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上族譜
末世夫妻穿古代,種田屯糧肉滿倉 作者:染染不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薑寧寧他們給他們族裏錢了,而且他們族裏被雇的人也讓拿回來一些錢,薑二爺爺他們就不打算等了。
何況也不知道族裏那些被雇的人都什麽時候能回來,看草棚都搭好了,就開始買土坯等材料,趕緊將二十幾戶房子都造起來。
這樣等被雇的人回來,也能立刻都有地方住。
這草棚雖然大,但也不夠那麽多人居住的。
而蕭氏一族讓先用的那些土坯,是不夠造那麽多房子的。
磚瓦窯廠都是賣燒製的磚和瓦的,這些對他們而言太貴了,薑二爺爺他們自然不會考慮買這些來造房子。
何況現在到處大興土木,尤其是富人們都跟窯廠買磚瓦這些,訂單都排到明年去了,就算薑二爺爺他們想買,現在也買不到。
需要的其他土坯,是跟這十裏八村的人買的。
十裏八村自然也有不少人,平時閑著沒事的時候,就打土坯,預備在那,誰能想到他們平時打的土坯也能賣錢,現在用不上的,自然都賣給了薑二爺爺他們。
土坯就比燒製的磚要便宜很多了。
薑二爺爺他們也將房子給陳七叔造,陳七叔知道他們是逃荒過來的,現在是正困難的時候,何況現在是冬天,他陳氏一族的人都閑著,就跟族裏人商議,不要工錢的給薑二爺爺他們造。
還是好人多的,棗樹村其他人,很多聽說薑二爺爺他們要造房子,也都不要工錢的來幫忙。
十裏中的其他村,也是很多人來幫忙。
二十幾戶地基上,竟然滿滿的都是人。
就為了能給薑二爺爺他們早點造好,畢竟,天氣越來越冷了,一個草棚能頂什麽事,還是得房子造起來。
薑二爺爺他們自然又紅了眼,不停拭淚。
好在房子都造的簡單,又那麽多人,哪怕有二十幾戶房子要造,竟然都沒用到半個月就都造了起來,屋頂上茅草都給多鋪了一層。
而十月二十二這日,薑二爺爺他們就搬進了他們在棗樹村的新房子裏。
是比棚子裏住著要暖和許多,也方便許多。
期間,蕭硯也回來過幾次,加上薑寧寧那天也特意讓人去衙門跟蕭硯說了,蕭硯自然也知道薑生財真不是親生等事。
不過蕭硯也是真沒想到,當時在粥棚遇見的薑氏一族的人,竟然就是他媳婦的族人。
早知道他當時就多問一句就好了。
隻是當時他事情實在太多,急著回衙門處理事情。
好在未來嶽丈還是跟族裏人見到了,相認了。現在再也不會因為薑銀根他們而難過傷心了。
而早在好幾天前,薑二爺爺他們就已經給孫氏和薑寧寧上了族譜。
孫氏嫁給薑生財那麽多年,別的人都有族譜可上,她一直沒有,雖然一直也沒太在意,但現在能上族譜了,卻還是打心眼裏高興。
薑生財自然也高興。
以前就算有薑長財和薑發財兩門親,也跟沒有似的,現在,他這邊也有這麽多親戚了。
薑寧寧倒是對這個上族譜無所謂,不過薑生財和孫氏膝下無子,隻有她一個女兒,薑生財和孫氏又不打算過繼,薑二爺爺他們也聽說了,薑二爺爺他們自然說什麽也要將她的名字,放在薑生財和孫氏膝下。
不能讓族譜上薑生財和孫氏膝下,真一個人沒有。
古代人對族譜是有執念的,薑寧寧之前就看出來了,現在也更看出來了。
而看族裏那麽鄭重將他們女兒的名字寫在他們下麵,薑生財和孫氏自然更高興了。
薑氏一族也跟薑寧寧他們說好了,等北方安定了,就將祖宗等墳都遷過來,以後供奉祭拜也方便。
薑生財自然想祭拜祖宗和親生父母的,尤其是親生父母,在知道自己並不是親生的那天下午,他就帶著孫氏和女兒薑寧寧,麵向北麵好好遙祭了一下。
……
次日,十月二十三,屋坊的白木耳又可以收獲了。
因作坊擴造了,這次收獲的白木耳比上次多很多。
有三千五百多斤。
因天氣已經變冷,今年沒法再種出白木耳了,就沒再種了。
也因為天氣問題,這些白木耳花了近十日,才曬幹。
十一月初四這日,才賣出這些白木耳。
懸壺醫館跟上次一樣,隻收購了一千斤。其他的,則被其他醫館和幾個富戶收購了。
但給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十九兩一斤。
還是多虧了就算有這麽多白木耳,但對於整個大炎那麽多人而言,還是十分稀缺的,何況這玩意還能賣給他國,所以價格上就仍沒怎麽降。
沒有欠款的,薑寧寧當時就拿到了錢,總共六萬七千兩。
薑生財、孫氏、田氏、蕭富山都驚呆了。這一個多月種植白木耳得的錢,竟然能這麽多。
而這日,陶老爺他們收購的棉花也都做成棉被、棉服了。
好幾千被雇的人,自然又成了沒工做的。
這些人看見北方逃過來的人,在登平縣都過的還可以,總之比逃到其他地方過的好,登平縣縣令甚至見天氣寒冷,給發了棉被和棉衣,自然基本真都選擇了繼續留下,不再往別的地方逃了。
不過好在這些人這一個月在陶老爺他們辦的製棉廠裏掙了些錢,就算施粥吃不飽,他們也能花點錢,在登平縣內買點吃的。或者買點別的什麽的。
雖然消費能力不強,但耐不住人數多啊,除了這些人,還有之前已經逃過來的人呢。
登平縣的商戶們發現,雖然有那麽多人逃到他們縣,但不僅他們沒不安全,而且每月收入還變多了。
但沒那麽多棚子安置這麽多人了,蕭硯就跟陶老爺他們商量,仍讓這些人住在他們的空倉庫裏。
陶老爺和陶成自然是二話不說答應了,其他富戶跟著都掙了三、四倍的錢,各個現在都樂開了花呢,自然也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這要不是再也收購不了棉花了,沒有原材料,他們都還想繼續辦這個製棉廠呢。
陶老爺他們製出來的棉被棉衣,自然首先供給的是登平縣。
其次才供給其他地方。
何況也不知道族裏那些被雇的人都什麽時候能回來,看草棚都搭好了,就開始買土坯等材料,趕緊將二十幾戶房子都造起來。
這樣等被雇的人回來,也能立刻都有地方住。
這草棚雖然大,但也不夠那麽多人居住的。
而蕭氏一族讓先用的那些土坯,是不夠造那麽多房子的。
磚瓦窯廠都是賣燒製的磚和瓦的,這些對他們而言太貴了,薑二爺爺他們自然不會考慮買這些來造房子。
何況現在到處大興土木,尤其是富人們都跟窯廠買磚瓦這些,訂單都排到明年去了,就算薑二爺爺他們想買,現在也買不到。
需要的其他土坯,是跟這十裏八村的人買的。
十裏八村自然也有不少人,平時閑著沒事的時候,就打土坯,預備在那,誰能想到他們平時打的土坯也能賣錢,現在用不上的,自然都賣給了薑二爺爺他們。
土坯就比燒製的磚要便宜很多了。
薑二爺爺他們也將房子給陳七叔造,陳七叔知道他們是逃荒過來的,現在是正困難的時候,何況現在是冬天,他陳氏一族的人都閑著,就跟族裏人商議,不要工錢的給薑二爺爺他們造。
還是好人多的,棗樹村其他人,很多聽說薑二爺爺他們要造房子,也都不要工錢的來幫忙。
十裏中的其他村,也是很多人來幫忙。
二十幾戶地基上,竟然滿滿的都是人。
就為了能給薑二爺爺他們早點造好,畢竟,天氣越來越冷了,一個草棚能頂什麽事,還是得房子造起來。
薑二爺爺他們自然又紅了眼,不停拭淚。
好在房子都造的簡單,又那麽多人,哪怕有二十幾戶房子要造,竟然都沒用到半個月就都造了起來,屋頂上茅草都給多鋪了一層。
而十月二十二這日,薑二爺爺他們就搬進了他們在棗樹村的新房子裏。
是比棚子裏住著要暖和許多,也方便許多。
期間,蕭硯也回來過幾次,加上薑寧寧那天也特意讓人去衙門跟蕭硯說了,蕭硯自然也知道薑生財真不是親生等事。
不過蕭硯也是真沒想到,當時在粥棚遇見的薑氏一族的人,竟然就是他媳婦的族人。
早知道他當時就多問一句就好了。
隻是當時他事情實在太多,急著回衙門處理事情。
好在未來嶽丈還是跟族裏人見到了,相認了。現在再也不會因為薑銀根他們而難過傷心了。
而早在好幾天前,薑二爺爺他們就已經給孫氏和薑寧寧上了族譜。
孫氏嫁給薑生財那麽多年,別的人都有族譜可上,她一直沒有,雖然一直也沒太在意,但現在能上族譜了,卻還是打心眼裏高興。
薑生財自然也高興。
以前就算有薑長財和薑發財兩門親,也跟沒有似的,現在,他這邊也有這麽多親戚了。
薑寧寧倒是對這個上族譜無所謂,不過薑生財和孫氏膝下無子,隻有她一個女兒,薑生財和孫氏又不打算過繼,薑二爺爺他們也聽說了,薑二爺爺他們自然說什麽也要將她的名字,放在薑生財和孫氏膝下。
不能讓族譜上薑生財和孫氏膝下,真一個人沒有。
古代人對族譜是有執念的,薑寧寧之前就看出來了,現在也更看出來了。
而看族裏那麽鄭重將他們女兒的名字寫在他們下麵,薑生財和孫氏自然更高興了。
薑氏一族也跟薑寧寧他們說好了,等北方安定了,就將祖宗等墳都遷過來,以後供奉祭拜也方便。
薑生財自然想祭拜祖宗和親生父母的,尤其是親生父母,在知道自己並不是親生的那天下午,他就帶著孫氏和女兒薑寧寧,麵向北麵好好遙祭了一下。
……
次日,十月二十三,屋坊的白木耳又可以收獲了。
因作坊擴造了,這次收獲的白木耳比上次多很多。
有三千五百多斤。
因天氣已經變冷,今年沒法再種出白木耳了,就沒再種了。
也因為天氣問題,這些白木耳花了近十日,才曬幹。
十一月初四這日,才賣出這些白木耳。
懸壺醫館跟上次一樣,隻收購了一千斤。其他的,則被其他醫館和幾個富戶收購了。
但給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十九兩一斤。
還是多虧了就算有這麽多白木耳,但對於整個大炎那麽多人而言,還是十分稀缺的,何況這玩意還能賣給他國,所以價格上就仍沒怎麽降。
沒有欠款的,薑寧寧當時就拿到了錢,總共六萬七千兩。
薑生財、孫氏、田氏、蕭富山都驚呆了。這一個多月種植白木耳得的錢,竟然能這麽多。
而這日,陶老爺他們收購的棉花也都做成棉被、棉服了。
好幾千被雇的人,自然又成了沒工做的。
這些人看見北方逃過來的人,在登平縣都過的還可以,總之比逃到其他地方過的好,登平縣縣令甚至見天氣寒冷,給發了棉被和棉衣,自然基本真都選擇了繼續留下,不再往別的地方逃了。
不過好在這些人這一個月在陶老爺他們辦的製棉廠裏掙了些錢,就算施粥吃不飽,他們也能花點錢,在登平縣內買點吃的。或者買點別的什麽的。
雖然消費能力不強,但耐不住人數多啊,除了這些人,還有之前已經逃過來的人呢。
登平縣的商戶們發現,雖然有那麽多人逃到他們縣,但不僅他們沒不安全,而且每月收入還變多了。
但沒那麽多棚子安置這麽多人了,蕭硯就跟陶老爺他們商量,仍讓這些人住在他們的空倉庫裏。
陶老爺和陶成自然是二話不說答應了,其他富戶跟著都掙了三、四倍的錢,各個現在都樂開了花呢,自然也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這要不是再也收購不了棉花了,沒有原材料,他們都還想繼續辦這個製棉廠呢。
陶老爺他們製出來的棉被棉衣,自然首先供給的是登平縣。
其次才供給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