏的能力、她也隻能保證張大郎兄弟能有書讀,不至於她一不在就被迫輟學,其他的就要靠他們自個兒去爭取了。
而安排妥當張大郎兄弟的事後,尤氏卻依舊沒有鬆口氣,那驢車還在黃土小道上慢慢的走著時,尤氏便已經開始轉而擔心起妙兒的將來了……
張老爺子和張光俱是隻看重兒子、不看著閨女的人,因此若是尤氏真的不在了,那以他們二人重男輕女的性子,絕不會把和妙兒有關的事放在心上———這從上次張老爺子竟然答應,把妙兒許給許三郎一事就能看得出來!
——————————————6.15第二更奉上————————————
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
雖說妙兒有兩個哥哥照看著,尤氏大可不用擔心她會吃什麽大苦頭,但在妙兒議親這件事上,張大郎兄弟卻是沒有發言權。因此尤氏最擔心的就是將來後娘進門後,會攛掇張光隨便給妙兒定門親事,讓妙兒一輩子都過不上好日子。
尤氏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擔憂也不是全無道理,畢竟尤氏要是真的不在了,那最有可能成為張光繼室的女人自是非崔氏莫屬。那崔氏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更何況張大郎兄弟還曾經狠狠的捉弄過她一回,她要真進了張家門、不苛待幾個孩子就不錯了,哪還會對幾個孩子好?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替妙兒備嫁妝、選夫家便被尤氏當成了一等一的大事,而尤氏仔細的篩選過後,把同張家關係還算不錯、且正好家裏有合適年紀的小子的徐家,列入了最先考慮的人選裏頭———畢竟徐家有對孿生小子,他們的年紀和妙兒配對正合適,尤氏隻要去徐家一趟就能一次相兩個人。
話說這徐家,原本家底就不比張家差,這幾年聽說又賺了不少、小日子過得也比以前好上不少,可以說如今徐家的家底、已是眼下的張家拍馬都趕不上了。加上徐四郎的父親也是個讀書人,且比張光要靠譜用功多了,因此徐家也極有可能會出一位大官人,讓他們家的門第更高一些……
有錢且很可能會有權的徐家,對張家來說自然算是很不錯的結親對象了,尤其是張光和徐老爺、徐天光的交情非淺,這門親事結成的可能性可以說是極大!
雖然張家可能會被說高攀了徐家,但宋人嫁女娶婦一向都是循著“高嫁女、低娶婦”的規矩,因此張家就是比徐家差上一些,隻要妙兒的嫁妝風光、那倒也不會被人說閑話。
當然,眼下外人還不曉得張家內裏真正的情形,因此尤氏便想趁著內裏的事還沒完全顯露出來時,把妙兒的親事給定下!這樣一來,尤氏給妙兒選門好親事的把握才會大些。至於定完親後如何,那本就不是人可以掌控之事,對方應該也不會太過強求,最多也就惋嘆自個兒運氣不好、攤上這麽一樁親事而已。
不過尤氏倒也不怕妙兒被徐家小瞧了去,隻要她提前替妙兒備好嫁妝,張大郎兄弟將來能夠有出息,那徐家自是不會計較張家敗落,畢竟張大郎兄弟可是妙兒嫡親的兄長,且從小就疼愛妙兒、以後自然是妙兒的最大靠山。
於是打定主意後,尤氏便挑了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挑了幾樣親手做的糕點,帶著妙兒到徐家去串門。
而打從尤氏身子變差後,尤氏就極少帶著孩子出去串門,平時那些經常有往來的親朋好友也漸漸的少到張家串門了,免得尤氏要勞心勞力的招待他們,讓她的身子骨越發不見好。
因此丁氏一見家裏來了尤氏這個稀客,馬上就急忙忙的迎了上來,且正好徐天光也在家,於是丁氏便拉著妙兒的小手,笑著說道:“我總是在我們家老爺跟前說,說你們家的閨女模樣兒生得極俊,讓我每回見了都想摟在懷裏親上幾口!”
“我說的多了,我們家老爺便也想瞧瞧你們家的俊閨女,可不今日正好就趕巧了?我們家老爺正巧也在呢,可不就能好好的瞧瞧四娘?”
尤氏是抱著說親的心思來的,因此丁氏要把妙兒帶去給徐天光看、尤氏心裏自是十分樂意,畢竟徐天光要是喜歡妙兒、兩家結親的希望也就大了一些。
於是尤氏邊隨著丁氏往堂屋走去,邊笑著說道:“我早就想來看看丁夫人了,可惜前段時日身子骨一直不見好,所以才拖到今日才來……”
尤氏說完趕忙把手上挎著的竹籃子塞到丁氏的手裏,道:“這是自家做的一些桂花糕並綠豆餅,早上才剛剛新鮮出爐,我記得你家小五最愛吃這兩樣物事,於是便裝了一些捎過來,還望丁夫人不要嫌棄。”
丁氏一邊笑著把籃子交給一旁立著的丫頭,一邊拉著尤氏的手說道:“你可真是見外!我們兩家誰跟誰?你來就來,犯得著這般客套還帶什麽物事?!這下可好了,我們家那個嘴饞的小子有口福了!誰不曉得你蒸的糕點在這四鄉八裏都出了名的好吃?”
丁氏說著便彎下身子把妙兒抱了起來,逗著她說道:“四娘你說是不是?我們四娘是不是也最愛吃你娘蒸的糕點?”
妙兒用軟糯糯的聲音答了句:“嗯!妙兒最愛吃娘親做的糕點了!”
“一會兒和哥哥們一起吃。”
說話間丁氏已經領著尤氏進了堂屋,被她抱著的妙兒則忙著四下張望、尋找多年前的“仇人”———妙兒可沒忘當年徐四郎和徐五郎是怎麽嫌棄和欺負她的!
不過妙兒卻沒在堂屋裏看到徐四郎兄弟,反而看到一個一身書卷氣、大約三十出頭,穿著一襲鴉青色長衫的男子,隻見那男青衫子客氣的沖尤氏點了點頭,而尤氏也禮貌的沖他福了福身,可見他們二人也是相熟的。
隨後還是那青衫男子率先開了口:“嫂夫人快請坐,張兄最近還好吧?我也有段時日沒見著他了。”
“讓徐老爺掛念了,我們家老爺還是以前那老樣子。”尤氏客氣的說道。
徐天光聞言點了點頭,最後還是忍不住提點了尤氏一句:“嫂夫人常伴張兄身旁,可得記得時時刻刻的提醒他、離下次開考科舉的時日已不多了,讓他趕緊收心把心思都放到課業上,不可再放縱自己天天隻吟詩作對、喝酒尋樂,不埋頭苦讀迎接考試。”
妙兒聽了這話忍不住悄悄的打量起徐天光來,見他說這番話時臉上除了幾分屢考不中的感嘆外,神色卻是一本正經、語氣也是苦口婆心,顯然他是想讓尤氏委婉的勸一勸張光,讓他別再天天花天酒地、把心思用在玩樂上頭,否則隻會再名落孫山。
於是頭一次見麵,妙兒對徐天光的印象可謂是大大改觀———妙兒原以為物以類聚,張光那副德行、和他交好的徐天光一定也好不到哪裏去,因此妙兒有些“恨屋及屋”的把徐天光歸到人渣一類。
沒想到這 徐天光倒是是位敢於直言勸告的良友,且一身正派、言行舉止間也帶著讀書人的氣質,可見他並不是因喜好玩樂才屢屢落榜,而是真的懷才不遇或是運氣不佳。
不過這尤氏好不容易來一趟,徐天光就說這些暗指張光不務正業的話,未免有些讓人難堪、破壞氣氛,因此丁氏一見尤氏因徐天光的話而麵色通紅,馬上就出聲打圓場道:“老爺,你不是天天惦記著張家的小女娃嗎?眼下尤夫人可是把她給帶來,這不,人都到你眼前了你也不看人家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