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大捷的消息傳來之後,李世民就派出了官員和士兵去接替已經在西域呆了半年的長孫營的將士們。由於一來一回路上時間有所消耗,因此待薛仁貴率領勝利之師凱旋歸來後,長孫凜已是回到長安一月有餘了。


    盡管李世民之前已是對長孫凜嘉賞了一通,但對於這場史上絕無的大勝,作為一國之君的他還是要對下麵的有功將領大賞一番。因此當即頒布聖旨,宣長孫凜率其部下薛仁貴、王大牛、馬富馬貴兄弟等將領,到太極殿接受聖上覲見接受嘉賞。..


    今ri覲見凱旋之師的儀式自然比平ri的“禦門決事”的禮儀要隆重。五前,黎明的曙光剛剛揭去夜幕的輕紗,承天樓上傳來了第一通鼓聲。六隻大象由禦林軍押著身穿彩衣的象奴牽到了順天門前,分成三對站立在門樓兩側,同左右金吾衛一起肅立不動。


    五過後,二通鼓響。朝臣們6續進入順天門,都到兩側的朝堂內候著,文官居東,武官居西,成為定製。雖然長孫凜之前還被封了個諫議大夫,但他主要的功勳都是以武官的名義而打下的,所以他和薛仁貴等人也都是站在武官這一邊。


    三通鼓罷,嘉德門的左右偏門即掖門拉開,一簇衛軍走進門內,夾著禦道分兩行排列整齊。擔任儀仗的太監們從宮中出來,在丹墀下邊排班站定。班尾是三對仗馬。金鐙、金鞍、赤金嚼頭、黃絲轡頭。..


    丹陛左右,排列兩行護駕待朝地禦林軍,他們戴紅纓頭盔。佩弓矢刀劍。身披光甲,銅鏡被打磨得非常光亮,在晨曦的光照下,反shè出耀眼的光芒。文武百官走出朝堂,從左右掖門跨進太極門,按照文東武西,以及衙門地官階品級。排成兩班。恭立在丹墀上。四名禦史分班在北麵朝南站立著,負責糾儀。


    五三點,站在丹墀一側的太監揮起淨鞭在空中盤旋幾下,用力一抽——啪!——清脆的鞭聲響徹雲霄。啪——啪——啪——連著揮響三次。內官傳呼:“陛下駕到!”


    大群太監簇擁著禦輦出來,導駕官從太極門導駕而出,步步後退,將禦輦導向太極殿內的禦座跟前。文武百官躬身低頭,不敢仰視。李世民身著一身紫紗袍。平穩地走出禦輦,升上禦座。禦座背後的宮女執著傘扇。兩旁站立著數名太監。


    兩尊一人高的古銅仙鶴香爐嫋嫋地冒著輕煙,異香飄滿殿堂。鴻臚寺官洪亮地唱道:“入班行禮!”群臣麵向禦座,依照鴻臚寺官的唱讚,有節奏地行了一拜三叩頭地朝禮。長孫凜也是裝模作樣地跟著官員拜了拜,思想沒有集中,四處張望,卻見王大牛也跟他一樣一臉不耐煩。兩人心領神會地相視而笑。


    <a id="ads" href="http:///"></a>


    另一個鴻臚寺官跪在禦座前麵。奏報在太極門外謝恩和叩辭的官員的姓名和人數。一名太監將一張紅紙名單展開,放在龍案上。李世民邊看便問了兩句。下意識地朝門外望了望直如石頭一般跪伏的人影,收回了目光。鴻臚寺官起身倒退幾步,轉身朝門外高呼:“謝恩叩辭官員行禮!”太極門外的官員依照立在左側的鴻臚寺官的唱讚,遠遠地向皇上行了五拜三叩禮。


    三省六部等衙門照例行公事後,朝霞從東方噴shè出來,鋪得滿天火紅斑斕。太極殿浸染在一片熹微中,窗欞上摸著鮮黃和嫣紅的彩暉,殿堂內飄飄嫋嫋地香煙幻城了亮藍sè。


    李世民閃動龍目,一手撚著卷翹的唇髭,問道:“長孫凜、薛仁貴、王大牛、馬富、馬貴,何在?”


    長孫凜走在前頭,薛仁貴等人則是依次跟在他地身後,按照正步走到了禦座之下,這幾人紛紛跪了下來答應道。


    李世民掃視了一邊這些年輕將領們,他也是帶兵打仗過來的,自然能看出這些走路龍行虎步,眼神目光炯炯的漢都是不可多得的武將人。便滿意地朗聲笑了幾聲,連連點頭地說道:“果然是一夫敵萬的強將,我大唐自建國以來名將輩出,如今又有你們這些盛世大將,真可乃我大唐之萬幸!”


    長孫凜和他的部下趕緊連忙叩謝,口中也是連稱什麽一切都是皇帝的功勞,微臣隻是盡綿薄之力之類地話語。


    李世民卻是當堂頒詔加授薛仁貴為昭武校尉,王大牛為昭武副尉,而馬富兄弟也被成為了懷化司階,各自地軍銜都升了一兩品不等。而每人再賜絹五百匹,連同之前已經被賞賜過的長孫凜也是見者有份。


    而長孫凜卻是上前跪辭說道:“陛下,微臣適回京之際,已得陛下賞賜,本來就心有不安。此次西征突厥,並非是臣一個人或者一小群將士地功勞,這一切都屬於整個西征突厥的士兵們。長孫營前往突厥時的士兵有五千餘人,而班師回朝的原班人馬隻剩下了三千餘人,也就是說有兩千多名士兵已是深深埋骨於異鄉之土。所以陛下的賞賜,在別人看來也許隻有無限的榮耀,微臣卻是看到士兵們一個個的鮮活的生命和赤之心。微臣懇求陛下將賞賜微臣之物用以重賞活著的士兵與體恤烈士的家屬。如此一來,即可讓士兵們能安心從軍,也可讓天下聞名陛下的盛譽。”


    “微臣也懇求陛下轉賜!”


    薛仁貴聞言也是跟著附和道,而王大牛等人見狀也都紛紛同意。


    長孫凜不禁幹瞪眼,要知道他自己出身於富貴家庭,幾百匹絹對於他來說都是小菜一碟,然後薛仁貴他們可是實打實從草根一直打拚出來的,怎能也這麽高風亮節呢?


    李世民卻是哈哈大笑,然後轉過頭來對身邊的李公公說道:“傳朕旨意,凡此次西征之軍士皆可領一份賞,尤其是要厚賞烈士之家屬。”然後對著長孫凜這幾人說道:“這下諸位愛卿可就放心領賞了吧?朕所贈之物絕不會收回,你們還是接受嘉賞……”


    這回可沒有人再反對了,大家都行叩謝之禮,萬歲之語響徹太極殿內——


    覲見禮畢後,李世民接下來就是命令朝臣各舒己見,如何處置突厥和高昌這片廣闊的領土和民們。殿堂上頓時活躍起來。


    許多官員都紛紛啟奏,中書侍郎顏師古手捧象板,端肅儀容出班奏道:“陛下,自古以來突厥和高昌因為距我大唐萬裏,就難以臣服,陛下既然使他們降服稱臣,就把他們安置在河套以北,讓酋長們分別統領各自的部落,則永無後患。”


    而太右庶,門下省侍郎孔穎達則見解不同:“陛下,北狄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禍患,即便是當ri稱臣伏拜卻是時常出爾反爾。幸而今天敗亡,臣認為應該拆散他們的部落,分別遣送到各州縣,教他們耕種織布,由放牧轉化從事農業,使得塞北永遠空曠無人。”


    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主張,李世民端坐在禦塌上,側耳傾聽,不插言,不表態。他想多聽聽各方麵的意見,然後加以比較、判斷,做出正確而實在可行的決策。禮部侍郎李百藥的意見與顏師古接近,但請在西域設置都護府,以便統一監督管理。


    而夏州都督竇靜從班部叢中走了出來,舉著牙笏,聲音響亮地啟奏道:“戎狄留戀故土,習xing不容易改變,將他們遷移故土,隻會造成傷害,不會有半點裨益。一旦生變故,勢必對我國構成威脅。臣以為不如借著他們殘破敗亡之際,分割他們的徒弟,拆散他們的部落,使其勢力分化削弱,易於鉗製,永為藩臣,長保邊塞安寧。”


    “好是仿效漢光武帝安頓匈奴於塞下,保存其部落,順應其風俗,用來開墾人煙稀少的土地,作為我大唐的屏障,算善策。”中書令溫彥博則提出了借鑒漢朝的做法。


    李世民微眯著細長的眼睛,時不時地掠一掠那翹成八字形的唇髭,聚jing會神地聽著,邊聽邊思索,內心開始思考著光武帝的安邊之策,又在思考著長孫凜曾經提過的那套方案,他便抬眼遠眺了站在後麵呆的長孫凜,然後開口問道:“長孫愛卿,你是離突厥人近,有言權的,對此可有何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紈絝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卓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卓翔並收藏大唐紈絝公子最新章節